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四川资阳市有什么特产美食 四川资阳吃什么最好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四川资阳市有什么特产美食 四川资阳吃什么最好更新时间:2022-12-13 16:31:54

一. 四川省 德阳市 什邡 什邡板鸭

什邡的生板鸭、熟板鸭(俗称烧腊鸭子),系腌卤食品中的精品,历史悠久,是与叶烟齐名的什邡。

板鸭系以其在晾晒和腌卤过程中,均采用竹骨绷撑,成品成板状而得名。

生板鸭有三类:即去骨鸭饼、桶鸭、板鸭。成品可保存三至五月。近年来采取真空密封包装,保存期更可延长,便利运销。吃法以清蒸为宜。下放蔬菜,不失本味。煮食亦可。

熟板鸭系卤制。色鲜味美,细嫩化渣,肥而不腻,风味独特。最宜不出锅热吃,不宜久存。

因为名师各有师承,所以什邡烧腊鸭子亦各有风味,但皮色金黄、肉色红润、肥而不腻、嫩而化渣、耐久咀嚼、鲜香味独特,则是它们的共同特色。

二. 山西省 临汾 洪洞 临汾美食霸王别姬

洪洞县靠汾河一带盛产甲鱼。甲鱼即鳖,俗称“王八”,既是营养价值很高的食用品,又是主治阴虚、劳热、骨蒸等病症的良药,具有活血通络、消症化积功效的名贵药材。

当地人用甲鱼作成一道道风味独特的地方名菜。用甲鱼和鸡为原料制作的名菜“霸王别姬”,色鲜味美,营养丰富。

三. 四川省 德阳市 广汉 薯类加工品

薯类加工品

薯类加工生产基地以石梯村9社为主,年加工能力1500吨,产值1500万元,带动种植和加工农户7500户,帮助该社农户人均增收1343.75元。该基地产品远销东北、云贵川等省。产品有销路且十分看好。

四. 四川省 德阳市 绵竹 剑南春

剑南春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剑南春产于四川绵竹。是唐代时人们以“春”名酒,绵竹又位于剑山之南,故名“剑南春”。这里酿酒已有1000 多年历史,早在唐代武德年间(公元618年至625年),有剑南道烧春之名,据-所 著书中记载:“酒则有……荥阳之土窖春……剑南之烧春。”“剑南之烧春”就是绵竹产 的名酒。相传,唐代大诗人李白青年时代曾在绵竹“解貂赎酒”。从此,绵竹酒就以“土 解金貂,价重洛阳”来形容自己的身价。宋代大诗人苏轼作《蜜酒歌》,诗前有引:“西 蜀道人杨世昌,善作蜜酒,绝醇酽,余既得其力,作此歌以遗之。”杨世昌是当时绵竹 武都山的道士。由此足见唐宋两代,绵竹的酒已是醇酽美酒。剑南春酒的前身绵竹大 曲创始于清朝康熙年间,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最早开办的酒坊叫“朱天益酢坊”, 业主姓朱,名煜,陕西三原县人,酿酒匠出身。当初,他发现绵竹水好,便迁居到此, 开办酒坊。后来,又有白、杨、赵三家大曲酒作坊相继开业。据说,这四家都是采取陕西略阳的配方酿造大曲酒。据《绵竹县志》记载:“大曲酒,邑,味醇香,色泽 白,状若清露。”清代文学家李调元在《函海》中写道:“绵竹清露大曲酒是也,夏清 暑,冬御寒,能止吐泻,除湿及山岚瘴气。”清末已发展到十七家。1958年,绵竹大 曲酒改名“剑南春”。 品种:剑南春酒酒度分六十度、五十二度两种。    剑南春酒属浓香型白酒,芳香浓郁,醇和甘甜,清冽净爽,余香悠长,具有独特的“曲 酒香味”。 成份:绵竹剑南春酒以红高梁、大米、小麦、糯米、玉米五种粮食为原料,用优质小麦制大 曲为糖化发酵剂。采取“红糟盖顶、低温入池,双轮底增香发酵,回沙回酒,去头截尾,分段接酒”等 酿造工艺,经过长期贮存,细心勾兑调味而成。    1922年,绵竹剑南春在四川省第七次劝业会上获一等奖;1928年,在四川省国货展览会上,又获奖章和奖状。自此,它声誉日增,誉满全国。( 绵竹)

五. 台湾省 云林县 云林美食

云林堪称是台湾民风最淳厚的农乡,境内多为淳厚朴实的农渔村景色。在饮食文化方面,同样具有朴实无华、料好实在的乡土特质,麻糬、豆皮、麦牙酥、当归鸭面线……,完全以地道传统的美味为招牌,不需大肆宣传,食客照样远从南北而至。浊水溪孕育了名扬中外的浊水米,西螺人将其做成好吃的麻糬,其中尤以传承四代的正庄麻糬名声最为响亮;目镜仔麦牙酥乍看之下,与金门贡糖颇为相似,但口味及做法上略有不同;排骨大王除做工一流外,精选肉质鲜嫩多汁的温体猪肉,也是其制胜的关键;魏家当归鸭面线是土库镇上最有名的小吃店,店内仅卖鸭肉面线、冬粉、鸭血等几样料理。( 云林县)

六. 四川省 资阳 雁江区 苌弘鲶鱼

传说孔子因急于修订《乐经》遇到困难,欲请教东周大夫苌弘,苌弘却因母丧已回原籍守孝。孔子不畏艰险,历时三个月来到阳县,二人恰在王二溪(即今忠义场)相遇,故人相见,极是亲热。


苌弘想到家中无有好菜招待远道而来的孔子,当即吩咐船家打一网鱼以备款待。船家连撒三网,均无获。苌弘自小长于沱江边,熟知鱼类习性环境,即叫船家到一回水处,亲自抛下鱼网,结果打起一条重约二十斤极其罕见的沱江鲶鱼。回到家中,苌弘亲自剖鱼,亲自下厨烹饪,做出一道色泽红亮、香鲜味美的鲶鱼佳肴。


孔子食之赞不绝口,说道:“苌叔厨艺奇绝,如此佳肴岂能无名,就以先生姓名命之,谓苌弘鲶鱼可也。”后来,苌弘烹饪鲶鱼的技法被后人一代一代传了下来,“苌弘鲶鱼”故而流传至今。

七. 四川省 资阳 安岳县 安岳竹编

安岳竹编工艺独特,精美的工艺席有睡席、桌席、纹帐、帐帘、挂屏、座屏、条幅、枕头等品种席面编有山水、花鸟、人物、书法等。其工艺精湛、造型新颖,图像清晰,丰富多姿,可以随意折叠,便于携带和运输。

竹编历史悠久,距今已有久,距今已有340多年的历史了。据清乾隆《安岳县志》记载:安岳产的竹席,已远销保宁(今阆中)、仁寿。1932年,在四川省第11次功业展销大会上,安岳竹席、筲箕、皮背篼被评为甲等奖。

新中国建立后,安岳竹编产品畅销国内及欧、美、东南亚、中东和日本、香港等地。产品每年外销20多种,总销量300多万件。1953年和1957年安岳献给毛主席的工艺席,一张是席面编织的“抗美援朝”4个大字,一张是席面编织的牡丹、松树、白鹤。1956年献给贺龙元帅的工艺细席,席面编织的是“赵子龙大战长板坡”。1957年以后编织的“毛主席在天安门挥手致意”7尺条幅等至今保存在首都展览馆。

八. 云南省 西双版纳 景洪 傣族的虫类美食

傣族地区潮湿炎热,昆虫种类繁多,用昆虫为原料制作各种风味菜肴和小吃,是傣族食物构成的一个重要部分。经常食用的昆虫有蝉、竹虫、大蜘蛛、田鳖、蚂蚁蛋等。

捕蝉是在夏季,每天傍晚,蝉群落在草丛中时,蝉翼被露水浸湿,不能飞起,妇女们就赶快把蝉拣入竹箩里,回后后入锅焙干制酱。蝉酱有清热解毒,去痛化肿的医疗作用。

傣族人普遍喜食蚂蚁蛋,经常食用的是一种筑巢于树上的黄蚂蚁,取蚂蚁蛋时,先将蚂蚁驱走,然后取蛋,蚂蚁蛋大小不一,有的大如绿豆,有的小如米粒,洁白晶亮,洗净晒干,与鸡蛋一起炒食,其味鲜美可生食又可熟食,生食时制酱,熟食时用鸡蛋穿衣套炸,常用的酸果、苦瓜、苦笋、冲天椒,辅以野生的花椒、芫荽、蒜、香茅草,风味纯正,清洁卫生。

九. 四川省 绵阳市 三台 崭山米枣

崭山米枣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崭山米枣产于三台县永新镇崭山村,有数百年的历史,是三台县独具地方特色的小水果,具有脆嫩多汁、甘甜爽口、营养价值高且成份比例最佳、外观悦目等特点。在北京、成都、广州、海南、新疆、西藏、贵阳、绵阳、兰州、德阳等大中市场受到广大消费者好评,历年供不应求。

崭山米枣是四川知名品牌,获得地理标识认证。2005年3月获四川省无公害产品产地认证;2007年8月获绵阳市无公害食品认证;2007年9月获农业部绿色食品温带水果充分认证。口感独具特色,深受世人喜爱,产品远销20多个大中城市。三台也因此被冠以“中国米枣之乡”美誉。

崭山米枣2005年12月获第二届四川﹒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优质产品奖。崭山村先后被评为“四川省一村一品示范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崭山米枣

地域范围

崭山米枣的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四川省三台县境内的永新、新德、石安、东塔、高堰、潼川、塔山、争胜、建平、新鲁、富顺、金鼓、建设、中太、光辉、柳池、乐安、灵兴、前锋、八洞、云同、金石共22个乡镇,以及刘营镇的新乐、转江,芦溪镇的四平、建新等4个办事处的旱作地。地理位置为四川盆地中部偏北,涪江中下游,地处三台县内,东经104°43′~105°3′,北纬31°01′~31°23′。保护面积2.2万公顷,年产量50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崭山米枣果小呈圆柱形,果形端庄,果顶平,皮薄光滑,果皮呈浅黄色。果肉绿黄色,肉质酥脆、化渣,味酸甜,品质佳,核小、梭形、红褐色。 (2)内在品质指标:崭山米枣内含丰富的维生素和钙、锌、镁等微量元素。

十. 四川省 资阳市 安岳县 安岳红薯

安岳红薯是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的。安岳县以促进农民增收为中心,大力发展红薯特色优势产业。

红薯(又名红苕、甘薯、白薯)是一种古老的薯类作物,种植过程中几乎未施农药,化肥也用得少;因含粗纤维,对防止便秘、抗癌,防止心血管等疾病有独特作用,被誉为“天然绿色食品”和“最佳营养保健品”。民间素有用红苕加工淀粉,再把淀粉加工成粉条的习惯和经验。

安岳属浅丘地区、农业大县、人口大县,红苕常年种植面积60万亩,常年产量16亿斤以上。县委、县政府立足于红苕种植面积、产量居全省第一和丰富的农村劳动力资源两大优势,大做“红苕”文章,形成了“市场连龙头,龙头连大户、大户带农户”的红苕产业化体系。

安岳县红苕加工已初具规模。年加工鲜苕达到了7亿斤以上,加工产品有:精白淀粉、各种粉条、快餐粉丝。全县从事红苕加工的农户达12万户、从业人员有30万余,其中专业村28个、专业社310个、年产50吨以上的粉条大户70户、25-50吨大户530户、一般大户700户。大型红苕加工企业2个(四川安岳县瑞发食品有限公司、四川省兴国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建有粉条专业市场4个,其中西南最大的粉条专业市场1个。为了促进产业发展,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则,在加工企业与基地村、社、农户之间建立了联系紧密的利益机制。“龙头”企业与基地村、社、农户签订粗淀粉和红苕购销合同,并负责红苕良种的推广,形成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