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临沂可以带的特产 临沂能带走的十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临沂可以带的特产 临沂能带走的十大特产更新时间:2022-12-11 01:08:32

一. 山东省 临沂 沂水县 帅李

帅李,又名串子,是李属中一个名贵品种。帅李成熟早,一般七月上旬成熟,果实个大,单果重80─90克,形近圆,皮色艳丽,底色黄绿,阳面紫红色,果肉淡黄绿色,质细味酸甜,且有浓郁的清香,品质极上,固定名者在“李”之前加“帅”字,称帅李,李之冠也。

帅李原产于沂水县西北部山区,栽培历史悠久。该品种树势开张,易成花,耐干旱瘠薄,座果率高。因果实在结果枝上成串排列,当地群众形象地称为“串子”。八十年代仅存结果大树300余株,年产1万公斤左右,进入九十年代,经过业务部门认真选育、推广,栽植面积发展到1000余亩,年产量80万公斤。

二. 山东省 临沂 费县 费县奇石

费县素有“奇石之乡”的美称,“园林石、金星石、燕子石、天景石”四大奇石驰名中外。其中之一的园林石又称北太湖石,属石灰岩类,生成于4亿年前,经长期风化和酸性土壤侵蚀形成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园林石分布区域主要集中在城北乡周围3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储量约为50万吨。

费县园林石主要产于费县城北钟罗山后10余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所产园林石玲珑剔透,佝偻皱曲,集“瘦、漏、透、皱”于一体,天酿地造,鬼斧神功,可称天下一绝。有的象飞禽走兽,有的如玉树临风,有的似天外来客,有的欲飞向太空,可谓千姿百态、妙趣横生,令观者生出无限遐思。一块奇石一个故事,一块奇石一篇文章。

费县开发利用园林石的历史可追溯到明朝。当时有个王姓大户人家在费县朱田镇苑上建花园,作为别墅,花园内立有三块园林石,底座上均刻有文字,留存至今。清乾隆30年,弘历皇帝下江南时驻跸城北乡的万松山行宫,对费县园林石宠爱有加,曾赋诗赞美:“突兀玲珑各斗奇,高低位置难相宜,尽此用心勤民务,吾不忧无贤有司”。

用费县园林石装点园林庭院,古朴典雅,可与江南的太湖园林石媲美。我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大观园里的怡红院、潇湘馆用的就是费县园林石。1986年,美国总统里根的少数民族问题顾问刘传虎先生曾专程到费县,选中四块园林石,运回美国,立在夏威夷等地。

临沂市和韩国镇海市作为友好交流城市,2001年4月,市人大和市政府主要领导带团访问韩国镇海市时曾精选两块费县园林石作为友谊的象征赠送给镇海市。

经专家认定,费县石林资源是我国面积最大、数量最多、造型最佳的埋藏型石林,被誉为“世纪之交在中国北方发现的最伟大的自然奇观”,与云南石林遥相呼应,堪称中华一绝。目前已由旅游专家做了专题规划,选址定在费县许家崖旅游区的玉环山,按照粗犷式园林的风格,精选奇石进行优化组合,建设“沂蒙石林旅游”项目,使其成为融石林观光、民俗风情、购物休闲为一体的著名旅游景区。

近年来,随着园林石开发规模的不断扩大,其知名度越来越高,引来了大批的国内外游客。相信在不远的将来,费县园林石将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三. 山东省 临沂 兰陵县 大蒜炖甲鱼

大蒜炖甲鱼

苍山县为大蒜之乡,所产大蒜品质极佳,皮簿色白、头大瓣匀、辣香适口、粘度高,因而驰名中外。大蒜具有极高的调味和医疗作用,自古为烹调和医学共用。独头蒜为一棵只一瓣者,其味浓辣,医药价值倍增,具有特殊的医疗作用。

原料:独头蒜72头,甲鱼一只约600克,生姜、大葱、花椒、白胡椒、盐、料酒、清汤各适量。

制法:独头蒜去皮洗净甲鱼宰杀、洗烫、去肠处理洁净;锅放清汤、甲鱼、大蒜、调料旺火烧开后改用小火炖1小时即成。

特点:汤鲜味浓、酥烂醇厚、蒜味突出、营养丰富。

四. 山东省 临沂 郯城县 郯城杞柳

郯城杞柳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郯城杞柳

杞柳,俗称白柳条,又称条子。郯城白柳条具有白润光亮,白中含亮,亮而映白,有柔、韧、坚的特点。郯城县是著名的白柳之乡,白柳的种植和编制工艺品生产,主要分布在沂、沭河两岸的李庄、黄山、沙墩、庙山、高峰头等乡镇。这里的农民有着种植白柳的习惯,据沙墩乡朱佰村、黄山镇柳行村的民间传说,他们种柳、编柳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其传统柳编制品,主要编织簸箕、针线筐、条箱等农家日常生活必需品,当地生产柳,当地加工,当地销售。

自1972年郯城县工艺美术总厂开始生产柳编工艺品,

在传统技艺的基础上研究,大胆革新创制新产品,同年就使白柳编制新产品打入了国际市场,畅销不衰。1986年产值580万元,居全国同行业之首。1988年根据市场需求,

柳制品第二次进行了改革创新,其柳制工艺品,工艺精湛,

样式新颖,造型优美,色调和谐,美观大方,具有实用和观赏价值,深受客商赞赏。

出口产品种类,有提篮,果盘,洗衣篓,婴儿篮,洗菜筐,吊花篮,狗窝等采取编制、喷漆、

烘干包装一条线生产。

到2001年全县柳编工艺品发展到16大系列,500多个花色品种,年社会总产值达到1亿多元。郯城柳编工艺品质量高,款式新颖,造型优美,

工艺精湛而闻名于世,在国际市场上享有极高的声誉。

产品先后畅销美国、日本、法国、英国、加拿大、荷兰、香港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目前全县种植白柳条5万多亩,年产白柳条近3000万斤,

为农业创汇和进一步开发柳编工艺品生产打下了坚强基础。郯城县已成为全国重要的柳编工艺品出口生产基地,1999年3月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杞柳之乡”!

五. 山东省 临沂 费县 胡阳西红柿

胡阳西红柿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胡阳西红柿是山东省临沂市费县胡阳镇的。胡阳镇的温室西红柿闻名全国,所产西红柿色泽鲜美,口感沙甜,胡阳西红柿远销全国十多个省、市、自治区。胡阳西红柿是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胡阳西红柿自上世纪40年代开始种植,起初在秦家屯一带兴起,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逐步走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路子。1982年首次使用塑料薄膜小拱棚,1983年开始使用大拱棚,1992年开始采用土温室越冬栽培,1996年开始发展高效日光温室西红柿,2010年开始“胡阳西红柿”品牌不断打响。胡阳镇历届镇党委、政府都把发展西红柿产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发家致富的重要举措,坚持向规模要产量,向科技要质量,向品牌要影响,向市场要效益,通过“四措同步”形成西红柿现代农业强大的经济带动力。该镇首先坚持“强化基础”,提升产业发展水平。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是品牌农业发展的基础。胡阳镇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胡阳镇党委、政府对全镇西红柿主产区进行规划建设,总投资2000万元,实施核心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围绕“农业观光、科技推广、休闲采摘”一体发展的思路,规划西红柿产业园路、桥、渠、湖等基础设施建设。经过整治改造和规划建设,胡阳镇西红柿生产基地达到了“旱能灌、涝能排、田成方、渠相连、路相通”的农业标准化基地建设标准,为西红柿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硬件基础。此外,该镇以“科技带动”,提高产业发展质量。立足“发展西红柿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这一发展理念,重点加强职业农民培育,打造一批土生土长的西红柿农业专家。先后投资建立胡阳镇农技服务中心,成立西红柿种植专业协会,负责组织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如今胡阳镇已经是鲁南地区最大的温室西红柿种植基地。西红柿种植面积达1.5万亩,有秦家屯、南汤沟等22个专业种植村,有专业种植合作社36家,专业种植户6000多户。全镇西红柿品种达160多个,年产量可达2.6亿公斤,总产值12亿元左右,人均增收可达6000余元。胡阳西红柿远销北京、邯郸、大连、哈尔滨、苏州、上海、广州和俄罗斯等国内外市场,品质在国内市场有很高的口碑。目前,胡阳西红柿拥有8个绿色食品商标,2013年获得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被评为2015年全国互联网地标产品(蔬菜)50强,在2015年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中获得价值2.47亿元。

胡阳镇位于费县城东北12公里,地处平原,北靠薛庄镇,东邻方城镇和新桥镇,南部、西南部隔祊河、浚河与探沂镇、费城镇、城北乡相望。胡阳镇坚持把“改善农业条件、增加农民收入、实现规模效益”作为农业结构调整工作的重点,突出温室西红柿生产,引进秸秆生物反应堆种植技术,建设无公害温室西红柿种植基地。

胡阳镇的温室西红柿闻名全国,目前全镇西红柿种植面积已达到1.2万亩,产量达到3.5亿斤,仅去年一年就增加了1200户种植户、3000亩西红柿大棚。由于色泽鲜美,口感沙甜,胡阳西红柿远销全国十多个省、市、自治区,从北京到广州,从上海到重庆,从大型超市到老百姓餐桌,都有胡阳西红柿的身影。为实现品牌效益,胡阳镇现已注册“鲁蒙吉山”、“胡阳喜事”两个无公害西红柿商标,并建设两大西红柿批发市场,实现瓜菜产、供、销“一条龙”。

2013年,费县胡阳镇金阳西红柿种植专业合作社申报的“胡阳西红柿”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地域范围

费县位于山东省的东南部,西红柿种植历史悠久,面积大,以胡阳镇为中心,现已发展到全县6个乡镇。“胡阳西红柿”的地域保护范围为山东省费县境内,东至薛庄镇颜林村,西至费城镇王家庄村,北至上冶镇大仲口村,南至胡阳镇北尹村。地理坐标为北纬35°10ˊ-35°27ˊ,东经117°30ˊ-118°09ˊ,海拔高度为110米-187.4米之间。地域保护种植面积为2000公顷,总生产面积3万亩,年生产总量为30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胡阳西红柿果型圆整、大小均匀、单果重250左右,差异不超过果重平均值的5%。颜色粉红透亮,甜酸适口、生食口感清香沙口,硬度好。 4.2 内在品质指标:胡阳西红柿内含维生素C14mg/100g ~15mg/100g,可溶性固形物≥6.0%,总酸≤1.0%,番茄红素8.0mg/100g ~9.0mg/100g。 4.3 安全要求:“胡阳西红柿”必须达到农业部“绿色食品西红柿”的卫生指标(详见下表)。有《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三十三条规定情形的不得上市销售。

六. 山东省 临沂 莒南县 莒南苹果

莒南苹果是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的。莒南县是全国水果生产百强县、中国苹果之乡、全国苹果优势产业区域县,所产苹果个头大、果型正、色泽艳丽、风味醇厚、含糖量高、硬度适中,在国内外市场享有盛誉。

近年来,莒南县通过改接和新建使红嘎啦、红将军苹果密植园达到5万多亩,主要分布在洙边、壮岗、坊前、涝坡、文疃等乡镇,目前,莒南县已成为全国重要的中早熟苹果生产基地。莒南县推广人工授粉、果实套袋、配方施肥、覆草盖膜等新技术,开发无公害高档果品生产,果品质量逐年提高,高档精品果占50%以上。其中,红嘎啦、红将军苹果成熟期比胶东早10—15天,具有提前抢占果品市场的有利条件,近年来一直价高畅销,供不应求。

七. 山东省 临沂 沂水县 绺子烟

【绺子烟】沂水,称为“沂水绺子”,属晾晒烟,又称晾红烟,俗称土烟。主要分布在沂水县城以西和西南、西北部石灰岩地区,以高庄、王庄、夏蔚、泉庄、院东头、姚店子等乡镇为集中产区。

据清道光七年(1827年)《沂水县志》记载:“西南惟菸,西北惟山榆,西山一带药材居多,其为利当民食之三口。”可见沂水绺子烟的种植历史悠久,且是当地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故当地烟农中至今仍有“陈烟如陈粮”之说。

绺子烟有十余个品种,尤以“联耳子”、“柳叶尖”最负盛名。按其调制方法的不同,绺子烟分为“板烟”和“扎绺”两种。烟质以高庄乡的“杏峪”、“马兰”烟为最佳,被列为沂水绺子的上品。此烟在清朝中期已成为官宦世家相互馈赠的佳品。

绺子烟适宜山地坡麓、淋溶褐土(红土母质)及棕壤种植。基肥以豆类饼肥为最佳。一般是麦收后接茬栽植。中秋时节,是绺子烟成熟收获季节。烟农用烟镰断茎削叶,草编成帘,在河滩场院、房前院后架起成行的烟架,进行晾晒。经日晒夜露的烟叶,逐渐由黄变红,烟农便趁露下架,握绺成扎,然后堆积发酵,再经调制后烟叶棕中透红,红中呈褐,油润而富光泽。上等绺子烟,烟叶表面有一层白色粉状物,称为“俊毛”,叶片柔软,揉搓干叶不成碎面,而呈细条状。吸食起来气味醇和,香气浓郁,青杂气少,灰白火亮,给人以过瘾的享受。

绺子烟以其独具的膘性好、油分足、劲头大、弹性强,在潮湿条件下仍可保持良好持火力的特性,备受沿海农家和渔民的青睐。每年冬春季节,许多烟商和单位纷至沓来,争相抢购。每年销往北京、天津、上海、江苏、东北三省及东部沿海一带的烟叶达上千吨,还为省内烟厂提供数千吨雪茄原料。1987年,全县共种植绺子烟2.8万亩,总产1008万公斤。

八. 山东省 临沂 莒南县 莒南板栗

莒南板栗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莒南板栗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莒南板栗,山东省莒南县名优,中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莒南县地处低山丘陵区,雨热同季,秋高气爽,土壤养分齐全,适宜板栗生产,产量名列山东第一,被列为中国板栗优质高产高效栽培示范基地,所产板栗个大、色艳、光滑油亮、果肉嫩黄细腻、香甜可口,素有“糯香栗”之称。远销日本、新加坡、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深受客户青睐。

1993年被列为中国板栗优质高产高效栽培示范基地,管理 图1 莒南板栗种植基地

.水平处于中国领先地位。.2000年3月被国家林业局和中国经济林协会命名为“国家名特优经济林——板栗之乡”。2006年“莒南板栗”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产品”。部分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来莒南板栗中心产区洙边镇视察工作,并给予高度评价。.还先后被列为“全国干果高产优质示范基地县”、山东板栗生产基地县称号。.该县“板栗良种选育与出口创汇名牌产品基地建设”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2年“珠玉”牌板栗被中国经济林协会认定为“优质产品”,2006年“珠玉”牌莒南板栗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

历史渊源

莒南板栗栽培历史悠久。《重修莒志》记载,“大者曰栗,其苞一实而形小者,为栗之原种,谓之树,其实曰茅栗”,证明莒南很久以前就有原(野)生栗树分布,相对于鲁中山区、江北其它栗产区在地理、气候、水土等方面更适宜于栗树生长发育。临沂银雀山西汉墓地发掘出板栗炭化果实,莒南当时属琅琊郡,证实早在公元前1-3世纪的西汉时期,莒南一带已广泛栽植栗树。据《莒南县志》记载,21世纪初,莒南县300年以上树龄的板栗树多达3000余株,而中国国内超过600年的板栗树已十分罕见。据2010年调查,莒南洙边镇,有一棵“栗王”,高15米,周长3米左右,冠径16米左右,每年仍有数十斤的产量,据陈氏族谱载:陈氏于公元14世纪(元代末)迁此立村,后广植栗树。.

产地环境

莒南县位于山东省东南部鲁苏交界处,地处低山丘陵区,土壤养分齐全,适宜板栗生产。.属暖温带季风区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少雨雪,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板栗坚果养分积累。.

品种特点

莒南板栗个大、均匀,皮薄易剥,色泽鲜艳,味道甘甜。经过长期生产检验和筛选淘汰,21世纪初广泛种植的主要有玉丰、石丰、丽抗三个品种。尤其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丽抗板栗品种,树冠扩张快,早果、丰产、稳产,嫁接后第二年结果;坚果外形美观、亮丽,果粒大,商品性状优良,炒食口感好,糯性强,内在品质优良;抗干旱、耐瘠薄,适合丘陵地建园栽植,抗板栗烂果病和红蜘蛛危害。该品种2005年12月通过山东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已被国内其它板栗产区广泛种植。“莒南板栗”营养丰富。含淀粉51%~60%,蛋白质5.7%~0.7%,脂肪2%~7.4%,还含有丰富的纤维素、胡萝卜素、维生素A、B、C及磷、钾、钙、锌、硒等元素,可供人体吸收和利用的养分高达98%。熟食莒南板栗可以益气血、养胃、补肾、健肝脾;生食还有治疗腰腿酸疼、舒筋活络的功效。莒南板栗营养价值高。.

生产情况

莒南县是山东省板栗生产基地县,板栗是主要经济树种,从1990年起,莒南县就制定了10年发展板栗40万亩的发展规划,对板栗生产实行目标考核责任制,并全面落实栗园承包经营,并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科技推广网络。1995年,莒南县政府制定了《莒南县板栗规范化管理规程》,对板栗生产统一规划、统一技术标准做到山水田园路综合开发,实行路到园、水到园、电到园和养殖到园的“四到园”。到2002年,全县有板栗栽培良种53个,优良品种应用率达到98.8%,种植面积41万亩,年产量3584万公斤。.2008年,栽培品种发展到“燕山红”、“烟青”、“烟泉”“石丰”等优良品种,板栗良种化覆盖率达100%。.“莒南板栗”生产标准化程度高。莒南共承担国家和省市板栗科技课题项目10余项,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8项,其中“板栗良种选育与出口创汇名牌产品基地建设”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莒南板栗”栽培技术,形成了稳定的生产队伍和网络技术推广模式。山东绿润食品有限公司是中国最大的板栗加工企业,2006年该公司板栗产品被评为“山东省名牌产品”和“山东名优农(林)产品”;2008年8月被授予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在该企业的带动下,莒南县已建成大型板栗交易市场1处,大中型板栗深加工企业6处,小型初加工点300多个,实现板栗年交易量1.6万吨,年销售收入3亿元。深加工产品远销日、韩、欧、美、加、中东、东南亚等地,“沂蒙绿润”牌板栗深加工系列产品成为食品行业的知名品牌,年出口创汇2000万美元。.

地理标志

根据《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规定,经过初审、专家评审和公示,莒南板栗符合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程序和条件,准予登记,2010年4月2日,中国国家农业部特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

地域范围

莒南板栗的地域保护范围为山东省莒南县境内。地理坐标为:东经118°33′-119°11′,北纬35°06′-35°24′,南北长44㎞、东西宽50㎞,地域保护范围面积161700平方公顷,生产面积16667平方公顷,年产量1.6万吨,产值3.0亿元。莒南县平均海拔高度200m,最高点是县境北部的马鬐山,海拔高度662.2m;最低点在壮岗镇陈家河村前,海拔高度19.9m。莒南板栗主产地在县境内洙边、相沟、路镇、相邸、坊前、壮岗、坪上、朱芦、涝坡、石莲子、文疃等16个乡镇,共计654个行政村,所在地海拔100m以上。莒南县东临日照市,南接江苏省赣榆县,西南连临沭县,西邻临沂市,西北依沂南县,北与莒县接壤。地势总特点是东高西低,东部是北高南低,并向东南和西南呈脊背状倾斜,以低山丘陵为主,系崂山--五莲山脉余脉,县境内海拔高度差异大,形成多种不同的小气候区域。现有植被以农作物为主,约占全县总面积的66%,林木覆盖率在30%以上,土地面积1752平方千米。

九. 山东省 临沂 兰山区 锅塌鱼

锅塌鱼又名元宝锅塌鱼,为兰山区名吃,因形扁、无骨、塌倒而得名。1986年获山东省名吃菜大奖。它形成于本世纪30年代初。当时临沂名厨高钧的舅父盖京义(也是名厨师)有一次来高家做客,说及孔府剔骨鱼的味道和烹饪技术,高钧十分留意。后来,他用本地肉鲜味美的沂河金鲤鱼,参照孔府剔骨鱼的工艺,进行了多次烹饪试验,终于创制了锅塌鱼这道名菜。

做好锅塌鱼有两个关键:一是选好料,即用鱼必须是当天的新鲜鱼,每次约一公斤左右;二是将剔骨处理好的鱼入锅烹饪时,要掌握好火口。这样才能做成一种色金黄,形扁圆,味香甜,质嫩软的绝口佳肴。

锅塌鱼味道鲜美,一向为人乐道。解放战争时期陈毅同志有时到“泰丰”饭馆吃高钧的锅塌鱼,曾加以称赞。1983年,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度陶钝在品尝了这道名菜之后,称道临沂锅塌鱼不虚传,并说“锅塌鱼是怀才不为人知,盐车下的骥马”。

十. 山东省 临沂 郯城县 郯城大蒜

郯城大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大蒜:郯城大蒜可与苍山大蒜媲美,为我省大蒜重点产区之一,全县种植面积5万亩, 年产大蒜6000多万斤,郯城大蒜蒜头大、瓣匀、无碎瓣,具有脆、粘、香、辣味浓等特点,是日常生活中必需品,同时亦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其功能,解热化湿,杀菌解毒,对感冒、 腹泻、痢疾等常见病有一定疗效, 还能降低人体胃内亚硝酸盐,有很好的抗癌作用。 郯城大蒜每年都畅销国内各地,出口日本、南韩、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