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石柱吃的特产是什么 石柱哪里买特产最好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石柱吃的特产是什么 石柱哪里买特产最好更新时间:2022-12-15 13:07:47

一. 重庆市 石柱 土家花袜垫

土家鞋垫俗称土家花袜垫,历史悠久,名传九州,早在宋代土家人就能用自产的"斑布"编织"西兰卡普"(土花被面)。花袜垫是其有代表性的一种挑花刺绣品,它的图案有绣给友人的"八角回"、"四叶草";绣给恋人的"红豆花枝"、"龙凤呈祥";绣给丈夫的"万字格"、"鸳鸯戏水"等等,是土家女子智慧和情感的结晶。现已开发成旅游商品,是旅游购物、馈赠亲朋之上乘佳品。

二. 重庆市 石柱 阴米茶

阴米茶香气浓郁,味道鲜美,工艺奇特,是渝东南武陵山区石柱土家山寨奇特的风味小吃,具有滋阴补肾、增进食欲的功效。清代曾将阴米茶载入《石柱厅乡土志》,成为土家山寨约定俗成的“茶经”。

每年冬季,土家山寨的农户都将今年收成的糯米经过蒸、晒、搓、揉、阴等工序,阴干而成“阴米”,食用时,用猪油炒煮阴米,混上甜蜜的米糟,土家人还煮上几个荷包蛋,起锅即成“阴米茶”。

三. 重庆市 石柱 洋芋饭

高山多产玉米、豆类,所以土家人除米饭外,以包谷饭最为常见,也吃豆饭,将绿豆、豌豆掺在饭中,或蒸或煮。“洋芋”就是土豆。将洋芋刮皮洗净,放在锅里煮一煮,不等全熟捞起来,放进菜油,放在锅里炕,翻来覆去将表皮炕得焦黄,再放进盐,蒜末、辣椒粉,拌匀即可食用,微泛油光的土豆吃入口中却不会觉得油腻,土豆的香味与佐料的香味混合在一起,真是松软香甜。“洋芋饭”就是用洗净切片的洋芋放油盐炒香,面上盖上已经半熟的米饭,水适量,用木柴大火烘干,小火至香,有的上面放少许酸杂肉,香味更浓。

四. 重庆市 石柱 石柱辣椒

石柱辣椒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县委县政府立足自身资源优势,选择具有地域特色和良好市场前景的"小辣椒"作为我县农业产业发展的重点。通过不懈努力,已建成川渝最大的辣椒生产县,成为在全国有较强竞争力的特色 "大产业"。

石柱县辣椒早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就已出口韩国、斯里兰卡等国家。2000年县委、县政府把辣椒产业作为一项重点产业来发展,从山东、贵州引种,在三益试种500亩并喜获丰收。历时4年,面积从500亩倍速增加到2005年的13万亩,2010年将达到20万亩;乡镇由1个逐步扩大至2005年的16个;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从1个逐渐健全壮大到2005年的20个,并注册了国内首枚以辣椒为名的"三益"牌商标。这样一个从小到多,由点到面,从试验示范到大规模种植,从农家餐桌上一碟小菜成为覆盖大半个县的新兴产业,正在石柱蓬勃发展。

地域范围

石柱辣椒地域保护范围位于东径108°00′~108°29′,北纬29°39′~30°33′,包括: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南宾镇、西沱镇、下路镇、悦崃镇、临溪镇、马武镇、王场镇、沿溪镇、龙沙镇、鱼池镇、三河镇、大歇镇、桥头镇、沙子镇、万朝镇、黄水镇、黎场乡、三星乡、六塘乡、三益乡、王家乡、河嘴乡、石家乡、中益乡、黄鹤乡、洗新乡、新乐乡共27个乡镇。种植面积2万公顷,年产量达30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观特征:石柱辣椒颜色鲜艳,光泽好,辣味重,油份含量高,香味浓,果实皮薄肉厚,硬度高,籽粒少。 2、 内在品质:2.1、长尖椒:辣椒素1800-4900mg/kg, 二氢辣椒素700-1800mg/kg、辣红素20-60(460NM)、脂肪2.5-9.3%。2.2朝天椒:辣椒素1200-3700mg/kg、二氢辣椒素800-1500mg/kg、辣红素20-100(460nm)脂肪4-10%。3、安全要求:石柱辣椒应符合国家有关质量安全相关标准。

五. 重庆市 石柱 土家咂酒

石柱土家咂酒,源于隋末唐初,历史悠久,是土家族人庆祝喜庆节日、欢迎贵宾的"喜庆酒"。以糯米或高梁、玉米、小麦为原料发酵酿成,贮藏于瓦坛子,浓度低、味甘甜,用竹、麦、芦管吸吮,酒液洁莹透明,可加开水复咂,直到无酒味而止,石达开曾赋诗赞之quot;万颗明珠供一瓯,王侯到此也低头。五龙捧出擎天柱,吸尽长江水倒流。"现已开发成旅游商品,倍受游客青昧。

六. 辽宁省 丹东市 宽甸 宽甸石柱人参

宽甸石柱人参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宽甸石柱人参,辽宁省宽甸满族自治县振江镇石柱子村,中国地理标志产品。石柱参也称柱参,是中国人参中的优良品种,因产地而得名。该村位于鸭绿江北岸,属于长白山余脉,山多水多、山高林密、湿度较大,是盛产山参的地方。石柱参具有芦长、体灵、皮老纹深、皮条须、须根上生有较多的珍珠疙瘩,体形酷似野山参等优点而驰名中外,体形千姿百态,深受用户欢迎。石柱参药性较强,栽培15年以上的石柱参药用价值近似山参,人参总皂甙含量远远高于一般园参。

地域范围

宽甸石柱人参产于辽宁省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振江镇石柱子村境内。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25°21` —-125°28`,北纬40°43`—40°50`之间,东临鸭绿江,与朝鲜人民民主主义共和国隔江相望,南与振江镇西江村相连,西接大西岔镇,北与下露河镇接壤,总面积11、8万亩,海拔350—810米,高差460米,总生产规模2000亩,2.2万帘,年产鲜商品参500公斤。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部感官: 宽甸石柱人参与其他普通参比较,芦细而长,体较短,膀头较圆,纹深而密(主要集中在体的上半部),须细长柔软、清疏,与山参无大差别,与普通参差别明显。 (2)、内在品质指标: 石柱参的有效成分:人参所含有的有效成分主要是皂甙类,衡量中药人参的有效成分多少主要是测定人参根的总皂甙和人参单体皂甙的含量多少。由此我们请专家进行了测定。采用薄层层析—比色法进行有效成分人参总皂甙的测定,并以12年生石柱参总皂甙的含量也随着增加。10年生以前随着年龄增多,总皂甙增加迅速;而10年以后,增加减慢,从表中还可以看出,12年的石柱参总皂甙含量较比园参高36%,而比山参仅低17%。因此,12年生石柱参所含的总皂甙远远高于园参,近于山参。 应用日本岛津CS-930薄层层析扫描仪测定人参单体皂甙的含量,结果是石柱参的Rb1含最多的是在11年生,Rb2在10年生。所以,2OS-原人参三醇不是年头越长含量越多;而Rb1、Rk1、2OS-原人参三醇是随着年头增多而增加,以人参单体皂甙平均数看12年生石柱参略高于山参为11%,而比园参高达40%以上。 (5)石柱参的药理作用:采用生晒10年生石柱参制成煎制剂,用小白鼠进行急性毒性,抗疲劳,抗缺氧,高、低温等方面的药理作用试验,得出石柱参同其它山参一样,有着抗疲劳,抗缺氧,耐高、低温的药理作用。 结论是:石柱参的优点,形体和优良的药用价值是受土壤气候和栽培技术所技术所制约,丹东地区的宽甸县在鸭绿江和部分浑江流域,有适宜栽种石柱参的自然环境条件,可以在此地,有诸地扩大栽培发展面积。 石柱参产地在辽宁省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振江镇石柱子村。它源于野山参,经世代选育,生产出来的具有野山参基本形体特征和相应价值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商品人参。它对于土壤、水分、气候、光照及栽培管理技术等要求极严,非石柱子之山、之土、之水、之气、之特殊栽培而不可得的园参极品。经实验,异地栽培则会劣变,其形体和药理作用都与正宗的石柱参相差甚远。石柱参的栽培方式近于园参又不同于园参,它是按照野山参的生长习性予以培育的,栽培中不施肥,只靠吸收参床中土壤养分缓慢生长。防治病虫害不用剧毒化学药剂,多采用生物防治方法实行综合防治,产品无污染与农药残留。现在培育的是石柱参有四个品系:圆芦、线芦、草芦、竹节芦。总的特征是芦长、体灵、皮老、质实、横纹深而细、须长而清疏,须上有珍珠疙瘩。这些特点与野山参无大差别,与普通差别十分明显。

七. 重庆市 石柱 石柱长毛兔

石柱长毛兔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自农村改革,特别是1984年成立自治县以来,石柱从县情出发,科学决策,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以发展长毛兔为主体的节粮型畜牧业,经过20多年,长毛兔从无到有,从零星养殖到规模生产,由少到多,从集约化经营到产业化推进,兔业崛起在石柱土家山寨。2004年圈存长毛兔241.2万只,连续13年保持在200万只以上规模,有80%的乡镇养兔,建立示范乡镇14个,示范村20个,科技示范园3个;发展100只以上规模户3900个,科技示范户300个;养兔农户6.89万户,占全县总农户60%以上;兔毛产量1200吨,农民年养兔现金收入1.7亿元以上,近几年来年均养兔收入8000万元之上,年为财政创收150万元,最高年份392万元。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立下汉马功劳。
兔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的饲料加工业、运输业、饮食服务业等产业的兴起与发展,全县从事兔毛营销的工商户1000多个,呈现出一业兴、百业旺的良好局面,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镇下岗职工再就业开辟了新途径。长毛兔成为特色经济,在我县农业经济中独树一帜,是全国县级饲养量"第一大县",享有世界"长毛兔之乡"盛誉。石柱长毛兔产业,经过了曲折发展历程,经受住了市场考验,并不断发展壮大,其成功经验归纳如下:
一、科学决策 强化领导 营造良好氛围
20多年前的石柱在贫困线上挣扎,县贫民困。农村经济要振兴,县委在深索,出路在那里?经深入调查、认真分析,结论是单靠种植业来实现腾飞是不可能的。在科学论证基础上,结合我县草地面积大,草资源丰富的优势和经济短缺的现实,作出了以发展长毛兔费省效宏的特色经济项目,作为全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将兔业列为农村建设的重头戏来抓。各级党政十分高度重视,形成共识,利用各种工具广泛宣传,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为养兔户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县、乡镇成立了长毛兔生产发展领导小组,各部门密切配合协作全方位支持,一届接着一届干,常抓不懈,明确责任,齐抓共管,保持了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确保了兔业健康发展。
二、制定扶持政策,利益驱动,鼓励干群发展
尽管县财力不足,资金缺乏,为保证其发展,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扶持发展政策,把有限资金用在刀刃上,发挥最佳效应。一是优惠扶持,发展初期对30只以上养兔户,每公斤饲料补贴0.12元,每只兔补助1.5元。对100只以上大户一直优先审批建圈用地,圈舍木材,优价供兔、草种等。二是银信部门发放专项贷款,投入低息或扶贫贴息贷款1000多万元,扶持特困乡镇和农户发展。三是制定保护价收毛,在价格疲软时,县上及时制定了保护价,兔征税,维护了兔农利益。四是统一防疫,1993年以前,县财政年均挤出25万元用于兔瘟等疾病防疫,现在以成本收取疫苗等费用。五是建立机制激励、悬奖攻关,县上每年底都要召开总结表彰会,财政拿出5-20万元,奖励先进单位、个人、养兔状元户及科技户,强有力的政策措施,确保了长毛兔产业经久不衰。
三、强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科技兴兔,提高养兔效益
长毛兔生产是系统生物工程,综合性极强。为切实收到实效,实施科技兴兔,加强了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服务,实现了品种良种化、圈舍标准化、管理科学化、饲料配合化、防疫制度化。一是狠抓了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先后引进国内外种兔15万只以上,丰富了品种资源,建市级长毛兔良种扩繁场1个,县二级长毛兔良种场5个,加强了纯繁与推广,提高了兔群品质。建立了良繁户303个,扩大优良基因,强化了提纯复壮工作,改良面80%左右。二是推广普及养兔实用技术。主持组织实施了石柱《长毛兔生产配套技术开发应用》课题,兔的人工授精技术的推广,种草养兔和兔颗粒开发应用。获得原四川省科技成果二等奖。抓了技术培训工作,对养兔户、基层干部、畜牧兽医人员科学养兔技术的系统培训,并加强技术指导,共培训20万人次以上,印发技术资料近30万册,提高指导和饲养长毛兔的综合水平。派技术人员到国外、大专院校学习,请国外养兔专家、院校教授、学者到我县讲学、川技术,达到了技术交流与提高的目的。三是强化疫病防治工作。疫病防治是养兔成败的关键,全县建立了以乡站为核心的疫病防治网络体系,坚持每年春、秋两次防疫制度。推广了标准圈舍的建设,定期消毒驱虫,定期打扫保持卫生,有效控制了兔病发生与流行,降低了发病率和死亡率。四是加强了饲草饲料体系建设。抓了种草养兔工作,在农区推广了人工种草,建立家庭"小草园"5万亩。变粮、经二元结构为粮、经、饲三元结构,解决了兔青绿饲草不足的状况;抓了兔配合饲料、颗粒饲料的开发,大力发展工业饲料,全县建饲料厂8个,满足兔农之需,打牢了兔业良种"良法"的物质基础。
四、培植龙头企业,拓展销售渠道,推进产业化发展进程
没有市场和销路的产品是没有生命力。我县把产、供、销一体化建设,作为深化富民和纵深推进产业发展的关键,一直重视和加强流通,放开经营,积极招商引资,组建龙头企业,推进产业化进程。一是打破了垄断经营体制,推行国家、集体、个人共同经营,激活了市场。二是强化了市场建设,扩大外销,全县投入400多万元,建13个兔毛专业市场,为客商提供优质服务,实行低税低费。四是加强兔毛质量监控,严厉打击掺杂使假不法行为,树立了兔毛良好形象。五是培植龙头企业,争取世行贷款投入,建成90年代世界先进设备的兔毛纺织企业,对兔业增值增效发挥较大效果,近年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经努力今年又成功引进了山东如意集团兔毛加工企业,实力雄厚,开发技术强,产品花色多,无疑对产业化建设推向新高潮,再上新台阶起关键作用。

八. 重庆市 石柱 绿豆面

绿豆面产于重庆石柱。

绿豆面以绿豆、大米、绿叶蔬菜以及淀粉、菜油为原料。制作时,筛去豆类中的泥砂杂物后磨碎,磨时将磨的进孔填满,使其磨得稍碎,再放容器中加清水浸泡。浸泡时间随季节而定:冬天1昼夜,夏天半日。滗去水时拣去豆皮。大米用清水浸至用手捻压呈粉状无硬心,滗去水后备用。将绿叶菜洗净、切碎,同浸泡好的豆瓣、大米拌均匀,然后加适量清水磨成浆,再在磨好的浆中加入淀粉调匀。柴火最好,待平锅三成热时,用兑水的菜油刷一遍锅,然后舀一勺绿豆浆,摊在铁锅中,待绿豆面皮八成熟后,翻一面再烤一会儿取出,放在筲箕上,一张张重叠摊晾,再切成均匀一致的面条。吃的时候,先在碗里放好作料,再把切好的绿豆面条装入漏勺,放沸水中稍烫几秒钟,捞出盛入碗中即可食用。

绿豆面柔中有韧,色泽嫩绿,有豆类和菜汁的清香,营养丰富,物美价廉。

九. 重庆市 石柱 石柱黄连

石柱黄连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石柱黄连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以“黄连之乡”──石柱县所产最负盛名,其根条肥壮,质地坚实,肉色红黄,过去多为朝廷贡品,有清热祛湿、泻火解毒之药效。

石柱县境内有16个乡镇、3万农户、10万连农种植黄连,目前常年黄连在地面积达5万多亩,年产黄连1200吨,产值1.2亿元,占全国产量的60%以上。“石柱黄连”品质优良,享誉中外,销往全国各地,远销朝鲜、韩国、越南、印度、新加坡、香港、澳门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石柱黄水土壤、水质、气候奇特,是黄连原始产区。北宋地理总志《太平寰宇记》载“南宾县(石柱古县名)盛产黄连”。2001年11月被国家科技部确定为“中国优质中药材(黄连)示范种植基地”;1954年“石柱黄连被列为国药”,实行统购统销,当年达63万余斤,占全国三分之二;民国二十三年中国银行编《四川省之药材》记:“味连,只有家种,专产石柱”。12003年12月23日“石柱黄连原产地保护”已获专家评审通过,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04年10月10日发出144号公告;1989年在山东泰安全国地道药材研讨会上,“石柱黄连”被与会176位专家一致确认为地道黄连;2003年12月被重庆市名牌农产品认定委员会确定为“重庆市名牌农产品”;958年四川省政府批准在石柱黄水建立全国第一个黄连种植场和科学技术研究所;石柱黄连GAP认证,已于2004年8月23日—25日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GAP认证中心专家检查评审通过。

【别名】黄连、川连、姜连、川黄连、姜黄连、姜川连、姜制黄连、萸连、萸黄连、炒黄连、吴萸黄连、酒连、酒黄连、酒饮连、猪胆汁炒黄连、盐炒黄连、黄连炭、姜汁炒川连、尾连等

【来源】本品为毛茛科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三角叶黄连Coptis deltoidea C.Y.Chenget Hsiao或云连Coptis teeta Wall.的干燥根茎。

【原植物】1.黄连:多年生草本,根茎有分枝,形如鸡爪。叶基生,有长柄;叶片卵状三角形,三全裂,中央裂片棱形,羽毛深裂,边缘有锯齿。花葶1~2条,顶生,聚伞花序有3~8花。2.云连:叶中央裂片卵状棱形或长棱形。羽状深裂3~6对。

【性味归经】苦,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酒黄连善清上焦火热。用于目赤,口疮。姜黄连清胃和胃止呕。用于寒热互结,湿热中阻,痞满呕吐。萸黄连舒肝和胃止呕。用于肝胃不和,呕吐吞酸。

黄连【应用】 1.用于湿热内蕴、肠胃湿热、呕吐、泻痢等症。配黄芩、大黄等,能治湿热内蕴之证。对湿热留恋肠胃,常配合半夏、竹茹;配木香、黄芩、葛根等以治泻痢。 2.用于温病高热、口渴烦躁、血热妄行、以及热毒疮疡等。治温病高热、心火亢盛,配伍栀子、连翘等;对于血热妄行,可配伍黄芩、大黄等同用;对热毒疮疡,可配伍赤芍、牡丹皮等药同用。此外,黄连还可用于胃火炽盛的中消证,可配合天花粉、知母、生地等同用;涂口,可治口舌生疮。

【用法用量】煎服,2~5g。外用适量。

【注意事项】本品大苦大寒,过服久服易伤脾胃,脾胃虚寒者忌用。苦燥伤津,阴虚津伤者慎用。

十. 重庆市 石柱 石柱莼菜

石柱莼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莼菜,古时为贡品,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晋书》记载“莼菜鲈脍、王爵慕之”。莼菜属多年生睡莲城草本植物,是江南“三大名菜”(菱白、鲈鱼、莼菜),含蛋白质、糖、铁和天门冬、亮氨酸等多种营养成份,有消肿、解毒、美容、减肥之功效,日本、美国、韩国、中国的医学专家确认莼菜可治疗胃癌、食道癌等多种疾病。目前,在世界上除我国石柱黄水、杭州西湖、利川佛宝山三大莼菜基地外,只有日本尚有少量栽培。

随着石柱黄水国家森林公园的旅游开发,莼菜已被生产成各式包装的旅游商品,畅销东南亚、日、韩、美、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吃山珍,喝连茶,品莼羹”已成为独具土家特色的新饮食文化代表。莼菜田畴也成为黄水国家森林公园里一道极具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的独特景观。

地域范围

石柱莼菜的地域保护范围为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境内的石柱土家族自治县黄水镇的万胜村、洋洞村、黄水社区、七龙社区4个村社,冷水镇的八龙村、河源村、天河村3个村,枫木乡石鱼村、双塘村、风竹村、枫木村4个村,共计3个乡镇11个村社。地理坐标范围为东经108°23′~108°33′,北纬30°07′~30°18′。东至枫木乡的风竹村,南至冷水镇的河源村,西至黄水镇的黄水社区,北至黄水镇的洋洞村。产地面积867公顷,年产量1.3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观特征:石柱莼菜叶表绿色,叶背淡暗红色,漂浮于水面;晶莹剔透的果胶包裹新芽、新叶、花蕾,果胶厚实,果胶与所包裹植物体的体积比大于1:1;口感细嫩、清香爽口。 2、内在品质:石柱莼菜蛋白质含量为0.4~0.5g/100g,碳水化合物1.4~1.7 g/100g,多糖含量0.35~0.5克g/100g,钙含量100~120 mg/㎏,锌的含量1.5~2 mg/㎏。 3、质量安全规定:石柱莼菜产地环境环境符合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要求,产品质量符合NY/T1405绿色食品水生蔬菜标准要求。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