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去吉安可以买什么当地特产送人 吉安市有什么土特产可以带走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去吉安可以买什么当地特产送人 吉安市有什么土特产可以带走更新时间:2022-12-20 16:03:37

一. 江西省 吉安 新干县 枳壳

枳壳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历史上闻名全国的菊花型商洲枳壳,即产于新干三湖镇,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宋时赵与时著的《宾退录》第10卷第135页记载的《枳壳商洲十一斤,枳实商洲一十斤》,即指送给皇宫的贡品。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枳壳、以商洲者为佳”。可见三湖的枳壳生产在历史上享有盛名。



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地貌特点以及丰沛的水资源孕育了商洲枳壳这一具有地方特色的优良道地药材品种。商洲枳壳是非常有特色的中药材品种。其外观表现出皮青肉厚、色白质坚、芳香纯正、果肉翻肚如口盆、果瓤横切似菊花的特点,在长期的中药临床应用中,具有破气、行痰、消痞的功效,疗效明显好于其它同类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盛誉。



解放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商洲枳壳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栽培技术不断成熟,产品质量更加稳定,已成为新干县乃至江西省的一个道地药材品牌,也是国家有关部门首批建议的60个大宗药材GAP建设的品种之一。如今商洲枳壳的药用价值和经济效益越发明显。



目前,三湖已种植枳壳2800余亩,年产量达1700吨。

二. 江西省 吉安 万安县 窑头豆腐

很早很早,在赣江流域就流传着关于万安饮食文化的名谚:“窑头豆腐百嘉酒”。在今日,窑头豆腐也是与万安鱼头齐名的名菜。凡是吃过窑头豆腐的人,都对其赞不绝口。它以洁白、嫩滑、柔韧、可口传世。尤其切成细丝而不断,摔在地下而不烂成稀泥状而传为佳话。用它再加工成油豆腐、煎豆腐等等、味质亦佳。

那么窑头豆腐究竟是怎样起源的呢?2007年6月,万安政协原副主席,一直从事史学研究的著名学者耿艳鹏先生在遍访该镇14个行政村,几十个自然村,察环境、找古迹、翻族谱、访老人,再查找上千部史学资料,才弄清它的大致历史渊源脉络,解开了这个难解之谜。

豆腐是中国的传统美食。相传是西汉开基皇帝刘邦的孙子淮南王刘安在看他手下的方士炼丹时无意发现的。李时针的《本草纲目》中也有相关介绍。在唐代,豆腐的制作技法传到川北剑门关后,武则天的家乡,四川广元人在进见武则天时带进了皇宫。

唐朝末年,有陈霖者,字时雨,河南人,科考中士,登进士第,得享御宴之幸。御膳上了很多,而陈霖唯独钟情豆腐。那日,御宴上光豆腐就上了三道菜。其中,有一道是豆腐丝,起先,陈霖还以为是那里的粉丝,吃起来才发现是豆腐做的。这让陈霖开了眼界:豆腐中有不少水分,怎么还能开成扯不断的豆腐丝?这豆腐肯定不是一般的豆腐了。陈霖光想着这豆腐好奇,连皇上说东道西些什么也忘记听了。于是陈霖便四处打听,终于在御善房学的厨头那里学到了豆腐的制作技法。后唐时期,陈霖被重用,官至庐陵(今吉安市)郡守,然不久便闲居家中。于是,陈霖便琢磨起豆腐的制作技法来,将善房学厨头的豆腐制作技法又推向 一个新的高度。

据窑头镇夏坪族谱记载:陈霖第八世孙陈彦富于南宋宝庆丙戌(公元1226)年从五云头狮迁居夏坪开基。经过近八百年的世代相传,不断创新,便有了今日的窑头豆腐。

窑头豆腐的制作工艺是有很大讲究的。选豆要精,入磨去皮和浸泡;水质要好,以硬度适中的地下水为宜,这是窑头豆腐的制作工艺的前提。同时,煮豆和点卤的也是制作工艺的关键。

三. 江西省 吉安 永新县 橙皮

橙皮,是采摘果实还刚形成比拳头稍大点的柚橙,带青皮切成月牙形的薄片,与铜器一起煮(为了使橙皮保持肉白皮青的原色)之后,在流动的山泉水中漂洗,拧干,再拌上白糖晒干。年轻的姑娘出阁前都要制作,待过门后的新年招待客人。她们在晒制橙皮时,往往还会独具匠心地把橙皮用小刀雕刻成鲤鱼、蝴蝶、花朵等图案,拿出来,简直成了一件件工艺晶,真有点舍不得吃了。橙皮,边色翠绿,脯如白玉,香气清幽,味甜爽口。具有开胃消食、养肝明目之功效。品茗之际,嚼它几片佐茶,不仅满口甜香,而且能通中导滞,调理脾胃。

橙皮:即是煮浸店加入白糖的干柚子皮。它的形状像一片片夜空新月、瓤自如雪,皮翠似茵,松脆芬芳,稍加咀嚼,香甜沁脾,顿时使人心胸豁然,精神清爽。橙皮小还含多种维生素、柠檬素、挥发油及钙、铁、磷等成份:爱品茗的人们,每于酒后饭余,嚼上几片佐茶,个仅可以增添口福,尤其能通中导滞,消食化痰,调理脾胃,起到祛病健胃的效果。

四. 江西省 吉安 遂川县 盐渍荞头

荞头是我区农家之一,资源丰富,主产地有遂川、峡江、泰和、井冈山、吉安等县市,年产量达百万公斤。荞头经盐渍加工制成佐餐食品,具有松嫩味鲜、颗粒饱满、色白晶亮、解毒松气、开胃消食等特点,为旅游野餐和家庭餐食的美味佳品。该产品内食用塑料、袋外加纸盒包装,外型美观新颖,携带方便,近年来畅销广州、日本等地,深受国外顾客青睐。

五. 江西省 吉安 吉安县 荷包玻璃鱼

将鲤鱼加香菇一起清蒸而成的,色泽红亮,味道鲜甜,口感细腻嫩滑。



原料:红鲤鱼、水发香菇、精盐、料酒、熟猪油、葱白、姜块



烹调方法 :清蒸



工艺流程:红鲤鱼——初加工——刀工处理——蒸至——成菜



成菜标准:色泽:红亮 味型:鲜、甜 质感:细嫩

六. 江西省 吉安 新干县 溧江猪

溧-产于新干县的溧江乡,系当地群众长期选育出的一种具有较强遗传稳定性能的地方优良猪种,该全身披黑间白花,黑白花纹相间有一条约1--2寸的宽晕圈,背部鬃毛发达。额窄长,多皱纹,背宽平直,腹部松散膨大下垂,四肢粗壮,体型中等,结构好,成年母猪平均重52公斤,体高53公分,体长96公分,胸围88公分左右。成年公猪平均重为71。5公斤。母猪性能好,适应性强,耐粗饲抗病,泌乳力高,猪皮薄,肉嫩,瘦肉多,味鲜美,是发展瘦肉型猪的良好种源。

七. 江西省 吉安 井冈山 花斑竹

花斑竹是近在井冈山市发现的一种珍稀竹种,面积三亩,约有600余株。其竹杆高12--15米,眉径粗一般在7--8厘米左右。竹杆表面纵状分布着金黄色的条纹,雅致美观,极有观赏价值。

八. 江西省 吉安 永新县 酱姜

永新酱姜、橙皮、蜜茄是一组风味独特、滋补健身、老幼皆宜的珍贵传统。始产历史悠久,选料考究,工艺精湛。传说,唐开元年间,女歌许和子被选入宫时,因长期食用橙皮和蜜茄,保持了歌喉清亮而压倒群芳。皇后娘娘也常用酱姜治疗头昏头疼,被乐得皇帝列为贡品。

酱姜:是用姜和糯甜酱制成的一种甘芳咸伞、美味可口食品。姜的外表白然形成一层纹同毅皱、结构酥脆而具有厚厚的霜型酱糖。姜的内层略呈红糖色,姜心红里透黄,刀切横片,从割断面看去巴红黄二色镶嵌成趣。吃起来甜香浓郁,微带咸辛,味一触舌,辄咽掖徐来,津津人口,十分开胃。尤其于早上用以佐茶.更觉快人心胸,传有“晨起吃酱姜,胜似喝参汤”之句。酱姜还可以作调料,每当烹泥鳅、烹大鱼头或烹鸡汤时,放入适量的酱姜片,使其充分益味,既可消除危鸡的本来腥味.更能调剂姜汤显得格外鲜甜芳香。

酱姜生产,以每年端午节前后,取优质糯米酿成"酱娘",然后选其优质姜块去皮兑酱,用传统工艺加工而成。成品外观白糖色,有丝纹,内为酱褐色,甜咸适度、食之爽口,稍有辣味,既可单食,也可作茶点。用姜炖鸡蒸肉,具有祛风暖胃、提神、补脑、健身等功能,尤其对治疗头昏疼更有其功。

九. 江西省 吉安 永丰县 永丰茶油

永丰茶油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永丰茶油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享有“东方橄榄油”之美誉的茶油已经成为欧美居民喜欢的食用油。据了解,该县年产茶油3000吨,产值达1.5亿元,年出口创汇260万美元。永丰茶油产品已打入沃尔玛、麦德隆等知名超市,成为春节前后销售最旺、市场最火的拳头产品之一。

过去,永丰县农村榨油所剩的茶枯饼,全都被农民当作柴禾烧火做饭,每年有上万吨茶枯饼白白浪费掉。为开发利用这一资源,永丰县从外地引进技术和设备,投资兴办油脂公司。每年冬春时节,公司进村入户收购茶枯饼,从中提炼加工出优质山茶油,并将炼油后的茶饼粕加工成茶皂素、茶粕等系列产品。目前,该县“绿海”牌茶油通过国家质检总局原产地认证,并获得了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其产销量、出口量和市场占有率位居全国特种木本食用油前列。绿海公司也被评为中国消费者产品信得过企业、全省百家农业产业化名牌企业和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仅成为我国茶油、茶皂素和茶粕重要的出口加工基地,还将产品远销美国、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茶油加工带动了油茶培育。初春时节,江西省永丰县农民忙着在油茶山上挖坑打穴,栽培高产油茶苗。村村寨寨的榨油作坊热闹非凡,人们正紧张地将茶籽碾碎、蒸熟、制饼、榨油,到处弥漫着一股茶油清香。永叔府、桂香婆和畲乡嫂等食品加工企业运用科技手段,研发出山茶油系列食品,呈现出产销两旺势头。

十. 江西省 吉安 井冈山 红军套餐

套餐的每一道菜都反映了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的一个历史故事或人物事件,并配有一首小诗,由服务人员在用餐时进行解说,帮助来宾和学员在用餐时重温这段历史,寓教于食、寓教于餐。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