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青川土特产图片大全高清 青川特产有哪些可以买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青川土特产图片大全高清 青川特产有哪些可以买更新时间:2023-01-05 13:34:40

一. 四川省 广元 青川县 青川七佛茶

七佛茶产于四川省青川县七佛乡。茶叶外形扁平、尖削,色泽绿润,香高持久,滋味醇和,汤色绿亮,叶底匀整,有七佛秀芽、七佛贡茶等系列产品。

七佛产茶历史悠久。武则天当政时期,唯独七佛贡茶情有独钟,曾专置茶官,在七佛建贡茶园,年年上贡。

正宗的七佛贡茶是用七佛乡当地原生态的古茶树鲜叶制作而成的。七佛茶产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山间终年云雾缭绕,土壤肥沃,是有机茶生产的理想环境。

2001年10月获马来西亚吉隆坡国际名茶优奖。2010年青川县被中国茶叶学会评为“中国名茶之乡”,同时授予七佛贡茶“中华文化名茶”,大大提高了产品的知名度和产品的品质保证。

二. 四川省 广元 青川县 七佛贡茶

七佛贡茶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七佛贡茶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七佛茶产于四川省青川县七佛乡,最低海拔580米,最高海拔2100米,茶区平均海拔800米左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林木繁茂,山间终年云雾缭绕,山脚四季清流妙漫,土壤肥沃,冬暧夏凉,无任何工业污染源,是有机茶生产的理想环境。七佛产茶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早在公元前1066年周武王率南方八小国伐纣成功后,苴国侯(苴国,今广元一带,国郡设于今老昭化,称葭萌关),用当地所产的桑、蚕、丹、漆、茶等上供给周武王,这是讫今为止茶叶作为贡品最早文字记载。尤其武则天当政时期,唯独七佛贡茶情有独钟,曾专置茶官,在七佛建贡茶园,年年上贡,遂有后人传颂的“女皇未尝七佛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七佛茶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依托,逐步开发出七佛秀芽、七佛贡茶等系列产品,先后获国际大奖二次(2001年10 月获马来西亚吉隆坡国际名茶优奖、1999年9月获日本“无青川县茶会”科技开发奖)、部省级奖项五次(中茶杯、甘露杯、茶博会)、市级奖项二次;极大提高了青川七佛茶叶的知名度,现为国家地理原产地保护产品。

七佛产茶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早在公元前1066年周武王率南方八小国伐纣成功后,苴国侯(苴国,今广元一带,国郡设于今老昭化,称葭萌关),用当地所产的桑、蚕、丹、漆、茶等上供给周武王,这是迄今为止茶叶作为贡品最早文字记载。尤其武则天当政时期,唯独七佛贡茶情有独钟,曾专置茶官,在七佛建贡茶园,年年上贡,遂有后人传颂的“女皇未尝七佛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释疑

七佛贡茶的独特品质是因为七佛乡独特的地理环境所决定的,其品牌名称也是因为武则天曾在七佛乡建立贡茶园而得名的。现在整个青川32个乡镇都可以使用七佛贡茶这个地理标志品牌,但正宗的七佛贡茶是用七佛乡当地原生态的古茶树鲜叶制作而成的。其它乡镇所产的茶叶及七佛乡本地引进的现代良种所加工出来的七佛贡茶,其品质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仅七佛乡就有三家茶叶加工厂,他们所产的七佛贡茶我都有喝过。其中绿勾茶坊规模最小,但其生产的绿勾牌七佛贡茶却是完全采用当地原生态茶树鲜叶加工。其品质更有保障些。

七佛贡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四川省青川县人民政府《关于界定“七佛贡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地域范围的请示》(青川府〔2007〕43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青溪镇、桥楼乡、三锅乡、蒿溪回族乡、房石镇、曲河乡、前进乡、乐安寺乡、乔庄镇、孔溪乡、板桥乡、瓦砾乡、茶坝乡、黄坪乡、大坝乡、关庄镇、苏河乡、红光乡、石坝乡、马公乡、茅坝乡、凉水镇、大院回族乡、竹园镇、马鹿乡、七佛乡、楼子乡、木鱼镇、骑马乡、观音店乡、沙州镇、营盘乡等32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三. 四川省 广元 青川县 青川羊肚菌

青川羊肚菌栽植历史悠久,据《青川县志》记载:青川先民从老林中发现熬过樟木油后堆放的木片下长出了大量的羊肚菌,从中受到启发,开始人工种植羊肚菌,但未形成规模。解放后,县食用菌科研人员和个别菇农通过反复研究、试验、改良,结合历史经验,通过摸拟野生羊肚菌的生长环境,在林下用木片作原料试验种,成功培育出“青川羊肚菌”这一优良品种,并完全掌握“青川羊肚菌”生长发育习性及其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探索总结出一套人工仿生栽培的新技术,在生产上得到了运用和验证,1992年全县开始大面积大田种植,大获成功。历年来在县委、县林业局、县科协大力支持下,多次举办“青川羊肚菌”人工种植技术培训会,按照“政府引导、农户主体、适度规模、突出特色”的发展思路,将青川打造成全国羊肚菌人工栽培示范县。“青川羊肚菌”是食药兼用菌类,产业优势明显,截至目前,全县种植面积达到1万亩,产量2000吨(鲜品),实现产值2.8亿元,利润1.8亿元,经济效益显著,为农民增收、农村经济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四. 四川省 广元市 青川县 凉拌黄瓜

凉拌黄瓜

黄瓜有清热、解毒、利尿之功效。嫩黄瓜与蜂蜜相伴同食,能治疗盛夏常见的小儿热痢。黄瓜头部味苦,含有多种萝卜素,具抗肿瘤作用,但为免除残留农药的危害,生食黄瓜时,应把外皮削去。

原料:

黄瓜两条,蒜三粒,花椒、盐、味精适量,尖辣椒三粒,醋适量

制作:

1、黄瓜洗净、削皮,用刀背拍碎,切成一寸见方块。

2、蒜捣碎拌入,放入适量的盐、味精。

3、适量食用油倒入铁锅加热至六成热,放入花椒煸一下捞出,再放入尖辣椒煸至香味出,把油和尖辣椒一起浇在盛有黄瓜的盘中,拌入适量醋即成。

特点:

酸并伴有麻辣香。

五. 四川省 广元市 青川县 青川香菇

香菇是一种生长在木材上的真菌类。味道鲜美,香气沁人,营养丰富,素有“植物皇后”美誉。香菇富含维生素B群、铁、钾、维生素D原(经日晒后转成维生素D)、味甘,性平。主治食欲减退,少气乏力。

六. 四川省 广元 青川县 青川魔芋

青川魔芋是青川县传统,已有数百年种植历史。青川县是全国生态农业试点县,无论是土地资源、生态气候条件,都十分有利于魔芋产业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青川县委、县政府已开始高度重视青川魔芋这一传统产业的发展,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挤出经费,加大投入人力度,狠抓魔芋种植基地建设和产品加工开发,出台了系列优惠政策,坚持按照“一个支柱产业一套班子”的要求,积极抓好青川魔芋产业发展规划、市场研究和技术推广,指导农户规范种植和科学管理相关部门抢抓机遇,多措并举,全力推进青川魔芋产业快速发展,形成生态建设、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的互动提升态势。截至目前,全县37个乡镇种植青川魔芋8万余亩,年产商品魔芋2万余吨,实现产值上亿元,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作出了积极贡献。

七. 四川省 广元 青川县 青川核桃

 核桃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食品。古代我国人民就誉称核桃"万岁子"和"长寿果"。唐代名孟诜称核桃仁可"通经脉、润血脉、常服骨肉细腻光润"。明代医学家李时珍称有"补气养血、润燥化痰、益命门、利三焦、温肺润肠"等功用。现代医学研究认为,核桃仁对各种年龄的人保健作用极强,可益智长寿,软化血管,阻滞胆固醇形成,对老年心血管病,内、外、儿、妇、泌尿及皮肤等上百种疾病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青川盛产核桃,壳薄仁香,远销国内外,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

八. 四川省 广元 青川县 豆瓣鲜鱼

用料:

鲜鱼1000克,豆瓣75克,姜末20克,蒜末20克,葱花30克,酱油15克,白糖25克,醋20克,料酒25克,味精2克,精盐5克,胡椒面1克,水豆粉30克,肉汤750克,花生油150克。



制作方法:

1、将鱼刮鳞,剖腹,去内脏,去鳃,洗净,在鱼身两面各剞5刀,用料酒、盐、胡椒面码味。

2、锅内油烧至七成热,下鱼,两面煎,片刻铲起。

3、锅内下豆瓣,炒出红色,加姜、葱、蒜,炒出香味,加汤,再将鱼入锅,加酱油、白糖、料酒,移小火上,两面烧透入味,取出装盘。

4、锅内放味精,下水豆粉,将汁收浓亮油,放醋、葱花,浇在鱼上即成。


注意:

鱼身两面要剞深浅一致的花刀,使之易熟易入味。煎鱼时的油温要高,要保持鱼的完整。烧鱼时的火力要小。芡汁不要过大。



特点:

此菜为川菜中的传统名菜。其主要调料为四川特有的郫县豆瓣酱和葱、姜、蒜,带有浓郁的川菜风味和特点。成菜色泽红亮,鱼肉鲜嫩,味道香辣,略带甜酸。

九. 四川省 广元 青川县 青竹江娃娃鱼

青竹江娃娃鱼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青竹江娃娃鱼鱼体型匀称,背部深(黄)褐色,有黄褐色花斑纹,腹部浅白(灰白)色,肉质细嫩、鲜美、风味独特,无油腻感。青竹江娃娃鱼获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近日,国家质检总局组织专家在成都对青川县“青竹江娃娃鱼”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进行评审。经过与会专家严格、细致的审查、合议,青川县“青竹江娃娃鱼”顺利通过专家评审。国家质检总局将在近期发布公告,正式批准对“青竹江娃娃鱼”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青竹江娃娃鱼

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青溪镇、桥楼乡、三锅乡、蒿溪回族乡、乐安寺乡、曲河乡、房石镇、前进乡、马公乡、苏河乡、石坝乡、红光乡、关庄镇、凉水镇、茅坝乡、楼子乡、七佛乡、马鹿乡、竹园镇、金子山乡、建峰乡、白家乡共22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青川县人民政府关于界定“青竹江娃娃鱼”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地域范围的请示》,青川府〔2013〕47号

四川省区域性地方标准:DB510822/T009-2013《青竹江娃娃鱼》

青竹江娃娃鱼质量技术要求

一、种源

大鲵(Andrias davianus)。

二、养殖条件

1.环境条件:春迟夏短、秋早冬长、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均水温15.2℃至17.0℃、年均气温14.7℃至18.0℃的特点。

2.养殖场条件:安静、光线阴暗,水源充足、水质符合国家养殖用水水质标准要求、水温13℃至22℃、pH值6.5至7.5、溶氧量≥4mg/L。

三、生产方式:

1.产地范围内人工室内养殖,分级分池饲养。

2.产地范围内人工户外仿生态养殖,亲本及成鲵经人工养殖驯化后,雌雄按1:1性状比例混养。

四、养殖管理

1.放养:

放养规格与密度:体长10cm至30cm的幼鲵(60~100)尾/㎡;体重大于等于0.5kg小于2.0kg的成鲵(5~15)尾/㎡,放养规格个体体重间差不得超过50%。

2.饵料:产地范围内鲜活的小鲤鱼、小鲫鱼、野生小鱼等。

3.捕捞:起捕规格≥2.0kg/尾,手工捕捉或网捕。

4.环境、安全要求:饲养环境、疫情疫病的防治与控制必须执行国家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五、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鱼体型匀称,背部深(黄)褐色,有黄褐色花斑纹,腹部浅白(灰白)色,肉质细嫩、鲜美、风味独特,无油腻感。

2.理化指标:蛋白质≥15%,氨基酸≥14%,脂肪≤2.5%。

3. 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