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曲靖市会泽土特产 曲靖会泽特产有哪些品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曲靖市会泽土特产 曲靖会泽特产有哪些品种更新时间:2022-12-09 10:02:46

一. 云南省 曲靖 罗平 罗平烟熏肉

烟熏肉是布依人的特色菜。布依人腌肉与其他民族截然不同。其他民族腌肉是把鲜猪肉撒上盐巴后使劲搓揉,然后再让盐水浸泡一定时间,最后拿出来自然晾干。这样,肉的防腐防臭问题是解决了,但肉却变得异常的咸,吃起来口感太差,现在的人们吃腌肉所就是这样的原因。布依烟熏肉却不同,它非但没有半点爽口。布依烟熏肉擦上少许的盐和有关佐料后,挂在柴火灶上面熏烤,鲜肉烤干的同时,各种佐料和柴火的味道也就同时渗入肉中。所以,布依烟熏肉事实上不是腌肉,故此没有腌肉中不堪回味的碱味甚至是苦味,剩下的只是肉香和自然植物中的天然香味。

烟熏肉是布依人招待亲朋的上等好菜。走多依河、逛九龙瀑布,在农家乐里你都可以吃到此道布依名菜,当然,你也可以买上一块,带回家慢慢品尝。  

二. 云南省 曲靖 师宗 黑火腿

龙庆有三绝:鸡棕、火腿、野蜂蜜。凡是到过师宗县龙庆彝族壮族乡的人,只要与亲友闷侃起各地的风土人情时,都会这样信口道来。龙庆“三绝”中,鸡棕乃地献贡品,野蜂蜜为虫造精华,惟有那黑火腿,纯属龙庆农家人世代传承并引以为荣的“人工杰作”。

且不说这黑火腿如何外黑内红、味香肉美,也不表达这 黑火腿如何成为家藏名菜、馈赠佳品,单看节日里龙庆农家餐桌或县乡餐馆客宴上,最常见这净洗熟煮、精刀细切、色润味醇、香气四溢的黑火腿,便可略估算其经济价值与市场需求。黑火腿,成了师宗县人民餐桌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黑火腿外表乌黑油亮,板平结实。用刀划成大块,红鲜白嫩,层次分明,红的如枣,白的似云映朝阳,油光闪闪,暗香阵阵;洗净煮熟再细切成小块,棱角有致,丰盈晶莹,浓香满厅,沁人沁脾;食在口中,滋润柔韧,香醇无比;不仅食味纯正,而且口感极佳。如再加上两罐陈年老酒,那更是天造地设,绝无仅有!定让食客们心花怒放,垂涎三尺。黑火腿食法多样,简单易行,除煮透熟食外,还可炒食、蒸食,既可与其他菜类“同台汇演”,也可“独树一帜”。

三. 云南省 曲靖 宣威市 宣威土豆

宣威土豆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地域范围

地处云贵高原的乌蒙山区,位于北纬25°56′至26°44′,东经103°35′至104°40′, 主要生产基地分布在3个片区12个乡镇。重点是以板桥、羊场、热水、落水为中心的西南片区,以务德、龙潭、来宾、倘塘为中心的西北片区,以龙场、乐丰、格宜、宝山为中心的东北片

四. 云南省 曲靖 宣威市 宣威板栗

板栗是中国栽培最早的果树之一,已约有2000~3000年的栽培历史。叶披针形或长圆形,叶缘有锯齿。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为葇荑花序,成熟后总苞裂开,栗果脱落。坚果紫褐色,被黄褐色茸毛,或近光滑,果肉淡黄。果实含糖、淀粉、蛋白质、脂肪及多种维生素、矿物质。

中国的板栗品种大体可分北方栗和南方栗两大类:北方栗坚果较小,果肉糯性,适于炒食,著名的品种有明栗、尖顶油栗、明拣栗等。

南方栗坚果较大,果肉偏粳性,适宜于菜用,品种有九家种、魁栗、浅刺大板栗等。树性强健。根系发达,有菌根共生。较抗旱,耐瘠薄,宜于山地栽培。适合偏酸性土壤。多行实生播种,也可嫁接繁殖。木材致密坚硬、耐湿。枝、树皮和总苞含单宁,可提取栲胶。

五. 云南省 曲靖 师宗 高良苡仁米

高良苡仁米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苡仁俗名称六谷,别名菩提子。师宗县栽培苡仁历史悠久,苡仁属师宗县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据《师宗县志》和《师宗县农业志》记载:“ 1949年后,师宗县经济作物主要有烤烟、土烟、油菜、甘蔗、生姜、花生、芝麻、葵花子、苡仁及少量-” 。苡仁栽培在师宗已形成一定生产规模,是师宗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经济作物之一。 高良苡仁米是普遍、常吃的食物,性味甘淡微寒,外观色泽好,营养丰富,即可食用也可入药的特点。主要销往广东等省、市(区)及国外,市场前景广阔,价格逐年上涨,其面积、产量都在不断增加,在当地经济总收入中的比重逐年扩大。2011年《师宗县人民政府关于“十二五”期间加快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大力发展师宗县中草药产业,进一步提升新型支柱产业,要求扩大苡仁种植面积,以满足国内外苡仁的市场需求,增加农民收入,壮大支柱产业,延长产业链。

地域范围

高良苡仁米产于云南省师宗县高良乡和五龙乡境内,产地范围涉及高良乡的设里、笼嘎、纳非、雨厦、科白、便料、纳厦、团坡、戈勒、窝得、坝林11个行政村;五龙乡的狗街、鲁克、平寨、发岗、花桂、牛尾、南岩7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03°08′—103°34′,北纬24°21′—24°39′之间,东西长28km,南北宽 41.85km,种植总面积3300公顷,年产量13125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株高1.5-1.9m,约有10-11节。叶鞘光滑,节间由下至上逐步变短;叶舌质硬,长约0.6-0.7mm;叶片线状披针形,长达30cm,宽 1.5-3cm。果实成熟时,总苞坚硬具珐琅质,卵形或卵状球形,内包颖果;颖果长约4-5mm,种仁宽卵形或长椭圆形,长4-8mm,宽3-6mm。表面乳白色,光滑,偶有残存的黄褐色种皮。一端钝圆,另一端较宽而微凹,有淡棕色点状种脐。背面圆凸,腹面有1条罗宽而深的纵沟。腹面有一条罗宽而深的纵沟。质坚实,表面乳白色,光滑,味微甜。(2)内在品质指标:高良苡芢米外观色泽好、内在品质优,营养价值高,即可食用也可药用,其中,总淀粉≥50.15%,蛋白质≥10.1%,粗纤维≥0.5%,维生素C≥16mg/100g。 (3)安全要求:高良苡仁米产地环境按照《NY 5332-2006无公害食品 大田作物产地环境技术条件》执行;产品质量达到《NY 5305-2006无公害食品 小杂粮》产品质量标准;生产过程控制按照《NY/T 5117-2005 无公害食品 水稻生产技术规程》进行。

六. 云南省 曲靖 马龙区 马龙藠头

藠头为百合科植物的地下鳞茎。成熟的藠头个大肥厚,洁白晶莹,辛香嫩糯,含糖、蛋白质、钙、磷、铁、胡萝卜素、维生素C等多种营养物质,是烹调佐料和佐餐佳品。干制藠头入药可健胃、轻痰、治疗慢性胃炎。据《本经》记载:藠头“治金疮败,轻身者不饥耐老”、“治少阴病阙逆泄痢,及胸瘅刺痛,下气,散血,安胎。”如此既好吃又治病之物,世间实为难得。

马龙种植藠头的历史已有二三百年,盛产于通泉、月望等地。传统的种植品种体形狭长大尾小如鸡腿状,俗称长藠头,有纤维脆嫩、口感舒适的特点。后来又引进一种形体似球状的品种,其特点是盐渍不散,切口好看。藠头生长适潮耐肥,一般多种于背阴潮湿的鸡粪土之地,每年秋季下种,次年入秋收获,生长期在300天左右。只要施足底肥,其间只需除草一二次,亩产都在数千公斤,是一种投入少而经济效益高的作物。

藠头的吃法,在马龙也很考察。鲜品切片或成丝炒肉。味道独特,而更多的还是用来腌制。个大色白的可按各人喜好腌成酸、甜、辣等口味,不但色泽晶莹鲜亮,而且馨香沁人,令人闻而生津不止;品质稍差的则拌入辣椒剁碎腌成藠头辣子,都是开胃佐餐顺气的佳品。

近年来,在原马龙县副食品加工厂基础上组建的马龙县晶龙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充分利用了马龙的这一地方资源,把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研制生产了以甜藠头、甜辣藠头、鲜辣酱、油豆豉为龙头产品的“晶晶牌”藠头系列食品,1987年获地优称号,1989年获省优称号,1995年获“中国?昆明科技成果博览会”银奖产品称号,1997年获“中国星火计划实施十周年暨‘八五’农业科技成果博览会“优秀项目奖,1997年又被国际荣誉联合评选委员会授予国际金奖。藠头开发也被列为马龙县“九五计划”重点项目,是这个县的六大支柱产业之一,同是已列入“省九六星火计划”,“市‘18工程’项目”和“九五”后续地方财源建设项目。目前,公司的年生产能力已经达到5000吨。

实现了工业化生产的马龙藠头,实现了包装系列化,有“回味礼品盒”,有便于长途运输的马口铁听包装,建立了航空、航海、公路、铁路营销网络,不仅在国内市场站稳了脚跟,部分产品还远销日本、韩国等地,真正以质量和服务打开了市场的“胃口”。

曾几何时,藠头不过是普通庄户人家里不甚起眼的家常小菜,既没有亮丽的外表,更缺乏这许多堂皇的内涵。而今,小小藠头已形成了一个产业,通过市场流进了千家万户,出现在许多名城都市的大酒店大宾馆的餐桌上,出现在人们多姿多彩的生活中。

  

七. 云南省 曲靖 会泽县 迤车挂面

迤车挂面是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迤车镇的。迤车镇所产鸡蛋挂面已有数百年历史,至今仍是人们探亲访友、逢年过节的馈赠佳品。

迤车挂面全系人工扯拉而成。和面、加盐、发酵都极讲究,且视天气阴晴相应变化,扯出的面条细如棉线,金黄油亮,一根在手,颠闪不断,点火烧之,呼呼而终,煮在锅中,长时不浓,食余回锅,互不粘连,嚼于口中,筋骨毕现,一碗在桌,清香盈室。

作为地方,会泽的手工面很有名。在会泽,者海、迤车都有一些手工面条加工的小作坊,加工模式传统,设备比较简单,难以形成规模。

八. 云南省 曲靖 沾益 曲靖青头菌

青头菌:菌体较大,肉肥厚,以尼克酸含量极高著称。可以药用,对眼目不明有效。还能泻肝火,散热舒气。

九. 云南省 曲靖 师宗 五龙椪柑

五龙椪柑是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五龙乡的。五龙椪柑色泽金黄、肉质鲜嫩、甜脆可口,具生津止渴、润燥、和胃、利尿、醒酒功效。

五龙乡地处低热河谷槽区,具有冬暖春早,秋短复长,雨热同季,昼夜温差适宜的特点,有利于柑桔生产。柑桔是当地的传统经济作物,是广大农民重要的经济来源,是农民脱贫致富、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还有利于保持水土,绿化、美化生活环境,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发展柑桔生产是一项集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于一体的产业。

十. 云南省 曲靖 师宗 葵山面条

葵山面条是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葵山乡的。葵山面条精选葵山本地优质小麦,经精选、掏洗、晾晒、去壳、精碾、反复压制精心制作而成,不含任何食品添加剂,质地细腻、脆香、纯正、美味可口。

葵山面条产地在葵山镇瓦葵村委会小寨村,口碑很好,品质优良,煮熟后色泽洁白,适口,韧性和光滑性都很强,麦香味明显,深受客户和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产品已成功进入广州、昆明、曲靖和周边县市等市场,供不应求,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较好。

葵山面条在吃法上,一般用鸡汤、排骨汤、腊肉汤,煮沸后倒入碗里面,再放入煮熟的面条,加上葱末、姜末等即可,也有的仅用精盐、味精、葱末、熟猪油,以沸水冲制,再把煮熟的面条放入,拌匀后便入食。现流传在民间的“四字经”是对葵山面条最好的描绘: 金黄油亮,一根在手,激荡不断,点火烧之,呼呼而终,煮在锅中,长时不浓,食余回锅,互不粘连,嚼于口中,筋骨毕现,一碗在桌,清香盈室。

多年来,葵山面条一直坚持精选本地优质小麦作原料,坚持用鸡蛋、香油等作辅制品,从不用任何食品添加剂,现已注册了名为葵山“玉带香”的商标,同时,瓦葵村委会小寨村的5户村民组织了葵山面条生产合作社,并在县工商局登记办理了工商营业执照,得到了免税扶持政策。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