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彬县有什么特产好吃又便宜 彬县十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彬县有什么特产好吃又便宜 彬县十大特产更新时间:2022-12-22 13:39:04

一. 陕西省 咸阳 彬县 彬县大晋枣

彬县大晋枣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大晋枣是咸阳市彬县地方名特果品,在彬县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豳风》中有“八月剥枣”诗句。明诗云:“百年生聚滋更始七月豳风未可忘喜杀故园梨枣在,熟时还要上公堂。”目前,树龄300年以上的大晋枣药用极高,自古以来为历代贡品。

大晋枣色泽鲜艳,个大核小,皮薄肉厚,味甜汁浓,营养丰富。鲜果含糖量20.6%,干果含糖量78.43%,含蛋白质1.2%-2.3%,脂肪0.2%-0.4%,并含有铁、钙、磷等矿物质,为人体不可缺少的元素。每100克中含维生素D3000毫克,营养成份高于其他枣类。

大晋枣重鲜果单果最重达50克,素有“八个一尺,十个一斤”之美誉。在中国杨凌农业科技博览会上被誉为“枣王”。彬县大晋枣分布面积,主产区在泾河川道。彬县目前有大晋枣面积1.2万亩,年产量1000吨。彬县大晋枣是食用、药用的佳品,也是馈赠亲朋好友的珍品。

彬州大晋枣果形美观,近圆柱形,果实大,平均单果重45g,有“八个一尺,十个一斤”的说法;果色如红棕,富有光泽,皮薄核小,肉质细脆,味甜甘美。

内在品质

彬州大晋枣营养丰富,鲜枣可溶性固体物质含量20.6%~32%,含糖量9.2%~21%,含酸量0.21%~0.28%,维生素C的含量达278~350mg/100g,还含有较多的钙、磷、铁和维生素A、B及芦丁等药用成分。

产地自然环境

彬州大晋枣主产区位于陕西省彬县境内的泾河及其支流水帘河和高渠河两岸,海拔800~1000米。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无工业污染。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1℃,气温年较差27.7℃,日较差11.7℃;年平均日照2199.3~2298.8小时,总辐射115.181~117.546千卡/小时,光能资源丰富。无霜期176~180天。年平均降雨量580毫米,土壤多为淤墡土、黄盖粘黑垆土,土层深厚、土质疏松,通透性良好,腐殖质层厚,肥力较高,特别适合大晋枣的生长。

域保护范围

彬州大晋枣地域保护范围为东经107o08′18.6″~108o08′18.6″,北纬35o 00′36.5″~35 o11′32.8″,包括城关、义门、炭店、新堡子、小章五个乡镇32个村,东起炭店乡早饭头村,西至义门镇弥家河村,南起城关镇李家川村,北至小章镇西堡村。生产面积1千公顷,年产鲜枣1千吨。

独特的枣园管理

彬州大晋枣选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地势平坦的川道地建园。选用以普通枣树根蘖苗为砧木的嫁接苗。加重磷钾肥比例,亩施磷肥150kg,,硫酸钾50kg,,尿素25kg,,在3月份结合深翻进行施肥。幼龄枣树修剪增枝扩冠,

实行“一拉、二刻、三扶、四短截、五回缩”的独特枣园管理。

一拉:当年定植不进行定杆,在萌芽前将植株压弯,用绳子拉成45°~60°,促进多发枝,发好枝。

二刻:拉枝后在主干背面上每隔40cm左右,选一方位适当、牙体饱满的二次枝进行留桩短截,然后在芽上方1cm处刻伤深度达木质部,促进伤口下主枝萌动抽生枣头,增加枝叶量。

三扶:定植的第二年为了充分利用空间,扩大结果面积,在萌芽前将第1年拉平后的永久性植株主干立杆扶直,增强树势。

四短截:对主干上空间大,枝量少的部位,将二次枝留桩1cm短截,促其主芽萌发,增加结果基枝。

五回缩:对树冠发育生长超过要求时,顶端回缩,控制树体向高发展,增加中、下部生长优势,减少无效消耗,提高枝叶质量。成龄树修剪以控为主,促控结合,保持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平衡,确保连年丰产稳产。

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在主干基部进行环剥,环剥口为2cm,环剥后用无菌农膜带包扎剥口,以后逐年上移,可延伸至侧干枝带进行环剥。

彬州大晋枣主要害虫有枣粘虫和枣球坚蚧,病害基本不发生。枣粘虫防治上在各代幼虫孵化盛期6月上旬、7月中旬、8月下旬进行喷药、叶面喷洒速灭杀丁或功夫2000倍液,每期喷药2次,间隔7天左右。对枣球坚蚧于6月下旬树冠喷洒蚧死净或辛硫磷1000倍液1~2次。

彬州大晋枣

地域范围

彬州大晋枣主要分布于彬县泾河及其主要支流的两岸川道及坡台地区,包括城关、义门、炭店、新堡子、小章五个乡镇32个村,东起炭店乡早饭头村,西至义门镇弥家河村,南起城关镇李家川村,北至小章镇西堡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07°08′18.6″-108°08′18.6″,北纬35°00′ 36.5″ -35°11′ 32.8″。总生产面积1.5万亩,年产量1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 彬州大晋枣果形美观,近圆柱状,个大均匀,色如红棕,富有光泽,皮薄核小,肉质细脆,味甜甘美。 2、独特内在品质指标: 彬州大晋枣营养丰富,其中平均可溶性固体物质含量23.2%,含糖量10.37%,含酸量0.25%,维生素C含量283毫克/百克. 3、安全要求: 彬州大晋枣的产地环境严格按照部颁NY-5013-2006无公害食品林果类产地环境条件要求标准执行;生产管理过程严格遵照《无公害食品林果类生产技术规程》,农残检测超标严格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进行处理;产品标准符合NY 5252-2004《无公害食品冬枣》。

二. 山东省 济南 市中区 便宜坊锅贴

锅贴,早在清朝初年已经成为济南人喜爱的一种传统食品。

便宜坊锅贴由天津人张月祥创办。张月祥自幼在天津便宜坊饭馆当伙计。1926年因天津发大水流落到济南,在纬四路云亭饭馆当伙计。1933年他联合戴长仁等6人,集资银元1200元,买下经营不善的治梅斋饭馆,在经三纬四路开设便宜坊饭馆。并选中锅贴作为饭馆的主要食品。锅贴,既可当主食、又可当菜吃,贫富皆宜;较大众化。

便宜坊的锅贴,制作讲究,皮薄、馅多,有:三鲜馅、猪肉馅、素馅三种馅料,都配有适合时令的应时蔬莱,春天配以韭菜、夏天配以蒲菜。制作时,按每市斤面出40个标准馅皮,包入馅料,左手托面皮,右手的拇指与食指捏起中间的面皮边缘,轻轻捏严,两端留口,微露馅料。包捏二三斤后,即向平鏊锅内摆放。摆锅贴前先在平鏊锅内淋一层花生油,再把锅贴紧紧摆放整齐,以便熟后锅贴之间相互粘连,再淋上清水(一斤锅贴二两水),然后盖上锅盖,焖煎约8分钟,揭开盖再淋一次花生油,再焖上山会,即可启锅。启锅时用长而平的锅铲顺底铲起,翻转锅贴,使其底面朝上装入盘内。这样制作的锅贴,底面深黄、酥脆,两端张口,馅料微露,色泽诱人,味美可口。

三. 陕西省 咸阳 彬县 香菇烧麦

彬县地方风味小吃。彬县烧麦,历史悠久,属全国北派。50年代,彬县十字街口每到傍晚,有作为夜宵的提篮小卖烧麦。60年代至70年代无人制作。80年代以来,彬县第二饮食服务公司已将其作为重要宴席食品供应。彬县烧麦吸收了天津“狗不理”包子制馅特点,制成香菇烧麦,原料用肥三瘦七鲜肉、香菇、鸡柳制成鸡茸香菇馅,以骨汤、香油、生姜、大葱、筒桂、八角、小香、丁香、草果、花椒等为辅料,高汤、大油、面粉制成烫面面团。面团制成25克重的剂子,用走锺制花边皮子包上馅料入小笼,用旺火蒸10分钟即成。

制作方法是:一、制馅。取新鲜猪肉加入精盐、料酒、骨汤、菜油、生姜、大葱、味精、八角、小香、草果、花椒等制成鲜肉馅。

二、制皮。取精白面粉,加入大油、骨汤、烫成半烫面,然后揪剂,用走钟擀成边有花纹的圆形薄面皮。

三、包馅蒸熟。用制好的面皮包入鲜肉馅,比包子略高,呈开花状。上笼蒸约十分钟即熟。连笼端出,便是原笼烧麦,可随做随食,味道鲜香不腻,久食不厌。现为彬县一品鲜饭店名点小吃之一,

2003年,在“中国烹饪王国游·西安咸阳美食旅游周”活动中,获“西安咸阳旅游名品”称号。

四. 陕西省 咸阳 彬县 梨、枣木工艺制品

梨枣木工艺制品是彬县当地群众利用充足的枣树、杜梨木资源,开发、制作擀面杖、捣蒜窝、拐杖、碗、酒杯、麻食板、茶叶筒、调料盒等生活用品和神仙葫芦、木猴等旅游工艺品。彬县梨枣木工艺制品坚硬光滑,色泽鲜艳,表面抛光,手感细腻,物美价廉,是馈赠远方亲朋好友的佳品。

五. 陕西省 咸阳 彬县 彬县御面

彬县地方风味特色面食。御面,又称玉面、淤面,是一种有别于凉皮的面粉特制食品。以其制作方法称为“淤面”,以其色亮如玉称为“玉面”,以其为宫中贡品而称为“御面”。

相传为当年周太王古公亶父居豳时夫人姜女所发明。姜女是《诗·大雅·绵》中盛的贤美聪慧夫人,以善于烹调著称。后来古公亶父由豳迁岐,途经乾县梁山,姜女也将御面制作技艺带到了乾县、岐山一带,只不过因水土关系,那里的小麦面粉做成了流传至今的“面皮”。过了100多年,古公亶父的重孙周武王灭商建周,亲自来祖地豳国朝拜,专要曾祖母创始、曾祖父命名的玉面吃。由此淤面又称为“御面”。建都咸阳、长安的秦汉唐各代,彬地御面一直为宫中食品。清慈禧太后晚年喜欢翻阅历朝案卷,对周人先祖居豳的历史及《诗·豳风》颇有研究,因而在颐和园修了“豳风桥”,她竟然从古籍中查到了3000多年前周太王元妃姜女制作淤面的记述,深为感动。后来八国联军入侵,慈禧逃到西安时,特地点了邠州淤面虽经3000多年的演变,淤面仍是上述姜女首创的四道工序,就是洗淤面、炼淤面、蒸淤面、切淤面。后来又加了压淤面,即将蒸熟的淤面压制成飴络。

制作方法是:取上乘精粉适量,拌匀揉成面团,将面团放于凉水盆中反复揉洗,直到洗净面筋为止。再将洗出的面水过箩沉淀,在凉快干净处沉淀一夜。第二天滤掉在上面的清水,把粉浆用小火在锅内提炼成团,人工搓成小块、笼蒸一小时后出锅,用飴络床压制成粉条状。或用文火在锅里边搅边炼,炼成半熟为宜,再揉成细长条,置于笼内蒸熟。然后缓缓晾冷,用锋刃片切成极薄的片,佐以蒜泥、姜末、陈醋、精盐、香油,即可食用。御面筋光柔软,光滑爽口。

2003年4月,彬县肖新战制作的御面在“中国烹饪王国游·西安咸阳美食旅游周”活动中,获“西安咸阳旅游名品”称号。

六. 山东省 德州 武城县 又一村蒸包

又一村”起源于1890年,当时叫“有益村”,是一处由德州顾姓人氏开办的包子铺,因顾氏后人多次到狗不理包子铺学艺,县令唐叶风便取古诗“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意,谐“有益村”之音,为其取了“天津狗不理分嗣又一村包子铺”的名字。“又一村”包子在继承“狗不理”包子传统工艺的同时,不断改进发扬,有诗赞曰“到口难吞味易尝,团团一个最包藏。外强不必中干鄙,执热须防手控汤”,2004年获“山东名小吃”称号。德州各早点摊均可品尝,10元左右一屉。

七. 陕西省 咸阳 彬县 陈家酱汁肘子

彬县地方风味特色肉食品。陈家酱汁肘子是陈家酱肉坊的代表名吃。研制人陈健民1979年入伍后,在部队从事炊事工作期间取得国家二级厨师职称。1993年退伍后,即成立彬县陈家酱肉坊。在博取从长的基础上,借鉴北京“天福号”酱肘的传统作法,结合当地饮食文化和传统口味进行改良,创出了陈家酱汁肘子的独特制作方法。陈家酱汁肘子精选上等新鲜生猪肘,加入料酒,佐以大香、小香、桂皮、丁香、黄酒、鲜姜、酱油等十多味调料,采用独特的加工方法精制而成。其特点是色泽鲜亮,嫩烂爽口,香味四溢,自上市以来,即受到当地群众和消费者的好评,已成为当地一种名吃。制作方法是:1、将生猪肘洗净去骨,放入锅内用旺火急煮40分钟,搅拌去浮沫,捞出洗净后待用。2、将肘子放进老汤锅内,酱油、大香、小香、桂皮、花椒、丁香等佐料,用急火烧开,改用微火闷煮3小时,出锅即为成品。2003年4月,在“中国烹饪王国游·西安咸阳美食旅游周”活动中,获“西安咸阳旅游名品”称号。

八. 陕西省 咸阳 彬县 彬县酒枣

彬县酒枣

【酒枣】

彬县地方独特风味食品。是将彬地的大觐枣用白酒浸泡加工而成。农历八月,觐枣熟透时,选摘枝头色艳个大肉厚、无病虫害无损伤的鲜枣,洗净晾干,用高粱酒逐个浸泡。把浸泡过的觐枣随即分层装置于陶瓷罐中,每装置一层枣轻喷一次白酒。装满后,先用现摘的柿树叶捂严罐口,再用净土和成的泥或胶布将罐口密封,最后将枣罐置于阴凉干燥处,过一月后便可食用。酒枣不仅保持了鲜枣的色形,而且枣香酒香相融,清醇芬芳,甘甜酥脆,风味独特。是彬人逢年过节待客的佳品。相传,唐初李世民大战薜仁杲于浅水原(今长武原),为祭奠阵亡的将士,他特意发动彬人制作酒枣。在用酒枣祭奠阵亡将士的同时,亦将酒枣赐朝臣,上贡给其父唐高祖李渊。李渊食用酒枣后倍加赞赏,遂将酒枣赐名觐枣。

九. 陕西省 咸阳 彬县 五香猪蹄

“吕彬牌”五香猪蹄、五香肘子是陕西省咸阳彬县著名烹调大师吕山先生在广泛借鉴传统做法的基础上,结合陕甘地区群众的饮食习惯,博采众长,吸取精华,历经十余年,研创出具有地方特色的风味小吃。

“吕彬牌”五香猪蹄、五香肘子用料考究,选取上等优质新鲜生猪蹄、肘子,采用大香、小香、桂皮、丁香等十多种调料和特种中药材,并拌以肉骨、老鸡等佐料,采用独特方法精制而成。

“吕彬牌”五香猪蹄、五香肘子色泽红润,鲜亮可人,浓香四溢,百吃不厌,已成为彬地名优小吃的主打品牌。

“吕彬牌”五香猪蹄、五香肘子上市以来,受到广大消费者的一致好评,产品已进驻西安、兰州等地市场,畅销西北各地。

“吕彬牌”五香猪蹄、五香肘子采用高温灭菌,真空包装,安全卫生,包装新颖,已获得申请专利,商标注册。该产品在二00六年中国第三届公益事业发展论坛会上被推为人民大会堂指定产品。

公司名称:咸阳吕彬肉食品有限公司

公司经理:吕山

公司地址:陕西省咸阳市彬县北大街衙背后一巷36号

联系电话:029-36913333013892075298

经售地址:彬县南大街

十. 陕西省 咸阳 彬县 彬县扯面

彬县地方风味面食。彬县扯面相传兴于元代。1229年,元太宗窝阔台即位。蒙古兵由甘肃东进,占领邠州。所任邠州达鲁花赤惧怕邠人反抗,严禁民间使用铁器,菜刀也在所禁之列。老百姓不能使用菜刀切面,便撕扯面片吃。邠州城南大街一杨姓妇女,几经摸索,竟扯出了细如线丝的面条,味道胜过刀切面条。于是家家仿效,扯面随之风行。

现在,彬县扯面花样较多,不仅有细如线丝的扯面,还有韭叶扯面,棍棍扯面、宽片扯面、片片扯面等。彬县面色、香、味俱佳,外观油光黄亮,出锅香气扑鼻,入口光筋爽利,十分诱人食欲,不失为大众化的地方风味面食。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