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广水市特产零食 湖北广水特产必买清单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广水市特产零食 湖北广水特产必买清单更新时间:2022-12-16 20:20:24

一. 湖北省 随州市 广水 广水滑肉

广水滑肉是湖北名肴,曾载入《三楚名肴》和《中国菜谱湖北菜系》两书中。民间传说,唐朝开元年间,应山籍有位姓詹的御厨做滑肉的手艺很高。他将五花肉切成小块,用面粉拌和,加上蛋清、葱、姜等上十种配料,先炸,再溜,后烩,做出一道颜色金黄,外形很像豆腐的菜。唐玄宗吃这道菜时感到特别鲜美爽口,不用细嚼就滑入喉咙,称此莱为“滑肉”。不知为什么,詹厨师得罪了安禄山,他勾结内奸在唐玄宗面前谗言,詹厨师被杀。后来安绿山叛乱,唐玄宗才发现自己误杀詹厨师,特追封为厨王,其忌日为农历八月十三日。以后每到这天,应山厨师们都要相聚一起,设酒筵祭奠他,第一道菜便是滑肉。

民间另一个版本说詹厨师为食欲不振,身体虚弱的唐太宗李世民做了一道滑肉,荤素搭配,觉得醇香可口,又不腻人,很是开胃,一碗滑肉都被吃光。此后每天都有这道菜,李世民身体强壮起来,便封詹御厨为厨王。

二. 贵州省 遵义 赤水市 乡土酒水筵

   酒水,亦即酒和饮料的简称,赤水人称斟酒和上茶为“上酒水”,酒、茶、饮品统称为“酒水”,地道的赤水乡土饮食。赤水美酒有白酒和曲酒之分,著名的有复兴“三步倒”白酒、长沙“高洞”白酒、“赤水老窑”、“赤水醇”、“金贵福”等品牌。茶水,则又是茶和其它饮品的概称;仅茶而言,著名的有七珍茶、虫茶、老鹰茶、盖碗儿茶等等。赤水人自古甚重礼仪,有客至必宴请,有宴请必敬酒,客入席必先上茶,所谓“无酒不成席,无茶少宾客”之说就反映了这一方水土的习俗和民风。简单从字面上看,酒水与宴席沾不上边,其实不仅紧密相关,而且还独自成席。昔日赤水,老鹰茶一分钱尽量吃,喝老白干儿而不用佐菜叫“喝寡单碗儿”,一元钱足够。用老鹰茶和寡单碗儿招待客人,主客多少不限,场合大小不论,气氛热烈,众人皆乐,别有风味。每当此时,亲戚朋友相聚,摆上瓜子、花生、牛肉干、香肠片等名小吃,端上几碗豆花儿,或上茶、或上寡单碗儿,就成一席,吃得感情四溢,吃出一片笑声;老领导好伙伴同座,一杯白酒,一盏清茶,一捧干胡豆,就成一席,品出日月,品出人生。

    复兴“三步倒”白酒:采用优质高梁,精心酿制而成,烈度高,刺激过瘾,饮后飘飘欲仙。据说凡饮必以三杯为限,过量则三步内必倒地酣睡。   

    四洞沟“虫茶”:赤水,茶中极品,市场罕见,价格昂贵,仅四洞沟景区有少量上市销售,多为赤水人家藏待客。这是采摘野生白茶嫩叶加工发酵,招引一种名叫“化香夜蛾”的昆虫繁殖幼虫,幼虫食酵叶后排泄出一粒粒比油菜籽小的虫屎,人们收集虫晾晒而成虫茶。虫茶富含营养物质,味美可口,爽目沁心,有提神醒酒、解毒清热、降低血压等医药功能。

    折耳根菜(鱼腥草):有凉菜和熟食之分。凉拦折耳根脆嫩鲜美,细嚼慢咽,有一种难以言喻的独特清香使人食欲大增。熟食折耳根色呈银黄、绵中带脆,与混合爆炒的肉食相得益彰,鲜美异常,别具风格。折耳根菜清热解毒、消肿利尿、开胃顺气,有食疗之功。

    豆花儿:赤水是豆花儿之乡,豆花独具特色,名气远播。赤水豆花儿柔软细嫩、洁白如玉、入口清爽、久食不腻,为人们所喜爱。



三. 湖北省 随州市 广水 吉阳大蒜

吉阳大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吉阳大蒜是广水市传统特优产品,历史悠久,因产于陈巷吉阳山周围而著称于世,年产3万吨。吉阳大蒜质优,砣大(4.5cm以上)、皮薄、肉嫩、瓣匀、味辣、营养丰富,不仅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而且据《本草纲目》等古医-载:大蒜具有行滞气、暧脾胃、清疳积、治腹泻,解毒、杀虫、防止胃癌、肝硬化和冠心病之功效。

陈巷镇是广水市大蒜主产地之一,现有种植面积1万多亩,现年生产蒜苔8000吨,蒜砣1200吨。于2003年获中国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投资额近444万元,即可形成种植面积2万余亩,连同邻近乡镇可形成近10万亩种植面积的规模。产品方向为:大蒜片、大蒜泥、大蒜素、大蒜晶、大蒜粉、大蒜腌制品等。

大蒜具有食用、药用双重价值,开发具有杀菌、抗真菌、消炎、降血脂、抑制血小板凝聚等功能的系列产品,投放市场潜力大,是新型高效理想的天然保健佳品,畅销日本、马来西亚、韩国等东南亚地区和欧美发达国家。

吉阳大蒜产地范围为湖北省广水市太平乡、李店乡、骆店乡、陈巷镇 、十里街道办事处、城郊乡、杨寨镇、广水街道办事处8个乡镇街道现辖行政区域。

四. 湖北省 随州市 广水 广水白灵菇

广水白灵菇是湖北省随州市广水市的。广水白灵菇洁白如雪,肉质细腻,口感脆滑,味道鲜美,含有十多种氨基酸和丰富的真菌多糖。具有增加人体免疫力、调节平衡、降压降脂、抗衰老等作用,是一种纯天然的保健食品。

广水市气候特点、地理环境非常适合白灵菇种植。2003年,广水市试种2.5万袋获得成功后,2004年,广水市种植白灵菇450万袋,2005年预计可发展到500万袋,湖北省吉阳食品(广水)公司是广水市的引进企业,专门从事白灵菇等珍稀食用菌科研、生产和外贸出口。使广水市的白灵菇等珍稀菇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05年1月中国(广水)食用菌标准化生产研讨暨珍稀菇品(白灵菇)交易会在广水成功召开,与会专家希望广水反复实践,种出适宜广水气候的白灵菇,打造出自己的品牌。

近3年来,广水市把白灵菇生产当作农业支柱产业来抓,白灵菇等食用菌已累计创汇2300多万美元,今年创汇可望突破1000万美元。广水市的农业“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正在快速发展壮大。让广水市早日成为真正的“中国白灵菇之乡”。

五. 湖北省 随州市 广水 广水酸白菜

特点:色泽微黄,香酸可口。制法:(1)将好的白菜帮洗净,晾晒两天收回。(2)把白菜与食盐逐层装入缸内。连装菜,边揉压,使白菜变软,菜汁渗出,压上石块腌渍。(3)第二天继续揉压,使缸内菜体紧实,待几天后缸内水分超出菜体时,即可停止揉压。再压上石块,盖上盖,放在空气流通处自然发酵。30天左右即成酸白菜。( 广水)

六. 湖北省 随州市 广水 徐家河银鱼

徐家河银鱼是湖北省随州市广水市徐家河水库的。徐家河水库盛产银鱼。徐家河银鱼身体透明、无骨无刺,有“水生人参”之称。

银鱼是淡水鱼,长约七至十厘米,体长略圆,细嫩透明,色泽如银,因而得名。俗称“面条鱼”。中国是世界银鱼(银鱼科Salangidae的简称)的起源地和主要分布地区,在中国东部近海和各大水系的河口共分布有世界17种银鱼中的15种,其中特有种6种。银鱼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均很高,是重要的经济鱼类。

近太湖新银鱼是于1987年定为新种并命名的,隶属于银鱼科、新银鱼属。

近太湖新银鱼体形长,侧扁,后部渐细。头短,略平扁呈三角形。吻短钝,两颌等长或下颌稍长于上颌。体裸露,仅雄鱼臀鳍基部具鳞。鱼体白色,半透明。成熟雄鱼臀鳍条膨大且中部呈扭曲状,整个臀鳍似扇形。雌鱼臀鳍短小,呈三角形。胸鳍园形,具肌肉基。尾鳍叉形,下叶较上叶略长。脂鳍位于臀鳍基后部上方。腹面具2行黑点,尾鳍上、下叶均呈黑色。

近太湖新银鱼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中下游、淮河中下游的支流及附属水库、湖泊和河道中,尤以湖北省分布为甚。湖北省徐家河水库养殖水面5.76万亩,平均水深6米,最大水深30米,是近太湖新银鱼的繁殖地。近太湖新银鱼为中上层鱼类,终生以浮游动物为食。它的生命周期为1年,只有春夏一个产卵群体。生殖季节为每年的3-6月,繁殖期间水温为9-25℃,4月上旬至5月上旬为产卵盛期。捕捞近太湖新银鱼的合理时期为秋冬季。

近几年,广水市加强对徐家河水库的生态保护,同时组建养殖合作社,吸纳库区周边33个村的12000多户渔民为股民,对银鱼进行综合养殖开发。渔民每年可按期分红,消除了竭泽而渔现象。2012年,徐家河水库银鱼产量超过50吨,还出口日本、韩国等地。目前,徐家河水库已成为全国银鱼主产区之一。

湖北广水市银龙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建于1996年11月。主要产品有冻银鱼、青虾、匙吻鲟、淡水鱼、鳄鱼等,年销售收入900万元,利税110万元。

七. 贵州省 遵义 赤水市 腊猪脚火锅

赤水河国家级旅游区由茅台酒乡、瀑布群、桫椤群和竹海等组成。气候温湿、每年出产鲜笋、干笋、腊笋上万吨。有一种别出心裁的吃法,用炖腊脚与笋子炖来,配上蘸水、蔬菜作为特色招待客人。

用料

腊猪脚300克、竹笋200克、豆芽、西红柿、绿色时蔬各适量。

制作方法

1.腊猪脚烧皮刮洗干净,竹笋切菱形丁,西红柿切丁,豆芽、时蔬洗净。

2.腊猪脚、竹笋入砂锅,注清水以大火烧开再以小火慢慢炖至肉火巴,下西红柿、豆芽、时蔬即成。

八. 贵州省 遵义 赤水市 猪儿粑

   赤水猪儿粑是用糯米面做皮儿,以猪肉、豆腐干、榨菜等剁碎作馅,经高温蒸熟即可食用。因其蒸熟后呈椭圆状,通体洁白晶莹,酷似一头头可爱的小猪而得名。吃上一口,先尝到的是糯米的绵软清香,继而感受到馅的混合美味,咀嚼起来绵软清脆,香气四溢。难怪有很多外地朋友到赤水旅游,走时都要带一大包,可谓既饱了眼福又饱了口福。 

九. 湖北省 随州市 广水 应山滑肉

“应山滑肉”的制作方法如下:主料与辅料——猪肥膘肉750克,猪肉汤200克,湿淀粉25克,精盐、酱油各5克,葱花、味精各3克,胡椒粉、鸡蛋2克,姜末1克,植物油1000克

制作技艺——

1.猪肉去皮洗净,切成2厘米的方块,用清水浸泡10分钟取出沥干,盛于碗内,加精盐、味精2克、姜末、淀粉稍拌,再加入鸡蛋液拌匀上浆

2.炒锅置旺火上,下植物油烧七成热,将肉块散开下锅,炸10分钟,成金黄色时,倒入漏勺沥去油,稍凉后码在碗内,上笼用旺火蒸1小时左右,取出放入汤盘

3.炒锅置旺火上,下猪肉汤、酱油、味精烧沸后,勾薄芡端锅离火,加葱花、胡椒粉,起锅浇在肉块上即成。( 广水)

十. 贵州省 遵义 赤水市 恐龙桫椤筵

赤水素有“桫椤王国”的称誉,境内恐龙虽早已绝迹,可却盛产以桫椤为代表的近两万种蕨类植物,这些蕨类植物在二亿年前曾是植食恐龙的主食品,现今又是赤水人餐桌上的珍贵佳肴,赤水人与恐龙同饱口福,人们食之既可疗身保健,又可想天地悠远、思亘古史迹,美不可言。蕨类食品有鲜蕨菜、干蕨菜、蕨羹、蕨粑等等,与其他菜品配合,可制作出丰盛独特的“恐龙桫椤大菜”
蕨菜:蕨的根茎饱含淀粉,采春天的苔芽,磨秋冬的根茎,制成享誉城乡的传统美味菜肴。一般有素炒和拌肉食荤制两种,色泽红亮,浓香扑鼻,清脆微苦,爽口润肺,无论佐酒还是下饭均为佳品
蕨苔:采用刚抽芽的鲜嫩蕨苔为原料,煎、炒、炖均可,食之鲜美,柔嫩顺口,有补肺壮骨之奇效。因蕨苔叶芽形状似小儿握拳状,故有人称之为“佛手菜”或“龙爪菜”
蕨粑:菜用蕨苔、蕨根为原料,磨粉吊浆,凉干储存,可切片煎、炒、蒸、煮,精制成不同口感的十多种菜肴。( 遵义)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