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四川特产柚 四川特产哪里买比较好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四川特产柚 四川特产哪里买比较好更新时间:2023-01-06 07:27:36

一. 浙江省 温州 龙湾区 四季柚

浙江省苍南县四季柚栽培历史悠久,品质优良,早在十八世纪中叶就有“名家仙果”之称,被列入为清廷“贡品”。四季柚平均单果重1kg,中等大小,果实外观美,果皮极细,肉质嫩脆、汁多,风味浓郁、可口,且耐贮藏。它具有消食解毒、降火利尿、滋阴养血、润肺止咳、降压美容等药用功效。1985年以来连续被农业部评为优质水果,1990-1999年连续6次被评为全国柚类金杯奖,1992年被农业部授予“绿色食品”称号,1995年被评为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马站牌”四季柚在北京′99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上被认定为“中国名牌产品”。现有四季柚基地3.1万亩,年产鲜果6000吨,果汁1000吨。( 苍南)

二. 四川省 成都 彭州 彭州柚

彭州柚,主产四川彭州市。树势强壮,树冠高大,枝梢较密。果实近圆或扁圆形,单果重1 000~1 500g。

简介 彭州柚,主产四川彭州市。树势强壮,树冠高大,枝梢较密。果实近圆或扁圆形,单果重1 000~1 500g。果面黄色,较光滑,皮厚1.2em。果肉白色,脆嫩化渣,多汁,酸甜适口,风味较浓。每lOOml果汁含总糖7.18、总酸0.66g、维生素C47.34mg,可溶性固形物10.4%,可食率75.4%,单果种子数128粒,品质上等。果实10月下旬成熟,耐贮运。彭州柚适应性广,抗逆性强,丰产稳产。近年在当地发展较多。

规模 彭州柚 彭州柚是彭州栽培历史悠久的地方良种柚,在70年代前就有成片种植,那时全县仅种植7000株左右。88年由于县委、县政府的重视,报经中央林业部,批准为“彭州柚万亩商品生产基地”。近十年来间累计发展87万多株,栽植2.25万亩,产量达到550万公斤,产值达3700余万元。 92年以来,先后被评为成都市“市优”,获金奖,四川省“省优”果品, 95年获全国农业博览会“银奖”。

三. 广西 钦州 钦南区 蚝油柚皮鸭

蚝油柚皮鸭是钦州市一道美味佳肴。将柚子皮用炭火烤糊,再打磨干净,放入清水中浸泡,去其苦涩;鸭子则过热水晾干,上酱油,炸至金黄色,用文火焖至适度;再把切好的鸭子和柚皮放进铜锅,配以猪油、鸡骨、鲮鱼及蚝油等调料煮至入味而成。

四. 浙江省 台州 玉环市 玉环柚

玉环柚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产品名称:玉环柚

产品产地: 台州

产品特性:果大形美、色香俱全、肉嫩汁多、酸甜适口、品质超群

产品成分:糖份、脂肪、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

产品功效: 独具清凉降火之功效。

产品简介:玉环柚又名楚门文旦,1866年浙江玉环从福建引入文旦种子,实生繁殖选育而成。其主要特点:树势强健,生长迅速,树姿较直立,结果后逐渐开张,树冠圆头形或自然半圆形;果实呈高扁圆形,果顶平,顶中部略凹,单果重1000~1400克,果皮黄色有光泽;可食率56.9%~58.1%,可溶性固形物11%~12.5%,糖含量9.21~9.5克/100毫升,酸含量1.08~1.19克/100毫升,维生素C含量41.65~45.23毫克/100毫升。此外,还富含维生素B1、维生素B2、β-胡萝卜素及氮、磷、钾、钙、镁、铁、锌、硼等矿质元素。果实10月上、中旬成熟;适应性广,山地、平地和海涂均可栽培。砧木宜用酸柚、玉橙(杂柑类)和枸头橙。每亩40株,5~8年生亩产可产1466.7~2000公斤。玉环柚因皮薄易裂果,是我国推广发展的良种柚。

产品历史:清光绪初年,在江西做官的楚门山外张村韩姬宗,其妻上九华山进香途中,偶遇福建信女,分食其供佛后的厦门文旦,并留下种籽,带回乡里播种龙岩一带。后与当地土栾、玉橙等嫁接选育,一代代繁衍下来,品种渐臻优良,遂成柚类珍。1985年参加全国优质农产品评比,更名为玉环柚。

五. 四川省 成都 青羊 四川合川桃片

合川桃片始创于1840年。用上等糯米、核桃仁、川白糖、蜜玫瑰等原料,精制加工而成,是四川省地方名产之一。特点为粉质细润,绵软,片薄,撕开似“乔牌”卷裹不烂,色洁白,味香甜,突出浓郁的桃仁,玫瑰香味。1917年曾在巴拿马博展会上,获巴拿马金质奖。1926年在成都“花会”上,合川两家桃片厂分获特级奖和甲级奖。被四川省商业局评为1979年优质产品。色泽;玉白色,有光泽。组织:绵软俐片,散得开,卷得起,不粘结,不脱桃仁,无糖子、杂质。口味:香甜滋润,有桃仁、玫瑰香,回味清香。

六. 四川省 遂宁市 大英县 “天保”文旦柚

“天保”文旦柚为大英,驰名川内,堪称柚类珍品。果肉细嫩化渣,汁多味甜,清香浓郁。其体形如球,重可达四五斤。果皮常浸颗粒状油点,晶莹剔透,抚之芳香强烈;刺之有汁,香更浓烈。冬季成熟时为黄色,肉质丰满,味甘甜,无苦麻涩感。果皮留数日犹有余香。 1997年、1998年天保牌文旦柚两度荣获市优质水果称号。现大英县天保镇天宝湖畔各村社建有基地约1万亩,年产果近万吨,天保柚子协会所属供.

七. 重庆市 梁平 梁平柚

梁平柚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梁平柚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产于梁平县,已有200多年历史,为我国优良柚种。素以皮薄肉嫩,芳香浓郁,汁多香甜,营养丰富而久负盛名

梁平柚获历届全国柚类“金杯奖”、99“北京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奖,中国果品流通协会授予“中国优质梁平柚基地”称号,农业部授予“无公害农产品”。“中国名柚之乡”梁平,盛产柚子,郁芳香和富有营养的特点,可食部分比例大,占72.2%,久负盛名。分平柚以及尖柚两种,与广西沙田柚、福建文旦柚齐名,是全国三大名柚之一。

柚子的白色海绵层可制蜜饯,它具有清除胃中浮风恶气、色泽美观,可作精工用材。据《梁山县志》载:“梁山柚,圆形色黄,供生食,产于县境内虎城、凉水乡及附近一带。”目前,县境内培育有两大优良柚子品种群,一是平顶梁平柚,二是虎城镇一带尖顶的虎城柚。梁平柚具有果形优美,色泽鲜艳,皮薄肉嫩,浓三十年代,重庆省立教育学院农学系曾吉夫教授引种于该院培植;据西南农学院检测,果汁达40.7%,每100毫升果汁含糖9.8克,果酸0.21克,维生素111.7克,可溶性固形物14.1%,富含β-胡萝卜素。消食化气、去痰利尿、清热通便等药效功能。柚花含蜜丰富,可作薰茶的香源材料;枝叶、果皮均可提取芳香油料;柚树材质细致,果实较耐贮藏,群众有贮藏半年以上者。有的将柚子留在柚上到春节时采取,其风味尤佳。近年来,梁平柚参加各类评比,先后荣获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称号,全国优质柚金杯奖等多项荣誉。2004年11月,梁平被国家农业部授予“中国名柚之乡”称号。

梁平柚产地重庆梁平县境内,其中以龙滩、普桥等地种植历史最为悠久。四十年代,经果农专家评定梁平柚为优质柚,列入《果树分类学》中。2004年12月,重庆梁平县被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梁平柚之乡”称号。2007年12月被评为全国“千社千品”富农工程暨台湾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产品展示会“优质农产品”。2008年6月梁平柚获得了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成为全国首批准予登记的28个农产品之一。

八. 四川省 遂宁 船山区 牵牛山柚

牵牛山柚(var Qianniushan hort),清朝中叶由当地在江南为官的罗言商还乡时带回一株柚苗植于今瞿河乡与万林乡交界的牵牛山脚下,产果后,其果肉脆嫩化渣,味甜酸爽口,后人争相繁殖,形成一定规模,取名牵牛山柚。民国初年,罗氏家人因该柚销市甚旺,价格又高,于是运往成都试销。因其味美,交相赞誉,一时竟在成都获高出其他柚的几倍价格达到每个1银元善价,而且很快被抢购一空,从此牵牛山柚享誉川内。改革开放以来,牵牛山柚的发展得到各级党政重视,各地大力发展,争相栽培,全县现有约150万株,建成了以瞿河乡和万林乡为重点的县级名柚生产基地,已栽培125万株,其中瞿河乡65万株,万林乡60万株。该柚分别在1985年、1995年、1999年被评为市优质水果,1992年被评为省优质水果,1994年正式注册"牵牛山"商标。全县年产牵牛山柚1400-1700万个,产值3000万元左右,是我县水果行业中产值最高的项目,也是我县农民增收致富的骨干项目之一。

该柚系多年生常绿乔木,树势强,树冠自然圆头形,较开张。枝条粗壮直立,成年树和老树多斜生,枝刺退化或无。叶椭圆形,先端缓尖,叶面平滑,叶脉凸,叶片大而厚,叶缘具钝锯齿,叶柄翅较小,倒三角状,叶色较浓绿。花多朵排成聚伞花序,或单生;花萼4-5浅裂,被毛;花瓣近匙形,开花时反曲,雄蕊比花瓣短,子房球形。果实梨形或倒卵形,果蒂基部略下陷,有较明显的粗放射状沟纹,果蒂一边略高。果皮较厚,一般1.8cm左右。成熟后,外果皮金黄色,油细胞粗,微凹凸不平,海绵层白色。囊瓣壁薄,白色,11-13瓣,以12瓣居多,呈梳子形易分离。汁胞纺锤形,较大,油浸米黄色,晶莹透亮。果肉脆嫩化渣,酸甜爽口。一般单果重1000克左右,最重可达2000克以上,耐贮运。

根据地质矿产部成都地质研究所1992年测定,牵牛山柚各类理化指标如下:吸湿水24.60%,粗灰分4.10%,干物质79.54%,铝0.004%,硅0.035%,镁0.031%,硫0.07%,钾1.154%,磷0.147%,钙0.052%,可溶性固形物12%,单糖8.48g/100ml,总酸1.02g/ml,Vc85.18mg/100ml,微量元素中锰2ppm,铜1ppm,铁30ppm,锌3ppm。该柚具有开胃健脾,开胸顺气,醒酒提神,滋肤养颜的功能,是人类理想的绿色保健水果,也是馈赠宾客的佳品。

九. 四川省 成都 龙泉驿 四川回锅肉

锅肉是中国川菜中一种烹调猪肉的传统菜式,川西地区还称之为熬锅肉。四川家家户户都能制作。回锅肉的特点是口味独特,色泽红亮,肥而不腻。所谓回锅,就是再次烹调的意思。回锅肉作为一道传统川菜,在川菜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川菜考级经常用回锅肉作为首选菜肴。回锅肉一直被认为是川菜之首,川菜之化身,提到川菜必然想到回锅肉。

回锅肉:四川名菜,又称熬锅肉,传说这道菜是从前四川人初一、十五打牙祭(改善生活)的当家菜。川人家祭,多在初 一、十五,煮熟的二刀肉乃是祭品的主角,俗称“刀头”。家祭事毕,正当“刀头”温度适中,老成都俗话说:“好刀敌不过热刀头”是历代川厨对厨艺知识的精妙总结。
回锅肉还有两个评判标准:1.肉片下锅暴炒,俗称“熬”,必须熬至肉片呈茶船状,成都人说:“熬起灯盏窝儿了”;2.肉片的大小是筷子

特写(20张)夹起时会不断抖动。儿时的记忆,老辈子发话说:“吔。。。今天又拈闪闪嗦!”,达不到上述两个标准,必是失败的回锅肉。老成都煮刀头,必以小块老姜拍散、正宗南路花椒数粒共同下锅,家户人家为了节省燃料,提高效率,绝大多数会将刀头与萝卜同煮(煮时需要不断打去浮沫)。吃过这种肉汤萝卜,然后再夹起“回锅肉”入口,此刻你方可领略老成都“原汤化原食”乃是何等美妙!本菜的主要辅料包括:产地出自犀浦和唐昌的郫县豆瓣,甜酱,德阳酱油或者中坝酱油,缺一不可。蒜苗必须是成都周边郊县土产的本地香蒜苗。
本菜出锅装盘,可见肉片肥瘦相连,金黄亮油,蒜苗清白分明,虽熟仍秀。右侧图片的菜品,就是一盘失败的回锅肉。其他所谓“连山回锅肉,青椒回锅肉、锅盔回锅肉”等,均系派生出来的新派川菜,相比正宗老派的回锅肉,虽是枝枝独秀,却已不可同日而语了。

川菜之王

随便在四川搞个调查,选举“川菜之王”,绝对是回锅肉以压倒性的优势获胜。要把这个结果告诉外省人,也绝对会把他们给弄得一楞一楞地:“什么?最好吃的川菜不是水煮鱼和香辣蟹吗?!”
也难怪,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川菜堪称“一菜一格,百菜百味”;有数十个味系, 回锅肉

上千道名菜。目前正以摧枯拉朽之势遍布神州的众多川菜馆更是推陈出新百花齐放,连自视甚高的粤菜也未必能当其锋芒。这样的一个名门大系,怎么就把一个简单的回锅肉弄到王位上供起来呢?
回锅肉是川人喉咙里永远的一只小爪子。在游子远走他乡,旅思难消的时候给你轻轻地挠几下。于是乎泪水与口水齐滴,双眼共红油一色。这滋味才下心头,又上舌头。
回锅肉是川人的九转仙丹。哪怕一天辛劳后饿得偏偏倒倒来撒不起,只要来上一盘回锅肉加两斗碗白米干饭,肉片与油汤汤一并洗白,顿时神清气爽,元气恢复。又可以大声武气地展言子,冲壳子:你娃娃,虾虾!
回锅肉之于川人,颇似老火汤之于粤人。
它们同样意味着温暖、女人和家。0犒劳远方归来的幺儿,炒盘回锅肉;妻子心疼劳累的夫君,来盘回锅肉;全家“打牙祭”解馋,还是回锅肉。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回锅肉依然是川人难以割舍的情结。一个不会煲汤的四川主妇还可以当一个贤妻良母,但要是回锅肉都不会炒的话,那想当个泼妇也很难保住饭碗。小小一盘肉,竟关乎终身大事,想来也不可以等闲视之。
由此可见一斑,回锅肉的王位并非篡得。其一,川菜以麻辣著称,也不乏清凉境界。回锅肉行中庸之道,不偏不倚,中正仁和,颇有王者之风。其二,大妈小妹、老爸老哥衷心拥戴。没有群众基础的皇帝只能是草头王。其三,回锅肉取材简单,然颇有化腐朽为神奇之妙处。帝王多起于草莽,类也。其四,回锅作为 回锅肉

一种烹饪方式,有诸多演绎菜品,王道大行也。其五,回锅肉香味浓烈,一家炒肉,全村过瘾,有与民同乐之风也。
填档案要交代0三代,议论回锅肉不得不追本溯源。比较公认的说*是来自于民间祭祀。古时天子以太牢告庙,诸侯以少牢告庙。老百姓不敢僭越,猪肉当是首选。晋人常璩《华阳国志》里记载商周时期的蜀国是“山林泽鱼,园囿瓜果,四节代熟,靡不有焉”;而巴国是“土植五谷,牲具六畜”。
猪是当仁不让的“六畜”之一,那么川人食用猪肉至少可以追溯到这个时期。祭祀的猪肉讲究用“刀头”。也就是连皮带肉的一方肉,以肥为美,部位不拘。用滚水紧一下即可。祖先不得空现身来吃后人半生不熟的冷猪肉。这已被先人心领的供品,还有待于后人“散福”,用齿舌肠胃从物质上消灭它。
这滚过一水的肥大块,要再拿去烧煮的话显然肥腻不堪,难以克化。可这难不倒我们聪明的先民。他们在实践中找到了最佳的解决方案:切为薄片,以香蒜苗或青椒或莲白加上土产豆瓣酱爆炒;本来臃肿如肥0肉片顿时脱胎换骨为少女的婀娜曲线---所谓“灯盏窝”是也 回锅肉

;本来苍白的肉色变得如青春红颜,粉面含春。火烫的肉油激发出来的蒜苗香味四处弥漫,骄傲地宣告着主人的富足与滋润。经过这番烹制,肥肉变得鲜香爽口。夹一块裹着两段蒜苗的肉片,闪嘟嘟地泛着红油,一口咬下,闭嘴大嚼,任那肉汁在唇齿间恣肆,凭那奇香在肺腑间畅游。嚼到好处,扒两口干饭,顿觉志得意满,夫复何求!
肥而不腻,酒饭皆宜的回锅肉,“尚辛香,好滋味”的后人自然是把它发扬光大,推而广之。选料更为精细,技*更为纯熟。后来又出现“旱蒸”的技*和“连山回锅肉”、“香辣回锅肉”、“菜根香回锅肉”等精品。
随着川菜在全国的流行,包括回锅肉在内的四川名菜也为各地的人们所熟知和接受。不同菜系之间的交流合作从而促进祖国烹饪事业的发展壮大,这是一件大好事。
我们不应该做狭隘的保守的“正宗”派,要摈弃门户之见走出去请进来。事实上几大菜系自古至今都处在互相交融、彼此渗透的过程中,没有所谓绝对“纯正”的菜系。有技巧地移植和借用是值得赞许的。然而令我们遗憾是,在传播的过程中谬种流传以讹传讹的事例屡见不鲜。
在《新民晚报》“夜光杯”副刊上曾登过这样一篇东西:《我学会了烧回锅肉》。作者是一个自称“不会烧菜”的文人,在重庆采风呆了五天,“看了几回,心领神会”就“成功”地学会了做回锅肉。我们来 回锅肉

看一看他的做*:“先把鲜肉烧熟烧透,去汤把肉放在盆里备用,再放一汤匙精制油在热锅里,待油滚,即把肉倒下,炒了一会,就放适量的红油(红油一定要选用川湘食品店的,较正宗)和切碎的新鲜蒜叶,待红油渗入肉里,放些味精,就可盛起。这时满室洋溢香辣味道。.....用它下饭,真是味道上佳,打耳光也不肯放呢。”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