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南丹县特产是什么 南丹土特产专卖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南丹县特产是什么 南丹土特产专卖店更新时间:2022-12-13 05:05:41

一. 广西 河池 南丹 南丹黄腊李

南丹黄腊李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南丹黄腊李原产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县罗富乡,在当地已有一、二百年的种植历史,是南丹最著名的传统土之一。南丹位于广西西北部,地处云贵高原温带落叶果树分布带向广西丘陵亚热带落叶果树和常绿果树混交分布的过渡地带,地理环境复杂而独特,孕育了别具地方特色的李中珍品——南丹黄腊李,其果实端庄,色彩亮丽,外观琳珑剔透,果肉酸甜适口,质地爽脆,风味、口感独特,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就蜚声广西区内外,九十年代初被国内果树专著收录为优良地方李子品种,是南丹特色水果的典型代表,被授予广西河池市“优质农产品”和“名牌产品”称号。2001年7月,南丹县被中国之乡推荐暨宣传活动组织委员会命名为“中国黄腊李基地”。

黄腊李产于广西南丹县罗富、小场一带,是南丹县特有的李果品种,它的种植有着千年的历史。据史料记载,黄腊李明清时期的贡品。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影响,形成了南丹黄腊李独特的风味和品质。

1983年至1993年经广西壮族自治区有关部门连年调查和鉴评,认为其“早结、高产、稳产、盛果期长、品质优良、色美味甜肉脆,是我国目前有推广价值的优良品种”。

黄腊李果大,均匀,色泽鲜艳,果品直径一般4—5厘米,平均果重53.2克,最大达62.2克。其果面底为金黄色,成熟时有鲜红霞色,看起来黄亮黄亮的,在红霞色的点缀下,似少女羞怯的红晕,可爱之极。

果面还有一层薄薄的腊粉,对果实形成严密的保护,果皮极薄,易剥离,肉质细嫩,纤维少,淡桔黄色,肉质厚,一般1.39厘米左右,酸甜适中多汁,香味浓郁。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水果部门检测,可溶性固形含量为10—12%,总糖含量为8.2%,还原糖7.45%,蔗糖1.52%,总1.24%,维生素C5.71毫克/百克,水分86.5%,PH值3—4,常温下果实可贮存6—8天,每年6—8月成熟上市。

地域范围

南丹黄腊李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县行政区域内的城关、罗富、吾隘、大厂、八圩、里湖、芒场、车河、六寨、月里、中堡等11个乡镇及其所辖的行政村。保护范围位于东经107°1′-107°55′,北纬24°42′-25°37′之间,区域面积为3916平方公里。保护面积1000公顷,产量3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南丹黄腊李果实近圆球形~扁圆形,果顶平微凹,梗洼深、广;缝合线明显,两侧稍不对称;果皮有光泽、腊黄色、有红斑。果粉厚,灰白色。平均单果重53克。果肉黄色,内质爽脆、细腻、汁多、清甜。种核小,粘核。2、内在品质指标:南丹黄腊李可溶性固形物占比≧11%,总糖(以葡萄糖计)占比≧7%,总酸(以柠檬酸计)含量≦1.3g/100g,可食率>95g/100g。3、安全要求:南丹黄腊李实行无公害化、标准化生产,产品符合《NY/T2798.4-2015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质量安全控制技术规范》中第四部分:水果的标准要求。

二. 广西 河池 南丹 南丹瑶山红梨

南丹瑶山红梨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南丹瑶山红梨”原名“南丹糖梨”,是从南丹县传统栽培的梨树品种中筛选出来的优良早熟梨品种,因其果实外观褐红色而得名。南丹瑶山红梨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南丹县位于广西西北部、云贵高原南缘,海拔高度500~1000m,地处东经107°1'~107°55',北纬24°42'~25°37'之间,年平均气温在15.3℃~18.9℃之间,极端最高气温为35.5 ℃,最低气温-5.5℃,1月平均温度6.7℃~8.5℃之间,≥10℃的年积温5800℃~6600℃,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223.5小时,年均降雨量1257 mm~1591mm,属南中亚热带山地气候,是亚热带常绿果树带与云贵高原落叶果树常绿果树混交带的过渡地带,独特的生态环境,孕育了丰富果树种质资源,其中不乏品质优良,地方特色明显的果品,瑶山红梨即是其中之一。

“南丹瑶山红梨”原名“南丹糖梨”,是从南丹县传统栽培的梨树品种中筛选出来的优良早熟梨品种,因其果实外观褐红色而得名。该品种性状稳定,早结丰产,品质优良,抗逆性强,果实七月下旬至8月上旬成熟;该果实圆球形,果实中等大,平均单果重165g-205g;果皮褐红色,富光泽,果点细密,无锈斑;果心小,果肉白色,不易褐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15%,最高可达16%;肉质中细酥脆,浓甜蜜香,果汁多,品质上等。2003年7月21日在广西南方早熟梨专家组评审会上,瑶山红梨以其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美丽的外观(少有的红色品种),在众多的国内外早熟梨品种中独具特色而倍受专家们的推崇,认为其果品很有市场竞争力,极具发展潜力。2005年8月3日,瑶山红梨优选单株经过自治区水果专家组三审评定,被评为广西区优良果树单株。

近年来,南丹县委、县人民政府把瑶山红梨确立为全县重点发展的水果品种之一,制定了一系列的激励政策,鼓励农民大量种植瑶山红梨,大力发展地方特色水果产业,目前以八圩、城关、大厂、六寨、芒场等乡镇为主的瑶山红梨生产基地已逐步建立起来,全县瑶山红梨面积近万亩,年产量近5000吨,产量仍在快速增长。计划到“十一五”期末,瑶山红梨种植规模将达到3万亩,年产量3万吨以上,将成为南丹一个地方特色明显的水果产业。

地域范围

南丹县的城关、罗富、芒场、八圩、车河、大厂、里湖、月里、六寨9个乡镇

南丹县“瑶山红梨”和“冰糖梨”是瑶族山区的地方特有品种,广西自治区专家组鉴评为早熟优质。因质优果靓,近年销售价格不菲。“瑶山红梨”和“冰糖梨”于7月下旬开始成熟上市,主产区为南丹县六寨镇、城关镇和八圩乡,总产量约3000吨。

三. 甘肃省 张掖 山丹县 张掖黄酒

张掖黄酒在张掖是祭祀、婚丧的必备之物,如民间儿女结婚,父母给他(她)酿酒一罐,到时候用来待客。 张掖的黄酒历史悠久,很早以前当地先民就开始采药曲。后以高梁青棵大麦为酒基,糯米为引料,选用当归、桅甘、陈皮、红花等数十种名贵中药,加大麦制曲,精工酿造而成,是低糖分、营养丰富的饮料,人体必不可少的十七种氨基酸含量丰富。

四. 甘肃省 张掖 山丹县 山丹羊肉

山丹羊肉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山丹羊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功获得国家商标局受理批文,并予以公告,它标志着“山丹羊肉”以其独特的品质、人文特征及自然因素获得了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保护。这是山丹县首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山丹县是全省的养羊大县,群众历来就有养羊的习惯,近年来,该县以实现全省畜牧大县向全省畜牧强县转变为目标,着力健全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动物疫病防控、畜牧业科技服务三个体系,实施养殖规模化、畜禽良种品牌化、生产标准化、饲草优质化、经营产业化、服务社会化“六化”工程,大力构建现代畜牧产业体系,全县各类畜禽饲养量达到266.5万头(匹、只),其中,羊饲养量达到132万只,畜牧业产值达到3.65亿元,农民人均牧业纯收入达到1870元。

“山丹羊肉”是河西走廊具有悠久历史的地方传统特色产品,无腥膻异味、肉质鲜美、口味独特,深受县内外广大客商的赞誉。目前,已注册了“高原龙”和“焉支山”2个羊肉商标,并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和ISO2000国际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并取得了自主进出口经营权。“山丹羊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成功注册,标志着山丹县以养羊为主的畜牧产业发展综合效益进一步提升。对保证山丹羊肉的质量和特色,促进山丹羊肉产业化开发利用,打造具有山丹地域特征的羊肉品牌必将产生重要促动力。

五. 广西 河池 南丹 南丹巴平米

南丹巴平米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南丹巴平米是获得国家地理标识产品、无公害水稻产地、产品双认证的产品,其为南丹县巴平地区的一种特有的地方米种。精米透明度呈玻璃质,蒸煮后米饭清香、饭粒完整、洁白有光泽、软而不粘,食味好、冷后不硬。

地域范围

南丹县的芒场镇、城关镇、六寨镇、月里镇、罗富乡5个乡镇

(河池市)绿色环保。近年来,南丹县在巴平米原有品种的基础上,不断从品种上创新,在试验开发巴平米上狠下工夫,让粮食增产,让农民增收。今年在该县农业技术服务部指导下,巴平村蛮花屯种植了88亩优质、高产超级稻—Y两优1号新品种,在种植过程中实现了统一品种,统一栽培模式,统一施肥管理,统一病虫防治。由于该品种性能好,抗病力强,加上措施得当,管理到位,收到良好成效。

“南丹巴平米”生产在南丹县巴平一带,该地区海拔在500—1000米,年平均气温16.9℃。水田以潴育型、淹育型土壤为主,壤土有机质含量丰富,保水、保肥性能较强。该区域水稻一年种植一季,一般在4月中旬播种,9月中旬收割,生长期长,在抽穗至成熟阶段,昼夜温差大,光合作用好。因其独特的海拔高度、土壤环境、气候条件、生态环境、栽培技术等综合条件,造就了巴平米的独特品质。其造米粒率、精米率、整精米率、精米长、长宽比、垩白米率、垩白度、透明度、胶稠度、湖化温度、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均达部颁优质米白机标准。精米透明度呈玻璃质,蒸煮后米饭清香、饭粒完整、洁白有光泽、软而不粘,食味好、冷后不硬。

为了做大做强巴平米这个特色农业品牌,促进农业产业“增量提质”、“上档进位”,南丹县成立了巴平米生产合作社,合作社在芒场镇巴平、蛮坝、幕麻等村吸引和发展了近300户农民社员。合作社推广绿色水稻种植技术,并统一技术操作规程、统一使用种植品种、统一规定生产资料、统一种植标准、统一管理模式、统一收购销售的六统一生产模式提高巴平米绿色生产规模。目前,该合作社已落实了5000亩巴平米绿色标准化生产基地。预计年内绿色巴平稻米产量将达2000吨,产值达1150万元,带动当地农民纯收入增加150万元以上。

六. 陕西省 延安 志丹县 志丹苹果

志丹苹果是陕西省延安市志丹县的。志丹苹果表现出了糖份高、硬度大、色泽艳、口感好等特点,品质不亚于洛川、宝塔一带的苹果,志丹苹果在周边县区也很有名气,深受群众喜爱。

志丹县地处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境内海拔高、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地肥沃,全县日照充分,平均年日照可达2332.1小时,占可照时数的52%,平均年降水量525mm,综合分析,志丹县各种气候条件除降水接近世界公认优生区指标外,其它都达到了苹果优生区指标。加之全球气候变暖,以及全县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效果的显现,降雨量明显增加。

盘点志丹县发展苹果历史,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起,该县就开始引进栽植苹果,主要栽植红元帅、黄元帅、秦冠、国光等。到八十年代,全县苹果面积曾一度上升到3万多亩,涌现出了如义正乡狮庄、顺宁镇安兴庄、双河乡李家湾等一批效益较好的果园典型,亩均年收入曾经达到1000-1200元,全县果业收入达千万元。进入九十年代后,由于全县农业产业结构性调整,加之群众认识、栽植品种、管理水平、自然灾害等诸多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导致多数农户经营效益不高,苹果面积逐年下降,截止2006年底,全县保留苹果面积不足万亩,仅靠群众自发经营管理,苹果产业整体上由盛转衰。仅有一些零星分布的果园经过品种改良后,艰难地保留了下来。由于自然条件等方面优势,所产苹果表现出了糖份高、硬度大、色泽艳、口感好等特点,品质不亚于洛川、宝塔一带的苹果,志丹苹果在周边县区也很有名气,深受群众喜爱。

经过发展,目前,涌现出了双河乡南洼村、李家湾村、陈庄科村等苹果典型大户,旦八、保安、杏河等乡镇也建成“万亩大乡(镇)”。双河乡南洼村村民邢志岗家有7口人,目前,种植苹果28亩,今年产苹果5万余斤,收入20余万元。同村的朱成平种植20亩,收入15万元。苹果产业已成为该村的主导产业,苹果收入占到农民总收入的80%以上,仅苹果产业一项可实现人均纯收入4000元。近几年志丹县大力发展苹果产业,现种植面积达20余万亩,较前几年有明显增幅。

七. 陕西省 延安 志丹县 荞麦挂面

配方



荞麦面粉30%~50%,小麦粉50%~70%,复合添加剂(魔芋微细精粉:瓜尔豆胶:黄原胶=3:3:2)0.5%~1.5%。



色泽:暗黄绿色;气味:无霉、酸、碱味及其他异味,具有荞麦特有的清香味。



熟调性:煮熟后不糊,不浑汤,口感不粘不牙碜、柔软爽口,熟断条率<10%,不整齐度<15%,其中自然断条率<8%。


八. 广西 河池 南丹 南丹瑶鸡

南丹瑶鸡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地域范围

南丹县的城关、大厂、车河、芒场、六寨、月里、中堡、罗富、吾隘、八圩、里湖十一个乡镇

特定品质

南丹瑶鸡单冠直立,冠齿6-8个,喙黑色或石板青色,脸、冠、肉垂均为红色,耳叶红色或蓝绿色。公鸡羽色以金黄色、棕红色为主,黄黑色次之;母鸡羽色有麻黑色、麻黄色两种。胫细长,胫、脚趾为石板青色,脚距发育较早,约有40%左右具有胫羽,少数有趾羽。体躯呈梭形,胸骨突出。

文化典故

南丹瑶鸡原产于广西南丹县的里湖、八圩两个民族乡海拔800-1000米的瑶族村寨中,原是野鸡群种,产于深山老林中,经当地白裤瑶族捕猎后驯化繁育而形成的优良地方鸡种。被认定为广西四大名鸡之一。

南丹瑶鸡原产于广西南丹县的里湖、八圩两个民族乡,海拔800-1000米的瑶族村寨中,是当地白裤瑶族同胞在其独特自然环境条件下,经过长期闭锁繁育形成的优良地方鸡种。它具有体型紧凑,肉质结实细嫩,肉味鲜美,觅食力强,耐粗食,抗病力强等特点。皮肤颜色多为白色,少数为乌皮,按体重大小分大型和小型,以小型白皮为代表。

南丹瑶鸡单冠直立,冠齿6-8个,喙黑色或石板青色,脸、冠、肉垂均为红色,耳叶红色或蓝绿色。公鸡羽色以金黄色、棕红色为主,黄黑色次之;母鸡羽色有麻黑色、麻黄色两种。胫细长,胫、脚趾为石板青色,脚距发育较早,约有40%左右具有胫羽,少数有趾羽。体躯呈梭形,胸骨突出。

南丹瑶鸡公鸡性成熟期为90-100日龄,母鸡开产日龄为120-140天。成年母鸡年均产蛋100枚,平均蛋重41-54克,种蛋合格率97%,种蛋受精率93%,受精蛋孵化率91%。公鸡90日龄体重达1.5公斤,母鸡115日龄体重达1.3公斤。瑶鸡瘦肉多,皮下脂肪少,皮脆肉香。烹调方法:清水鸡,亦称月婆鸡(清水2-3斤煮沸,加姜片75克、盐适量、放入切好的生鸡肉一块煮)是瑶鸡首选煮法,汤清甜爽口。黄焖鸡次之,白切鸡也是较受欢迎的吃法之一。

主要特性:南丹瑶鸡属肉用型鸡种。多数鸡主翼羽、主尾羽、胫、喙都是黑色,副翼羽为黑黄色,单冠,虹彩棕黄色,肉垂和耳垂为红色。公南丹瑶鸡羽色以金黄色、棕红色、黄黑色较多,母南丹瑶鸡以麻黑色、黑白花、土黄色较多。成年南丹瑶鸡体重:公3537克,母2262克。成年南丹瑶鸡屠宰率:半净膛,公82.5%,母90.0%;全净膛,公77.0%,母86.1%。南丹瑶鸡开产日龄180~210天,年产蛋60~80个,蛋重48克,蛋壳呈褐色。

九. 甘肃省 张掖 山丹县 棕叶皮

张掖的白花苇(也有少量的紫花苇),生长迅速,杆粗株高、密度大、纤维韧力强、质量好,大量苇叶运往外地作为棕叶皮。 地处西北边陲的张掖,到处有丰沛的水源,可说是水流淙淙,河道如织,因此湖边、河边丛生芦苇。芦苇是多年生草本纤维植物,无需管理,一年一收,是造纸纤维合成和编织工业的重要原料。张掖的苇产品还被多用于编织铺床、铺炕的芦苇席,房顶上的篙件,以及药材包装等。

十. 甘肃省 张掖 山丹县 猫耳子

和面、褂面、切条作法与搓鱼子基本一样。不同的是,将四楞面条切成四方小块,用右手拇指肚(指头肚子)把面块糠成一个耳朵佯的窝窝。味道不同于搓鱼子
( 张掖)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