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茂名市特产美食介绍 茂名特产小吃哪里买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茂名市特产美食介绍 茂名特产小吃哪里买更新时间:2022-12-17 16:10:27

一. 广东省 茂名 高州 东岸胡椒

东岸胡椒--广东省名特优新农产品

东岸镇是高州市特大镇,该镇近年来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推广种植大果红花油茶、胡椒等。

二. 吉林省 特产美食

美食

三. 广东省 茂名 茂港区 粉皮

粉皮

所谓的粉,也就是粉皮。粤西地方的粉,和广州的不一样,广州的主要是汤粉和肠粉,最不习惯的是,那种浓浓的汤把米粉的清香遮盖地无处寻觅。而粤西的就不同了,它的粉皮不时像广州那样切的整整齐齐,而是一张张雪白四方的“皮”搁在一个竹篮里,你要的话,就跟老板说要几张,然后再称,要不,你就说出斤数,老板自然一切办妥。把一张张无味的粉皮,“调动”成可口的美食,简单说来,只有两个现在时髦的字眼:简约。这是粤西所有美食的主题。

一,汤粉。汤是最简单的汤。如果你说要斋粉,没问题。能吃牛肉的,就加上一勺牛腩汁,不能吃的,加猪骨头汤就行,上面洒一点葱花。牛腩粉也不像广州那样,有大量的香料,它显得清香淡口,吃完后决计不会再冲去找一支可乐。他们只是在谈谈的汤上面加一勺牛腩,再撒上几滴香油。就像一位美丽的姑娘淡扫一层胭脂。别担心,那是很均匀的,足够你吃好。

二,炒粉。酱油,葱,香油,在锅中翻滚几下。

三,最美味的就是那捞粉了。夸张点说,在粤西地区的人们,每月所吃的捞粉,可以围地球几个圈,若有人统计的话。那是最简单的做法,白花花的粉皮,酱油,香油一拌,无论上午下午,天黑天亮,大小食府,都有供应,价格便宜,一两块毛就有交易,包你吃饱。能在此点石成金是香油,千万不要以为是芝麻油,那一共是分两种,一种是韭菜油,每个食肆都会自己制作,就连老百姓也会在自家完成。很简单,买韭菜回家,用油炸到它变黑,捞出韭菜,余下的那些油就是了。当然,还有一些香油的制法,问及时总听其曰:“祖传秘方也。”到现在也不得而知。第二种,就是花生香油,也就是在土作坊刚炸好的花生油,一阵真正的花生香味。在广州,每每听到不要吃土制的花生油,有这个素,那个菌的,会致癌。可在粤西,这些香油,就是他们菜肴的灵魂。

四. 台湾省 云林县 云林美食

云林堪称是台湾民风最淳厚的农乡,境内多为淳厚朴实的农渔村景色。在饮食文化方面,同样具有朴实无华、料好实在的乡土特质,麻糬、豆皮、麦牙酥、当归鸭面线……,完全以地道传统的美味为招牌,不需大肆宣传,食客照样远从南北而至。浊水溪孕育了名扬中外的浊水米,西螺人将其做成好吃的麻糬,其中尤以传承四代的正庄麻糬名声最为响亮;目镜仔麦牙酥乍看之下,与金门贡糖颇为相似,但口味及做法上略有不同;排骨大王除做工一流外,精选肉质鲜嫩多汁的温体猪肉,也是其制胜的关键;魏家当归鸭面线是土库镇上最有名的小吃店,店内仅卖鸭肉面线、冬粉、鸭血等几样料理。( 云林县)

五. 广东省 茂名 电白 白腊荔枝

又名电白白腊,是广东省早熟的名优品种,主产茂名的高州、电白等县市,叶面有光泽,有蜡层,叶脉明显。在3月上旬开花,花序较大,花朵密集,6月上中旬成熟上市。一般植后三年挂果,较丰产,平均单果重19.3--29.8克,近心形或卵园形,果顶钝,果肩平而一边斜,果皮鲜红色,薄而软,龟裂片突起,裂纹明暗显,果肉白腊色,肉质清甜,汁多,肉厚核小,有特殊香,种子中等大。可食率69.8--83.7%,可溶性固形物17.2--20.4%,100ml果汁中含维生素C 39.29克,酸 0.49克,品质中等。是茂市大面积推广种植的品种之一。在第二届农业博览会上荣获银牌。( 高州)

六. 广东省 茂名 化州 化州橙

原产广东化州。广东湛江和广西南部栽培较多。其主要特点:树冠呈不规则圆头形,枝梢粗壮、开张;果实圆球形或扁圆形,单果重150~160克,果色橙黄,可食率75%,果汁率50%~55%,可溶性固形物10%~13%,糖含量9~12克/100毫升,酸含量0.6~0.9克/100毫升。果肉细嫩,汁多化渣,种子10粒左右或更多。果实11月中、下旬成熟。果实耐贮运,可鲜食,也可加工果汁。化州橙生长健壮,秋梢是结果母枝,丰产稳产,可在气温较高的南亚热带种植,适当发展。

本市种植甜橙历史悠久,品种也很多,橙类主要有化州橙、红江橙、新会甜橙、柳橙和暗柳橙等,柑类主要有蕉柑、桠柑、蜜柑等。其中,化州橙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栽培历史,是本市柑橙的主要品种,具有果大、汁多、果汁含高糖高酸,符合甜中带酸的国际口味。

七. 广东省 茂名 高州 马贵蓝莓

马贵蓝莓--广东省名特优新农产品

八. 广东省 茂名 高州 高州龙眼

高州龙眼--广东省名特优新农产品

高州的水果种植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迄今已有2000多年。据史载,荔枝、龙眼始于秦,香蕉始于汉。世界上最古老的、有1500多年树龄的古荔枝树就生长在高州。早在唐朝,高州荔枝就被列为朝廷贡品。汉代,龙眼成为重要的贡品,《汉书和帝记》有“旧南海(沙田)献龙眼”的记述。早在清朝高州就有将桂圆加工成桂圆肉的传统,自古深受人们喜爱,现在高州桂圆肉已成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九. 广东省 茂名 信宜 合箩茶

【名称】合箩茶

【简介】信宜合箩茶,历史上曾列为贡品,现在被列入中国名茶--历史名茶类,载入《中国名茶志·广东卷》,是广东省15个名茶之一。特级绿茶外形紧结、多毫、呈翠绿色,汤色呈绿色且清澈明亮。清香持久,滋味浓醇,鲜爽可口,带自然花香味。

信宜合箩茶,历史上曾列为贡品,现在被列入中国名茶--历史名茶类,载入《中国名茶志·广东卷》,是广东省15个名茶之一。

合箩茶始于清朝乾隆年间,距今已有200多年的生产历史.合箩茶产地是径口镇三唛顶茶园。三唛顶海拔605米,山顶上有一块大石,直径3米多,形似竹箩,中间裂开,在裂缝中生长一棵茶树,由它繁殖发展,故称合箩茶。该茶抗虫性强,内含物丰富,据测定,茶多酚38.3%,儿茶素总量132.2%毫克/克,咖啡碱4.1%,氨基酸3.3%,水浸出物38.99%。制成的特级绿茶外形紧结、多毫、呈翠绿色,汤色呈绿色且清澈明亮。清香持久,滋味浓醇,鲜爽可口,带自然花香味。

关于这种茶有一个民间传说:早在200多年前,有户姓杨的茶民,在合萝石下开辟了20多亩茶地,世世代代以经营此茶园为生。由于气候适宜,所产的茶叶色清、味香、甘喉、质佳。一天,老茶农正在精心炒茶,一股香味外溢。有两位神仙腾云驾雾来到"合箩石"下棋,忽然被茶园飘来的香味吸引住了。仙人立即弃弈来到茶园,品尝了茶农的香茗,赞不绝口。后人便根据这个传说写出了不少赞美合箩茶的诗句。合箩茶由此声名大振,甚至饮誉海外,到清代,还被列为贡品。直至解放前的三十年间,因遭抢劫和火灾,这户茶农的后代-迁往外地谋生,这里的合箩茶才逐渐凋残。

合箩茶虽然美名远扬,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茶园凋残,零星种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合箩茶得到恢复发展。1953年有50亩,1965年后扩大到1600亩,产量50多吨;1980年后稳定在300亩左右,年产量在25吨左右,其中特级合箩茶5吨左右。近年来,合箩茶多次参加市茶叶质量评比均获得第一名。1992年和1996年两次参考广东省茶叶质量大赛,均获得特种优质茶类高分,列入中国名茶之一。

十. 广东省 茂名 高州 高州桂圆肉

高州桂圆肉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高州元肉: 元肉又名桂圆,也叫龙眼,俗称圆眼。亦名益智、骊珠。属无患子科植物。产中国东南、南部及西南诸省。果供生食或加工成干制品《名医别录》称其为“益智”,言其功能养心益智故也。《开宝本草》称:“亚荔枝”,言其形状如荔枝也。龙眼肉、核、皮及根均可作药用。性温味甘,益心脾,补气血;具有良好有滋养补益作用,可用于心脾虚损、气血不足所致的失眠、健忘、惊悸、眩晕等症。

简介: 元肉亦称龙眼,属无患子科植物。产中国东南、南部及西南诸省。果供生食或加工成干制品《名医别录》称其为“益智”,言其功能养心益智故也。《开宝本草》称:“亚荔枝”,言其形状如荔枝也。龙眼肉、核、皮及根均可作药用。性温味甘,益心脾,补气血;具有良好的滋养补益作用。可用于心脾虚损、气血不足所致的失眠、健忘、惊悸、眩晕等症。还可治疗病后体弱或脑力衰退。妇女在产后调补也很适宜。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食品以荔枝为贵,而资益则龙眼为良"。对元肉倍加推崇。

俗称“元肉”,是中国南亚热带名贵,历史上南方“元肉”北“人参”之称。龙眼果实富含营养,自古受人们喜爱,更视为珍贵补品,其滋补功能显而易见。明李时珍曾有“资益以龙眼为良”的评价。据分析,果肉含全糖12.38--22.55%,还原糖3.85--10.16%,全酸0.096--0.109%,维生素C 43.12--163.7毫克/100克果肉,VK196.5毫克/100克果肉。龙眼除鲜食外,还可加工制干、制罐、煎膏等。龙眼有壮阳益气、补益心脾、养血安神、润肤美容等多种功效,可治疗贫血、心悸、失眠、健忘、神经衰弱及病后、产后身体虚弱等症。现代医学实践证明 ,它还有美容、延年益寿之功效。

龙眼对生产环境比较挑剔,世界上能种植龙眼的地方有限,一般在亚热带、偏温和气候无严重霜冻地区为合适。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