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惠州有啥好吃的特产店 惠州哪条街可以买正宗的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惠州有啥好吃的特产店 惠州哪条街可以买正宗的特产更新时间:2022-12-18 20:04:57

一. 广东省 惠州 惠阳区 东江鱼丸

东江鱼丸

东江大鱼丸,此品制法特殊。一般鱼丸,大都要加入蛋清或淀粉,以收敛水分和增加鱼肉的凝结性。但这样作的鱼丸体重,入水即沉,爽而不滑;东江鱼丸不加淀粉或蛋清,反而加清水,作得又特别大个。显得特别身轻,入水即浮,洁白圆润,煮熟后,分外嫩滑爽口。

将新鲜的鲮鱼去鳞开肚去肠,洗净后取去脊骨,等肉冷后用锋利的刀刮肉。选择平面砧板将刮起的肉放在砧板面上,放清水100克,徐徐剁至鱼肉浮起呈镜面状,即把上面最嫩滑的一层刮起,放在碟或碗上,继续再剁再刮,刮至最后一层便不要了。

将剁烂的鱼肉放在一只深盘中,加清水100克,味粉10克,鸡蛋白2只,用水搅匀,放精盐20克,打成鱼胶,再加猪油100克调匀,用手搓成丸形,每只约重20或25克,放进冷水锅里,用文火浸熟(丸浮水面为度)。食时加鸡汤时菜,便成上汤鱼丸。另外,还可以用大虾、鸭肾、本港(惠阳澳头港口出产的鱿鱼,当地人简称本港,质量最好)、火腿等料切碎与鱼胶捞匀,搓成鱼丸,叫“百花鱼丸”。

二. 广东省 惠州 惠城区 三栋沙梨

三栋沙梨

三. 广东省 惠州 惠城区 东坡西湖莲

王朝云善解人意,独具一种清新洁雅的气质,是苏东坡的患难之交,两人感情至深。苏东坡携王朝云来惠州时已是年近花甲,朝云也已憔悴不堪,苏东坡常希望王朝云美貌常驻,于是用芦荟、西湖莲子等颇有养颜功效的原料,独创成了这道名菜,常亲自下橱烹与朝云享。

四. 广东省 惠州 惠城区 冬季狗肉煲

冬季狗肉煲

烹狗,在我国东南大部分地区都不足为奇。狗肉吃法很多,可焖可炒、可炖。而惠州人的习惯,却以“开煲狗肉”最受人们欢迎,在秋风萧瑟的深秋,北风凛冽的严冬,春雨淫淫的寒春,尤其夏至时节的“夏至肉”,惠州人喜欢用禾草先将杀好的狗烧至金黄颜色(使狗肉带有禾草香味),然后斩件,将狗肉放入热锅中炒干血水,盛起待用,再次将锅清洗干净,放入花生油(1斤狗肉3两油),狗肉用香料、味料爆透,加入汤味以及广东老陈皮、老姜,再用瓦煲慢火煲至沸。俗话说:“狗肉滚三滚,神仙都企不稳(站不稳),煲狗肉时阵阵香味扑鼻,令人垂涎欲滴,所以,惠州人称狗肉为“香肉”。人们围座火炉,品尝着开煲狗肉,身热胃暖,香味之浓,为其他肉所无法比拟,惠州人亦有“吃狗肉裆棉被”之说。

狗肉,一直为惠州民间冬季的佳馔,近年来,逐步登上大雅之堂,很多酒家、宾馆、风味餐厅争相出售,“狗肉王馆”,比比皆是,一入夜,满城的狗肉香味,让游人流连忘返,总是要踏入狗肉店品尝一番。

五. 广东省 惠州 龙门县 功武萝卜

功武萝卜是广东惠州龙门县的。

功武萝卜易种,快长,高产,肉嫩,质细、无渣、味甜。种植面积达2000亩,主要销往广州、增城等地,经济效益好,市场前景广阔。

六. 广东省 惠州 惠城区 客家娘酒

客家酿酒又称“滗酒”或“扒酒”,客家人习惯叫扒酒。是把糯米放入蒸笼蒸成饭加入酒饼、红菊、黄精、首乌、红枣、米酒发泡一个多月的时间酿出来的酒。

按照以前客家人的风俗,客家酿酒只有在妇女生小孩、产后在家坐月子的时侯或春节期间才能尝得到。特别是妇女产后在家坐月子时必然会有酿好的酒,而且把酿酒后的酒渣(又称酒糟或糟麻)留下来分派给邻居亲友共享。客家人习惯把酿好的酒蒸鸡,这道特色美食通常给产妇坐月子时食用,因其具有补气、生血的功效。

客家人的酿酒和饮酒方式据说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秉承了许多古中原地区的酒文化基因。起初酿酒时,客家人采用山楂树的根叶及自已种的高梁和狗尾粟(小米)来酿酒,酿出来的酒有舒筋活络、驱寒保暖之效。后来,客家人又采用制糖后的甘蔗渣来酿酒,这种酒被称之为“滗酒”。此外,客家人还用糯米放入蒸笼蒸成饭加入酒饼和红菊发泡来酿酒,因这种酿酒呈暗黄色,因此客家人又称它为“客家黄酒”。

选取体质糯米、黑糯米为主要原料,秉承传统工艺精心酿造,窖藏多年,香甜柔绵,含有人体必须的多种氨基酸、葡萄糖、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具有行气活血、养颜润泽、滋补健身之功效。梅州市的“广东客家酿酒总公司”出产的金牌及银牌客家娘酒,早在1993年就被评为广东名牌和黄酒第一名;1994年荣获全国精品博览会金奖;1995年获得“中国名牌”称号。

客家娘酒是我国最古老的酒种之一,它以糯米为原料,首先将糯米去壳留皮(俗称糙米)煮熟成糯米饭后用簸箕散热放凉,用特制酒母(俗称酒饼)均匀地洒在米饭上混合,装入瓦埕中20天左右进行糖化发酵。再将糖化发酵的酒娘过滤出来装入瓦埕中,这时将瓦埕四周围上稻草、谷壳,点燃稻草、谷壳进行炙酒(也称火焙),再用布包装入红曲放进瓦埕,待瓦埕里的酒滚开一段时间后,约2个小时后可熄火,放凉,再用草纸将口封回即可。

客家娘酒呈红褐色,具有蜜甜醇厚,气味芬芳的独特风味。客家人对客家娘酒情有独钟,逢年过节,婚嫁喜庆,必用客家娘酒。客家娘酒的酒精含量低,一般在百分之十五左右,属于低度饮料酒。客家娘酒性柔和,四季皆宜饮用,既可直接饮,男女老少皆宜。

客家娘酒的酿造工艺一直以民间流传的方式传承着。娘酒指的是用糯米特制的黄酒,在梅州地区也经常称之为“老酒”,在当地已经成为了一种深入民心的民间饮品。关于“娘酒”的起源,在梅州地区有许多民间传说。

传说一:神仙赐酒

在“五胡乱华”年代,中原大地民不聊生,民众大举南迁。一群妇女结伴南逃,越过千山万水进入广东、福建两省,累得再也走不动了,昏睡在荒山野岭。此时,一位满头银发、红光满面的长老拿着一只竹制的盛器,从盛器里倒出一杯红褐透明的液体递给妇女中的最年长的老妇:“喝下去吧。”老妇轻轻呷了一口,醇香浓郁的气味沁人心脾,随即疲累全消,不饥不渴了。长老告诉她们:“这是用糯米酿造出来的娘酒。”接着,长老又教给她们娘酒的酿造方法。说完,长老突然不见了。妇女们又惊又喜,急忙跪拜:“神仙保佑,神仙保佑。

从此,南迁者在这里安居乐业,繁衍后代,客家娘酒也世代相传,流传至今。

传说二:娘酒祭神

很久以前,客家的缺牙山一带发生旱灾时,有一位过路缺牙老叟来此乡村讨茶喝,一农妇叙说闹旱荒情况,解释没有茶,便将媳妇坐月子的酒斟了满满一碗给老叟。老叟一口饮毕,化为一道白光飘向缺牙山。次日,一场倾盆大雨下来,山民欢呼不已。从此,山民们每遇旱年,便用坐月酒,即娘酒登上缺牙山焚香求雨。

传说三:廖化发明

廖化字元俭,本名淳,襄阳人,曾为前将军关羽主簿,羽败,属吴。话说廖化归属了吴国,想离开吴国回蜀国,却没有机会,更何况还要带上0亲。

廖化在思念蜀国时,百无聊赖,于是将一些糯米用水浸透,接着,用甑锅蒸糯米,将蒸好的糯米放入陶器中,并将畲族人采集的一二十种药材投入糯米中,用稻草包裹住陶器,美其名曰:“服药、净身、草埋。”

陶器闲置久了,竟飘来一阵醉人的酒香,“黄酒”由此诞生了。廖化将这种美酒和美酒的“处方”献给孙权,酒醉的孙权放廖化回家。于是,廖化连夜带着母亲往西行走,恰巧在路上碰到东征的刘备,随刘备回了蜀国。

又有一说,这种黄酒不是廖化自己的发明,而是他母亲教他做出来的。于是,客家人称黄酒为“客家娘酒”,以示纪念,后来此称呼随着客家人南迁,沿用至今。

用客家娘酒炒鸡又名娘酒炒鸡、娘酒鸡、酒鸡、姜酒鸡,是客家地区用鸡肉(最好公鸡)、生姜、娘酒制作而成的一种风味小吃。其味香甜嫩滑,美味可口,具有健脾开胃、行气活血之功效,是客家人滋补身体的美味佳品,也是客家妇女生孩子后的主要滋补食品之一。客家女人坐月子的时候,家人将鸡肉和姜片生炒之后,加点糯米酒煮,给产妇服用。现在早已不再只是做月子的专用膳食了,平时想吃随时就可以做,每到过年时节,客家地区的梅州,几乎家家户户都要亲自制作几坛客家娘酒来接待亲朋好友。

七. 广东省 惠州 龙门县 蒜蓉观音菜

蒜蓉观音菜

观音菜:溪石孕育清甜菜观音菜是南昆山特有的一种石蒜,生长在海拔三百米以上的山溪边、石堆中,叶子类似韭菜,味道微辣、淡香,可以作为佐料,一般都用来做主菜。观音菜有个神奇的传说,早年南昆山遇到大旱时,受观音大师的甘露滋润长出石蒜,帮助人们度过危机,人们为了纪念观音,便把石蒜称为观音菜。

观音菜的做法很多,但是蒜蓉做法最能吃出它的独特味道。丹枫寨的师傅先将蒜蓉炒香,再放入观音菜,快速翻炒一两分钟,出锅。这样做出来的观音菜清甜爽滑,嚼在嘴里只感觉到齿颊之间满是浓浓的乡野之气。

八. 广东省 惠州 惠阳区 炒螺

炒螺

惠州人爱吃炒螺,相传与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吃螺有关。一天,东坡好友佛印和尚,寻得几斤田螺,生发雅兴,欲与东坡共享。不巧,坡公不在寓中。丫环问及佛印何事,那和尚伸手拍丫环臀部,又亲她小嘴,然后笑着走了。东坡归来,听完丫环投诉,哈哈大笑,说:“好!好!今晚有螺吃了。”这掌故生动、形象地比喻出吃螺特点:先敲掉螺壳尾部,再用佐料炒熟。吃时,用嘴吮螺尾吸螺口,方可得螺肉而食之。东坡吃螺掌故,一直影响着惠州人。今天,吃螺不仅仅是品尝佳肴,还已形成了一种饮食文化。

每当入夜,街头巷尾,百十步摆一摊者,炉火彤红,独揽生意;三五档聚一处者,灯火辉煌,争拢食客。灯光下,小桌上,田螺大、石螺靓。档主撮螺洗涤,夹去壳尾,佐以椒蒜,调以豆豉,猛火烧锅,油炒水局。稍后片刻,香气四溢。距数十米,便诱得路人唾液顿生,食欲大发。

若慕名食客前来,视盘碟若聚宝盆。一眼看定,无意挑剔,伸两指捏,出三指撮,稳稳在手。吮尾吸口,鲜美之汁,口福占先;嚼肉品味,口内留香,腹中营养。

九. 广东省 惠州 龙门县 龙门年桔

龙门年桔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据记载,龙门县年桔栽培已有近千年历史。1989年调查统计,全县百年以上的老桔树全县有200多株。年桔正当春节新年期间成熟,故名“年桔”,是人们逢年过节拿意头、图吉利的送礼佳品。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远销港澳及东南亚而闻名国内外。年桔系芸香科,柑桔属。果色橙红、鲜艳夺目,果皮光滑,果实肉嫩汁多,甜酸可口,具有独特风味;单果重60克左右,可溶性固形物12~14%,含酸量0.7~0.9%,果肉富含维生素C、柠檬酸和糖份。鲜果食用具有清心、润肺、养颜、促进消化等功能,果皮可制作陈皮,有药用价植。

2002年统计,龙门全县年桔种植面积4267公顷,年总产量3.2万吨。其中以龙华镇种植面积最大,其次是沙迳、麻榨、永汉等乡镇。

龙门年桔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广东省龙门县 《关于划定龙门年桔产地范围的函》(龙府函[2007]95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广东省龙门县现辖行政区域。

龙华镇始龙门年桔的重要生产基地,所生产的年桔已经注册,商标名称为“岁岁红”。全镇现有年桔种植面积3.8万亩,总产量1.7万吨,产值4000多万元。该年桔果大,色泽金黄,核少,酸甜适中,含有人体所需的大量氨基酸核维生素、矿物质。产品成熟期恰在春节前,迎合了我国人民新春图吉利的心里,故产品远销香港、澳门、深圳、东三省等地。去年远销至俄罗斯。几年来,该产品市场价稳定在每公斤2.4元以上。

十. 广东省 惠州 博罗县 酥醪腊肉

酥醪腊肉

每年入冬,博罗县长宁镇酥醪村的200多户人家家户户都加工腊味。由于农户选料都用自养的生猪,且腌制精细,味道特别,其腊味制品不仅在当地畅销。而且闻名珠三角地区。

酥醪腊肉,以其味“甘香、爽脆与不腻”自古以来久负盛名,为腊肉中之极品。其特异口感源自其传统饲养方法。采用漫长的一年多饲养期,煮熟饲料及每日喂食采自深山的青色饲料,饮优质之山坑矿泉水。采用山村传统工艺腌制和日晒风干而成。为无公害之环保食品。

酥醪人腌腊味很讲究,配方从不外传,山外的人大概只知道配料有茴香、八角、沙姜、蜜糖、料酒、生抽等十多种,但怎么也仿造不出它的特殊香味和爽脆可口的风味来。

腊味品种有:腊猪肉、腊猪头皮、腊猪舌、腊猪心、腊猪肝、腊猪肚、腊猪肠……一头猪除了猪血,别的什么都可腌制成腊味。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