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开封特产大观菊花在哪买 开封菊花批发市场在什么地方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开封特产大观菊花在哪买 开封菊花批发市场在什么地方更新时间:2022-12-19 16:03:19

一. 安徽省 安庆 大观 安庆炒米

安庆炒米是安徽省安庆市的特色小吃。盛一碗滚烫飘香的鸡汤,撒一把炒米。不待炒米泡化,用汤勺舀起,慢慢品尝。这道鸡汤泡炒米,简单,质朴,却蕴藏着道不尽的家乡味道,让无数身在外地的安庆人为之魂牵梦绕。

炒米,是安徽安庆市特有的汉族小吃,属于安徽菜。0鸡汤泡炒米,是安庆的招牌菜。来了安庆不吃一顿0鸡汤泡炒米,确是一大损失。鸡汤泡炒米,本来是用来打尖的,现在却成了安庆的一道美食。盛一碗飘香的鸡汤,撒一把炒米,不待泡化,舀起,品尝。简单,质朴,道不尽的家乡味道。可能大家都不知道,在古代,炒米就是“冬米”。

关于“冬米”的词义,地方志解释说,这是因为爆米花只在冬季春节前后才制作。这个说法肯定是错误的:(1)旧时老百姓生活困难,平常也就粗茶淡饭,春节时炸点冬米,用以制作山粉圆子、切糖、欢团,小孩子当然也可以干吃。这说明,爆米花的确多在春节时制作,但其它时节遇到丧事、喜事,也可以制作,跟冬天并无必然联系;(2)仔细品味安庆方言,准确的叫法并不是“冬米”,而是叫“跺米”,这就跟冬天更没有关系了。

有些字典将“冬米”解释为糯米,又叫江米。虽然“糯”“江”古音与“冬”相近,但安庆方言所说的“冬米”明显不是糯米,它特指经过膨胀的爆米花,这是没有疑义的。旧时北方不产糯米,可能也不怎么制作爆米花,往往将南方人所说的“冬米糖”理解为糯米糖,这是不正确的。赣语地区将爆米花称为“冻米”,它与“冬米”“跺米”一样,不同的注音而已。

其实,安庆方言里的“冬米”“跺米”是注音字,本字就是“爆米”,也就是今天的炒米。爆,上古音读若跺。古代没有炸爆米花的大肚铁罐,更没有“嘭”的一声巨响,所谓“爆米”只不过是将糯米坯子在铁锅中加热炒熟,膨胀而成“爆米”。由于炒米膨胀程度小,并不0为“花”,所以方言只称“跺米”“冬米”,从来不称“冬米花”。后来随着爆米机推广,人们将爆米花称为冬米,原来的冬米(爆米)便改称为炒米。

过去艰难岁月,炒米是出远门时的干粮。路上实在饿了,抓一把就着水干吃。歇脚的时候如果有条件,也可以用开水冲泡着吃。农忙的时候,炒米可以带到田间地头打尖。

那个年代,泡炒米有两种方法:一是糖水鸡蛋泡炒米,俗称糖鸡蛋;二是油煎鸡蛋泡炒米,俗称咸鸡蛋。过去的人家难得杀鸡,而杀鸡的时候通常是下面条,鸡汤泡炒米实在不多见。

平常居家,如果来了贵客又不能留下来吃饭,通常需要烧茶。并不是泡茶,而是糖水鸡蛋泡炒米,做起来快速简单。鸡蛋一般是3个,客人不能全吃完,至少要留下1个给旁边流口水的小孩。

过年的时候,炒米常用来制作切糖,给小孩子当搭嘴食。在切糖众多花色品种中,有一种称为欢团。它跟切糖的原料完全相同,只是被捏成了团状。欢,本字是伙、合,也就是将糖浆、炒米、冬米、花生、芝麻这些东西伙在一起、合在一起。

在漫长的时期内,炒米不管怎么吃,它都是饭而不是菜。后来生活条件好了,鸡汤泡炒米逐渐流行起来,成为一道菜。在大多数上看来,它比糖鸡蛋、咸鸡蛋味道都要好些。今天,在安庆很多饭店里,都有鸡汤泡炒米这道菜。甚至,平常人家的炒米也是买来的,而不是自己亲手制作的。

炒米的制作程序是:将糯米淘净浸泡,添加适当的大米,否则太粘→用饭罾将糯米蒸熟(不能煮熟)→摊开晒干,变成糯米坯子→在铁锅中加热炒熟,膨胀而成炒米。

炒米的制作工艺,说起来也不难。选用上等糯米,先用开水浸泡,待其谷子(米粒核心部位)发软,能掐动,便用竹箩或簸箕捞起来,用大量冷水冲,洗清米粒外围,防止互相粘连。等水分沥干,便可下锅炒作。关键在于两点:其一,开水浸泡时间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时间长了,把米粒全部泡化了,成了一个粑,只好磨成糯米淀粉了;时间短了,米谷子未软,炒出来吃不动。其二,锅下的火力要恰到好处,火大了,把米炒焦了,吃起来有煳味;火小了,炒出来发僵吃不动。炒作最好用大铁锅,以竹子枝丫扎成扫帚形状,便于米粒翻动。锅里放入菜油,油热后下米,在大火的威力下,众多米粒在锅中竞相跳动、蹦高,宛如一场精彩的比赛,令人目不暇接且油香扑鼻。为了保证“比赛”秩序,每次下锅米量大约在二至三两(常用寿碗半碗),视锅的大小而定。

近些年,人们生活富裕,炒米已成为日常小吃。在古城安庆,到处可见小摊贩卖炒米,而且出现了“炸米”,即米不炒改用油炸熟。炸米操作简单,价格又贵几毛钱,故商家乐此不疲。

二. 广东省 清远 清城区 菊花

菊花

三. 河南省 开封市 鼓楼区 菊花火锅

菊花火锅盛行于晚清宫廷内,传入开封以有近百年历史。因开封的市花是菊花,因此原料来源得天独厚。它以鲜鱼为主(有“四生”和“八生”之别)。火锅内兑入鸡汤滚沸,取白菊花瓣净洗,撕成茬丝洒入汤内。待菊花清香渗入汤内后,将生肉片、生鸡片等入锅汤熟,蘸汁食用,其滋味芬芳扑鼻,别具风味,被视为火锅家庭中之上品。

原料:虾肉150克,牛柳150克,猪里脊150克,鸡肉150克,白菊花20克,菠菜60克,粉丝50克,花生米30克,盐4克,味精2克,料酒6毫升,胡椒粉0.2克,葱15克,香菜20克,香油10克,辣椒油3克,植物油20克,高汤1500克。

做法:1、虾、牛、猪、鸡肉各放一盘。花生末一盘,辣椒油1小碗。2、火锅装高汤对好味,上桌点燃,与涮料一起上桌,待高汤烧开后放入菊花,客人自己用筷子涮食。3、各种调料供蘸食即成。

特点:口味咸鲜,香辣,汤清味美。高血压病、高血脂症、冠心病、肥胖症、糖尿病患者宜少量食用;骨质疏松症、佝偻病患者及孕产妇宜适量食用。

四. 湖南省 湘西州 泸溪 泸溪菊花石

湖南省泸溪县菊花石,经地质、考古专家鉴定:菊花石矿产出在二叠系下统栖霞组上段,矿藏量丰富,由于其深灰色岩石中的天然白色花纹酷似秋天菊花,故而得名。泸溪县菊花石据查考,最初发现于清朝中末期,见于浦市镇菊花石洞中,洞中天然菊花石花大而形美,呈球状或半球状开放。1999年12月20日,湖南省政府赠送澳门特区的珍品—巨型菊花石雕《龙球》其石料来之泸溪浦市。一些菊花石珍品还远销东南亚、西欧、北美等10多国家,它们具有鬼斧神工般的形韵,银菊争妍,栩栩如生,每一件都是精雕细刻而成,使人爱不释手。

五. 湖南省 长沙市 浏阳 浏阳菊花石

菊花石是湖南省浏阳市的独特手工艺品,用生成于2.7-2.75亿年前的菊花石雕琢而成。菊花石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湖南、广西、江苏、贵州等地的二叠系栖霞期地层。其中以湖南浏阳菊花石最为有名。此石像菊花一样,花芯有单芯、双芯、三芯和无芯,有类似竹叶菊、绣球龙葵菊、蒲叶菊和金钱菊花型等。雕琢艺人利用菊花石这些特点,精工雕琢,理出花瓣,添枝加叶,浮雕成丛丛菊花。

近年来,突破平面造型,发展到立体多层花卉,并使人物进入这一独特的工艺品,如雕琢成“黄巢咏菊”、“天女散花”等人物神话故事作品。浏阳菊花石雕技艺精湛,构思巧妙,曾获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奖牌。

据科学家考证,早在两亿多年前,湖南浏阳的东乡一带是浅海,几经沧桑,自然界慢慢形成了由白色方解石组成的菊花瓣状的石菊花。由于日月的磨砺,石菊花便显得形态各异,绚丽多姿。菊花石是地质中的一种天然“花卉”。菊花石是由天青石或方解石矿物组成花瓣,花瓣中心由近似圆形的燧石构成花蕊,活似怒放盛开的菊花,故名“菊花石”。我国最早发现的菊花石产地是浏阳大溪河底岩石层中。

据《浏阳县志》记载,约在清乾隆年间,浏阳永和镇的欧锡藩偶然发现了菊花石,并取石雕砚,一时传为奇物。菊花石质地细腻,花态逼真,白色晶莹的菊花,陪衬黑色基质岩石的底色,黑白分明,古色古香,充分展现了自然造化的神奇。再若以精工雕琢成工艺品,更是锦上添花,精美绝伦。

六. 安徽省 安庆 大观 “老街”豆腐干

“老街”牌豆腐干系列,具有百年生产工艺, 口味纯真、细腻,是一种低脂肪高蛋白的绿色食品,享誉省内外。( 安庆)

七. 重庆市 沙坪坝区 菊花酥

菊花酥为川式糕点中的油炸品种,工艺水平较高,形制美观,如盛开的菊花;复瓣舒展,黄红相间,色泽雅致悦目。可上筵席,可作茶点。

原料配方: 水皮:特粉15公斤化猪油3.75公斤 油酥:特粉10.5公斤化猪油5.25公斤色素按国家标准 馅料:豆沙(或松酥面)12.5公斤化油(炸油)7.5公斤

制作方法:

1.皮料:皮料分水皮和油酥。水皮以特粉、化猪油加水(按特粉1公斤、水0.4公斤的比例)搅拌3分钟左右即成;油酥以特粉加化猪油拌合均匀而成。水皮与油酥均着红、黄二色,备用。

2.包酥:用水皮包油酥。红色水皮包红色油酥,黄色水皮包黄色油酥。包酥后擀成长方形,卷回,压成长方形块状,然后将红色和黄色的酥坯重叠(两色酥坯可交替),再包心。

3.成型:酥坯包心后,擀成圆球形,用发具划成瓣状。划瓣可划为三刀六瓣或四刀八瓣。划瓣时,要从顶划到腰部以下,深度以不漏心为度。

4.炸制:用特制丝舀托住制品下锅炸制。炸制油温140~150℃,时间10分钟左右,制品舒展如花,熟透,即可起锅。

松酥面心料制法:松酥面心料配方为:特粉25公斤、川白糖粉12.5公斤、化猪油2.5公斤、鲜鸡蛋5公斤、发酵粉0.375公斤、水5公斤左右。以上配料产松酥面50公斤。制作时,先将川白糖粉、鸡蛋搅拌3~5分钟,再下发酵粉和面粉,搅拌均匀即可。

规格:如菊花形,花瓣层次分明,体形完整。

色泽:黄红二色,雅淡分明。

组织:疏松、不露心,无杂质。

口味:酥脆化渣,香甜可口。

八. 河南省 开封市 禹王台 开封羊双肠

“羊双肠”又叫“羊双肠汤”,属于豫宴之一,是用羊的大肠和小肠熬制而成,据“老开封”讲,过去卖羊双肠的大都没有固定的摊位,而是担着挑儿沿街叫卖,担子的前边放着用劈柴燃烧的小炉子,炉子的上面放着熬汤的小深兜锅,担子的后边放着事先熬好的老汤、肠子和碗筷。解放后卖羊双肠的才有固定的摊位。

双肠汤是开封的传统风味小吃。它首创于何时?众说不一,但它的庖制祖师却真真切切地是当地一家牛、羊屠宰场的穷苦帮工。

他起早摸黑、抬牛背羊,为场主劳碌一天,得到的赏赐是一盆牛、羊下水,揣回家,大肠里翻外,小肠要剪开,冲呀!洗呀!在净字上下苦功夫!煮熟后,挑起汤锅、碗筷,凌晨3时开始沿街叫卖。一两个铜钱一大碗,佐料有咸盐、辣椒面,汤可随意添,因沸腾的汤色如霜降,又称羊霜肠。顾客全是当年起早打工、上学的穷哥们。新生的羊双肠汤,如同一叶小舟,凭仗自己赶早和廉价的优势,为风味独特的开封小吃家族增加了一个新成员。

开封羊双肠汤俗称羊双肠又称羊霜肠,营养丰富,男士大多喜欢食用。明代的开封市场上已有售卖,流传至今,愈益兴盛。其制作方法:先把羊的大小肠小肠洗净,灌以羊血煮制熟后切成半寸长,与胎胞羊、羊腰、羊肠一起入锅再煮,煮到汤色泽红、白、绿相间,醇香无膻,汤鲜肉美。该汤有温补肾阳、强体壮身的功效。著名相声演员马季曾在开封食此美味,食后赞不绝口,戏称“天下第一”

近些年来,喝羊双肠的人特别喜爱吃“羊外腰”和“羊衣胞”,不光是图它好吃,还图其“滋肾补精”的药用价值。“羊衣胞”也叫“胞衣”或“胎衣”,中医认为可以治疗劳伤、虚弱等症。“羊外腰”又叫“羊外肾”,指羊的1,虽然是羊的下脚料,但含有蛋白质、脂肪、磷、铁、钙、维生素、碳水化合物等丰富的营养物质。中医认为其具有大补虚劳、益气辅肾、温中缓下、逐痰利水等功效,可用于肾虚、阳痿、尿频、遗尿、腰酸膝痛、耳鸣等症,是一种较好的补阳性食品。新鲜的羊外腰色泽洁白,有弹性,丰润饱满,表皮带有鲜红的血丝,无粘液。

羊双肠汤治胃病有科学根据,1997年7月12日《南方周末》报刊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生化工程博士林赞峰专论羊胎素的医用功能一文中说:‘运用现代生物科学,将孕育五个月之久的羊胎盘,精制成羊胎素是千年古方紫河车(人的胎盘)的发展和应用,羊胎素与紫河车一样具有神奇的效果,经科学试验证明它能补养气血,扶元益肾,消除疲劳,改善食欲,增强体质。”

羊双肠制作方法:先把羊的大小肠小肠洗净,灌以羊血煮制熟后切成半寸长,与胎胞羊、羊腰、羊肠一起入锅再煮,煮到汤色泽红、白、绿相间,醇香无膻,汤鲜肉美。

九. 河南省 开封市 鼓楼区 开封月饼

开封月饼月饼属节令食品,品种繁多,开封流行和生产的月饼有30余种。

开封月饼风味各异,造型美观,以形美质优著称。品种以提糖、提酥类为主,并引进了南式、广式等品种。食品老号"老宝泰"、"包耀记"、"晋阳豫"、"五福"、"三阳观"等生产的月饼,用料考究,工艺独到,继承传统,长期在群众中享有盛誉。市第一食品厂和回族食品厂的提糖月饼以及市第一食品厂和市副食品公司第五商店生产的蛋黄月饼,均为省评定的优质产品。

提糖月饼以造型端庄、图案美观著称。具有六不(即不偏脸、不露馅、不起泡、不裂口、不飞边、不腰青)两无(无空洞、无焦污)之特点。其口味绵甜,能透出浓郁的玫瑰香味。其中以五景十色的"套饼"最为著名,有三斤套、五斤套、七斤半套、十一斤半套、十六斤半套等规格,尤以"二龙戏珠"、"蟾宫折桂"、"广寒仙子"、"玉兔捣药"、"龙凤呈祥"、"五谷丰登"等胜景图案受城乡人民欢迎。

广式月饼皮薄馅大,有五仁、豆蓉、莲蓉、冬蓉、酒香、烤鸭、香肠、八宝、什锦等品种;双麻月饼以麻仁浓香见长,有提糖、枣泥等花色。蛋黄、桃酥、双酥、蒸酥等品种,风味各异,深受广大群众喜食。

十. 广东省 中山 菊花炸鱼球

菊花炸鲮鱼球之所以有特色,除以菊花为菜食外,又因中山所产鲮鱼,尤为肥美。

菊花炸鲮鱼球的祖传制法:以鲮鱼肉配入生粉、水和腊肉粒(或肥肉粒),另蒜茸、陈皮、盐糖、味精等。搅拌至起胶;又放入生粉、开水,再搅拌,放入配料,以顺同一方向,由慢至快地搅拌,然后挤成球状,入油镬炸之。炸至呈金黄色,便可上碟。碟边再以食用菊花生菜丝铺成图案装饰。食用时,还可佐料配蚬蚧汁,其味更加香甜独特。小榄所制的蚬蚧,也是无与伦比的。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