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辽宁凤城秋天的水果特产 辽宁凤城特产水果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辽宁凤城秋天的水果特产 辽宁凤城特产水果更新时间:2023-01-06 07:21:34

一. 贵州省 毕节 织金县 贵州织金的特产-血豆腐

贵州织金的-血豆腐等系列腊味食品系清代兵部尚书总督太子少保丁宝桢家乡对皇宫的贡品。每年腊月间,将山区农家的肥猪屠宰、切块成片加以秘方香料腌制而成,将猪血与酸汤豆腐揉捏成丸; 然后皆以独特的方法熏制,食之肥瘦相宜不腻,味美异香爽口,是享誉全国的地方之一。
贵州织金风味土制烟熏血豆腐忠于传统,用料考究,加工精细,质量上乘。是山外赤子倍加珍视的家乡美味,亲友之间馈赠表意的上佳礼品。备受前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一一织金洞旅游观光的中外来客普遍赞赏。

二. 湖北省 孝感市 汉川 晏桐根的金钢脚

晏桐根的金钢脚:晏桐根,城关北街人。曾在北街现酒厂处设桶炉,以炕金钢脚为主,兼发麻花,猪耳朵。晏桐根的金钢脚,看起来很结,吃起来却很泡,既香又脆,很受青少年的欢迎,他发的麻花、猪耳朵,个个成形,成为汉川小孩最爱吃的风味小吃之一。

三. 辽宁省 丹东 凤城市 凤城蚕蛹

凤城蚕蛹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凤城蚕蛹是辽宁丹东凤城市的。

凤城蚕蛹

凤城市蚕业协会

11946981

蚕蛹(活的)

四. 辽宁省 大连市 金州区 辽宁苹果

辽宁苹果

辽宁,人称“苹果之乡”。这里出产的苹果素以质优量大、味美耐贮而驰名中外。苹果产量曾长期居全国首位。目前全省苹果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四分之一,出口量占全国出口苹果总量的四分之三以上。

苹果,属蔷薇的大宗水果,号称“温带水果之冠”。它既可以鲜食,也可以加工成果干、果脯、果酱、果汁、罐头和用于醇洒。其药用价值也较高,中医认为,它具有补心益气、生津止渴、开胃健脾之功能。现代医学发现,苹果能防止胆固醇增高、减少血糖含量、治疗糖尿病,还可以减轻环境污染造成的慢性中毒。常吃苹果对增进人体健康大有益处。

辽宁苹果着色美观、果面光滑、香气浓郁、肉质细腻、甜酸适度、清脆可口、耐运耐贮。

五. 广东省 佛山 顺德 凤城蜜软鸡

凤城蜜软鸡

用料:光鸡项1只重约750克,蜜糖5O克,上汤50克,猪油、味精、精盐备适量,另姜葱茸2小碟,红萝卜改成的花1朵,芫荽2棵。

制法:

1、用碗盛载蜜糖、猪油、精盐、味精,加入上汤溶解、和匀。

2、把鸡洗净,在开水中来回烫几次,慢火免盖浸至仅熟,随即“过冷河”,起肉去骨(留用),并留五体。

3、把鸡骨与鸡颈斩件,加入1/4味料和匀上碟。将肉斩件,铺在鸡骨上,摆上五体拼成鸡形。把剩下的蜜糖、味料均匀地浇在鸡肉上,将红萝卜花放在鸡头前,以芫荽叶伴花衬托。

4、把姜葱茸调味和匀,用滚油溅香,随鸡上碟佐吃。

特点:皮爽肉滑,味鲜香甜,花味芬芳。

六. 辽宁省 铁岭市 调兵山市 辽宁辽育白牛

辽宁辽育白牛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辽宁饲养牛的具体时间已无从考证。契丹辽国建立后,由政府建立国有牧场,设官统一经营管理,到辽代中后期,契丹辽国“群牧滋繁,数至百万有余”(《辽史食货志》),除了官营国有牧场外,契丹上至亲王,下至平民,都有不同数量的牲畜私产。元明清至建国前后,牛已成为辽宁农业生产的主要动力工具,饲养方式也由散养变成散养与圈养相结合,家庭拥有牛等牲畜数量的多少,成为农户财富多少的重要象征。20世纪70年代,随着我国农业机械化程度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牛的役用价值需求呈下降趋势,对牛的肉用需求迅速增长。在此背景下,辽宁畜牧人通过引进法国大型肉用牛品种夏洛莱,与本地黄牛进行级进杂交,历经40年,育成辽宁第一个全国第三个专门化肉用牛品种-辽育白牛。辽宁辽育白牛具有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高、产肉多、耐粗饲、抗逆性强、肉质好、繁殖力高等优点,已是辽宁广大农牧民脱贫致富的主要畜牧饲养品种。目前,辽育白牛开发已纳入《辽宁省现代畜牧业推进计划》、《辽宁省畜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辽宁省畜牧兽医局重点工作”,辽育白牛全产业链开发格局基本形成,辽育白牛的知名度不断提高,产业拉动作用持续增强。

辽宁省培育的辽育白牛新品种已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的审定,并由农业部正式予以公布。辽育白牛是辽宁省第一个自主培育的专门化肉用牛品种,是辽宁省肉牛产业发展进程中的一件大事。

据了解,过去辽宁省饲养的主要是靠自然选择形成的役肉兼用型的本地黄牛,其产肉性能低下。辽育白牛新品种的培育成功,扭转了辽宁省肉用种公牛过度依赖进口状况,特别是为进一步加快全省肉牛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种源条件。辽宁省将大力开展辽育白牛产业开发示范工作,以市场化运作为手段,通过龙头带动、科技支撑、体系保障和政策扶持等举措,逐步做大做强辽育白牛产业,努力把该省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优质肉牛供种基地和中、高档牛肉生产基地。

地域范围

辽宁辽育白牛产于辽宁地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18°53′-125°46′,北纬38°43′-43°26′,辽宁省东北与吉林省接壤,西北与内蒙古自治区为邻,西南与河北省毗连,与山东省隔海相望。以鸭绿江为界河,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隔江相望,南濒浩瀚的渤海和黄海。主产区包括铁岭市的开原市、调兵山市、昌图县、西丰县、铁岭县;沈阳市的辽中县、新民市、法库县、康平县;阜新市的彰武县、阜新蒙古族自治县;锦州市的凌海市、义县、黑山县、北镇满族自治县;盘锦市的盘山县;丹东市的凤城满族自治县、宽甸满族自治县;鞍山市的海城市、台安县、岫岩满族自治县;抚顺市的抚顺县、新宾满族自治县、清原满族自治县;本溪市的本溪满族自治县、桓仁满族自治县。计9个市26个县(市、区)469个乡(镇、街道)。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 辽宁辽育白牛全身被毛呈白色或草白色,鼻镜肉色,蹄角多为腊色;体型大,体质结实,肌肉丰满,体躯呈长方形;头宽且稍短,额阔唇宽,耳中等偏大,大多有角,少数无角,公牛头方正,额宽平直,头顶部有长毛,角呈锥状,向外侧延伸;母牛头清秀,角细圆,向两侧并向前伸展;颈粗短,母牛平直,公牛颈部隆起,无肩峰,母牛颈部和胸部多有垂皮,公牛垂皮发达;胸深宽,肋圆,背腰宽厚、平直,尻部宽长,臀端宽齐,后腿部肌肉丰满;四肢粗壮,长短适中,蹄质结实;尾中等长度;母牛乳房发育良好。 辽宁辽育白牛毛色一致,体质健壮,性情温顺;耐粗饲,抗逆性强,适应性广,易饲养,增重快,宜肥育;早熟性和繁殖力良好;群体遗传稳定,耐寒性强,能够适应广大北方地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辽宁辽育白牛成年公牛体重910.5Kg、体高146.2cm、体斜长186.8cm、胸围229.3cm;母牛体重451.2Kg、体高126.8cm、体斜长164.4cm、胸围179.2cm;初生重公牛41.6Kg,母牛38.3Kg;6月龄体重公牛 221.4Kg,母牛190.5Kg;12月龄体重公牛366.8Kg,母牛280.6Kg;24月龄体重公牛624.5Kg,母牛386.3Kg。 (2)内在品质指标 辽宁辽育白牛牛肉色泽呈鲜樱桃红,实际检验值3.39,被认为是最佳肉色;各种氨基酸含量达84,粗蛋白含量在80-85之间,牛肉中胆固醇含量220.2( mg/100g),脂肪实际检验值10.61,脂肪色泽呈白色,质地较硬;沉积于肌纤维之间的脂肪(大理石花纹)比较丰富,大理石花纹实际检验值为3.91,多汁性为4.73,胴体的肌肉剪切力3.45Kg/平方厘米,系水率为72.1,失水率为23.1。可见,辽宁辽育白牛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等优点;辽宁辽育白牛牛肉口感和嫩度较好,柔软多汁,风味较好。 (3)安全要求:辽宁辽育白牛所采食的饲料应符合《绿色食品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饲料卫生标准》。兽药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规范》、NY5126-2002《无公害食品肉牛饲养兽医防疫准则》并在兽医指导下进行。对隔离治疗的牛,待其完全健康后方可转入健康群体。需要处理的病牛,应参照GBl6548-1996《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牛的要求进行处理。饲养场内应设牛粪尿、褥草和污物等处理设施,废弃物应遵循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原则。粪便经堆积发酵后可做农业用肥, 污水应经发酵、沉淀后才能作为液体肥料使用。预防传染病的疫苗应符合农业部的《兽用生物制品管理办法》的规定。 疫苗的接种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辽宁辽育白牛防疫技术规范》的要求,结合当地疫病的流行情况,有针对性地选用疫苗, 并按疫苗使用要求进行接种。寄生虫预防要选择高效、安全的抗寄生虫药。

七. 辽宁省 大连 庄河 庄河鸡

兼用型。原产于辽宁省庄河县,又名大骨鸡。外貌特征:单冠直立,体格硕大,身高颈粗,胸深背阔,腹部丰满,腿粗胫长。公鸡颈羽多为浅红色,鞍羽深红色,胸羽黄色,肩羽红色,主尾羽和镰羽黑色,绿色光泽,成年体重3千克左右,最大体重6.5千克。母鸡羽丰厚,胸腹部羽为浅黄至深黄色,背部黄褐色,尾羽黑色,成年体重2.3千克以上,平均年产蛋146枚,平均蛋重63克以上。

八. 云南省 丽江 华坪县 纳西族的七星披肩

近代以来,丽江纳西族男子服饰与邻近汉族的基本相同。一般说来,农村青壮年男子下地劳动多穿一排布扣的对襟衣,外罩羊皮坎肩,下着长裤,穿本地布鞋,免冠或打头帕(俗称“搭头”),腰束带子;平日或赶街时多穿汉式长布衫,戴毡帽。妇女服饰,则明显保留本民族特点。她们内穿汗衫,中穿右衽宽腰大袖的大褂,前幅及膝、后幅及胫,外加毛质或布质的坎肩,下穿长裤(下脚不缝边),打脚带,脚穿挑绣图案的布绒面、皮底船形绣花鞋,逢年过节才穿袜子或裹上脚布。衣服多为蓝、白、青三色,在领、袖、襟等处绣有花边。腰束百褶围腰。妇女下地劳动或外出走亲访友时,再披上羊皮披肩。披肩的制作颇为精巧,背面上端衬着黑平绒或黑色毛幅巾,其下用七对皮条穗订有并排的七个绣花小圆布圈(早先妇女披肩肩部还有两个较大的绣花圆布圈以代表日月),这种“披星戴月”的披肩,象征着纳西族妇女的勤劳。已婚妇女在头顶梳发打髻,戴圆形的纱帕(“古井”);姑娘们则将发辫盘在脑后,戴布头巾或黑绒小帽。少数山区妇女,多着麻布衣裙。

泸沽湖云南一侧纳西族的服饰,与丽江纳西族有明显的差别。男女儿童13岁前均穿长衫,13岁行过成年礼(即女子穿裙子、男子穿裤子)后,他们才换上成人服装。成年妇女喜穿红、蓝、紫色的上衣,用彩色布条镶边,钉双排纽扣,穿浅蓝和白色衬里的双百褶裙,裙长及足背。她们还喜束红、黄色腰带,穿青布绣花鞋。青年男子头梳小辫,或盘在头顶或垂于脑后,壮年则戴自制青布小帽或皮帽。他们喜欢藏族服饰,如戴藏式呢帽,穿藏靴,佩铜、银质的大耳环,显得英姿骁勇。

新中国成立后,丽江纳西族的服饰有了较大变化,其趋势是向节省布料、便于劳动和工作的方向发展,且与汉族基本相同,只是姑娘们一般都还有一套民族服装。泸沽湖畔纳西族的服饰则变化不大。

九. 辽宁省 朝阳 凌源 凌源蓝莓

凌源蓝莓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凌源蓝莓是辽宁省朝阳市凌源市的。凌源市宏达悦牛农业科技生态园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反季蓝莓生产基地。凌源蓝莓获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据《凌源县志》记载,乾隆时期在塔子沟(今凌源市)瓦房店乡黄金川山上已有野生蓝莓生长的历史。地方百姓也把这种水果称之为“蓝梅果”。因其产于凌源,被人们习惯性称为 “凌源蓝莓”。

2011年,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建立,凌源市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大力推行“公司+基地+农户”产业模式,由朝阳宏达企业集团出资,以旗下子公司辽宁宏达悦牛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为龙头,与国內五所农科院校技术合作组成专家团队,经过对塔子沟(今凌源市)一种野生小灌木蓝莓进行筛选,利用组织培养繁殖速度快,能保持品种特性,具有脱毒效果的科技手段,在世界闻名的“红山文化”故里,凌源市瓦房店,培育出了高品质的高档水果“凌源蓝莓”。 并建成了“凌源蓝莓”产业园区1000余亩,农业总产值增加1个亿,农民收入增加6千万。

凌源蓝莓质量技术要求

一、品种

“越橘”、“北陆”、“喜来”。

二、立地条件

产地范围内海拔高度450m至1150m,土壤类型为砂壤土,土层厚度≥30cm,有机质含量≥1.2%,土壤pH值4.0至6.5。

三、栽培管理

1.育苗:扦插及组织培养。

2.定植:露地4月上旬至5月上旬;温室2月上旬至3月下旬或11月中旬至12月下旬。

3.施肥与管理: 每年腐熟有机肥≥5000kg/667㎡(亩)。

4.整形修剪: 丛状树形,冬季修剪和夏季修剪相结合。

5.管护:对野生越橘及时疏枝,定期对老树平茬更新。

6.环境、安全要求: 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采收

3月中旬至7月上旬果实全蓝色、果蒂无红青色时采收。

五、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果皮厚,果粉白色浓厚,果肉细腻,果香浓郁。果实单果重≥3g。

凌源蓝莓

辽宁省凌源市现辖行政区域

凌源市人民政府《关于“凌源蓝莓”地理标志产品名称和地域范围划分的函》,凌政函〔2013〕21号

辽宁宏达悦牛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LHYN01~2-2013《凌源蓝莓》

十. 北京市 昌平 昌平水果型苤蓝

昌平水果型苤蓝--2015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昌平水果型苤蓝球茎表皮为淡绿色,肉色白净,呈半透明状。水果型苤蓝以生食为主,口感脆嫩爽口,略带清香,也可凉拌、做沙拉等美味。

果苤蓝是20世纪90年代末从欧洲引进的特菜新品种。克沙克水果苤蓝晚熟,抗性强,产量高且不易糠心,可长期贮藏。一般心叶不再生长时就要及时采收,避免采收过晚,茎皮变厚变硬,茎肉纤维老化而影响品质。采收时连根拔除,用刀削去根部和大多数叶片,顶部留3~4个嫩叶,就可以包装出售了。另外,储存时应放入塑料袋及保鲜袋中,放入冰箱冷藏室,储藏适宜温度为3℃。若温度过高则会影响品质。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