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介绍乡村梨树特产作文三年级 家乡的梨树作文300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介绍乡村梨树特产作文三年级 家乡的梨树作文300字更新时间:2022-12-07 11:00:28

一. 黑龙江省 鸡西 梨树区 梨树红小豆

红小豆又名赤豆、赤小豆、红豆。英文名:Red adzuki bean。红小豆富含淀粉,因此又被人们称为“饭豆”。红小豆含多种营养成分,每100克红豆中含蛋白质21.7克、脂肪0.8克、碳水化合物60.7克,钙76 毫克、磷386毫克、铁4.5毫克、硫胺素0.43毫克,核黄素0.16毫克、烟酸2.1毫克。红小豆蛋白质中赖氨酸含量较高,宜与谷类食品混合成豆饭或豆粥食用,一般做成豆沙或作糕点原料。李时珍称红小豆为"心之谷",其功用为“生津液,利小便,消胀,除肿,上吐”,并治“下痢、解酒毒,除寒热痛肿,排脓散血,而通乳汁……”。
我国是小豆的原产地。至今,在我国喜马拉雅山麓尚有小豆野生种和半野生种存在。印度、朝鲜、日本等国也有栽培,以我国出产最多。小豆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古医书《神农本草经》中,就有关于小豆的药用记载。古农书《齐民要术》中,已详载小豆的栽培方法和利用技术。这表明,我国种植小豆至少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我国是小豆的原产地。至今,在我国喜马拉雅山麓尚有小豆野生种和半野生种存在。印度、朝鲜、日本等国也有栽培,以我国出产最多。小豆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古医书《神农本草经》中,就有关于小豆的药用记载。古农书《齐民要术》中,已详载小豆的栽培方法和利用技术。这表明,我国种植小豆至少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红小豆属豆科(Leguminosae),菜豆属,一年生草本植物。主根不发达,侧根细长,株高80-100厘米,有直立丛生型、半蔓生型及蔓生缠绕型。叶为3小叶组成的复叶。小叶圆头型或剑头型。花梗自叶腋生出,梗的先端,着生数花,为自花授粉作物,花小,开黄花或淡灰色花,龙骨瓣呈螺旋形,每花梗上结荚1-5个,荚长7-16厘米,果荚内包着4-18粒椭圆或长椭圆形种子。种子多为赤褐色,也有黑、灰、白、绿杂、浅黄色等。种子千粒重50-210克,大多在130克左石。
红小豆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对土壤要求不高,耐瘠薄,粘土、沙土都能生长,川道、山地均可种植。既耐涝,又耐旱,晚种早熟,生育期短,栽培技术简单,可做补种作物。一般穴播,行距25-35厘米,株距16厘米,每穴4-5粒种子,每亩播种量1.5-2.5公斤,生育期100天左右,春夏播都行,纯种、套种均可。一般亩产150-250公斤。陕北属半干旱性气候,无霜期165天左右,土壤属黄绵土类,土质疏松,土层深厚,有利于种子的萌发、出苗和根系的生长。年平均气温9.7℃,≥10℃的有效积温3499.2℃,稳定通过10℃的天数176天左右;年日照时数2615小时;年降水量480毫米左右,多集中于盛夏,6-9月降水量352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73%,雨热同季。6-9月正是红小豆的生长盛期。自然条件对小豆作物积累淀粉、蛋白质及保持颗粒鲜红极为有利,为其生长发育创造了良好条件。
红小豆不仅是美味可口的食品,而且是医家治病的妙药。《神农本草经》说它“主治下水肿,排痈肿脓血”。《药性本草》说可“治热毒、散恶血”。《本草纲目》记载,红小豆“味甘,性平,无毒,下水肿,排痈肿脓血,疗寒热,止泄痢,利小便,治热毒,散恶血,除烦满,健脾胃。……”

医家通过临床实践,认为它对痈肿有特殊疗效。例如《朱氏集验方》称:“此药治一切痈疽疮疥及赤肿,不拘善恶,但水调涂之,无不愈者”。现代医学还查明,红小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杆菌及伤寒杆菌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在旧社会,有些医生用它作药治病时,常常在病患者面前给它蒙上一件“神秘”的 外衣。清康熙时期,医药家汪昂在《本草备要》里写道:“宋仁宗患痄腮,道士赞能,取赤小豆四十九粒(《本草纲目》说七十粒)咒之,杂他药敷之而愈。中贵人任承亮亲见。后任自患恶疮,付永投以药立愈。问之:赤小豆也?承亮始悟道士之咒伪也。后过豫章,见医治胁疽甚捷,任曰:莫非赤小豆耶?医惊拜曰: ‘用此活三十余口,愿勿复宣’。这说明赤豆外敷,是治“痄腮”(即流行性腮腺炎)、“恶疮”和“胁疽”等病症的良药。古医书中关于红小豆治病的神奇疗效,有许多记载,有些虽近玄虚,但说明它药用价值很高,有广泛的疗效。
赤豆内服外用,都未见有副作用。祖国医学提示:“多服泄津液,令人枯燥”。可见使用时,也得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红小豆经济价值居五谷杂粮之首,故有“金豆”之美称它出口换汇率高,是国际市场的紧俏货。

二. 广东省 韶关 翁源 翁源三华李

翁源三华李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翁源三华李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三华李原产于翁源县龙仙镇三华村,清嘉庆《翁源志》、《韶州府志》、《辞海》均有记载。每年初春开花挂果,“夏至”前后成熟。三华李果大、肉厚、无渣、核小、具有清甜、爽脆并带有特殊的芳香气味,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适量的糖分,素有“岭南佳果、夏令之王”之称。1986年在广东省水果品评会上荣获“名优品种”称号,1987年,被评为广东省十大优稀水果之一,深受海内外人士的喜爱。今年,三华李被韶关市质监局批准为出口产品,同时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审核,符合绿色食品A级标准,被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

三华李品种很多,以鸡麻李和蜜李风味最佳。三华李在芒种、夏至成熟,是城市的淡季水果。它的特点是果大、肉厚、无渣、核小、清甜爽口、有香味。1987年,三华李被评为广东省十大优稀水果之一 ,每年的6月下旬有"中国翁源三华李节"。( 韶关)

2010年4月1日,翁源三华李获韶关首个水果出境认证走出国门。翁源三华李久负盛名,是广东省名牌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绿色食品。

三华李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广东省翁源县龙仙镇、坝仔镇、江尾镇等3个镇现辖行政区域。

三. 广东省 广州 从化 从化三花酒

从化三花酒产于广东从化。以优质大米,取其新鲜、纯净、无杂异味者为原料,以特制的传统小曲为糖化发酵剂,采用半固体缓慢发酵,全发期为半个月左右,所出酒液经一年以上的陈化老熟,成为成品。其中,发酵、蒸馏为酿造的关键,生产过程中又采用连续化机械煮饭,由于大米在机内被连续淋洗,大米减少原料中糖杂味物质,使酒味愈趋纯正。又由于采用不锈钢壶式间接蒸馏工艺,使产品质量得以进一步提高。

从化三花酒是广东传统的小曲白酒,是我国米香型白酒的代表酒之一。至于为何名为“三花”,众说不一:一种说法是因酿造时蒸熬三次,摇动可泛起无数泡花,质佳者,酒花细,起数层,称为“三花酒”;另一种说法是在摇动酒瓶时,只有从化三花酒会在酒液面上泛起晶莹如珠的酒花,这种酒入坛要堆花,入瓶要堆花,入杯也要堆花,故名“三花酒”。

四. 广东省 广州 从化 从化三华李

从化三华李,是从化的第二大宗水果。它适应性强,易种易管,生长快,结果早,一般定植后3年就能结果,5年开始进入丰产期,平均亩产在1500-2500公斤之间,丰产稳产。建国后,我市大面积种植三华李,使其成为从化市新的著名土。从化三华李枝条软垂,立春前后开花,夏至时节果熟上市。果实扁平,果中等大小,单果重20-40克,果身披白粉,并有星星绿点,果肉紫红色,玲珑剔透,肉质爽脆,味甜多汁,微酸无涩味,肉厚核小,风味品质极佳,果实耐贮运,为李之上品。较出名的有凤院三华李和凤凰三华李。从化三华李除鲜食外,还可加成话李干和蜜饯,有解渴提神的功效

( 从化)

五. 湖南省 张家界市 慈利 土家三下锅

土家三下锅是湖南张家界的一道特色美食。相传明代嘉靖年间,朝廷征调湘鄂西土司兵上前线抗倭,恰好赶上年关,为不误军机,土司王下令提前—天过年,于是腊肉、豆腐、萝卜一锅煮,叫吃“合菜”,以后演变成“三下锅”。

土家三下锅成为张家界头牌招牌菜,荣登“湖南14市州故乡菜之首”。

相传明代嘉靖年间,朝廷征调湘鄂西土司兵上前线抗倭,恰好赶上年关,为不误军机,土司王下令提前—天过年,于是腊肉、豆腐、萝卜一锅煮,叫吃“合菜”,以后演变成“三下锅”。如今张家界的三下锅不再是腊肉、豆腐、萝卜一锅煮,多为肥肠、猪肚、牛肚、羊肚、猪蹄或猪头肉等选其中二、三样或多样经过本地的土厨师特殊加工成一锅煮。三下锅的吃法也分干锅与汤锅之分,干锅无汤,麻辣味重,不能吃辣的人最好别吃为好。

如今张家界的三下锅不再是腊肉、豆腐、萝卜一锅煮,多为肥肠、猪肚、牛肚、羊肚、猪蹄或猪头肉等选其中二、三样或多样经过本地的土厨师特殊加工成一锅煮。三下锅的吃法也分干锅与汤锅之分,干锅无汤,麻辣味重,不能吃辣的人最好别吃为好。此菜虽好吃,但在张家界的酒店里面一般是见不到这道菜的,只有在当地人出入的一些小餐馆里才有吃的。

六. 河南省 三门峡市 渑池 安阳三熏

渑池非物质文化遗产棒棒鞭舞为渑池非物质文化遗产。棒棒鞭舞又名打花棍或霸王鞭,它于清未民初传入渑池县仁村乡发科岭村,是一种深受农民群众喜爱的文艺娱乐形式。它的表演不受场地和人数的限制,少则二、四、六、八人同时两相对表演,也可由几十人列成方队表演,可在舞台上表演,也可在大街上进行时表演或地摊表演。扮相有花旦、丑旦、老旦、小生等,每人手拿花棍一根,花棍用一根长一米或一米二的竹竿,两端各凿两个长方形的也,装上铜线,两顶端扎上花缨式铃铛而成。表演者用花棍敲击自己的肩、脚、膝部,边舞边唱,动作灵活,舞姿优美多变,铜钱或铁垫撞击,叮当有声,妙不可言,表演时配以管弦、响铃等乐器,并根据形势配以唱词,按照一定曲调进行,非常幽雅动听。1991年5月6日参加三门峡的黄河节庆典,发科岭村的花棍舞,曾在黄河节文艺表演中获二等奖。

七. 广东省 茂名 信宜 信宜三华李

三华李是广东信宜市近年来新兴水果产品,以其果大、甜脆、质优迅速进入市内市外市场,深受顾客青睐。

信宜市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在钱排镇引进种植,后扩展到平塘、合水、新宝、茶山、旺沙、怀乡等镇,由于这些地方冬寒夏凉,昼夜温差大,是种植三华李的理想之地。所产三华李果红皮红肉,色质艳丽,个大肉厚,肉质爽脆,酸甜可口,气味芳香,果实含糖、蛋白质、胡萝卜素、核黄素等,每100毫升果汁中含维生素C17.5-28.7毫克,风味品质极佳,营养价值高,既是鲜食的上好果品,又是加工果脯的上好原料。

信宜市规模种植三华李有30多年的历史,近几年来加大了扶持力度,发展迅速,目前,种植面积已达20万亩,年产10万吨,产值2.1亿元,是广东省最大的县收三华李生产基地。信宜三华李种植在高寒山区,远离工业区,符合环保无公害要求,十分适合都市人的需求,近几年大果三华李到香港市场,售价在16港元/公斤以上。

随着标准化生产的推进,已制订了三华李标准规程,国家质检总局批准该市三华李标准示范区为第五批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实施了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建设,所生产的无公害三华李、有机三华李,供不应求,价格有上升趋势。钱排三华李由于环境条件独特,且经过多年的优选培育和科学栽培,其果具果大、核小、色美、质坚、脆口、清甜等特点,三华李也在广东省信宜市的几个镇进行全面推广种植,而其中最出名的有信宜茶山镇、钱排镇,三华李树枝条软垂,立春前后开花,夏至时节果熟上市。果实含糖、蛋白质、胡萝卜素、核黄素等,营养价值高,除鲜食外,加工成李干、李蜜片、话李、李咸等产品果实扁平,果中等大小,单果重20-40克,果身青中带红,披蓝灰粉,并有星星绿点。果肉紫红色,玲珑剔透,肉质爽脆,酸中带甜,肉厚核小,核肉分离,每100毫升果汁中含维生素C17.5-28.7毫克,风味品质极佳.

信宜三华李早已驰名海内外,经过多年的品种改良,凭借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优势,李果的品质优良、口感极佳。信宜市于2006年荣获“中国三华李产业龙头县(市)”称号;

2011年由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主办,南方农村报、广东营销学会、南方农产品贸易网承办的“岭南十大佳果”评选活动中,信宜三华李以其优良的品质、极佳的口感、深深地博得了广大消费者和专家学者的青睐和肯定,荣获“岭南十大佳果”第二名。

八. 湖南省 株洲市 天元区 乡村豆腐皮

豆腐皮和湖南腊肉吸收了红色的辣汁,味道特别诱人。湖南腊肉是当地的特色产品,经腌制后熏出来,熏得越久越美味,所以吃起来很香。

九. 广西 河池 东兰县 三乌鸡

三乌鸡

东兰三乌鸡是广西东兰县农村传统养殖的地方优良家禽品种之一,因其毛、骨、肉三者皆黑而得名,公鸡-也呈黑色。东兰三乌鸡体型中小型,成年公鸡体重1.3~2.5公斤,成年母鸡1.1~2.0公斤,母鸡150~180日龄开产,年产蛋120~150枚,平均蛋重48克。

东兰三乌鸡,其肉质细嫩,肉味鲜浓,美味可口,营养价值高,含有18种人体必须氨基酸,氨基酸总量母鸡达18.52%,公鸡达20.53%;此外,还含有丰富的钙、锌、铁等微量元素和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B1、B1、B12、维生素C和E族。东兰三乌鸡年产100多万羽。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