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常州特产彩盒定制价格 常州特产彩盒推荐咨询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常州特产彩盒定制价格 常州特产彩盒推荐咨询更新时间:2022-12-10 02:06:22

一. 江苏省 常州市 金坛 茅山茶

1995年金坛被命名为“中国绿茶(名茶)之乡”。茅山茶品种多、质量优,其中“茅山青峰”获国家金奖,“雨花”、“雀舌”获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金奖<br>
( 金坛)

金坛有“中国绿茶(名茶)之乡“美誉,“茅山青锋”茶以其独特优美的外形、精湛优良的品质和良好的销售业绩名贯江南。“香,香不过家乡茶;亲,亲不过故乡人。“数学泰斗华罗庚这句至理名言,为金坛茅麓茶为故乡金坛人做了最好的说明和诠释。

“茅山青锋”茶的研制与品质特征

“茅山青锋”茶由“茅麓茶”发展演变而来。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工艺技术,赋予“茅山青锋”茶有着其它名品无法比拟的品质。金坛茅山是江苏老茶区之一,早在隋代即为江南茶乡。20世纪30年代,茅山东麓的茅麓公司所产的“旗枪“茶就颇为有名而远销东南亚。解放后,茅山东麓建起一座座茶园,茶叶生产成了山区一项重要的农副产业,名品“旗枪”茶和其它的红绿茶,统称为“茅麓”茶而畅销于沪宁沿线的大小城市。“茅麓”茶以其色绿、形扁、光直、油润等特性,深受消费者的喜爱;特级“旗枪“茶更以色质绿嫩、光滑挺直、清秀香醇而名贯江南。陈毅元帅当年曾把茅麓茶场为其特制的“旗枪“茶当作礼品赠送给外交使节,并介绍说我这个茶与众不同,要先倒水后放茶叶。“旗枪”茶制作过程中表现的“细抓”、“慎磨”、“惕锅温”等工艺技巧,为“茅山青锋”茶的研制奠定技术基础。

20世纪80年代初,茅麓茶场集中起省内茶业界20多名资深专家和场内的科技人员,用了3年的时间对传统名品“旗枪“茶的制作工艺进行技术创新,成功研制出“茅山青锋”茶,形成一套靠能工巧匠制作名特茶的工艺流程,并确定了系列化的技术参数。“茅山青锋”茶一问世便以高贵的品质和适中的价位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取名为“茅山青锋”,寓意着出自茅山东麓;其形如青锋宝剑,则隐喻着陈毅元帅创建的茅山抗日根据地似插入敌后的一柄青锋宝剑。

20世纪90年代中叶,随着经济、文化的繁荣和饮茶风习的迅速扩展,传统手工制作的“茅山青锋”茶已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茶叶生产逐步采用先进的机械设备,企业的科技人员开始了工艺改革、技术创新的历程。经过反复调试和论证,终于让杀青机、理条机、多功能机等名优茶机械取代了传统的手工制作;并根据不同企业生产规模以及如何运用合理的机械配型,确定了科学的工艺流程和技术参数。机械制作的“茅山青锋”茶,不仅巩固了杀青工艺中的透、匀与条索的整齐,保持了美观的外型,使产品产量和品质有了全面的提高,更重要的是为“茅山青锋”茶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奠定坚实的基础。

进入新世纪后,金坛农林、科技、工商和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加大了打造“茅山青锋”茶品牌的力度,在保证金坛茶业持续扩张的同时,始终保持“茅山青锋”茶的优良品质。茅麓茶场、方麓茶场、鑫品茶业有限公司、石马茶场、茅麓茶厂等大中型骨干企业,严格执行NY5244-2004等系列标准,茶叶生产顺利通过了“无公害食品“认证,取得了“无公害食品“和“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使“茅山青锋”茶的安全、营养、保健等功能得到权威性认可。

二. 江苏省 常州市 武进 常州大麻糕

常州1糕是江苏省常州市的特色糕点。1糕色呈金黄,香脆松软甜鲜,皮薄酥重,层次分明,为江苏地区风味名点,其中常州最为著名。

常州1糕是独具常州风味和口感的传统美食之一。常州1糕制作工艺始创于清咸丰年间,由仁育桥畔的长乐茶社王长生点心师傅首制,距今已有150余年历史。全球华人中最负盛名的美食家当数唐鲁孙,其系镶红旗清末贵族后裔,从小锦衣玉食,亲历皇家生活,精于口味家厨奇珍,又随先祖游遍华夏,尝尽各地美食。在唐鲁孙“何从遣有生之年”的美食名单里,赫然就有常州1糕和常州豆斋饼。

常州1糕,选用上等猪板油、上白面粉和脱壳芝麻、白糖、精盐等原料经熟练人手精制,然后用传统的桶炉烘制而成,颇具传统风味,有甜、咸、椒盐三味,圆、椭圆等形状,色泽金黄,皮薄酥重,油而不腻,香脆松软,层次分明。甜馅鲜甜爽口,咸馅喷香味美,因其老少皆宜而深受人们的喜爱,成为馈赠亲朋的名点佳品。常州1糕制作须经过和面、搅拌、揉搓、 包馅、成形、烘烤等多道工序,精制而成。做常州1糕,需要面缸、擀面杖、咸操、刷子、撩里(铅丝网成)、桶炉、铲子等传统手工制作工具。常州1糕制作工艺收入《中国小吃谱》。1983年被评为江苏省名特食品,1985年获市优质产品称号,1990年,入选常州十大名点之列。

现在市场上比较好的1糕有:在淹城美食街上的<常州麻糕店>生产的双桂坊牌1糕,这是由方兆兴大师的再传弟子,具有硕士学历的一级面点师严玉华女士打理的。还有:<马复兴面馆>在方兆兴、高金荣大师点拨下生产的<特制常州1糕>,这种麻糕每块重达220~250克,其中有一款椒盐1糕,是按传统配方恢复的一种叫“咸馅蘸糖”的工艺,这种椒盐1糕‘咸而不烈、甜而不腻’,现在还加了些松仁、瓜子仁、桂花,使这种1糕的口味更好。

常州1糕最好是要吃刚出炉的,才能体会到这‘脆’的风味,但大多数买到的麻糕都是冷的,作为礼品送人的1糕更不可能是热的,1糕冷了以后,一回软,口味要大打折扣,这也是一些外地朋友认为常州1糕不好吃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 江苏省 常州市 新北区 李子酱

主料:黑布朗、柠檬、橙子

调料:糖、蜂蜜

做法:

1、 将黑布朗洗净,切开去核,柠檬、橙子洗净榨成汁;

2、 将黑布朗、柠檬汁、橙子汁一起倒入微波炉专用器皿中10分钟取出,加糖、蜂蜜搅拌均匀入炉20分钟收干;

3、 取出用筷子略加搅拌,待果酱色泽成均匀的深红色即可。

四. 江苏省 常州 溧阳 八旗鹿肉

用料:鹿肉600克,菜心,葱,姜,鸡粉,精盐,生抽,味精,八角,料酒。

制法:锅内放入开水,把洗好的鹿肉放入锅内煮开,除去血水。勺内放油烧热,用葱姜炝锅,加入精盐、味精、料酒、生抽、鸡粉,然后把鹿肉下入汤内煮熟,把菜心垫底,煮好的鹿肉改成大片,加入葱姜,上屉蒸约15分钟,把菜心放入盘边,蒸好的鹿肉扣出蒙汁即可。


五. 江苏省 常州市 溧阳 溧阳白芹

溧阳白芹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溧阳白芹,百味蔬菜中的佼佼者。溧阳白芹系水芹旱育软化栽培而成,因其产品外观洁白如玉,称之为白芹。溧阳白芹白嫩的茎和叶既可荤炒,又可素拌和做馅,口感香甜脆嫩,外观晶莹素雅,是冬春之际餐桌上脍炙人口的时鲜菜,被誉为江南美食佳肴中的一绝而闻名全国。

溧阳白芹属水芹类,它有别于其它各地的水芹和旱芹,其茎粗壮、色白、水分多,质脆嫩、叶清香,为芹中佼佼者。溧阳水芹,既可素拌,又可炒食。拌吃,脆而生津;炒吃,嫩而可口。其中拌芹菜和炒芹菜因色、香、味、形俱全,是冬春之际佐餐的时鲜菜,被誉为江南美食佳肴中的一绝。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我国各地栽培水芹都采用水作方式,即将水芹苗栽植在一定水层的水田里直到产品采收。溧阳白芹种植采取独特的旱作方式,将水芹苗栽植在没有水层的蔬菜地里,直到产品采收,因而具有独特的产品特征。 1、产品外感特征:经软化栽培而育成的溧阳白芹产品,包含茎节、叶柄和叶芽三部分,其茎节和叶柄部分均为白色,晶莹透亮、富有光泽,叶芽则稍带淡黄色,与一般水培软化、外观青绿色的水芹产品具有显著差异。 2、内在品质:溧阳白芹产品含水量≥95%,粗纤维含量≤0.5%(FW),氨基酸含量0.719--1.289%,其中谷氨酸0.166--0.22%,口感脆嫩而微甜。

五.特定生产方式

溧阳白芹又叫旱地夹板芹菜,是溧阳农民在长期的水芹栽培中,创造出的一套水芹旱育一次性深培土软化的种植方法。培土软化过程:掌握排种后50天~70天、植株高40cm~50cm时进行培土软化。先用长竹秆挑起相邻两行的水芹苗,并分别用两块木板竖在苗行边,用小插棒固定,露出两行水芹苗之间的空隙地;在行间施入腐熟的黄豆粉或饼肥等优质肥料每亩50kg~60kg;再将畦沟内的泥土用铁锹铲入空行中,培土高度应不低于30cm,以水芹苗露出培土面5cm~10cm为宜;然后抽出木板插棒再培下一行。应及时用土盖住畦苗,并将抽出木棒后留下的缝隙盖住,避免水芹苗的中下部透光;注意适时补水,保持畦沟内的水层达到水芹根基部的位置。一般在培土后30天~40天即可采收,掌握两个采收形态指标:一是白芹植株已大部分软化变白、并长出许多嫩黄色叶芽的新茎叶;二是基部节间没有长出不定根或只有极少量的不定根。

六. 江苏省 常州 新北区 羊肉酸菜煲

主料:羊肉

辅料:酸菜、粉丝

调料:酱油、香菜、葱、姜、料酒、盐、鸡精、胡椒粉、香油、食用油

做法:

1、将羊肉切成丝,加入酱油腌制一会。
2、粉丝用温水泡好,酸菜切成丝,香菜、葱、姜也切丝。
3、沙锅内放少许油,油热后下葱、姜炒出香味,下酸菜,添汤,加盐,锅开后下粉丝, 再开锅下羊肉,稍煮一会,点些料酒、胡椒粉、香油;
4、锅开后撒上香菜段即可。

特点:羊肉软嫩、酸菜爽脆

七. 江苏省 常州市 武进 萝卜煎饼

材料:白萝卜1个,鸡蛋2个,面粉200克,玉米粉50克(玉米粉不能放得太多,不然饼会变硬),盐、鸡精少许。

做法:萝卜擦成细丝放入盆中,将鸡蛋打入,用筷子顺着一个方向搅拌;加入盐、鸡精(喜欢甜的,也可以换成糖),再顺着一个方向搅拌;倒入面粉、玉米粉,还是顺着一个方向搅拌,搅至盆中面粉呈糊状为止;将萝卜糊放在一边醒一下,大约10分钟左右,再顺着一个方向搅拌一会儿。在锅中倒入少量的油抹匀;倒入萝卜糊于锅中;用平铲轻轻推开,使糊均匀地铺在锅里;等煎饼底部硬实,用平铲轻轻翻身,烙背面,烙至两面发黄即可上桌。

八. 江苏省 常州市 溧阳 白壳虾

盛产于溧阳长荡湖。其开头似透明之新月,壳感软绵,熟而视之,其色又如晚秋的橘红。白壳虾肉质淡白,细腻,鲜嫩,堪称江南水乡的一大特色水鲜
( 溧阳)

九. 江苏省 常州市 武进 太湖“三白”

太湖“三白”即银鱼、白鱼、白虾,为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太湖的。

银鱼无刺,鲜嫩爽口,主要出口到日本和东南亚国家,供应沪宁杭等大中城市高档饭店。白鱼肉质细腻刺软。白虾壳薄,晶莹味鲜。

十. 江苏省 常州市 金坛 金坛刻纸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金坛刻纸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刻纸是流传于金坛地区的一种颇有地方特色的传统美术品种,生成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明清时期,当地百姓为驱鬼祛邪、祈福迎祥,即有在逢年过节,家家户户贴挂门笺、喜笺、花笺及喜娃、寿星、钟馗等图案和花鸟虫鱼窗花之习俗。清末,一批老艺人且将灯笼、龙灯等手工制作技艺与刀剪各式镂刻图案技法结合起来,并逐渐在金坛乡村流行,代代相传。

金坛刻纸的工艺主要由手工绘画和镂空刻制组成。无论幅面大小,手工绘画和镂空刻制都按照剪纸艺术的规律和要求去做,这样,即使金坛刻纸具有清晰完整的构图和造型,又保持其整体线条间的互相连接。因为刀刻时稍有不慎就会使整幅(叠)作品前功尽弃。如借用微雕技艺刻制的作品《争艳》中的孔雀尾翎刀刻1万2千多根线条,如此纤细线条,刀刻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又如《春江花月夜》中的人物披风细刻2万多刀,艺术效果极为逼真,生动展现了人物披风的丝绸质感美和飘拂的动态美。

较之于外域的传统剪纸,金坛刻纸具有作品幅式灵活、刻制手法多样、表现细腻丰富和构图精细繁茂等艺术特点。在形式上,金坛刻纸既采用民间剪纸的斗方、团花、中堂、四条屏等,同时又吸纳现代审美形式,在具体手法上,一般传统剪纸大都采用单色,而金坛刻纸常采用填彩、点彩、衬彩等综合手法,表现细腻、丰富而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金坛刻纸艺人善于学习和借鉴众家艺术手法之长,并将其自然地运用到创作之中,如作品《村童》中的大树刻制很有江南剪纸细腻的特点,而刻画儿童则汲取了北方民间剪纸粗犷的长处,此作品融粗犷于细腻之中,对比强烈,给人以独特的审美情趣;《四合院》和《捕鱼图》则采用大俯视的方法,构图明快,为传统剪刻纸所少见;《采菱图》和《渔乡风情》组画运用版画方式刻制,刀法简练有力,黑白分明,-出现代审美取向和品味。

剪刻纸的基础材料是纸张,传统剪法纸张大都是单一的,而金坛刻纸常参用漆纸、宣纸、碳化纸、植绒纸等,特别是吹塑纸的运用,刻出的效果颇好。如《假日荷塘》用漆纸刻制,优点是挺拔、牢固,适合填彩;《窗台四君子》采用宣纸、土纸和衬纸制作,作品具有人文气息;《水仙》、《牵牛》、《月季》、《荷花》等用的是吹塑纸,镂空填彩,具有光泽和立体感,装饰性很强。纸材运用的创新,使刻纸技法也随之出新。如用叠层法刻成的《归》,用镂空法刻成的《水仙》,用填彩、点彩法刻制成的《江南抗日之春》,都是纸材创新的结果。

经历代传承和发展,金坛刻纸已积累了600多个品种,其作品数以万计。在国内外展览、比赛中入选、获奖和在多种报刊上公开发表以及被国内外美术馆收藏的刻纸作品逾千件。金坛刻纸艺人多次应邀赴国外和港澳台进行现场表演,并被当地新闻媒体宣传介绍,产生了广泛的影响。1993年12月,金坛被文化部正式命名为“刻纸之乡”。-化部批准,2008年9月,“第五届(中国·金坛)国际剪纸艺术展”在金坛举办,艺术展征集和展出海内外的剪刻作品1500多件,来自美国、德国、荷兰、瑞士、韩国、日本、墨西哥等国及港澳台地区的300多名剪刻纸艺术家和专家学者以及数十家新闻媒体汇聚“江东福地”研讨、交流,使金坛刻纸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海内外媒体纷纷关注金坛刻纸,盛赞“千姿百态人堪颂,皆是金坛神手来”。无疑,金坛刻纸在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增进海内外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出了特殊的价值和作用。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