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河北特产水果作文三年级 特产水果作文300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河北特产水果作文三年级 特产水果作文300字更新时间:2022-12-30 01:30:08

一. 山东省 威海 荣成市 东山三吉梨

东山三吉梨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东山三吉梨是山东威海荣成市的。

三吉梨是1920年前后由朝鲜引进的晚熟、高产、耐贮品种。三吉梨个体较大,呈圆形,单梨重250克左右。皮呈黄褐色,果肉白色,细脆多汁,味甘甜爽口,含糖量在8-11%左右。每年10月上旬收摘,常温下一般可贮藏至次年4—5月份。

三吉梨具有润肺止咳、健胃消食之功效,可入药做成梨膏糖、梨糖浆等,对治疗支气管炎、伤风咳嗽等症颇具良效。

二. 四川省 成都 崇州 怀远三绝

叶耳粑——本世纪20年代怀远一宗姓老人创制,时名野棉花卷子,俗称艾馍馍。采用大米、糯米加适量碗豆混合磨制,成品色洁似乳,滋润爽口,有不粘盘、不粘筷、不粘牙的特点,故又叫三不粘叶耳粑。其馅有两种,一是带四川香肠风味的咸味,二是带柑子清香的甜味。其成品因以柑叶包裹,其形如耳,故名“叶耳粑”。又因用柑叶包裹蒸熟,不仅有柑子的清香,而且具有理气祛痰的药疗效果。

三. 安徽省 合肥 蜀山区 凤尾三球

作法:豆腐塌成泥,鱼肉剁成细泥,二泥合在一起加精盐、味精、绍酒、白糖、干淀粉,搅匀在豆腐泥。取10片大小均匀的菜叶,取8克菜叶切成细末,其余菜叶挤成青菜汁。鸡蛋磕开,蛋清、蛋黄分别放。大青虾去头壳,每个虾撒上干淀粉砸成片,放在10片菜叶上,每个虾片上抹豆腐泥一层,虾尾撒青菜末,前面撒火腿末,再蒸熟备用。将豆腐泥分成3份,1份加蛋清,1份加蛋黄,另1份加青菜汁,搅匀全挤成小球形,入水氽成三色豆腐球。将白色球放大盘中间,两旁放黄、绿二色球,四周码上形似凤尾的豆腐,再将锅中加鸡汤、盐、味精、湿淀粉调稀匀,成流水芡,浇在盘中即成。

特点:形似凤尾,色美味鲜。

四. 广西 河池 东兰县 三乌鸡

三乌鸡

东兰三乌鸡是广西东兰县农村传统养殖的地方优良家禽品种之一,因其毛、骨、肉三者皆黑而得名,公鸡-也呈黑色。东兰三乌鸡体型中小型,成年公鸡体重1.3~2.5公斤,成年母鸡1.1~2.0公斤,母鸡150~180日龄开产,年产蛋120~150枚,平均蛋重48克。

东兰三乌鸡,其肉质细嫩,肉味鲜浓,美味可口,营养价值高,含有18种人体必须氨基酸,氨基酸总量母鸡达18.52%,公鸡达20.53%;此外,还含有丰富的钙、锌、铁等微量元素和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B1、B1、B12、维生素C和E族。东兰三乌鸡年产100多万羽。

五. 广西 桂林 七星区 桂林三花酒

桂林三花酒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桂林三宝”之一的三花酒,是中国米香型白酒的代表,被誉为白酒之王,是桂林人的骄傲。桂林三花酒以其历史悠久,工艺独特、品质优良而倍受中外游客的青睐。

三花酒酿造历史可追溯到南宋。

三花酒之所以优质,除了与采用清澈澄碧,无怪味杂质的漓江水、优质大米、精选的酒曲有关外,还因为桂林冬暖夏凉的岩洞所构成的特有的贮存条件,才使酒质愈加醇和芳香。

三花酒无色透明,蜜香清雅,入口柔绵,落口爽洌,回甜,饮后留香。适量饮用,可提神,活血,有益健康。品种有57°、38°、30°等系列。

六. 湖南省 邵阳市 武冈 封坛三红

冬季时令,武冈民间将佐以红米的鱼、肉、小肠腌制好,食时,将红鱼、红肉、红肠蒸熟或煎熟,装盘成形,撒上辣椒粉即可。

七. 山西省 长治 屯留县 三和面

三和面

三和面是屯留县绿色食品开发研究中心研制生产的一种风味独特的面食。采用无公害生产操作规程生产出来的黄豆、红小豆、绿豆、豇豆、小麦,通过分类加工成粉,科学配制精细加工,自然风干而制成的。其含有大量的人体必须蛋白质、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核黄素、维生素以及多种矿物质和磷脂类化合物。煮食适口性强,风味独特,能够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和促进儿童的生长发育,有延年益寿、促进生长的作用,是一种不可多得的保健食品。该产品采用普通塑袋包装。

八. 湖北省 仙桃 沔阳三蒸

沔阳三蒸,湖北菜系之一,是湖北美食中的一朵奇葩,在中国名菜系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沔阳人民爱吃蒸菜,有"无菜不蒸"的食俗,被称为蒸菜之乡。沔阳三蒸”是哪三蒸,这是许多烹饪爱好者和食客的首问。 “三蒸”最早指的就是蒸鱼、蒸肉、蒸蔬菜。有人说“沔阳三蒸”是粉蒸肉、蒸珍珠元子、蒸白丸子,有人说“沔阳三蒸”是蒸青鱼、蒸猪肉、蒸蔬菜,其实这些说法都是有失偏颇的。正确的说法应该是:“沔阳三蒸”是指蒸畜禽,蒸水产和蒸素菜的总称。

至于说到蒸法,所谓的“三”,就成了概数了,粉蒸、汤蒸、清蒸、炮蒸、扣蒸、酿蒸、包蒸、封蒸、花样造型蒸、干蒸,蒸的技法就不下九、十种。

制作蒸菜时,高温蒸汽的渗透力较强,原料受热均匀,成熟较快;在容器中加热不需时时翻动,有利于保持食物的形状和风味。所以,蒸菜能最大程度地保留食材的营养,集鲜、嫩、烂、香于一身,风味醇厚。 现在仙桃民间一般运用清蒸、粉蒸、泡蒸,有蒸珍珠元子、蒸白丸子、清蒸鳊鱼(武昌鱼)、粉蒸孔雀武昌鱼、粉蒸松鼠桂鱼、粉蒸长江鮰鱼、粉蒸鲢鱼、粉蒸青鱼、粉蒸肉、粉蒸排骨、粉蒸茼蒿、太极蒸双蔬、泡蒸鳝鱼等典型菜肴。 沔阳三蒸能从元朝年间历经多个朝代演变流传至今。它融汇了沔阳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更创造了一个饮食品牌;从乡土发展到外域,说明它生命力和渗透力的强大和久远。在如今的仙桃,沔阳三蒸在民间宴席上总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素有“三蒸九扣十大碗,不上格子(蒸笼)不成席”的说法,已成为广为流传的饮食文化现象。

蒸菜特色

沔阳三蒸原料品种繁多,大凡畜禽肉类、水产、素菜类,都可蒸制。在使用米粉上也十分讲究,要先将大米在锅中加花椒、八角、桂皮小火焙制微黄,盛出冷却后加工成米粉。在刀工和拌料上,也有一套成熟的配制方法:畜禽肉类要选择较粗的米粉;水产类选择较细的米粉;刀工上,要根据不同的原料,采用不同的刀法,有的切末,有的切丝,有的切块,有的不切。都是沔阳人民在历史长河中不断总结出的宝贵经验。

“沔阳三蒸”其所以受八方食客的青睐,主因有两个:一是其烹饪技法暗合了中华美食的“滚、淡、烂”原则,二是其独特的地方食材的无可替代性。“沔阳三蒸”所蒸之珍馐,因猛火之功,袭秀水之气,先以滚烫夺人,加之其调和之料多以清淡为主,立意中和,于水火里得中庸,尽可攻,退可守,又因火候周到,所蒸之物,无论硬软,具能绵软,舒坦口齿。因其滚,能激血脉,因其淡,能调六味,因其烂,能见本色,由此可见“沔阳三蒸”之精髓也。

“沔阳三蒸”在沔阳民间宴席上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粉蒸排骨、粉蒸牛肉、粉蒸青鱼等。一般蒸菜在上桌时都使用扣碗翻扣装盘,勾芡浇汁,所以有“三蒸九扣”之说。酒席上的蒸菜以稀、滚、烂、淡见长,稀主要是指粉蒸素菜要以好汤和匀,稠稀适中,不可过干;滚就是温度的要求,“一滚三鲜”;烂就是成菜后的质感要求;由于粉蒸菜是满口菜,要求口味宜淡不可咸。“沔阳三蒸”总的特点是:粉香扑鼻、鲜嫩软糯、原汁原味、食而不腻。

沔阳三蒸只用简单、朴素的调料就能蒸出原汁原味的风味特点,正符合现代人清淡饮食的健康理念。而提倡以蒸制技法为烹饪手段,防止营养成分流失、达到食疗食补的养生目的,则更加适合广大人民“美味与健康同在”的生活需求。历史发展到今天,沔阳菜作为湖北菜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越来越重大的作用。经过历代沔阳厨师的不断挖掘、整理,“沔阳三蒸”在传统的基础上有了更新、更快的发展。一道道色、香、味、型俱佳的“粉蒸龙舟鱼”、“粉蒸凤凰鱼”、“粉蒸松鼠桂鱼”等脱颖而出,在全省烹饪大赛上屡次摘金夺银。由仙桃市天怡大酒店和花源酒店厨师创意制作的太极蒸双蔬、竹筒蒸鲶鱼、粉蒸孔雀武昌鱼、木桶蒸蹄花等菜肴更加贴近大众消费,深受顾客喜爱。由“粉蒸青鱼唇”到“粉蒸青鱼肚档”再到“粉蒸青鱼甩水”。从粉蒸淡水鱼又创意制作粉蒸海鲜,如:“粉蒸银鳕鱼”、“粉蒸长江回鱼”、“粉蒸鲟鱼”,把“沔阳三蒸”演绎的精彩纷呈、层出不穷!

“沔阳三蒸”一路走来,历经艰辛,它融汇了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更创造了一个饮食品牌,它源自民间,落户酒店,成为老少皆宜的佳肴。如今,全省各地都有经营“沔阳三蒸”的酒楼和餐馆,武汉、北京、上海、南京等地的酒店、宾馆行业也纷至沓来,邀请厨师前去做“沔阳三蒸”美食节。

历史典故

“沔阳三蒸”源于何时尚无定论,但与沔阳是水乡泽国有关。据记载,当时沔阳是:“一年雨水鱼当粮,螺虾蚌蛤填肚肠。”平民百姓吃不起粒粒如珠玑的大米,只有用少许杂粮磨粉,拌合鱼虾,野菜、藕块投箪而蒸,以此充饥。久而久之,便发展成了驰名湖北的传统名菜。“三蒸”之一的蒸菜,以蒸筒蒿为上品。

在民间有一个传说,说“沔阳三蒸”起源于元末农民起义领袖陈友谅。他主管后

勤的妻子潘氏(一说为罗氏)非常体察军情(起义军常行军打仗吃夹生饭、盐水菜,多有患消化道病症者),在起义军攻陷沔阳县城后,为犒劳兵士,她亲自下厨,别出心裁,将肉、鱼、藕分别拌上大米粉,配上佐料,装碗上甑,猛火蒸熟。蒸出的肉、鱼、藕味美质融,兵士啧啧称赞。起义军吃上这样好的饭菜后,士气大振,经常常打胜仗,柴桑一战,大挫元军,促成了陈友谅在九江称王之举。 还有的传说讲,清乾隆游江南,品尝到了民间三蒸,蒸莱便进入御膳坊,既而诞生了珍珠丸、珍白九等名贵蒸菜,这是“三蒸”的大发展。 清代、民国,武汉三镇不少餐馆挂“沔阳三蒸馆”招牌。后来,“三蒸”发展到了北京。北京虎跑坊有餐馆悬牌“湖北三蒸馆”。据符号老人讲,一日,东北军少帅张学良在护卫簇拥下,途经虎跑坊,见“湖北三蒸馆”,不知何谓“三蒸,便进馆品尝,大饱口福后题联:一尝有味三拍手 十里闻香九回头。

“蒸菜大王、独数沔阳,如若不信,请来一尝”的歌谣就曾广为传诵。后来沔阳三蒸制作越来越精细、高档,诞生了蒸珍珠丸、蒸白丸、粉蒸肉等名贵蒸菜,进入全国各地大小餐馆。反倒是其传统做法逐渐消失,除了仙桃及周边地区农家还保留,现在在武汉及大中城市的各大酒店和“仙桃人家”餐馆都可以吃到。

1985年原国家主席1视察仙桃时,排湖宾馆厨师制作的一道“粉蒸青螺”,上桌时碧绿的茼蒿里飘散出的浓浓螺香味,让李主席连连赞叹不已;

1992年在荆州举办的“荆楚美食文化艺术节”上,仙桃烹饪代表队制作的“沔阳三蒸”成为市民争先恐后的抢手美食,一大早从沙市骑车到荆州城里排队购买蒸肉、蒸鱼、蒸茼蒿、蒸藕、蒸豆腐圆的市民络绎不绝,原计划的对外展示最后变成了批量销售,那盛况空前的场景至今仍记忆犹新;

1995年,李鹏总理在仙桃考察工作,饭桌上选用产自沔城东沼莲花池的九孔莲藕与肥瘦相间的猪五花合制的一道“莲藕粉蒸肉”,粉烂的莲藕中渗透着蒸肉的油香味,总理食后赞叹不已;

1998年夏天,长江流域出现了百年未遇的洪灾,1主席和1、1等中央领导亲临湖北一线指挥抗洪战斗,8月13日来到仙桃,下榻仙苑宾馆,晚餐时,1吃了蒸南瓜、蒸豆腐圆后,连声赞叹道:“沔阳三蒸,味道不错!”

2010年,“沔阳三蒸及其蒸菜技艺”已经被湖北省政府列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经过历代是沔阳厨师的不断积累和创造,沔阳三蒸在传统的基础上有了更新更快的发展。沔阳三蒸作为湖北菜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如今,政府接待来仙桃的投资商、考察团时,必定要安排几道“沔阳三蒸”供客人品尝,“沔阳三蒸”和“体操之乡”一样成为了仙桃的一张亮丽名片。作为仙桃普通百姓,只要上酒店、进餐馆或在家宴请宾客,餐桌上的几道“沔阳三蒸”是必不可少,素有“不上格子(蒸笼)不成席之说,因为”三蒸“是一种象征,它寓示主人对客人的尊重与热情。

九. 山西省 运城 万荣 万荣三白瓜

万荣三白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万荣三白瓜产于山西省万荣县,分布在高村乡、南张乡、裴庄乡的28个行政村,2013年认证为地理标志农产品,地域保护范围东经110°28′16〞~110°39′44〞,北纬35°13′45〞~35°30′11〞,认证面积200公顷,年产量达6000吨。万荣三白瓜顾名思义,即“皮白、瓤白、籽白”是万荣县具有悠久历史的特色农产品。三白瓜果面平滑或具棱沟,表皮绿白、绿、翡翠色,间有细网纹或条带。果肉乳白、淡黄、深黄等色,肉质分紧肉和沙瓤。种子扁平、卵圆或长卵圆形,平滑或具裂纹。其营养价值高,富含对人体有利的元素,其18种氨基酸总量0.32g约/100g、磷0.027g约/100g、钾866mg约/Kg、钠9.33mg约/Kg、镁54.88mg约/Kg、钙71.7mg约/Kg、铁6.14mg约/Kg、锌0.52mg约/Kg、总糖6.08g约/100g。有良好的药用价值,能够清热解毒,消炎退烧,健脾保肝,养颜美容之功效。

西瓜原产于非洲,相传为五代时期由商人传入我国,历史悠久。它品系多种,其瓤或红或白,其皮其籽也呈多样,其中有一则皮、瓤、籽均为白色,独具特点,后来人们便渐渐依据它的这一特点称其为“三白瓜”了。

《本草纲目》记载:其瓜瓤甘、淡、寒、无毒,消烦止渴,解暑热,疗喉痹,宽中下气,利小水。皮:甘、凉、无毒,主治口、舌、唇内生疮。所以它既是人们消夏止渴的上乘佳品,又常常被人们用来作药引用。据史载,三白西瓜自唐五代以来就有栽培,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它以皮如玉,瓤如脂,籽如珠而冠名“三白”。三白西瓜自七月上市,丹桂中秋,长幼相聚,品瓜赏月,其乐无比,岁寒虚燥,溴痹舌痛,以瓜汁佐以白糖、蜂蜜、清凉甘美,消烦润肠,如醍醐灌顶,甘露洒心。古医书载云:三白瓜瓤亦称“白虎汤”,除暑热,治血痢,解酒毒,治口疮;其皮曰“翠衣”,亦有生津解烦之奇效;其籽甘寒,清肺润肠,补中宜人,主治肠痛。据说当年太后长安之行,路途奔波,虚火上升,口燥便赤,一臣供三白瓜食之,顿觉目明无恙,大加赞赏,传旨为贡。

近年医案有载,三白西瓜对各型肝炎疗效独具,药物而无不及;并对因中热而引起的鼻衄、视力模糊以及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病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另外,三白瓜籽对糖尿病也有疗效。例:万荣县某印刷厂李某患有肝炎数年,吃药打针不少却一直得不到治愈。

去年秋,当她无意中听别人说南张乡一带的“三白瓜”能治肝炎时,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情到当地买来“三白瓜”天天吃,冬后到医院一检查,病情竟然全愈。去年12月初,西安市的一位患者得了肝炎,也是听人说要用这“三白瓜”做药引,便千里迢迢坐专车来到这里,用200元买了一个近30斤重的上好“三白瓜”,一时被当地传为美谈。南张三白西瓜产于南依孤山,北邻黄河的万荣县南张乡,依山傍水,山川交界,独特的地理环境为三白西瓜提供优异的生长环境,使其成为享誉晋陕豫的名瓜之一。

“三白瓜”个头大,水份多,瓤口硬,口感细,耐贮藏,它最长可贮藏到第二年清明时节。每年到阳历12月份时,其瓜外表不变,其瓤则会成为汤糊状,这时其味则更为淳浓,这便不能切而食之,而要在其顶部切一小口,用小勺舀着喝,如果再加些白糖,那会更甘凉沁脾,美不胜言,且一碗两碗,绝不会引发你的咳嗽来。当地的群众还将其糖渍酱腌,已成为百姓餐桌上独具风味的佳肴。三白西瓜在南张乡种植面积达五千余亩,今年又喜获空前丰收,年产量可达500万公斤以上,主要销往晋、陕、豫等周边市场;南张乡距万荣县城十余公里,万临线,206国道交错而过,交通便利,民风淳朴,我们热诚欢迎各地客商前来洽谈业务。

地域范围

万荣三白瓜产于山西省万荣县,东靠稷王山脉与闻喜、盐湖毗邻,南依孤峰与盐湖、临猗相接,西隔黄河与陕西韩城相望,北眺吕梁与河津、稷山接壤。万荣三白瓜产地位于东径110°28′16"至110°39′44",北纬35°13′45"至35°30′11"之间,土地总面积88平方公里,地域范围包括高村乡、南张乡、裴庄共28个行政村,保护面积4000公顷,年产量达65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观特征:万荣三白瓜果面平滑或具棱沟,表皮绿白、间有细网纹或条带。果肉乳白、肉质分紧肉和沙瓤。种子千粒重大籽类型100克--150克、中籽类型40克--60克、小籽类型20克--25克。子瓜类型150克--200克。2.内在品质指标:万荣三白瓜营养价值高,富含有丰富的对人体有利的元素,其18种氨基酸总量0.29 g/100g —0.32g/100g、磷0.024g/100g —0.027g/100g、钾862mg/Kg— 866mg/Kg、钠9.30mg/Kg— 9.33mg/Kg、镁54.66mg /Kg —54.88mg约/Kg、钙71.3mg/Kg —71.7mg/Kg、铁6.11mg/Kg— 6.14mg约/Kg、锌0.49mg/Kg—0.52mg/Kg、总糖6.03g/100g—6.08g/100g。3.安全要求:万荣三白瓜的安全卫生指标符合《山西无公害西瓜生产技术规程》(地方标准DB140110/T001--2007)的规定。

十. 重庆市 大足 石刻三茗茶

石刻三茗茶,是重庆市大足县的著名茶叶品种,该茶采自西山森林公园腹地的生态茶园,石刻三茗茶主要是由第二代松茗茶、茗螺、茗芽组合而成。

重庆市大足县的石刻三茗茶,采自西山森林公园腹地的生态茶园。它主要是由第二代松茗茶、茗螺、茗芽组合而成,品质纯正,滋味爽口,香气清新,水色绿明,叶底匀嫩。

石刻三茗茶是大足县的三大历史名茶之一,另外两种为大足松茗茶和宝顶苦丁茶。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