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常山特产食物是什么东西 常山有什么特产值得买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常山特产食物是什么东西 常山有什么特产值得买更新时间:2022-12-27 23:34:48

一. 浙江省 衢州 常山县 菱角豆腐

菱角豆腐

菱角豆腐又称“米豆腐”。籼米在滤清的石灰水中浸透,磨成浆,煮熟,凉后切成菱形,色金黄,异香,加糖则为甜食,加佐料煮成菜肴。

二. 湖北省 武汉 东西湖 东西湖葡萄

东西湖葡萄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东西湖葡萄

武汉市东西湖区巨龙海葡萄种植协会

葡萄是世界最古老的果树树种之一,葡萄的植物化石发现于第三纪地层中,说明当时已遍布于欧、亚及格陵兰。 葡萄原产亚洲西部,世界各地均有栽培, 世界各地的葡萄约95%集中分布在北半球。

葡萄为著名水果,生食或制葡萄干,并酿酒,酿酒后的酒脚可提酒食酸,根和藤药用能止呕、安胎。

三. 湖北省 武汉 东西湖 柏泉龙井茶

柏泉龙井茶,是由柏泉玉屏山茶叶尖芽精制而成,2000年被评为绿色食品,柏泉龙井茶色泽翠绿、条形整齐、茶香浓郁、回味绵长,是柏泉一大。

柏泉玉屏山茶场面积600亩;柏泉龙井年产量仅 5000斤

四. 湖北省 武汉 东西湖 九九夜来香鸭脖

九九夜来香的鸭脖子味道很不错,特别是辣味卤得很进,所以就算是微辣的就能让人辣得受不了,要是吃辣的说不定就会辣得跳脚了。这里除了鸭脖子还有不少卤菜的选择,比较喜欢吃这里的鸭舌,如果说鸭脖子是一道下酒的好菜的话,我个人认为鸭舌要比鸭脖子更适合下酒,因为鸭舌更脆更有嚼劲,而且这里的鸭舌肉还比较多,吃起来辣得很够味。这里的鸭肠也不错。这里的卤藕也很好吃,和周黑鸭的有的比,还有卤香干也不错,卤鸭汤的味道全渗进去了,很好吃。在这里的鸭脖子也有真空包装的,不过好像还是精武路的外地人买得比较多,毕竟那里对于外地人来说算是比较出名的。九九夜来香的鸭脖子的价格和精武路的一样,10元三根,不过要送人的话,还是牌子响亮点比较好!

五. 湖北省 武汉 东西湖 杨家风味牛肉粉

牛肉粉味道特别好,汤鲜,牛肉给得多。哪怕买的是素粉,服务员多少也会给点肉。粉有牛筋、牛肉、牛杂等几个品种,料相当足,厚厚的红油汤又辣又鲜,粉筋道Q软,而且这样的价位还能有空调的环境真是很不错了。难怪每天从开门到关门,都是人山人海的。

原料及调料:新鲜黄牛肉1000克,米粉按人配需要量、泡酸莲白、酸萝卜、酸菜(用青菜制成)、牛油、葱、花椒、八角、山奈、草果、沙仁、香叶、茴香、桂皮、盐、干辣椒、芜荽、味精等适量。

具体制作方法:

1、黄牛肉洗净切成大块下锅煮,锅开后反复打去血沫,用纱布把适量的花椒、八角、山奈、草果、沙仁、香叶、茴香、桂皮、干辣椒(整个)包好还有姜块一起放进锅中和牛肉一起小火炖,炖至牛肉基本上熟了捞出一半切成1厘米见方大小的肉丁,如有牛筋也切成丁一起再放到另一个锅中继续炖,直至炖酥烂为止,另一半待凉透了(4个小时以上)切成3厘米宽5厘米长的肉片备用。牛板油炼成牛油单独用容器盛出。

2、米粉,用清水漂过;糊辣椒面,用干辣椒烤脆微糊打成面(不要太碎);泡酸莲白,食用时从泡菜坛里捞出切成小片用小碟装好当做配菜;酸菜,切成1.5-2厘米长段;芜荽节成8毫米左右的段。

3、食用时按下列顺序操作:米粉(一般一碗牛肉粉约150克-200克)放入开水锅中烫透,捞入汤碗里,在米粉上铺上牛肉片(25克),盖上炖熟的牛肉丁(25克)或牛筋丁,放上适量的酸菜,加上少许牛油,最后浇上滚烫的原汤,洒上芫荽节即可。

风味特色:肉烂酥嫩、粉滑绵韧、汤清味浓,辣烫鲜香。

制作要点:肉片要切得薄,米粉必须要烫透心,为保证汤清,最好不要加酱油和油辣椒,糊辣椒面按各人的口味放,原汤要加上适量的盐,味不够根据口味再加。

六. 浙江省 衢州 常山县 常山油茶

油茶是常山县主要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常山被誉为“油茶之乡”。栽植历史悠久,据记载,宋末之初已有广泛分布,解放后得到较大发展。截至1984年面积已达19580亩,全国以县为单位,序列第27位。1972年常山县茶籽总产量达6198吨,为历史最高年产量。

茶油是最好的食用油。其主要成份是以油酸和业油酸为主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90%以上,无胆固醇。因此食用后不会使人体血清中的胆固醇增加,不易引起血管硬化和血压增加。不含引起人体致癌的黄曲霉素。

茶饼用途广,价值高。据测定,茶饼中含粗脂肪25%,皂素10%,脱脂去皂后的饼粕含有粗蛋白14%,皂素、粗蛋白,粗指肪都是很重要的工业原料。

产品名称:油茶

产品产地:浙江衢州

产品组成:是以油酸和业油酸为主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90%以上,无胆固醇

产品功能:不易引起血管硬化和血压增加。不含引起人体致癌的黄曲霉素

产品简介:油茶是常山县主要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常山被誉为“油茶之乡”。栽植历史悠久,据记载,宋末之初已有广泛分布,解放后得到较大发展。截至1984年面积已达19580亩,全国以县为单位,序列第27位。1972年常山县茶籽总产量达6198吨,为历史最高年产量。

产品历史:栽植历史悠久,据记载,宋末之初已有广泛分布,解放后得到较大发展。

七. 浙江省 衢州 常山县 常山山茶油

常山山茶油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常山山茶油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常山山茶油生产已有二千多年历史,并长期作为历代皇朝贡品。山茶油系用山区野生植物山茶果提炼的植物油,经常食用能有效改善血清中的胆固醇含量,是高血压、心血管病、脂肪肝患者的理想食用油,采用茶油作为原料的化妆品具有润肤护发的功效。常山山茶油现有品牌“东茶”、“常发”、“山神”、“常禧”、“八面山”牌都已经通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

常山是油茶的天然分布区,山茶油制作历史相当悠久,传说已有两千多年。1990年版《常山县志》根据芳村镇猷辂、寿源等地家谱记载,认定常山在宋末元初已大量栽种油茶,明代中叶油茶已广及山区、丘陵,民国期间全县各乡均种有油茶。

山茶油又名茶油、茶籽油,常山民间俗称“益寿油”。经传统物理工艺榨取的常山山茶油,以自然生态的油茶籽为原料,是真正的纯天然绿色食用油。山茶油是我国特有的传统食用植物油,其历史源远流长。公元前三世纪的《山海经》绪-载:员木,南方油食也。这“员木”即为油茶,秦时称甘醪膏汤,汉末称膏汤枳壳茶,唐代始称油茶,沿用至今。山茶油缘何被常山百姓称为“益寿油”?民间有一个神话传说:相传很久以前,在芳村牛角口的溪中常有公母两蛇精兴风作浪,沿溪两岸的百姓深受其害。观音菩萨心生怜悯,设法降服了两蛇精,将它们变成为一棵雌雄同株的大树。这棵树常年花果不离,从开花到果实成熟历经秋、冬、春、夏、秋五季14个月,被称为“抱子怀胎树”。后来,神通广大的福建武夷山惜曌和尚,遵照观音菩萨修道行善的旨意,腾空飞翔来到芳村牛角口,抬头看见大盘山上有一棵神奇的大树,惊叹不已,便留在此地练功修道,并在大盘山、小盘山建造了两座庙宇。每年树上果子成熟时,惜曌和尚就叫寺僧把果子摘下,榨挤出油,用于点灯照明和长年食用,同时施舍一部分油给前来烧香拜佛的香客,人们吃了这种油,顿觉目明神旺。不久,民间盛传此油为菩萨所赐,具有延年益寿的功效,于是一传十、十传百,便称其为“益寿油”。

常山山茶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浙江省常山县 《关于界定常山山茶油地理标志范围的报告》(常政[2005]5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浙江省常山县现辖行政区域。

八. 浙江省 衢州 常山县 常山银毫

常山银毫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产品名称:常山银毫

产品产地:浙江衢州

产品特点:细紧圆直,翠绿显毫,香气馥郁持久,汤色嫩绿明亮,滋味鲜醇爽口,叶底细嫩成朵。

产品成分:水分、多酚类化合物、蛋白质、氨基酸、酶,生物碱、 糖类、维生素等。

产品功能:防治痢疾、肠胃炎、肾炎、肝炎、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癌症、白细胞减少和辐射损伤等等,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功效。

产品简介:常山银毫产于云蒸霞蔚的高山茶区,原料以一芽一叶为主,加上采制工艺精细,形成外形翠绿显毫,香气馥郁持久,滋味鲜醇带甘,汤色嫩绿明亮,叶底完整成朵的品质特征。在部优、省优名茶云集的衢州市名茶评比中,名列前茅,获市最佳名茶称号;91年被国家旅游局、浙江省人民政府’91杭州国际茶文化节组委会联合授予“名茶新秀”奖杯及证书;常山银毫经省多次评比,品质优异,质量稳定,成绩显著,被授予优质名茶证书;九二年获首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铜质奖;九五年在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上,超群轶众,力压群芳,又荣获金奖,饮誉全国农产品最高奖。98年获首届浙江省名特优新农展会金奖。产品远销香港、台湾、北京、天津、济南、太原、上海、杭州、宁波等中大城市,深受消费者青睐。

九. 浙江省 衢州 常山县 常山猴头菇

常山猴头菇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猴头菇是一种珍贵的食用菌,明、清时皆以“山珍”被列为贡品。1979年,常山县利用金刚刺酿酒残渣培育出猴头菇,而后经紫外线诱变选育出“常山猴头99号”菌株,至此常山猴头菇正式面世。1984年,常山猴头菇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品尝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严济慈,全国政协副主席费孝通等大批领导及知名人士参加,会上严济慈题词:“常山猴头、浙江一宝”。1985年,清宣统帝溥仪之弟溥杰为常山猴头菇题字:“山珍猴头、海味燕窝”。 2006年,常山猴头菇被浙江省农业厅评定为“浙江名菇”。2014年,常山县政府将常山猴头菇提升到“常山三宝”高度,进一步打造金名片。1987年,常山县微生物总厂生产的“常山-”猴头罐头、猴头干品荣获“商业部优质产品”;2006年,常山猴头被评为“浙江名菇”;2015年,常山猴头菇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森力牌”猴头菇荣获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金奖。

常山猴头菇是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的。常山猴头闻名国内外,朵小型美,质地细嫩、鲜甜爽口、营养丰富、风味独特。

常山县地处浙西山区,青山绿水造就了一个十分适宜食用菌生产的“天然培养区”。1978年,常山培养出“常山猴头”,为浙江增添一宝。

猴头菇是四大山珍之一,不但营养价值高、味道鲜美,还有药用价值,对慢性胃炎等多种消化道疾病均有较好疗效。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常山县的猴头菇栽培量曾为世界第一,名声在外。

常山猴头含蛋白质26.3%,有氨基酸19种,其中7种是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每百克总含量32毫克。

地域范围

常山猴头菇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地理坐标为东经118°15′~118°45′,北纬28°46′~29°13′之间。包括球川镇、白石镇、青石镇、招贤镇、芳村镇、辉埠镇、何家乡、同弓乡、新昌乡、大桥头乡、东案乡、金川街道、紫港街道、天马街道等14个乡镇(街道)180个行政村。现有生产规模100公顷,栽培量750万袋,年产鲜菇4500吨。保护规模面积20000公顷。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形态特征 常山猴头菇的鲜菇色泽洁白或淡黄色,外形头状、球形至扁半球形,无柄,直径3~15cm,肉质细嫩,表面密布针形菌刺,菌刺长0.2~1.5cm。鲜品有猴头菇特有清香,口感嫩滑,成熟后味微苦;干品呈淡黄色至黄褐色,香味浓郁,味微苦。 2、品质特色 常山猴头菇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以及钾、钙、铁、锌等微量元素,并含有猴头菇多糖等活性成份。每100g干品含蛋白质≥12.0克,脂肪≥3.0克,粗多糖≥3.0克。 3、质量安全规定 常山猴头菇生产通过严格控制生产过程,严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添加或使用有害有毒投入品,产品质量安全采取严格对猴头菇产品蛋白质、粗多糖等理化指标以及卫生指标检测、监控,卫生指标按照GB 7096《食用菌卫生标准》执行。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