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东平特产礼盒图片 东平旧县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东平特产礼盒图片 东平旧县特产更新时间:2022-12-25 18:56:52

一.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瓜打

瓜打是用面粉和菜馅加水搅拌在一起,使之成近似于浆糊的面糊状,放在平底锅或鏊子上烙熟后吃的食品。这种食品,在东平县农村比较普遍。

烙制瓜打时,菜馅可以切成细条状,也可以切成丁。面粉和菜馅以大约各占一半的比例拌和,边搅拌边加水,以面糊稀软不淌为宜。搅拌时加入适量精盐、花椒粉等调料。烙制时,在烧热的平底锅或鏊子上涂一层食用油,待油热欲起烟时,将拌匀的面糊敷于其上,厚约1厘米,用文火慢烧,用锅铲反复翻烙,至瓜打外皮焦黄,即可盛入盘内食用。

烙熟的瓜打外酥里嫩,趁热吃香美可口。这是一种可作面食亦可作菜肴的食品,方便易做,农家常用来待客。

二.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彭集花生

彭集花生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彭集花生

花生是彭集镇的著名,素以产量高,品质好而远近闻名。这里的花生果壳薄而有光,脉纹清晰,果仁饱满,果衣颜色鲜红,果仁呈乳白色,吃起来香脆可口。“麻屋子,红帐子,里边住个白胖子”,就是群众为花生而编的谜语。

彭集镇境内有大清河、龙宫河、小汶河多条河流分布,沿河两岸土地,多为平坦的沙壤土,土质松软,通风透气好,地温高,极适宜种植花生,历史以来,花生就是彭集的传统种植作物。彭集花生面积大,常年播种在

4万亩以上,占全镇耕地面积的约

%;亩产一般在300公斤左右,年总产量约1.4万吨。因为量大质优,一向是信誉卓著的畅销产品。

花生原产巴西,何时传入我国年代未详。据调查,彭集镇在清康熙年间,就开始种植花生。长期以来,群众积累了丰富的花生选育、栽培及加工制作的经验。上世纪五十年代初,这个镇后亭村培植的高产大花生,亩产最高可达350公斤,被当时的泰安地区专署命名为

东平大蔓秧

,曾在地区农业展览馆展出并在全区推广。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农业科技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彭集镇又先后引进了徐州

684、烟花1号、鲁花九号,白沙果等优良花生品种,并在全镇推广了麦田间作套种,实用配方施肥,防止病虫害等新技术,进一步促进了花生的稳产高产。由于彭集壤质好,加之这里的群众养猪多,种花生一般不使用化肥,而是大量使用土杂肥培强地力,所以,由外地引进的品种,播种在这里,也显示出比原生地更强的优势。比如

烟花

1号

鲁花

9号

等品种,产出的果实粒大壳薄,含油量高,成为花生中的珍品,受到消费者的喜爱。

花生属豆科,一年生草本,是我国重要经济作物之一。它的别名很多,有千岁子、落花生、番豆、地果、长生果、万寿果等。在我国古藉中有不少关于花生的记载,晋以前称花生为“千岁子”,西晋《南方草木状》记载:“千岁子,有藤蔓出土,子在根下。”元人称为“落花生”,元人贾铭著《饮食须知》载:“落花生,诡名长生果,味辛苦甘,性冷,形似豆荚,子如莲肉。”清代《汇书》也说:“落花生者,花落地即结果实于泥土中,奇物也。实亦似豆面稍坚硬,炒熟食之,似松子之味。”吴其睿一八二一年《植物名实图考》介绍:“落花生详本草从新,处处沙地种之。”因为它是在地上开花,地下结果,因此取名落花生,花生则是简称。日本人称花生为“唐人豆”,俄罗斯人叫“中国坚果”,证明那里的花生是从中国传去的。

花生营养丰富,有“植物肉”、“绿色牛乳”之称。据有关资料介绍,成熟的花生仁含油量高达

47.37%,蛋白质35.99%,纤维1.61%,碳水化合物和灰份8.45%。灰份中含有磷、钾、钙、铁等无机盐。花生仁在国内主要用于榨油。花生油色淡味香,是优质食用油之一。花生除榨油外,还大量用于制造糖果、糕点、面包、花生酱等食品。近年来,彭集镇通过与福建客商合资办厂,成立了

东平闽鲁食品有限公司

,对花生皮果进行深加工,生产出了袋装

状元

牌香酥花生果,味道香脆,包装精美,已开始批量生产,供应市场。

花生属绿色食品,不仅营养丰富,还具有保健功能,经常食用,可增强记忆,降低血压,延缓衰老。患轻度胃病的人常吃花生,可收到不药而愈之效。

三.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州城小磨香油

州城是一具有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城,历史上曾经名品荟萃,小磨香油即是其中之一。较为有名的是西门街王氏小磨香油,已祖传数代,解放前曾在西厦门北路东开店经营,因其货真价实,名声波及梁山、汶上、平阴等周围数县。建国后,经营小磨香油的家庭作坊曾一度沉寂,改革开放以来,复重新兴起。目前,州城有数家做小磨香油生意。年产小磨香油上万公斤。

香油来自芝麻。芝麻亦称“脂麻”、“胡麻”、“油麻”,系脂麻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它喜温耐旱,但不耐霜涝。全株有茸毛,茎直立,四棱形,有单秆的,有分枝的。叶多变异,互生或对生,有披针形、心脏形及椭圆形。花单生或者2—3朵簇生于叶腋,呈筒状、唇形,淡紫或白色。果实长形,有4棱、6棱、8棱不等。有白、黄、棕红或黑色的扁椭圆形种子,其含油率较高,可供榨油和制糕点用,中医学上以黑芝麻入药,可补肝肾,润燥结。茎、叶、花可提取芳香油。

我县种植芝麻历史悠久,据有关史料记载,早在汉代就广为种植。现在,仍有不少农民喜欢种植芝麻,全县年总产量可达数万公斤。

用芝麻加工出来的油叫麻油,因它有特殊的香味,故又称香油。加工时,因采用主方法不同,虽同是香油,却又分香味差异较大的大槽油和小磨油。用小磨香油拌的凉菜,色泽金黄,香气浓郁;在汤菜中滴上几滴,有增香提鲜之效。

小磨香油的加工方法是:先将芝麻中的杂物剔除,而后放在大铁锅里翻炒,炒至焦黄色时,从锅里扒出来。凉透后,入到石磨上研磨成芝麻酱,而后把芝麻酱放进直径1米左右的大铁锅内,兑入适量的热水(80℃左右),用消过毒的一根圆棍用力搅拌,使麻油从麻酱中慢慢分离出来。这时停止搅拌,双手紧扶锅沿,均匀而有节奏地摇动,使麻油漂浮于麻酱之上。待麻油漂浮一层时,用小铁勺轻轻地从麻酱上面把麻油撇出来。这叫头排子小磨油,香气扑鼻,质量最好。接着,再兑入适量热水,再搅拌,再摇动,取出的油叫二排子小磨油。这样,100斤芝麻可加工出小磨香油50—60斤。在烘炒、研磨过程中,芝麻中含有的那种芝麻酚素,很快成为芝麻酚,因而使小磨香油具有浓郁奇特的香味。

小磨香油的营养价值很高,特别受人们喜爱。它所含亚油酸比花生油、菜籽油都高。亚油酸是一种重要的不饱和脂肪酸,也叫必须脂肪酸,人体内不能自行合成,必须从食用油里提取。由于小磨香油里的亚油酸不饱和,溶点低,所以它在人体内的消化吸收率也就高。小磨香油里还有较多的维生素E,这是人体不可缺少的一种脂溶性维生素,能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抗病延年。

因芝麻种植较少,州城小磨香油产量较低,主要在本地和汶上、梁山一带行销。

四.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东平湖鳌花鱼

鳌花鱼,又叫桂鱼、鳜鱼,属于分类学中的脂科鱼类。它是我国“四大淡水名鱼”中的一种。鳌花鱼肉质细嫩,刺少而肉多,其肉呈瓣状,味道鲜美,向为鱼中之佳品。唐朝诗人张志和写下的著名诗句“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赞美的就是这种鱼。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湖内鳌花鱼较多。据老湖镇老湖村渔民介绍,1971年,他们用专用渔网,一天可捕获七八十公斤。这种鱼长不大,一般重1公斤左右,渔民捕到最大的个体是约2公斤重的母鱼。

鳌花鱼是典型的肉食性鱼类,性凶猛。刚从鱼卵中孵化出的鳌花鱼苗就以别种鱼苗为食。成鱼扑食的对象,主要是一些经济价值不大的小型鱼类、小虾和小甲壳动物。与它的食性相适应,它的嘴长在端位,并且很大,下颔突出,上、下颌骨上有许多犬状齿;它的背鳍很发达,几乎占居整个背部,前部有12个锋利的硬刺,臀鳍有3个硬刺;鱼体色为较鲜艳的黄色,并有许多不规则的黑色斑纹;鳞细小,圆形。它利用身上的花纹为保护色,常常栖息于缓流并有水草丛生的沿岸水域的下层,有时潜伏于泥穴中,窥视摄取食物,一旦发现目标,便悄悄游近,瞅准时机,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进行袭击。鳌花鱼到冬季多在深水中越冬。

东平湖鳌花鱼一般长到3年,体长达到25厘米时即性成熟,繁殖期在6月份。产卵期间,在稳缓的水流中,可看到雄鱼追逐着雌鱼,雌鱼将卵产于水中,雄鱼也随着排出精子,精子卵子在水中相遇而受精。鳌花鱼的卵为浮性卵,但稍重于水,所以可保持在流动的水层中,随波逐流,并继续它的发育生长。当水温在23℃—25℃时,只需50多个小时,小鱼即可破膜而出。鳌花鱼的生长速度较快,吃的又是些经济价值不大的小型鱼类,其本身又是水中珍品,很受消费者欢迎。1965年以前,东平湖里鳌花鱼产量较高,是鱼市上的常见鱼。以后由于过度捕获,资源显著减少。今后有待于保护发展,恢复这一名贵鱼种的群量。

五.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东平镇香瓜

香瓜,俗称“洋香瓜”,又叫厚皮甜瓜,葫芦科,甜瓜属,蔓生攀援性植物,果皮厚且坚韧,耐贮运,果实味甜芳香,细嫩多汁,爽口宜人。我县东平镇1996年开始引进洋香瓜进行日光大棚试种成功,最初种植面积仅100亩,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已达2600余亩。

东平镇香瓜每年2月上旬播种,3月上旬定植,密度为每亩1500—1800株,生长期在棚温内实行吊蔓管理,23—26片叶打顶,进行人工授粉,侧蔓留瓜,大果型一株留一瓜,小果型留2—3个瓜,幼瓜长到250克左右及时吊瓜。一般每年月头茬瓜即开始上市。东平镇香瓜,个大,汁多、味香甜。远销北京、天津、南京、上海等大城市,深受市民欢迎。

香瓜果实中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还含有一种胨化酶物质,能帮助消化蛋白质,对肾脏病患者的营养、治疗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除鲜食外,经过加工可做成甜瓜干、酱蜜饯等,以长期食用。

香瓜的生长习性:喜透气性较好的沙壤土,适宜PH值6—6.8,较耐干旱,怕涝;耐高温,在35℃高温下生育状况良好,温度长期低于12℃时不能适应,其花为雌雄同株异花,为天然异花授粉植物,早春大棚栽培要进行人工授粉。

六.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清蒸湖蟹

清蒸湖蟹

唐人卢纯说:“四方之味,当许含黄伯第一”。含黄伯,就是指的螃蟹。螃蟹有多种食用方法,可红烧、可腌制、亦可清蒸。

东平湖荡众多,盛产大螃蟹,闻名省内外。每年秋风送爽之时,正是湖蟹上市之际。湖周围鱼市上,到处可见肥大的螃蟹。此时是吃湖蟹的好时机。清蒸湖蟹,为东平县传统之佳肴。

东平湖蟹富含蛋白质和人体所需-元素,自古以来就被作为上等菜肴,“肌肤未解黄金甲,骨髓常留白玉膏”,是文人墨客对它的赞誉。湖蟹个体大,肉质丰,雄性蟹每只重六两左右,雌性蟹每只重三两。蟹体内膏满黄实,食之色鲜味美,

用笼蒸熟,佐以酱油、老醋、姜末食之,膏满实黄,其味鲜美无比。九月金秋,蟹肥菊黄,烹蟹下酒,游湖观光,是许多人向往的一种享受。有人品尝了东平湖蟹之后,甚至发出了“醉卧东原君莫笑,菊蟹和酒傲王候”的赞叹!

七.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东平湖麻鸭

东平湖麻鸭是地方优良品种,因羽毛棕褐色带黑麻花点,故名麻鸭。该鸭具有适应性及抗病力强、生长快、产蛋多、肉质细等特点。

东平湖麻鸭主要分布在东平湖、稻屯洼及大清河沿岸。麻鸭多食鱼虾草类。以上诸地河道纵横、水面广阔,池沼洼地,苇草丛生,鱼、蟹、虾等水生资源十分丰富,有养鸭的天然条件。东平湖麻鸭体型小,细致紧凑,轻巧灵活,后躯丰满,臀大腹宽,羽毛紧贴,尾部上翘,整个体形似船形。成年公鸭重2.5千克左右,母鸭略小,饲养180天即可产蛋,年产蛋200枚左右,单个重72~90克。该鸭肌肉丰富,油质少,加工后味美可口,食之香而不腻。鸭蛋大而实,蛋白少,蛋黄多呈红色,用其制作的咸鸭蛋,风味独特居禽蛋之首。

2000年底,全县养鸭50万只,养鸭基地乡镇5个,养鸭专业村50多个,养鸭专业户1000多户。

八.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东平烧饼

东平烧饼,又名碳炉马蹄烧饼。州城陈姓清朝中期所创,是面食名吃之一。它选用优质面粉、芝麻、植物油、糖稀作原料,做成圆饼后将背面贴在倒扣的铁锅内,用木碳文火烘烤。其特点是:园形、中间薄、边沿厚;黄酥油亮,香脆可口,色香味型俱佳。( 东平)

九.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彭集圆葱

圆葱具有通肠、活胃、顺气、清理肠胃之功能,其药用价值高于食用价值,是一种理想的保健食品。 圆葱是东平县彭集镇农业的主导产业,目前总面积达到10000万亩,年产量达5000万公斤,主要品种有红叶三号、OP黄、云雀、天阳等十几个品种,大部分为日本黄皮圆葱。为提高圆葱的科技含量和品质,该镇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2002年3月注册了“清阳”牌商标,并获得了山东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其产品包装方式有箱装和袋装两种,每箱25公斤,每袋15公斤。为搞好圆葱销售,该镇建立圆葱购销公司3个,圆葱深加工项目2个,与省内外十几家大型企业发展订单农业,产品还销售到日本、俄罗斯、美国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市场前景广阔。

十.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酱汁鲤鱼

酱汁鲤鱼是我县沿湖乡镇食用和招待客人的常见菜,其基本做法是:取重约1公斤的湖产活鲤鱼一尾,清洗、刮鳞、去鳃、扒内脏,在鱼脊两侧打刀滚花,用十三香、料酒等佐料入味。锅置旺火上,放入色拉油烧至八成热,油炸鱼至金黄色时捞出。锅内留底油,以葱段、姜丝爆炒,加甜面酱,放清汤、白糖、料酒、鱼入锅。用中火烧沸后改用小火炖,待汤汁浓稠炖至原汤三分之一时,淋上花椒油出锅入盘。

此菜风味特点:色泽红亮,酱味香浓。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