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广西桂林大唐山土特产 广西桂林最出名的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广西桂林大唐山土特产 广西桂林最出名的特产更新时间:2022-12-18 18:41:29

一. 广西 桂林 平乐 鹅梨

主要产于同安镇永福自然村,因形如鹅蛋,故名。其特点是:果实肥大、肉厚核小、肉质嫩白细腻,香甜多汁,味道甘蜜,素有“赛雪梨”之美称。

鹅梨系由该村李连明于30年代从外地引入种植。解放前只有几户种植,面积不到5亩。

解放初有15户种植,面积10多亩。1952年发展到25亩。60年代初发展到40多亩,70年代末发展到70多亩。目前全县鹅梨种植面积约80多亩。

鹅梨为一年种多年收水果,投资成本低,嫁接和种植花费劳动亦少,种植后4~5年开始挂果,10年后进入盛果期,一般收果35~40年以上,株产150~250公斤。

二. 广西 桂林 全州 腊肠

腊肠

腊肠俗称香肠,是指以肉类为原料,经切,绞成丁,配以辅料,灌入动物肠衣经发酵、成熟干制成的肉制品,是我国肉类制品中品种最多的一大类产品。腊肠可分为三大类:生抽肠,又名“白油肠”;老抽肠及鸭或猪肝肠(统称润肠)。主要产地有广东、东莞、佛山、广州、顺德、中山、江门、增城、惠阳、梧州、江西、湖南及上海等。各种腊肠除了用料略有分别外,制法是大致相同的。

桂北腊肠是其代表。桂北腊肠是以猪肉为原料,经切碎或绞碎成丁,用食盐、硝酸盐、白糖、曲酒、酱油等畏料腌制后,充填入天然肠衣中,经晾晒、风干或烘烤等工艺而制成的一类生干肠制品。

贮放腊肠,如放冰箱内,通常可保存鲜味3个月左右。

三. 广西 桂林 龙胜 龙胜油茶

龙胜县油茶具有品质好、出油率高、绿色环保的特点,产品远销全国各地。

龙胜各族自治县是广西的油茶主产区之一,气候和地理条件都非常适宜油茶的生长,被国家确定为广西11个油茶示范林基地建设试点县之一。龙胜现已建成22万亩油茶基地。

龙胜县平等乡种植油茶历史悠久,油茶是本乡主要产业之一,是龙胜最大的产油区,平等油茶具有品质好、出油率高、绿色环保的特点,产品远销全国各地。也是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目前平等乡的油茶种植面积约6万亩,年产油茶籽1500万斤。

四. 广西 桂林 秀峰区 桂林松糕

用糯米掺粳米适量磨成粉, 稍掺些黄糖水拌匀, 再将半干半湿的米粉层层撒人蒸桶中蒸一至二小时熟透即成。其味松软爽口, 香甜宜人, 若再配以荔浦芋头丁, 其味更佳。桂林习俗, 松糕一般用于喜庆场合, 如生日贺寿、得子、新屋上梁等, 常赠以松糕, 以示庆贺。为桂林的著名风味小吃, 今市场上亦不时有售。( 桂林)

在桂林的习俗中,松糕一般用于喜庆场合,如生日贺寿、得子、新屋上梁等,赠松糕以示庆贺。松糕是周边乡镇逢喜事必备的礼物,送松糕的人都是跟主家特别亲或者感情关系非常好的人,这一贺礼在农村可以讲是“最高”礼品了,朋友要是在喝喜酒时送松糕,主家一般都有“受宠若惊”的感觉。用于庆贺的松糕做成后,会根据不同的用途进行“装饰”,“装饰”不同含义也不同。祝寿送的松糕,在顶部插松树枝,是祝主人“长命百岁”,结婚送的松糕,会插柏树枝,周边点插红枣,当然是祝新人“白头偕老,百年好合”的意思。还有的人会用花生或者红枣在松糕上贴成许多祝福字词。现在生活水平高了,无论哪一种喜事,人们都会买来鲜花直接插在松糕上,美观的同时更增添了喜庆的气氛。

制作方法:

1.用糯米掺粳米适量磨成粉

2.稍掺些黄糖水拌匀,

3.再将半干半湿的米粉层层撒入蒸桶中蒸一至二小时熟透即。

4.刚蒸出来的松糕最好吃,大家可根据自己的喜好把还冒着热气的松糕,用刀切成片。

五. 广西 桂林 雁山区 桂林干捞粉

桂林。用大米打浆,制成像面条一样的粉丝,一般比拉面粗一点,但比拉面柔软。做好后冷却,拿到市面上卖,人们买回来后(也可以直接在桂林地区的大街小巷里的小店里吃到,很便宜,才5、6块钱一碗,有的地方可能是汤粉)用开水烫上一两分钟,取出,加之桂林特有的一种酱,叉烧牛肉、猪肉,以及南方人爱吃的豆角酸菜,或是酸萝卜、花生、黄豆,姜片,喜欢吃辣的同志还可以加上辣椒酱,碗里不加汤,吃完粉后来一碗冬瓜汤,感觉爽!

材料:

京酱:甜面酱2大匙、酱油1大匙、酒1小匙、糖1小匙、味精少许。葱爆酱:酱油1/2匙、盐1/3匙、糖1匙、胡椒粉1/3匙 ,酸辣酱

材料:葱1支,姜2片,大蒜3粒,青辣椒2支,红辣椒2支。

调味料:酱油1小匙,糖1小匙,酒1小匙,醋1小匙,豆瓣酱3小匙,太白粉水1/2大匙。

制作方法:

葱洗净,姜去皮,大蒜去皮洗净分别切末,红辣椒及青辣椒分别去籽洗净切成细末,锅中热油1大匙放入葱末,姜末及蒜末爆香,加豆瓣酱略炒后加入其它调味料拌匀,倒入半杯水煮开并以太白粉水勾芡,最后再洒上青椒,红辣椒末即成。

六. 广西 桂林 七星区 “桂林三宝”

三花酒、辣椒酱、豆腐乳被誉为“桂林三宝”<br>

桂林三花酒:
桂林三花酒颇有历史,古时,它叫“瑞露”,宋代来桂林做官的范成大饮后称赞“乃尽酒之妙”,可见对它评价很高。酒的酿制要蒸熬三次,曾称三熬酒。因酒质量好,装入瓶中,用手摇动,酒面上会泛起三层泡花;如果把酒筛进酒杯,酒面上也会堆起细小的泡花。因此,人们称它为三熬堆花酒,简称三花酒。
桂林三花酒的特点是:蜜香清雅,入口柔绵、落口爽利、回味怡畅。
桂林三花酒为什么别具风味?
要从它的“血、肉骨”谈起。水是“酒中之血”,美酒佳酿首先必须佳泉。漓江,特别是象鼻山下有江底深潭涌出的地下泉水,质地纯甘、无杂物怪味,含微量矿物质,为三花酒提供了优良的“酒中之血”;其次,漓江流域的良种大米,粒大饱满,含淀粉率高达百分之七十二,是理想的“酒中之肉”;再者,市郊的曲香酒药草制成的酒曲,香气浓郁,是三花酒特有的“酒中之骨”。有了这些上好原料,再加上精工酿制,自然保证了三花酒的质量。三花酒酿成后,一般要装入陶瓷缸内,存放在石山岩洞中,过一两年,让它变成陈酿,使酒质更加醇和、芳香,然后才分装出厂。
桂林三花酒的度数以前一般为五十六至五十八度。现在一般为三十八度和五十三度。

桂林辣椒酱
桂林辣椒酱以独特的风味冠压群芳,不仅走俏国内,而且畅销港澳及东南亚,与桂林三花酒、桂林腐乳一起被誉为“桂林三宝”。桂林辣椒酱因配料有别而品种有异。以大蒜头为配料的是蒜蓉辣椒酱。再加入豆豉就成为豆豉辣椒酱,通常是选用优质红辣椒、大蒜头等剁碎,拌入豆豉,加入三花酒和细盐等,密封入坛,数月之后始成。桂林辣椒酱油润鲜辣,香醇可口,既可食用佐餐,还可作调味用。“桂林三宝”商标的“桂林三宝”礼品盒,集桂林三花酒、桂林豆腐乳、桂林辣椒酱三种名优产品为一体,小巧别致,便于携带,深受中外游客的喜爱。
桂林辣椒酱为桂林之一,有百年左右的历史。桂林酱料厂制的辣椒酱曾多次被评为自治区、桂林市优质产品和名牌产品,畅销东南亚各国。桂林辣椒酱因其配料的不同,有各种不同的品种,像蒜蓉辣椒酱,豆豉蒜蓉辣椒酱等。其味鲜辣香醇,辣后回甜,鲜中带香,是上好的调味品,又可以单独食用。

桂林豆腐乳:
桂林豆腐乳是白腐乳的代表,远在宋代,桂林的豆腐乳已很出名。桂林豆腐乳历史悠久,颇负盛名,是传统“桂林三宝”之一。桂林豆腐乳制作工艺细腻严谨,从磨浆、过滤到定型、压干、霉化都有一套,选材也很讲究。制出豆腐乳块小,质地细滑松软,表面橙黄透明,味道鲜美奇香,营养丰富,增进食欲,帮助消化。是人们常用的食品,同时又是享饪的佐料。做乳猪、扣肉、狗肉、红烧肉、白切鸡等,均宜用腐乳作配料,香味四溢。用以凉拌豆腐、皮蛋、椿芽、小笋等,更是风味别具,回味无穷。 白腐乳蜚声海外,受到港澳、东南亚及日本人的欢迎。桂林豆腐乳品种繁多,历史悠久,200年前就享有盛名。桂林豆腐乳有辣椒豆腐乳、五香豆腐乳两大类。它们做法相同,而配料各异。它还是极好的调味品。桂林名菜乳猪、地羊、扣肉,即用腐乳佐料,汁鲜味美;烧肉、白切鸡蘸桂林豆腐乳,其味隽永。

七. 广西 桂林 灌阳 灌阳陶器

县内水车乡是桂林地市陶器生产基地,被誉为“灌阳景德镇”。这里陶泥质量很好,从1762年开始生产第一件陶器起至1990年,已有228年历史。解放前,由于社会制度的限制,只停留在一家一户生产几种工艺简单的生活用具,如酒壶、沙罐、水缸等。解放后,除户办作坊生产外,还兴建了乡办陶器厂,逐渐由手工生产改为机械生产,除生产日常生活用具外,还生产质量很好的花盆、花盘、龙头壶和大酒海等。1978年后,全州湘山酒厂需要的大酒海,全部由水车乡陶器厂生产供应,1990年工业总产值达19万元。除乡办陶器厂生产外,还有很多农户从事个体生产,如山燕头和弯门口两个自然村,共296户、1180人,其中有70%的家庭生产陶器,30%的家庭从事为有关陶器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制陶,不但养活了这里1000多人,而且使家家户户富裕起来。

八. 广西 桂林 阳朔 玉米酥

玉米酥是桂林传统美食,按民间传统方法精制而成,色香味俱全,口感酥松,甜而不腻,老少皆宜,是休闲自享、馈赠亲友之佳品.

制作

选用上等玉米,经过脱粒、风选、去石、烘(晒)干等几道工序,将挑选好的玉米粒密封待用。在专业的容器内加入一定量的食用油加热,待油温达到180度左右,放入适量的玉米粒进行炸制,达到一定火候捞起控油待用(每油炸制10次玉米粒就重新换油),将精选的饴糖、白砂糖、麦芽糖等放入容器内熬制,到一定火候(此时混合饴糖的温度约为230度左右)放入待用的玉米粒,直至混合饴糖和玉米粒等均匀的黏附,然后经过1的模具成型,手工切制而成。

九. 广西 桂林 灌阳 红薯酒

红薯采收后,不少农户为红薯出路发愁。其实红薯加工前景广阔。如用红薯烤酒,酒醇味香,在市场上比较好销。

制作

1.蒸煮拌料; 将红薯洗干净,去尽泥沙。大个红薯切成3.3厘米见方的薯块,小个红薯可以不切。红薯切块的目的是利于蒸熟煮透。将薯块放在大饭甑内用均匀的火蒸煮熟透,倒在干净的竹簟上,将其捣烂成糊状,待其冷却到用手抓而不烫手时按每100公斤鲜薯加红薯酒曲3.5公斤~4.0公斤,均匀搅拌,待其冷却后再上缸。

2.封缸发酵; 将完全冷却的薯泥倒入预先洗净晒干的陶瓷大缸中,缸中只能装2/3的薯泥,不能装满。用薄膜盖严,用细绳扎牢,让其发酵,一般要40天~50天。

3.蒸酒; 将已发酵完全的薯泥,用晒干的瘪谷或酒糟谷拌匀,并以不觉得湿为宜,一般每100公斤鲜薯酒糊料要拌瘪谷约60公斤。将蒸酒甑放在锅上,锅内加足水,用草绳将甑周围与锅结合部密封,使其蒸汽不易冒出来。甑上放铁锅,锅中盛冷水,用竹子做成接酒槽放在铁锅下接酒,将冷凝出来的酒用酒缸盛好。当蒸煮到一定时候,尝尝酒味浓淡,至酒味很淡时,停止蒸煮。蒸的过程中,一是注意火要均匀,不要用猛火。二是注意常换甑上铁锅中的冷却水,保持锅中水的温度24℃左右。

4.密封保存; 要将酒保存留用,宜选用无沙眼破损的小口径陶瓷容器装好,用干净布1小块包扎1粒薯酒曲药丸放在酒中,然后严密封口。每100公斤红薯可产薯酒40公斤~50公斤。

特点

红薯酒不象曲酒那样有一股浓浓的香味,而是有一缕淡淡的清香。红薯酒味甜、润喉,如清冽的泉水、喝了还想喝,让人在不知不觉中醉了,不管你喝了多少,即使酩酊大醉,头也不痛。

功效

红薯酒具有强身健体,驱风寒去感冒的作用。感冒头痛时,将粗食盐烧得爆响,然后倒入红薯酒,便兑成了盐酒。这样喝后,感冒之类的小病便会治好。

红薯酒还具有防癌作用。

十. 广西 桂林 平乐 肉丸猪脚

肉丸猪脚,又一道遍及平乐城镇乡间的风味小吃。它历史悠远,早在清代就蜚声民间。

用料:制作肉丸猪脚主要用料是瘦肉和猪脚。

做法:在制作时,首先将刚宰杀的猪背脊和后腿部位的瘦肉割下来,不要下水,以每斤瘦肉配纯碱、生盐各10克,芡粉、胡椒粉、香蒜头少许,一起放入石臼里,将它舂碎捣茸,变成细滑的肉泥。然后从石臼中起出,放置在瓦钵内,紧接着洗干净一个钯锅,架在火塘三脚架上,放上清水,生火把水烧开。这时,端上已舂好的肉泥,用手将它捏成指头大小的球形肉丸,放入开水锅内,边摇边放,边煮边捞,不要让肉丸煮得过火,而失去鲜味。

肉丸做好后,就要做猪脚了。做肉丸猪脚的料,要选用猪的前脚。先将买回的猪脚用烈火烫去绒毛,再用刀将烧焦的皮刮去,清洗干净,砍成不大不小的块状,放到开水锅中煮几分钟,捞起来再置入开水锅中,加入适量的胡椒粉、生盐、香料,用文火将猪脚炖至肉离骨即可。

当肉丸和脚猪两样都做好后,在开餐前将肉丸倒入猪脚汤锅中,用羹勺捣拌,让两者的味道融合一体,用文火维持一定的温度不要让它沸腾,使它不滚不冷即可,开餐吃饭时,舀上一碗,里面羁加上少许胡椒粉、四季葱或者芫荽,吃起来十分可口。

特点:柔和不腻,爽口清甜,肉香味道浓烈,多食无碍,是城乡大众最喜欢能肴馔,故有“吃上一餐肉丸猪脚,不怕挑担上冷下坡”之说。在做重体力活时,平乐人最喜欢做这种肉丸猪脚了。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