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广西钦州特产小吃图片高清 广西钦州有什么特色美食小吃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广西钦州特产小吃图片高清 广西钦州有什么特色美食小吃更新时间:2022-12-28 10:59:35

一. 广西 钦州 浦北 泥兴陶器

泥兴陶器

二. 广西 钦州 钦南区 海腊鱼

海腊鱼

腊鱼在钦州算是比较贵的鱼品了,一般的做法是用新鲜的腊鱼清蒸。也有用红焖的方式做成菜肴。

三. 广西 钦州 灵山县 奶水牛

灵山县始终把奶水牛业作为一项特色优势产业来发展,坚持相应政策扶持,采取有力措施引导、提高服务。2006年,全县奶水牛存栏达13782头,外销奶水牛14977头,鲜水牛奶产量1984吨,水牛奶业产值达8242.4万元。仅养殖奶水牛一项,养殖户人均纯收入4933元,占奶农人均纯收入的67%,从肉牛和牛奶加工过程中产生税收412万元。该县继2003年荣获全国唯一“中国奶水牛之乡”荣誉称号后,2006年6月,该县奶水牛业又获全区农业新兴优势产业发展二等奖。

品改先行掀起奶水牛业开发热潮

1996年、1999年,灵山县相继承担《国家级秸秆养牛示范项目》、《国际级中国—欧盟水牛开发项目》,该县经杂交改良繁育出来的奶水牛呈现体型大、役力强、产肉多、奶量高等优点,出现了杂交水牛畅销广西区内外、供不应求的局面。为此,该县以水牛品种改良为突破口,加快发展奶水牛养殖,先后引进摩拉、尼里纯种公牛115头,建设人工授牛精站35个,形成了县、镇、村三级配种网络,并通过人工授精和本交相结合的办法,大力推进牛的品种改良工作。2006年全县水牛人工授精受胎率达55.8%,走在全区各县市前列。1999年以来,灵山县共杂交配种母水牛13万头,繁殖杂交水牛9.4万头,为灵山乃至广西奶水牛发展提供了牛源保障。

协会引路确保奶水牛产销渠道畅通

为进一步引导奶水牛业加快发展,灵山县政府根据“民办、民管、民受益”的管理原则,2001年引导扶持文利镇成立了奶水牛养殖协会。经过几年的发展,该协会已发展会员192人,建立收奶站1个、培训中心1个,固定资产36万元。协会引导和鼓励农民与龙头企业对接,积极发展“龙头企业+协会+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协会为龙头企业建立优质的奶源生产基地,龙头企业依靠品牌、信息优势和销售渠道为协会和农民提供服务。协会同时凭借自身在技术、服务、信息等方面的优势,把分散的奶农组织起来,为奶水牛户开展原料奶收购、销售、储运、人员培训、疫病防治、良种繁育等社会化服务。在协会的组织指导下,2006年文利镇奶水牛养殖户发展到1653户,杂交水牛存栏4621头、产奶1086吨、出栏杂交水牛5687头,全计收入3207.2万元,养牛户户均收入1.9万元,其中丁宣宝、袁叶中、吴锡爱、丁大新等养牛大户,年纯收入超过5万元以上。2004年文利镇奶水牛养殖协会获“广西农村经合组织之星”、“全国先进民间组织”称号,是广西唯一获此殊荣的乡镇级农村经济协会。

民企互动实现民企双赢

灵山县2003年通过招商引资成功引进百强水牛奶乳业有限公司,该公司是集奶水牛养殖、水牛奶产品开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民营企业。该公司充分利用自身资金、技术、市场、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倾力引奶农加盟百强公司,形成了“公司+基地(小区)+农户”的经营模式,民企双方签订鲜奶收购合同,形成订单生产,双方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共同体。现在,奶农每天把牛奶送到收奶站,公司则按月将奶款直接拨付给农村信用社各奶牛养殖户专门的户头上,奶水牛养殖户每月到信用社领取奶款,奶农从每头奶水牛养殖中获得的纯收益由2000年的2000多元提高到2006年的3700元,增长近1倍。

四. 广西 钦州 钦北区 钦北黑叶荔

钦北黑叶荔

钦州市钦北区荔枝种植面积近40万亩,其中黑叶荔为主栽品种,种植历史悠久,品质优良,种植面积35万亩,占该区荔枝种植面积近90%,年产黑叶荔4万吨左右。以钦北区新棠镇为主产区,辐射带动长滩、板城、小董等镇,连片种植面积20多万亩,每到收获季节,漫山遍野的黑叶荔枝树果实累累,

万绿垂丹,争奇斗艳。黑叶荔枝颜色鲜艳、个头大、肉质厚、清甜爽脆、核中小、糖分高、风味好、耐贮运,特别适于制罐,在广西区内外享有盛名,1991年在桂林全国荔枝评鉴会上被评定为优质正宗黑叶荔枝品种。

五. 广西 钦州 灵山县 灵山竹编

灵山竹编

六. 青海省 西宁 城西区 帐房小吃

牧民群众一年四季逐水草而迁移,与这种生产、生活方式相适应,他们在饮食方面也有一些风味特异的小吃。这些小吃不见于摊贩,不登餐厅的大雅之堂,只有亲临其境,才能享受到那奇异的口味。它的品种繁多,制作方法别致新奇,吃法粗犷豪放,尤饶情趣。由于多食羊肉,在羊肠的吃法上就有不少花样。如氽灌肠就有五种:灌注羊血的叫血肠;填装碎肉丁的叫肉肠;装以面糊和油混合品的叫面肠;以羊油为主料加拌肉丁的叫油肠;填装切碎肝脏丁的叫肝肠等。灌注血肠时,拌入食盐,有的加点葱末,在开水锅中翻滚十余分钟,即可捞出切段而食。装肉肠的肉丁切得比较粗,并加盐、花椒粉、生姜末等佐料,煮熟切段,食时肉嫩味鲜,不腻不塞牙,味道绝美。面肠以豆面为主(也有用白面的),加一些羊油、葱末,调以盐、姜粉,煮熟后切—段放在火上反复烘烤,等到皮黄脆硬时吃,馅香皮脆,十分可口。油肠以肥腻见长;肝肠以嫩软取胜。五肠五味各有千秋,令人食后难忘。再说烧羊肝:取鲜羊肝,洗净血水,撒上一点食盐,用润湿的纸包裹两三层,丢进通红的牛粪火中,约近半小时,纸由湿变干,由于变成焦灰,扒出剥尽表层沾染的杂屑,热香阵阵。此时,用刀割块、削片,蘸以姜末、盐、胡椒粉等佐料食用,质嫩味鲜,余味无穷。此外还有做法独特的水油饼,是把面擀成薄饼,先在开水锅中煮熟,涂抹上已拌匀的酥油、曲拉和糖的混合物,吃时柔软香甜;大米制的酥油蒸饭,是在洗净的大米中拌入酥油、蕨麻、红白糖放在碗中蒸熟,食时油香四溢,色彩斑烂;或将煮烂的蕨麻拌以酸奶或熬热的酥油,分别制成酸奶蕨麻和酥油蕨麻;青稞粉、蕨麻、酥油调匀蒸熟切块食用的蕨麻油糕等,不但是牧人虔诚待客的上品,也是典型的富有民族特色的吃法,是纯正的草原风味。( 西宁)

七. 台湾省 宜兰县 罗东小吃

以罗东公园为核心的罗东小吃,集传统与现代各家小吃于一体,日夜皆营,知名度颇高,是多数人走访罗东必到之处。作为木材集散地的罗东发展成为工商重镇后,镇上逐渐聚集商家、小吃摊,林场肉焿、崔记早点便是著名的食摊;近年来,随着观光事业的推进,罗东公园周边的公园路、中山路一带,更进而规划为观光夜市,店面整齐划一,著实吸引不少人潮。每至傍晚,夜市内成排的商家开始点亮灯火,而人潮也陆续涌入,夜市内几乎都是小吃摊,蚵仔煎、担仔面、虱目鱼……都有着浓浓的乡土味。虽名为夜市,但其实许多店家在中午,甚至早上就开始营业,如知名的张秀雄咸米苔目即是,因此,不论何时到来,都有多种美味可供选择。( 宜兰县)

八. 广西 钦州 钦北区 钦北果园鸡

优质生态果园鸡是中国黑叶荔之乡——钦州市钦北区的地方名优,俗称逍遥鸡,中心产区位于钦北区的小董镇,分布于钦北区北部的大洞、那蒙、大寺、板城、长滩、新棠等镇,因当地习惯利用果园自然放养而得名。

利用果园自然放养的果园鸡品种优良,养殖场地生态环境好,空气清新,放养于山上果树下的“果园鸡”摄食大量的青草、昆虫和泥土等,无任何污染和药物残留,骨骼细、肉嫩细滑、味道醇香,是名副其实的绿色无公害食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在广东、港、澳和海南市场享有盛誉。2003年12月,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中国之乡专家委员会授予钦北区“中国果园鸡之乡”称号。

位于钦北区小董镇的香港独资企业钦北宏达果园鸡养殖有限公司是钦北果园及的养殖龙头企业,该公司实施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致力于果园鸡养殖。2003年6月,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该公司成为我市第一家获得出口活禽资格的企业。 

钦北区的名优“果园鸡”俗称“逍遥鸡”,在广东、港、澳和海南市场享有盛誉。“果园鸡”养殖场地生态环境好,空气清新,放养于山上树下的“果园鸡”摄食大量的青草、昆虫和泥土等,无任何污染和药物残留,因而具有骨骼细、肉嫩细滑、味道醇香等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目前全区已建立“果园鸡”规模化养殖场47个,养殖户3500户,年出栏肉鸡可达3000多万羽。

九. 广西 钦州 浦北 浦北竹编制品

竹笠帽

今县境内竹笠帽编织始于明朝。民国时期,今县内各地均编织竹笠帽,其中,张黄产的上品竹笠帽细眼笠除了在当地销售外,每年约有20万件销往合浦、北海、湛江、海南等地。

解放后,县内产的竹笠帽式样翻新,其中张黄、北通等地的工人帽、花边海帽不仅销往海南、福建、浙江等地,还远销东南亚。1972年,出口花边海帽2万多件,创汇折合人民币5万多元。

盆套

县内出口的竹制盆套,1983年在全国出口商品生产基地、专厂建设成果展览会上展出,获国家对外贸易部颁发“荣誉证书”。1984--1988年,全县共计出口四款花盆套142.21万套,创汇折人民币345.17万元;六款花盆套685.26万套,创汇折人民币113.28万元。盆套的主产地是张黄、北通等乡镇。主要销往加拿大、美国、日本及东西亚和港澳地区。

十. 广西 钦州 浦北 灵山凉粉草

灵山凉粉草又称仙草,灵山县拥有最适生长的资源禀赋,栽培面积1万亩,年产0.8万吨,品质一流。灵山凉粉草叶茂枝纤,干燥全草呈乌亮光泽,含丰富的多糖胶质,及黄酮类物质、香精素、矿元素等,是烹制凉粉的上佳原料。《中国医学大词典》载:凉粉草“茎叶秀丽,香犹藿檀,夏日取汁,凝坚成冰”,有“泽颜、疗饥”功效。

灵山县地处岭南南端,气候高温潮湿,先民为防暑降火祛热毒,刈割山野凉粉草粗制尝用,厚积古今智慧,遂成既美味又防病抗病的食疗养生方。当地习俗盛夏入伏是日吃糖拌凉粉,据说三伏酷暑期间有祛痱奇效。炎日劳作休憩,人们会首选摄食凉粉草冻来消暑解渴,流传于钦廉民间已数百年,传承而行。灵山凉粉是八桂特色民族风味食品,以灵山凉粉草干品、食用淀粉按传统工艺匠心打造,成品为凝脂般的黑色胶状物,质韧而软滑爽口,天然绿色保健,具有护肤养颜、通便燥湿、清热止痒和延缓衰老的作用。

2011年,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灵山县凉粉草栽培标准化示范区成为第七批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2012年,灵山凉粉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灵山县宇峰保健食品厂的“宇峰及图”商标,获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