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在三亚买点特产回家吃 三亚带回去的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在三亚买点特产回家吃 三亚带回去的特产更新时间:2022-12-24 23:43:35

一. 海南省 三亚 三亚芒果

三亚芒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三亚芒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海南三亚市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使发展热带水果产业成为可能。三亚市农业局局长王宏良介绍,近年来,三亚进一步加大热作科技扶贫力度,努力拓宽热作技术开发和创新,加强热作科技成果的推广力度,针对性地采取集中培训、现场示范培训和座谈等方法,开展芒果、香蕉、橡胶、槟榔等各种热作实用技术培训和技术咨询。芒果、香蕉等热带水果的广泛种植使三亚很多农民尝到了实实在在的甜头。仅南田农场,就涌现了近千幢“芒果楼”。农业部还授予三亚“中国芒果之乡”称号。

许多在三亚投资热带水果种植的成功范例,吸引了大批投资者蜂拥而至。记者日前在新天地落笔洞热带水果生产基地看到,这块占地1200亩的基地上分布着香蜜杨桃、番石榴、芒果、毛叶枣、红龙果、山竹子、印度樱桃、澳州坚果、美国油梨、神秘果等近200多个名、优、特品种。管理人员说,这里目前已投资950万元,在今后的3年内,还将投入数倍于此的资金,以真正实现现代农业理念的管理模式。三亚农业局副局长陈阵说,像新天地这种规模的高效热带水果生产基地,三亚现在已有好几个,并有迅速增长的趋势。这些上规模、高效益的热作生产示范基地的建设,必将使三亚的热带水果产业更上一个新台阶。

崖城的芒果种植面积约10万亩,是三亚芒果产销的主要集散地。据了解,三亚斯顿芒果农民专业合作社有社员158户,种植芒果面积18000亩,品种主要有贵妃、台农、象牙、金煌等,产品远销全国各大城市和港澳地区。去年,“斯顿”被评为海南省著名商标。目前在该合作社务工的村民有100人左右,每天采摘芒果近几万斤,村民不仅挣到了钱,还学到了芒果种植管理技术。

所在地域:

海南

申请人:

三亚市芒果协会

所在地域:

2014年

地域范围

三亚位于海南省最南端,三亚种植芒果已有百年以上历史。目前主要种植的芒果品种有台农一号、贵妃芒、象牙芒、金煌芒、本地芒等。三亚芒果保护范围:海南三亚市全境。地理座标为北纬18°09′34″—18°37′27″,东经108°56′30″—109°48′28″之间。东西长91.6公里,南北宽51公理,总面积1915.21平方公里。三亚北靠高山,南临大海,地势自北向南逐渐倾斜,形成一个狭长状的多角形地带。三亚北靠保亭县,东靠陵水县,西靠乐东县。芒果种植园围绕山坡地,其分布区域包括海棠湾、吉阳、河东区、凤凰、天涯、育才、崖城6镇一区,芒果生产面积共18688公顷,年总产量22.73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三亚芒果一般在每年1~5月分期采收,果实为椭圆形,果形比其他地区同品种芒果略大,成熟果实为红、黄色带果蜡,色泽鲜艳,角果长度在3~6cm之间,极少部分达10cm,果茎粗2~4m之间,新鲜果肉厚,在1~3cm之间,催熟果比例为10:9。平均亩产量在800公斤以上,可鲜食和干制,也可加工辣酱系列。 2、内在品质指标:三亚芒果可溶性固形物为14%-20%,果内含糖12%-18%,总酸为2.00mg/kg-5.00mg/kg。 3、质量安全要求:三亚芒果执行《无公害食品 芒果》(NY5024---2001)、《三亚芒果质量控制技术规范》质量安全要求。

二. 海南省 三亚 黎族竹筒饭

竹筒饭通常是黎家人出远门,上山打猎或招待客人时才做的。用山兰稻(一种旱稻)中的“香米”并配肉类为原料,放进新鲜的粉竹或山竹锯成的竹筒中,加适量的水,再用香蕉叶将竹筒口堵严,炭火中绿竹烤焦即可。竹筒饭素有盐巴香饭、黑豆香饭等,最好吃的是野味香饭。适合作香饭的野味是山鹧鸪肉、鹿肉、山鸡肉,蝻蛇肉、山猪肉、黄肉等,其中黄猄肉香饭最为香甜。目前,在三亚的天鹿风情寨可尝到黎族竹筒香饭。( 三亚)

三. 海南省 三亚 玳瑁

玳瑁:别名十三鳞、瑇瑁、文甲,属于海龟科,学名为 Eretmochelys imbricata。

大型海龟,体长大者可达100厘米,体重50千克左右,背甲共有13块,作覆瓦状排列。缘甲的边缘有锯齿状突起,尾短,前后肢各具2爪。头、尾和四肢均可缩入壳内。背甲和头顶鳞片为红棕色和黑色相间。背甲平滑而有光泽。颈及四肢背面为灰黑色,腹面几为白色。

生活于暖水性海洋,每年夏季繁殖,在沙滩上挖坑,白昼产卵,每次产卵120~130枚。依靠自然界的温度孵化,孵化期约为49~60天。性情凶猛,以鱼类、甲壳类、软体动物和海藻为食。

玳瑁的背甲可以用来制作精美的装饰品,汉代的著名诗篇《孔雀东南飞》中就有“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的诗句。我国在广东省建立的惠东港口自然保护区就是以保护玳瑁、绿海龟等海龟为主。

产于台湾、广东及海南沿海。

工艺价值

玳瑁作饰品的原料取自其背部的鳞甲,系有机物。成年玳瑁的甲壳是鲜艳的黄褐色。此类饰品易蛀,清代晚期以前制作的玳瑁器至今已很难见到。

汉代的著名诗篇《孔雀东南飞》中就有“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的诗句。

真假玳瑁鉴别

在宝石分类中,玳瑁被列入有机宝石类。其用途广泛,长期以来为人们所喜爱。如何鉴别真伪,

1.强光照射法:将玳瑁在强光或电筒光下投射,真品可见通透的美丽花纹,透明的血丝状深入甲片内,其色斑 呈无数圆点状,如糜子小点聚集一起,形成边界参差不齐的不规则状。仿制品的血丝在表面成片状,斑纹呆板或呈团块状。

2.抛光法:玳瑁片经抛光后呈现一种独特光彩和神韵。仿制品则不具备这一特征。

3.燃烧法:刮削末点燃或以热针触之,真品火烧会有烧焦头发的味道。仿制品则为异味,电木发石酸气味;赛璐珞呈樟脑气味;安全赛璐珞和酪素塑胶则呈醋味。

4.手掂法:玳瑁密度为1.29g/cm3。塑料仿制品为1.05-1.10g/cm3,手感易分出。

5.切片观察法:将玳瑁用温水浸泡软化后,切片用放大镜或显微镜观察,可见红褐色球状颗粒,色斑呈圆形色素小点,具备清晰的斑纹结构。塑料制品具条状,可见界限明显的色带。

6.天然玳瑁与压制玳瑁的区别在于:仿制玳瑁因受热后颜色变深,且有空气泡,呈拉长状。天然玳瑁则相反。

7.拼合玳瑁是为了看去很厚,但从侧面观察,就可见不同片间有色泽区别;用放大镜观之,有粘胶痕迹及气泡残存。

8.市面上经常有用牛角来冒充玳瑁欺骗消费者,而牛角的色泽远不如玳瑁光亮,而且也没有玳瑁斑(也就是红黑透明黄夹杂的花斑) ,真正的玳瑁斑光泽好,花纹通透美丽;牛角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开裂,裂成一层一层的

9.玳瑁从水中捞出瞬间,水会向四周散开,所以玳瑁能避雾水、风邪。

四. 海南省 三亚 椰子粉

纯天然椰子粉由新鲜椰肉榨取的新鲜椰浆, 再以喷干法制成粉状。 椰子粉富含人体所需的十八种氨基酸、钙、锌、锰、铁、维生素C等营养元素。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氨基酸含量最高的天然饮品。其所含的维生素E能保持女性青春活力,丰富的锌可促进少女发育,镁可改善老年人的循环系统。
经常吃可以均衡人体营养所需,提高人体营养摄入量,增强人体免疫力。营养丰富,椰香浓郁、纯正可口、即冲即饮。冷天热饮,热天冰冻冷饮,鲜爽宜人。冲饮时不要加水太多,以免太淡,影响口味。
能够起到润肠通便的作用,适合总坐在电脑前而引起便秘的患者。
除了做冲饮外,椰子粉也可以做为咖啡伴侣及奶茶、麦片的调味剂,在咖啡、啤酒、葡萄酒、冰水、菠萝汁中加入椰子汁,更具一番独特风味。
椰子粉还可用来烹调食品,海南有用椰子煮饭、炖鸡、蒸鸡蛋或做椰汁鱼头汤的传统,不仅椰香诱人,还有一定滋补作用,用椰子粉代替椰子用于烹调,方便、快捷而且干净实用。
此外,可以去除茶杯和茶壶的茶垢,相当好用。

五. 海南省 三亚 三亚的传统面点

把香喷喷的面包和水油酥皮叠在一起捏成罗旋形,中间包入糖椰丝和炒芝麻仁作成的馅料,这就是三亚椰丝糕。椰丝糕外观是黄白相间的罗旋形,吃起来椰味浓郁、松脆爽口。( 三亚)

六. 海南省 三亚 三亚火龙果

三亚火龙果是海南省三亚市的。火龙果又称红龙果、青龙果、芝1,是仙人掌蜜果的新品种,原产于墨西哥中美洲热带地区,近年三亚市场出现了一种紫芯火龙果,果重250克以上,味道很甜,多汁。

火龙果又称红龙果、青龙果、芝1,是仙人掌蜜果的新品种,原产于墨西哥中美洲热带地区,于90年代初由南美引种进入台湾地区及泰国、越南等国,发展势头较快,市场价格昂贵。果实普通重量每只500克以上,最重达1500克,味道甜美,有很高的食疗、药用价值,果皮还可提取天然色素。

今年三亚市场出现了一种紫芯火龙果,果重250克以上,味道很甜,多汁。我称这种火龙果“紫水晶”,价格每斤十二元左右。几年前通过电视节目,知道了台湾农民在海南岛培育出“紫水晶”火龙果,品质上佳。今年如愿以偿,果然不错。火龙果作为一种低热量、高纤维的水果,其食疗作用就不言而喻了,经常食用火龙果,能降血压、降血脂、润肺、解毒、养颜、明目,对便秘和糖尿病有辅助治疗的作用,低热量、高纤维的火龙果也是那些想减肥养颜的人们最理想的食品,可以防止"都市富贵病"的蔓延。

七. 海南省 三亚 港门粉

港门是三亚市的一个小镇,大家总调侃着这个镇名是:“香港和澳门的简称”。正如大家所猜,港门和三亚市区一样离海比较近,那儿盛产各类海鲜和汤粉。三亚的粉和其他地方相比都是细且软的,轻轻一嚼就咽进肚子里了,和三亚的休闲度假风格匹配得很。一般海南的汤粉多是用瘦肉和猪内脏作辅料,可是这个港门粉因为离海比较近的缘故,另辟蹊径,竟然用海鲜来做辅料。

港门粉的汤味道清甜,不是像糖一样甜而是像加了海虾皮一样,正是这样的清才能衬出粉和海鲜辅料的香吧。以下图片中两边浅黄中间乳白色的东东就是用海鱼肉制成的鱼片,因为和了面粉,细细品尝,有鱼的浓香。有点红色的是用小虾和花生米裹面粉,放到热油炸制成的虾饼,虾味十足,爽口无比。再加上葱花和植物油,这港门粉就“色香味”俱全了。如是加些海南的红辣椒或是黄灯笼辣椒更是好吃得不得了。

八. 海南省 三亚 海南珊瑚

海南珊瑚是用产于热带海洋的海中奇葩、人称“海石花”的海底奇特生物珊瑚制成。一般人会把珊瑚误认为植物或矿物,实际上它既非植物亦非矿物,而是一种海洋生物——珊瑚虫的遗骸集结而成的化石。珊瑚虫是一种生活于热带海域里的腔肠动物,在海中天然长成。

它奇形怪状、美妙绝伦,色泽艳丽。白者胜雪、红者如血、绿似翡翠、黄色类金。经过工匠们的挑选加工,再配上贝壳海柳和精致的底盘,便成为雅俗共赏的盆景艺术品。

海南珊瑚一直是受游客喜爱的海南特色艺术品之一,以往来海南的观光客,费尽辛苦也要带回去几盆。但这种爱美之心形成的市场需求却客观上起到了很大的负面作用,促使一些人对珍希的珊瑚资源大挖特掘,使这种上百年甚至几世纪才能生成一株的“美丽之花”锐减。为了避免美丽在南海消逝,目前海南省政府已经对珊瑚启动应急保护措施,限制对珊瑚的采挖与运输。

珊瑚构成除珊瑚虫外,还有各种造礁生物,如各种大型贝类、蛛螺、珍珠贝、钟螺、宝贝等。珊瑚虫体本身为鱼类的食料,所以珊瑚礁区均为鱼类集中地区,而且礁区的原生动物,动物残体也是不少贝类的食料和藻类生长的肥料,所以礁盘上有多种藻类生长,如马尾藻、沙菜、网球藻、喇叭藻、蛎菜等。这些藻类又可成为其它生物的食料,珊瑚礁区形成独特的生态体系,是一个繁荣的生物群落,具有旺盛的生产力,其净生产力比河口区还要大,一般可达4000克/平方米·年。许多海产品如海参、石斑鱼、龙虾、江现、鲍鱼等都产自珊瑚礁区,还有不少珍贵贝类、热带观赏鱼也都出自珊瑚礁区。珊瑚礁还是海洋中物种最多的生态系统,对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还是麒麟菜、海参、龙虾、蝴蝶鱼、鹦嘴鱼和雀鲷类鱼的栖居地,是重要的渔业资源地。

珊瑚海岸是其主要海岸类型,沿海珊瑚礁海岸断续分布,以南部及西部、东部沿海发育较好,以裙礁分布最广。根据《中国自然资源丛书海南卷》介绍,海南省珊瑚礁种类繁多,共计110种和5个亚种,其中有1个新种,分别属于11科、34属和2亚属。主要种类有滨珊瑚、蜂巢珊瑚、角状蜂巢珊瑚、扁脑珊瑚等巨大珊瑚礁块体,还有成片生长的鹿角状珊瑚、牡丹珊瑚、陀螺珊瑚、杯形珊瑚等。全省现有珊瑚礁面积占全国珊瑚礁总面积的98%以上,以西沙、中沙和南沙海域中分布最多。西沙珊瑚礁生态系统发育完好,拥有惊人的生物多样性和极高的初级生产力,活珊瑚覆盖度极高,平均可达70-90%。海南独特的地理区位和自然条件,形成了全国分布最广、品种最全、发育最好的珊瑚礁。

珊瑚生态系统是维系我省海域生态平衡尤其是近岸海域生态稳定的重要基础,珊瑚礁保护一直被列为我省海洋生态保护工作的重点。而我国有关研究结果表明,珊瑚礁生态系统一旦遭到人为破坏,至少要60年才能恢复。但令人痛心的是,多年来,我省珊瑚礁遭受人为的破坏,现有分布面积及长度分别比上世纪60年代减少了55.57%、59.1%,加强珊瑚礁保护已迫在眉睫。

九. 海南省 三亚 藤桥排骨

藤桥排骨 —— 耀华海南风味食府

用藤桥本地农家自养土猪之排骨,以姜蒜汁、红糖等料腌制入味,再慢火油炸至熟。成品色彩金黄、甘香四溢,入口鲜咸微甜、外焦内嫩,卖相与味道都是极佳。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