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东营特产外包装 东营特产专卖店地址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东营特产外包装 东营特产专卖店地址更新时间:2022-12-24 15:56:32

一. 山东省 东营 利津县 盐窝全羊汤

利津县盐窝镇的羊肉汤起源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改革开放富起来的盐窝人在饮食方面不甘落后,大胆创新,结合本地特点,学习和借鉴外地一些烹饪手法,逐渐摸索出一套羊肉炖、拌、煮的做法,品尝过它的人赞不绝口。虽然盐窝羊肉汤不是羊肉汤类的开山鼻祖,但至少说他是集大成者也不为过,特别是“全羊汤”,那更是一绝。

盐窝的羊汤选用当地优质山羊,肉鲜质美,色泽光亮,汤呈乳白色,无肥油附着,汤汁优美,不善不腥,入口滑润。羊的全身营养价值甚佳:羊脑有健脑醒目之功效,尤其适合老年人和神经衰弱者食用;羊眼有健胃羊脑之功用,是老年儿童的最爱;口条有壮身补血之功能,极宜病愈大补者使用;肚丝羊肠等肥中带瘦,,油而不腻,人皆食用。

总之羊的全身都是宝,精选羊的内脏、细肉等烹饪而成的“羊杂汤”,更是营养价值的集大成者。怪不得有人说“三天不喝盐窝的羊肉汤,浑身都不舒服”,虽有夸大其辞之说,但足以说明盐窝“全羊汤”的魅力所在。

二. 山东省 东营 东营区 黃河口毛蟹

黄河口毛蟹是黄河三角洲地区特有的水产品,其繁殖生长在黄河口,养殖用水为黄河水,饵料以黄河水繁育的野杂鱼为主,黄河口水域这种特有的资源丰富和无污染环境,使其成为具有安全、肉质鲜美及外形带有明显地域特征的优质水产品。黄河口毛蟹具有极高的营养、保健和药用价值,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到1998年底,东营市黄河口毛蟹养殖面积达8.5万亩,年产毛蟹2500多吨,育苗水体4万立方米,年育苗能力1万公斤。其中位于东营区胜利镇的万亩黄河口毛蟹养殖示范园,已形成育苗、养殖一条龙。近年来,黄河口毛蟹除满足本地需要外,苗种主要销往江苏、浙江、安徽、湖北等地;成蟹主要销往北京、上海、南京、杭州等地,深受广大用户欢迎。

黄河口毛蟹已成为振兴黄河三角洲地区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之一,被认定为"99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

三. 山东省 东营 广饶县 央上镰刀

央上镰刀

也称中央镰。该镇苇草、蒲革资源丰富,人们多以编蒲织苇为生,割苇收蒲的镰刀既要锋利,又要耐用。央上村的铁匠们经过多年的实践,打制出型直而短,刃锋利且耐用的镰刀,正面打一“央”字,解放前后名传山东,尤其是鲁北和胶东等地,现在打制“央镰”必须提前订制。

四. 山东省 东营 东营区 东营文蛤

俗称“花蛤”,贝类中的珍品,因贝壳表面光滑并布有美丽的红、褐、黑等色花纹而得名。其肉色玉白,有较强的口嚼感,味清鲜,生、熟食均可;贝壳可制作精美的工艺品。东营市沿海滩涂已划定文蛤保护区,以确保珍贵的文蛤资源得到合理开发。

五. 山东省 东营 垦利区 垦利黄河滩区小麦

垦利黄河滩区小麦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垦利黄河滩区小麦垦利县农学会

大力实施黄河口名优稀特农产品品牌建设工程,以黄河口大闸蟹、黄河口海参、黄河口大米为代表的黄河口农产品的知名度、竞争力和外向度不断提升。登记黄河口大米、蜜桃、大闸蟹、垦利黄河滩区小麦、垦利莲藕地理标志农产品5个。农产品注册商标达92个,其中著名商标3个,名牌产品2个。完成了“黄河口大米”商标的回购工作。连续举办了五届黄河三角洲国际生态农业博览会,打响了黄河口农产品绿色、科技品牌。大力发展“互联网+农业”,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全区已有20余家企业开通网上销售平台,2015年农产品网络销售额达到2000万元。黄河口大闸蟹、黄河口海参、黄河口大米等特优农产品正通过网络渠道销往全国各地。

六. 山东省 东营 广饶县 小清河面鱼

小清河面鱼

又叫银鱼。大码头镇境北小清河为主要产区,生活困难时期,箉是青黄不接之时,正是小清河面鱼盛产之时,广大群众以此充饥,渡过了饥荒。近年来,由于小清河水体污染严重,这一已绝迹。

七. 山东省 东营 河口区 梨丸

梨丝和熟面粉,包入猪板油丁、桔饼、核桃仁、玫瑰酱、青红丝、白糖、芝麻油拌成的馅心,滚一层干淀粉,油炸而成。呈金黄色,皮酥脆,内软嫩,梨香清雅。

八. 山东省 东营 垦利区 沙锅牛尾

沙锅牛尾

菜式配料

主料:牛尾(带皮)2公斤;

辅料:净母鸡半只、熟火腿100克、干贝50克、熟大油、料酒各100克、味精10克、盐14克、葱段100克、姜块50克、花椒5克、鸡汤3公斤。

色:

营养丰富,牛尾软烂,汤味醇厚。

菜式制作

1、先用火燎去牛尾小毛,然后刷洗干净,去掉尾根大骨后剁成段,用开水将母鸡紧透,捞出,去血沫洗净;火腿切成片;干贝去筋洗净;

2、铁锅将熟大油烧热,放入花椒和50克葱、24克姜煽出香味,然后下入牛尾段,用旺火把牛尾煽出血水,烹入50克料酒后直炒至牛尾断生;取出牛尾洗净,把水分控干;

3、

把鸡汤放入沙锅内加入葱50克和拍松和姜块25克、料酒、盐,同时把牛尾段、干贝、火腿片和母鸡块都放入沙锅中,用小火腿煨4小时,中间可加汤一次,待牛尾炖烂时,拣出葱、恙和母鸡块(另用),加入味精撇去浮抹即可。

九. 山东省 东营 东营区 刘氏布偶

非物质文化遗产刘氏布偶为东营非物质文化遗产。刘氏布偶起自清末光绪,至今已有120多年的历史了。历经清朝、民国,技艺逐步走向成熟,生产规模也日益扩大,它曾伴随着数几代人成长而成长。

刘氏家族是刘氏布偶的制作世家,刘氏布偶具有很强的地域性。经过一百年多年来的传承和发展,主要在刘氏家族内部口传身教,代代相传并不断的创新,做工精美堪称一绝。

刘氏布偶现属大吉民间手工坊,由-传承人刘培宗独家经营制作,该项民间艺术已处于濒危状态,现集中分布在东营市东营区东部,滨州、博兴等地也有部分学徒。刘氏布偶,俗称“布玩具”。共有七大类系列,一千多个品种。

刘氏布偶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它的题材内容、艺术形式都是为适应农村特点而产生的,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刘氏布偶图案由老一辈艺人一代代传下来的纹样为主,配以传统的吉祥纹样,根据不同布偶的造型绘制。多以“福、寿、大吉等字和吉祥寓意的“蝙蝠、蝴蝶、金钱、如意等做装饰。还有以牡丹花、菊花、竹子来表现,造型结构随意主观,具有原始文化和乡土艺术的特点,反映了中国传统审美观念,刘氏布偶色彩多为红、绿、黄、蓝、紫、黑、白、金、银对比强烈的民俗色彩为主,原料均为无污染的植物染料,色彩亮丽极具传统民族风格;在图案设计上,多取材于神话、民间故事、历史故事等,具有造型精巧、形象逼真、色彩艳丽、夸张传神等特点;题材内容、艺术形式适应农村特点,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刘氏布偶作为传统民间手工艺品的代表,兼具视觉享受和实用价值。作品细腻,造型兼具趣味性和浓厚的民俗风格,令人赏心悦目,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刘氏布偶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是文化交流的信使,是文化的凝聚,是历史的积淀,是研究黄河口传统布艺的活化石。

自创始以来,从创始人刘殿元,到第二代传承人张秀云、第三代传承人刘元惠,刘氏布偶历经百年风雨,八十年代,刘培宗遵照父亲刘元惠的言传指教,慢慢开始恢复刘氏布偶的制作,在传承的基础上,积极创新刘氏布偶的工艺制作。他造访东营的居民百姓,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设计制作出一系列富有浓郁黄河口特色的刘氏布偶艺术品。在保留主体原始特征的基础上,融入时代元素,加以变形、夸张,使其形象更加生动。在他手里创造出的刘氏布偶,外型千奇百怪但是具有各自的灵魂,独特的,极具个性,现已发展成为山东省及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地方特色手工艺术品和旅游纪念品,在全国有较大的影响。其作品布虎在首届山东(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上展出,此后又先后创作“月亮神猫”、“福牛”等作品,并屡屡获奖。布艺作品《五牛祝寿》在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山东省农民书画美术展中获一等奖,并被省美术馆作为珍品永久收藏。2010年,刘氏布偶入选东营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刘氏布偶的传承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回顾以往,百年岁月已过。现今,在现代化的社会建设中刘氏布偶依然诉说着黄河口人民对生活无尽的热爱,以其雅俗共赏的民俗韵味,在现代生活中不断的绽放出质朴的光华。

十. 山东省 东营 利津县 油浸香辣小鱼

油浸香辣小鱼

原料:小鱼

配料:

1、永川豆豉(切碎)、蒜末、姜末、辣椒末。

2、料酒、味精、白糖。

做法:小鱼洗净加放盘里加料酒拌匀,上锅蒸二十分钟取出,倒掉碗里的汁备用。锅里放油,要多些,冷油加入配料1,中火翻炒至香味出来。这时再倒入蒸好的小鱼,加入少许白糖、味精调味关火装盘。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