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华夏特产有哪些 中国出名的特产是什么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华夏特产有哪些 中国出名的特产是什么更新时间:2022-12-04 20:13:20

一. 福建省 福州 闽清县 鼎日有油酥肉松

产于福建福州。

相传,清咸丰年间,有个名叫林鼎鼎的人在福州一个地方官吏家当厨师。他手艺高超,能作多种美味菜肴,深得主人器重。一次主人因受风寒,食而无味,日见消瘦。林氏苦苦寻思,取来一块腿精肉,放在锅内不停地翻炒,不时加入冰糖、料酒、盐、虾仁等佐料。炒着翻着,忽闻一股焦 味,原来汤汁已被烧干。林氏以为这下可糟了。谁知一尝,味道却鲜得出奇。他当即送给主人品尝,主人连声赞道:“好吃,好吃!”太太,小姐见之大喜,也想吃,问林:“明日可有肉松?” 林鼎鼎笑道:“有我林鼎鼎在,日日有!”自此以后,他潜心琢磨配制肉松的方法,终于在咸丰六 年创制成香醇色艳、味鲜带甜的棕色肉松。地方官将林氏制作的肉松进贡清文宗皇帝,赠送给京中官员。宫中贵妃食后问:“还有肉松吗?”内侍答:“有林鼎鼎在,日日有!”一时间,“鼎日有” 广为流传,许多官使纷至沓来品味。林鼎鼎见此情景,干脆辞去厨师之职,开设作坊,专营肉松。 取何店名?林氏想:“鼎日有”名声在外,何不就挂此招牌!后来,林鼎鼎创制的肉松秘方日臻 完善,为区别于江苏的太仓肉松,便称之为“鼎日福建肉松”,生意兴隆。 鼎日有油酥肉松呈深红色,颗粒大小均匀,质酥软,入口溶化,含蛋白质高,含脂肪低。

二. 浙江省 丽水 青田 小舟山有机米

青田县小舟山乡地处青田东南,东连温州永嘉,南接温溪,海拔在380米,这里是有名的“摄影之乡”、“生态之乡”、“鱼米之乡”,一直保持着稻田养鱼的传统耕作方式。

小舟山有机稻米产于海拔400米上下的梯田,属本地晚粳、红米等品种。自古至今,有机稻米深受食膳者欢迎,其原因有三:一是稻田养鱼历经千余年历史,鱼之灵气渗透了稻米,使之珠润圆滑;二是采用有机绿肥,用无公害的菜籽饼培育秧苗,并用菜籽油、太阳能杀虫,人工除草,不使用化肥、农药;三是种植环境特殊,用山泉水灌溉,光照时间长,日夜温差大,而且常有薄雾滋润。因此,成熟的有机稻米金衣玉粒,闻有芳香,食有甘味,口感松软,百食不腻,为米中极品。

明朝时,经刘伯温推荐,小舟山稻米曾被朝廷选为贡米;清朝时,还作为国米出口东南亚;2005年,“稻鱼共生系统”被联合国评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而倍受世界瞩目。

三. 河南省 洛阳 瀍河区 华夏澄泥砚

澄泥砚产于豫西黄河岸边诸地,以制作工艺独特称著于世, 为中国历史四大名砚之一。与端、歙、洮砚齐名,史称 “三石一陶”。
澄泥砚以沉淀千年黄河渍泥为原料,经特殊炉火烧炼而成, 质坚耐磨,观若碧玉,抚若童肌,储墨不涸,积墨不腐, 厉寒不冰,呵气可研,不伤笔,不损毫,倍受历代帝王、文人雅士所推崇,唐宋皆为贡品。武则天、苏东坡、米芾、 朱元璋均有所钟,并著文记之;乾隆皇帝赞誉:抚如石, 呵生津。其功效可与石砚媲美,此砚中一绝。
澄泥砚以“朱砂红、鳝鱼黄、蟹壳青、豆绿砂、檀香紫、 为上乘颜色,尤以朱砂红、鳝鱼黄最为名贵。 华夏澄泥砚不施彩釉,采用科学周密的原料配方,精心 的药物熏蒸,特殊的炉火烧炼,使之自然窑变,同窑 之中的澄泥砚幻变神奇、色彩各异、无不巧夺天工、 不但保持了史书记载的名贵颜色,而且烧制出古砚从未有 过的花石纹,其纹理天成,美妙多姿,令人叹为观止。 经专家评鉴确认,完全具备古砚“泽若美玉、击若钟磬、 易发墨、不伤笔、冬不冻、夏不枯、写字做画虫不蛀等 特点。
华夏澄泥砚厂的产品皆手工制作,造型优美典雅, 品种繁多,达二十多个系列百余种。无论“龟蛇砚、老牛望月砚、荷塘情趣砚、弥勒砚、寿星砚、牡丹砚、 子母葫芦砚、九九归一砚、生生不息”砚、“三阳开泰”砚、 “扬眉吐气”砚、龙凤呈祥砚......等,皆古朴 凝重、典雅脱俗、形神兼备、步图精道、寓意深远、 雕艺空前。“黄河母亲”砚、““龙马负图”砚、“金龟献书”砚、“龙门大佛”砚、等更将中华文化与制砚艺术融为一体,砚中 名品——枯竹砚,将虫蛀之迹,老裂之痕制作得浑然天成。
华夏澄泥砚是当代集实用、观赏、收藏为一体的高级工艺品, 洛阳市政府将此砚馈赠国务院总理李鹏及中外友人,国家领导人 李德生、布赫、等均有收藏。国画大师潘洁兹、李奇茂(台湾)及 书画名家邵华泽、王绮等皆题词赋诗、著名摄影家徐肖冰、侯波专门为 华夏澄泥砚摄影拍照。北京荣宝斋独家经销。

四. 福建省 福州 台江区 鼎日有肉松

鼎日有肉松是福建省福州市的。鼎日有油酥肉松呈深红色,颗粒大小均匀,质酥软,入口溶化,含蛋白质高,含脂肪低。

福州三坊七巷里的肉松被称为肉制品中的一绝。色泽鲜艳,入口自溶,味道清醇鲜美,酥香可口,有油香味,却不生油腻感,风味独特,食后满口留香。肉松创制人林振光(小名鼎鼎)生于清咸丰三年(1853年),闽侯上街人。因家贫,来福州当兵,后学厨,最后进入刘府当家厨。一次,在烹煮方块肉时,因煮得太烂,不得已就试着将肉的筋膜、油等剔去,加上特别调料,焙成条状肉绒,勉强端上桌去。不料刘府人食后非常满意。于是林鼎鼎不断加以改进,使之成为人人喜尝的名牌产品而流传下来,就是现在的鼎鼎肉松和鼎日有肉松。

鼎日有肉松的做法:

材料:

主料:猪腿肉(5000克)

调料:白酱油(500克)白砂糖(400克)赤砂糖(250克)

制作工艺:

1.原料整修:选用猪后腿精肉,去皮拆骨,修尽肥膘和油膜,切成方形小块。

2.煮烧:先将肉块煮烂,撇尽浮油,至肉纤维能松散为度。加入白酱油、白糖和红糟混匀。

3.炒松:锅内倒入配料后,不断地翻动肉块,将肉块挤碎挤松,一直至锅内肉汤烧干为止,然后分小锅炒,有铁瓤翻动挤压,使水分逐渐烤干,待肉松纤维疏松不成团时,改用小火烘烤,即成“肉松坯”。

4.油酥:将“肉松坯”再放到小锅内用小火加热,用铲刀翻动,待到80%的“肉松坯”成为酥脆的粉状时,用铲刀铲起,用铁丝筛子筛分,去除颗粒后,再将粉状“肉松坯”置于锅内,倒入已经加热溶化成液体的猪油,用铲刀拌和,结成圆球形的圆粒,即为福建肉松。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