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宁夏特产塞上八朵私房茶中宁枸杞 宁夏中宁枸杞子正宗特级纯天然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宁夏特产塞上八朵私房茶中宁枸杞 宁夏中宁枸杞子正宗特级纯天然更新时间:2022-12-30 19:15:03

一. 宁夏 中卫 中宁县 舟塔乡枸杞

中宁县舟塔乡,靠黄河之浇灌,沐塞北之甘露,润天地之精华。土壤肥沃,地理气候条件独特,所产枸杞色红、粒大、肉厚、籽少,营养丰富,品质卓越,驰名中外。辖区11个行政村,100个村民小组,6602户农户,耕地面积3万亩。全乡枸杞面积已发展到2.2万亩,占全乡耕地面积的81%。平均亩产400多公斤,最高亩产600公斤,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8%直接来自枸杞产业,枸杞产值突破1亿元,果农的生产管理技术水平位于全县之首。万亩枸杞高科技示范园区更是闻名区内外,是宁夏观光农业的重要基地。

舟塔乡是中宁县乃至宁夏枸杞种植规模最大的乡,是宁夏枸杞产业发展的主产区和核心区。舟塔乡宛如一颗璀璨的绿色明珠,镶嵌在中宁枸杞之乡,在万亩高科技示范园区的映衬下,神采熠熠,光彩夺目

二. 宁夏 中卫 中宁县 中宁蒿籽面

“长脖子雁,扯红线,一扯扯到中宁县,中宁的丫头会擀面,擀的面薄扇扇,切的面细线线,下到锅里嘟噜噜转,舀到碗里一根线……”这是流传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宁县的一首民歌,歌中描述的就是被列入宁夏回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中宁蒿籽面。

蒿籽面是一种民间特色小吃,距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了,曾广泛流传于宁夏中卫、中宁一带。它的主要原料是面粉、蒿面子、精盐和香油等,面粉里掺入少许当地野生植物蒿草籽研磨成的粉,和面的水中加一点当地发酵面粉时使用的碱精粉,将面和好后反复醒揉多次,擀成直径一米左右的极薄的面张,待煮面时按折扇式叠好,用刀切得细如粉丝一般后放入开水锅里煮熟捞出,将豆腐、黄花菜等多种蔬菜切丁制作出的汤菜调入面碗里即可食用,口感爽滑劲道,汤料香气扑鼻,深受当地老百姓的喜爱。

三. 甘肃省 张掖 临泽 圣泽牌红枣枸杞汁

圣泽牌红枣枸杞汁

“圣泽”牌红枣枸杞汁饮料,年产5000吨,以临泽优质小枣

、宁夏枸杞等为主要原料,经现代科学配方精制而成。“圣泽”牌红枣枸杞汁富含红枣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C等,特别是小枣中富含的“环磷酸腺苷”对癌细胞有破坏作用,“卢丁”有治疗高血压的功效。加之枸杞的多糖对淋巴细胞有选择-理作用和

免疫调节功能,是目前众多饮品中的佼佼者。常饮“圣泽”牌红枣枸杞汁可安神、养气、平胃...

四. 宁夏 银川 金凤区 红宝--枸杞

枸杞,其果谓"枸杞子",是宁夏最著名的之一,居"五宝"之首。长期以来,宁夏枸杞子一直以品质纯正、产量丰盈而居全国之冠。据史籍载,宁夏栽培枸杞至少已有五百年历史,明弘治年间即被列为"贡果"。编纂于清乾隆时的《中卫县志》称:"宁安一带(今宁夏中宁县)家种杞园,各省入药甘枸杞皆宁产也"。时人曾赋诗赞曰:"六月杞园树树红,宁安药果擅寰中。千钱一斗矜时价,绝胜腴田岁早丰。"《朔方道志》也有"枸杞宁安堡者佳"的记载

枸杞,在植物分类中属茄科,茄族,枸杞亚族,枸杞属。落叶小灌木,有短刺。系多年生木本植物,树龄可达百年以上。由于其"棘如枸之刺,茎如杞之条",故得枸杞名。枸杞浑身都是宝,子、花、叶、根、皮都可入药,苏东坡在《小圃五咏·枸杞》中就有"根茎与花实,收拾无弃物"之句

经过我国中医学两千余年的实践验证,枸杞实为滋补扶正之良药。其主要功能是:润肺、清肝、滋肾、益气、生精、助阳、补虚劳、强筋骨、祛风、明目。以枸杞或以枸杞配伍的古方颇多,如"枸杞膏"、"枸菊地黄丸"、"龟鹿二仙胶"、"龟龄寿"、"左归饮"、"小营煎"等。这些经世延传的古方,或作为体弱虚赢、精血亏损者的强壮滋补药,或作为润肝益肾、疗虚补阴的良剂,或作为祛邪健身、延年益寿的营养品

枸杞子营养丰富,药效显著,且服用方便。枸杞子的服法有四种:一是可鲜食,新摘的枸杞子晶莹红润,汁浓充盈,嘴嚼味甘润口,每日可食十克左右;二是将枸杞子单独或加入复方,遵医嘱煎服;三是置酒中浸泡,通常一市斤枸杞子加高级酒三市斤,浸泡两周即可饮用;四是将枸杞子烹调入菜

我国栽种枸杞的历史十分悠久,《诗经·小雅》中就有"陡彼北山,言采其杞"的诗句。《神农本草经》是首部将枸杞列入中药的古籍。两千多年来,枸杞作为一种名贵中药,其功效传闻颇广。北宋编撰的《太平圣惠方》记载了一位终年服用枸杞叶、花、子、根而寿达三百七十多岁的妇女。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春采枸杞叶,名天精草;夏采花,名长生草;秋采子,名枸杞子;冬采根,名地骨皮。"四味配伍成丸,有一长者常服之,"寿百岁,行走如飞,发白返黑,齿落更生,阳津强健"

上述传闻未必可靠,但枸杞之"滋补疗虚"的功效,经千年临床实践确已得到证明。正如古书《本草汇言》所载:"枸杞能使气可充,血可补,阳可生,阴可长,火可降,风湿可去,有十全之妙用焉。"唐朝著名诗人刘禹锡曾赞誉枸杞"枝繁本是仙人杖,根老能成瑞犬形。上品功能甘露味,还知一勺可延龄。"在宁夏,民间俗称枸杞为"茨",枸杞园为"茨园",种植枸杞的农民为"茨农"。相传,宁夏枸杞先是在中卫县黄河边上的常乐堡、永康堡、宣和堡等处自然繁殖,后来经过回汉族"茨农"世代选育改良,培育成功了很多优良品种,并逐步被引种到全国各地。现今,我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及欧洲、地中海沿岸国家、北美、前苏联等地栽种的枸杞,其祖先多为"宁夏枸杞"

宁夏枸杞现虽已遍布各地,但唯有宁夏所产盛誉久持,蜚声中外,被称为枸杞之绝品。其根本原因是得厚于天时地利,功就于人勤艺精。宁夏茨园土壤谐和,温寒兼容,排灌适时,光照充沛,这种自然地理条件极宜枸杞的生长,再辅以宁夏茨农父授子嗣、世代相传的几百年栽培枸杞的的经验,从而使宁夏枸杞得已品正久袭,名压群芳

旧时,宁夏枸杞品分"朝玉、贡果、大栋、魁元"四等。这些带有封建色彩的等级名称,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在旧社会宁夏枸杞概为达官贵人所享。今天,人民可以尽情地享用宁夏枸杞,不仅可用于医治疾病,而且还可作为珍贵礼品馈赠亲友

宁夏枸杞通常每年开花两次,夏采者称"夏果",秋采者谓"秋果"。鲜枸杞子色泽艳红,似纺锤形,状如枣核。经传统工艺加工后的干枸杞子久贮不腐。宁夏枸杞子的营养成分和药理活性成分颇为丰富,不仅含铁、磷、钙等物质,被国际上公认为"富集锂"的植物,而且还含有大量糖、脂肪、蛋白质以及氨基酸、多糖色素、维生素、甾醇、甙类等。( 银川)

五. 宁夏 银川 西夏区 宁夏羊绒

宁夏羊绒业通过兼并收购老牌企业等方式迅速发展,逐渐增强了行业话语权,走出了一条自主创业的道路。

回首宁夏羊绒产业10年发展道路,既有宝贵经验值得吸取,也能看到其发展中的问题,特别是深加工规模小、工艺技术落后、品牌建设滞后和产业链较短。对此,专家指出,只有继续向“国际化、服装化、高端化”目标迈进,才能巩固阵地、不断进取。

并购上游企业

10年前,宁夏羊绒产业还是小作坊生产,绝大部分企业规模比较小,初加工企业多、精深加工企业少,主要为国外企业提供分梳羊绒原料。那时,位于宁夏武灵市的中银绒业就是宁夏众多小公司中的一个。可是经过10年发展,它已经成为国际市场最大的精品无毛绒、羊绒条供应商,出口量全国第一,同时形成了150万件羊绒衫的生产能力。2009年中银绒业半价收购了英国百年老店邓肯纱厂,完成了下游企业对上游企业的并购,获得了世界一流的技术、品牌和高端客户,成为中国纺织企业海外并购的范例。

中银绒业只是近些年来宁夏羊绒产业突飞猛进的一个缩影。这些年羊绒产业的发展,充分体现了宁夏羊绒从小作坊到大公司的快速提升。

掌握原绒话语权

据宁夏轻纺工业局局长龙飞介绍,目前,宁夏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羊绒聚散地和加工基地,逐步在原绒方面掌握了一些定价权。宁夏有人数近万、能吃苦、善经商的回族羊绒原料收购队伍,他们利用宁夏的地域优势,辐射国内13个省区和周边9个国家,年购销羊绒原料10000余吨。这一数量占我国羊绒产量的70%以上,占世界羊绒产量的60%左右。全区现有羊绒生产企业9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0家;全区年产分梳山羊绒6000多吨,羊绒条500吨,羊绒纱600吨,羊绒衫400万件。

宁夏羊绒业在原绒收购领域站稳脚跟后,产业集群效应逐步凸现。2002年,宁夏决定建立灵武市羊绒工业园区和同心县羊绒工业园区。其中,同心县羊绒工业园以羊绒原料集散和初加工业为主。灵武市羊绒工业园区则集羊绒分梳、制条、纺纱、织衫、制呢、贸易为一体,形成了上下游产业配套的产业链,成为目前在全国同行业中最具影响力的羊绒产业集群。

注重品牌建设

在宁夏地方0的大力扶持下,羊绒骨干企业快速发展,实力增强。灵武市羊绒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周振勇说,以中银绒业集团、嘉源绒业集团、荣昌绒业集团、马斯特集团、德海(宁夏)集团、圣雪绒集团及生海绒业等为代表的羊绒骨干企业,已成为宁夏羊绒产业的顶梁柱。

另外,宁夏还制定《宁夏分梳山羊绒》地方标准,使羊绒产业的行业规范大大增强。2004年,宁夏轻纺工业局会同质量技术监督局等单位,组织专家研究制定《宁夏分梳山羊绒》地方标准,并于今年5月全面执行。依此标准生产高品质的宁夏分梳山羊绒将不断满足国内外高档羊绒制品生产企业的需求,统一羊绒生产加工中分梳山羊绒的执行标准。《宁夏分梳山羊绒》地方标准实施后,宁夏羊绒企业将通过更严格的标准加工高品质羊绒拴住中外客商。

宁夏大型羊绒企业更加注重产品质量、大力实施品牌建设。灵武市市长陈淑惠说,宁夏羊绒加工企业在羊绒原料收购、产品生产工艺和技术方面严格把关,羊绒及其制品产品质量稳步提高,满足了国内外客户的需求,确立了“宁夏精品羊绒”的地位。目前宁夏羊绒有“圣雪绒”中国名牌产品,“绒典”和“帕雪兰”宁夏名牌产品。另外,宁夏大力培育“菲洛索菲”“灵州雪”“千堆雪”“西夏羊绒”等品牌,提升企业的实力和竞争力。

六. 宁夏 银川 永宁县 草鱼

草鱼

我国“四大家鱼”养殖品种之一,全国均有分布。在湖泊、水库、池塘中均可作为搭配品种,亩产量平均50千克左右;池塘主养,投喂全价配合饵料,亩产可达700千克左右。

七. 宁夏 固原 泾源县 宁夏牛杂汤

主料:牛筋、牛肚、牛腩、牛腱、牛骨



调料:酱油、料酒、盐、味精、桂皮、八角、老姜丝、葱段等;



制法:



1、先将 牛骨砍成大块的氽水,牛腩、牛肚、牛腱等改刀成均匀的片,并氽水待用;



2、净锅下水加入牛骨、牛筋、牛肚等主料一起大火烧开,加入老姜丝、葱段、酱油、桂皮等调好味,再用小火煨100分钟左右,起锅挑掉牛骨、桂皮、葱结等淋上少许葱油即可。

八. 陕西省 西安 雁塔区 枸杞炖银耳

陕西省古典名菜。据传,辅佐刘邦兴汉灭楚的“三杰”之一张良,在隐居期间,常以银耳清炖为食,寓意“清白”。隋末唐初,房玄龄和杜如晦协助李世民推翻隋朝统治,统一全国,对唐朝赤胆忠心。人们在雪白的银耳中加入了色红似血的枸杞,寓意“清白”与“赤诚”共有,这就创出了红白相间的名羹“枸杞炖银耳”。

基本制作工艺是,枸杞冷水洗净,银耳温水胀发、洗净、漂入清水中待用。砂锅加清水置旺火上,烧沸、投入鸡蛋清、冰糖、白糖进行搅拌,烧沸后撇去浮沫,至汤清白,将备好的银耳、枸杞投入锅内,炖熟后倒人大扬碗内即成。

其风味特点是:红白相间,甜香可口。具有润肺补肾、生津益气的功能。(西安)

相传唐初房玄龄和杜如晦辅佐李世民夺取政权后,以汉代张良创制炖银耳的基础上加入枸杞制成,寓意大丈夫不仅要操守清白,更要有血气。此菜红白相间,香甜可口,为宴席上一道珍贵名羹,是老幼咸宜的滋补佳品。

九. 新疆 乌鲁木齐 新市区 枸杞子

枸杞子,别名很多:河南称杞子,红耳坠;山西称地骨子.枸茄茄;江苏南通称枸杞头;天津称血杞子。属植物茄科落叶灌木,有野生和人工栽培两种。习惯上认为,产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中宁.中卫.宁武者品质最好。 新疆枸杞也有野生和人工栽培两种。野生枸杞粒小.肉少.色差,目前收购.出口的全为人工栽培的产品。南疆.北疆都有栽培,以博尔塔拉自治州所产为最多,质量也比较好
博尔塔拉枸杞,以粒大.肉厚.籽少.色红.柔润等优点,颇受国外客户欢迎。枸杞有滋肾水.益精气.润肺.清肝热.明目之功效。主治虚损痨伤.咳嗽.目赤生翳.肝虚下泪.经络虚痛。枸杞以每年夏至前后,果实成熟时采收的质量最好。秋季则于处署至白露间采收为宜。过早过迟,均引响枸杞质量。( 乌鲁木齐)

十. 宁夏 吴忠 盐池县 宁夏黄花菜

黄花又名黄花菜、金针菜、忘忧草,它味鲜质嫩,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花粉、糖、蛋白质、维生素C、钙、脂肪、胡萝卜素、氨基酸等人体所必须的养分,其所含的胡萝卜素甚至超过西红柿的几倍。

黄花菜性味甘凉,有止血、消炎、清热、利湿、消食、明目、安神等功效,对吐血、大便带血、小便不通、失眠、乳汁不下等有疗效,可作为病后或产后的调补品。 黄花菜常与黑木耳等斋菜配搭同烹,也可与蛋、鸡、肉等做汤吃或炒食,营养丰富。 黄花含有胡萝卜素、蛋白质等多种营养物质,具有清脑益智、消肿利尿等多种药用价值。

宁夏盐池县黄花菜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大约在200年前,当地惠安堡镇的农民就开始引种栽植,对于护堰和水土保持起到过积极作用。近年来,当地农民对黄花菜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又有了新的认识,并对其采取提纯、选优、移植等多项措施,使黄花菜得到了有效开发。

现在,当地政府高度重视黄花菜的综合开发,种植规模也不断扩大,达到了2万亩以上,年产量500多万公斤,全部销往银川、兰州等地,种植黄花菜的农民也因此亩增收千元左右。

2010年的盐池县种植了约2万亩黄花,黄花采摘期40天,从6月25日开始到8月5日全部结束。7月10左右进入盛花期,8月5日左右采摘结束,预计平均亩产鲜菜2吨-2.5吨、亩产干菜0.3吨左右,预计鲜菜总产可达20000吨、干菜总产6000吨,按黄花干菜现行市场价格20~24元/公斤计算,亩收入达6000元~7200元,将成为农户的增收的“铁杆庄稼”。

近年来,盐池县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产品品质及节水为目标,以“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市场生产理念为指导,紧紧围绕优势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与发展规划,以政策资金为保障,以科技为支撑,以市场为导向,大力推广黄花菜特色产业种植。县农牧局高起点、高标准建设盐池县黄花菜科技示范园区,示范园区土壤选择以优质黑垆土和沙土为主,生产区域远离公路干线,无工矿生产企业,减少污染。采取绿色标准化技术操作规程,种植的黄花剑长、花蕾肥大、菜条丰润,色泽鲜亮,质量优异,深受四川、上海客商亲睐。

本文来源: 创业第一步网http://www.cyone.com.cn/

原文地址: http://www.cyone.com.cn/cfsp/15062.html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