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山东菏泽土特产介绍 山东菏泽十大特产有哪些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山东菏泽土特产介绍 山东菏泽十大特产有哪些更新时间:2022-12-06 12:26:12

一. 山东省 菏泽 鄄城县 糖果饯

糖果饯是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的。鄄城糖果饯是以白砂糖为原料,经模制浇注而成的各种糖质造型。

鄄城民间手工糖果饯目前主要分布于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境内,其中尤以红船镇红船村、旧城镇任庄村、城关镇邰庄村从事民间手工糖果饯的技艺最为精湛。

糖果饯的前身是模制面质的动物造型,主要在鄄城民间春节时期“请新客”的独特民俗活动中使用。该风俗具有悠久的历史,模制面质造型早在明代就已出现,俗称“花馍”。随着白糖在民间应用的普及,逐渐的代替了以往的面制造型,演化为以糖为原料的风格独特的鄄城糖果饯。糖果饯的规模生产可以追溯到清代晚期,距今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

糖果饯通常在红白事上使用。在鄄城有正月初二“请新客”的风俗,即当年成婚的新女婿在春节初二这天要到岳父家走亲戚,岳父这天要大摆筵席,并请女方本家兄弟和姑表兄弟做陪,这一民俗行为俗称“请新客”。前来做陪的姑表兄弟要带糖果饯赴宴。宴席结束上茶时,姑表兄弟们要按照年龄顺序逐一呈上各人带来的大型和小型的糖果饯。每个亲戚带来的果饯通常由大型的龙、马、鱼、公鸡、麒麟送子、宝塔、桃、狮子、牌坊等和部分小形果饯组成。分别代表了庆丰祈祥、马到成功、连年有余、吉祥如意、早生贵子、建功立业、长命富贵、刚强勇猛的美好寓意。最特殊的要属牌坊型的糖果饯,它的寓意具有重要的文化传统内涵,意在希望女方要牢记妇女三从四德的古训,以贞节烈女的品行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岳父要在呈上糖果饯的时候告知新女婿,这是某某亲戚上的果饯,并请新女婿品尝。这种仪式也是加深新女婿对女方亲戚印象的一种方法。仪式过后,糖果饯由新女婿带走一部分,给各姑表亲戚作为回礼带走一部分。

在鄄城民间过丧事的时候,糖果饯的作用主要是作为给死者的供品。在鄄城县红船镇农村过丧事时,通常要有四十碗的供品,一般是十碗鸡、十碗肉、十碗馍、十碗糖果饯。果饯的组成主要是鱼、鸡、桃、马、羊、猪、观音、寿星、狮子和塔,也有用八仙人物和观音、寿星组成十样。白事上使用的糖果饯除了在内容上与红事上不同外,果饯的大小也明显小一些,没有红事上的糖果饯的雄伟和张扬。

二. 山东省 菏泽 单县 兴隆糕点

兴隆糕点

一些上年纪的人都记得,当年单县的“恒隆糕点”形状美观,制作精细,味道香甜,营养丰富,因而县内外驰名。

然而,相当一段时间,这种食品在市面上不见了,说起来,常有人怀想这个“老字号”。

改革开放后,西关马家办起了“兴隆”糕点厂,他们聘请当年“恒隆”

的老师傅,继承了“恒隆糕点”传统工艺,其产品又使人们捕捉到当年“恒隆糕点”的踪影。

“兴隆糕点”现有二十多个品种。除了一些传统糕点之外,还研制了一些独一无二的“型”糕点。其形、色、香、味俱佳。

像“兴隆”的桂花酥,如果拆开纸包,轻轻一放,就会粉碎。它的特点是清香爽口,无渣酥化,有助消化的功能。像传统的大三刀,经过“兴隆”师傅的独特配方、配料,精细的制作工艺,其味口更加沙浓、酥香,放一段时间也不会变样变质。“蜂糕”更是家喻户晓。“兴隆”的蜂糕向顾客承诺,用开水一沏就化,成了地道的“蜂糕饮料”,特别适宜老年人饮用。另外,“梅花饼”、“莲花饼”也是颇具特色,单其外型美观大方,色彩鲜艳夺目,见之就会使人垂涎欲滴。人们满意地说:“兴隆继承了恒隆,又发展了恒隆。”

“兴隆糕点”,如今已成了单城人不可缺少的美食。一些外地人到单县探亲、访友、旅游观光,都乐意带点“兴隆糕点”

回去。据经营者介绍,其产品已远销福建、北京、青岛、黑龙江等省城。

单县城关供销社糕点厂其产品外形美观、味道可口。其中浆皮月饼、麻片、酥皮月饼均属优质产品。

三. 山东省 菏泽 东明 东明黄河鲤鱼

本县黄河鲤鱼,鳞金黄色,尾淡红,口前有触须两对。肉鲜美肥嫩,刺少,为佳肴上品,驰名中外。

四. 山东省 菏泽 单县 单县麻片

麻片

麻片,亦名焦切,在单县的生产历史悠久,它选用优质白芝麻、绵白糖、饴糖等各种原料,采取传统工艺—一芝麻去皮、熬浆、上浆、压片、切片等工序精制而成。

该产品薄如白纸,洁晶透明,香酥可口,脆而不粘,回味悠长。其产品营养丰富,食后有润肺、养胃之功能。1985年被省供销社评为优良产品。

五. 山东省 菏泽 郓城县 水浒宴

水浒宴是由中国鲁菜一级评委、中国鲁菜大师、山东郓城水浒烹饪协会会长李传递根据《水浒传》中故事开发研制的特色风味宴席。宴席中的每一道菜都取材于《水浒传》中的故事情节、并结合水浒一百零八位将领的生平事迹以及《水浒传》中所涉及到的美食佳肴,经过多次在水浒故里——山东郓城、梁山、阳谷等地民间走访收集资料,虚心向老一代烹饪专家请教、潜心研究食材,精心研制而成。如晁盖天王鸡、武松牛肉、智深狗肉、祝家报晓鸡、杏花村烧全羊……

宴席推出后受到各级烹饪专家、社会各界人士的好评。多道菜肴在各级烹饪专业竞赛中获奖,得到专家的认可与好评。此宴席让人们在品尝美味佳肴的同时感受到浓郁的水浒文化,是中国独具特色的水浒文化宴席。

六. 山东省 菏泽 曹县 曹县柳编

20世纪60年代以前,曹县境内古营集马庄一带就有种植杞条习惯,但面积较小。70年代,古营集、普连集、莘冢集、倪集等乡镇成为杞条种植主产区。主要种植在河旁、沟旁、路旁、渠旁。1986年始,柳条编产业快速发展,杞条市场价格上涨,倪集、普连集、古营集等乡镇大面积发展条粮间作。1995年,全县条粮间作面积2000公顷。1996年,杞条实行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生产。倪集、普连集、古营集、王集等乡镇发展为杞条种植区。1999年,杞条面积5300公顷。2003年,杞条种植专业乡镇增加到5个,杞条面积发展到5333.3公顷。2004年,曹县被中国林学会命名为“中国柳编之乡”。2009年,杞条面积6500公顷,产量15628吨,产值7800万元。曹县成为享誉中外的杞条生产、加工基地。

七. 山东省 菏泽 单县 单县西红柿

西红柿

单县西红柿栽培历史悠久,技术水平高。所产西红柿以其品质优良、肉多、无籽、沙瓤、色泽鲜美而享誉全国,长期占领东北市场,销往大江南北。据测定,单县西红柿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平均为5.7%,糖酸比为11.2:1,酸甜可口,营养丰富。

1982年,城郊菜农任仲宽被前来视察工作的原0中央总书记-同志誉为“西红柿大王”蜚声内外。1996年,单县被中国之乡命名暨宣传活动组织委员会评定为“中国西红柿之乡”。

八. 山东省 菏泽 东明 酥香火烧

酥香火烧

酥香火烧是指用和好的白面,打成条状,拌香油、精盐、五香料粉等,然后卷压成饼状,放在特制的火炉上烤。烤熟后,焦黄酥香,外脆内软,有"一盘火烧炉,香飘十里街"之说。

九. 山东省 菏泽 郓城县 郓城壮馍

壮馍是菏泽郓城传统名吃,是一种带馅的椭圆形煎制饼食,具有外香酥、内柔软、馅味鲜香的特点,深受广大顾客的喜爱。

制作时,将面粉用八成热水反复搋成软面,盖上温布稍饧。带骨猪肉剔骨洗净、剁碎,加盐、水(分次加入),调搅上劲,再撒上葱、姜末和花椒面(用时现掺)调成馅,将饧好的面搓成长条,下成剂子,再搓成长圆条,用擀面杖压成长条。摊上馅心,用手扯成长带状,一头没有馅,从摊馅的一头叠起,把两头捏紧,用没带馅的一头盖严,压成椭圆形的饼。然后,平底锅里加入油,烧至五成热,放入生坯,用小火煎制,两面呈金黄色即成。煎制时,油随耗随添。

十. 山东省 菏泽 曹县 孙老家朝天椒

1992年,孙老家镇王集村最先种植朝天椒,采取套种模式,地膜覆盖,效益可观。镇党委政府因势利导,从河南省内乡县聘请技术员,在全镇范围内发展朝天椒。镇先后投入资金100多万元,购买朝天椒种子、专用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补贴给农民,并规划丰产方,采取瓜椒套、麦椒套等多种模式,根据各村特点,让农民选择,逐渐形成以王集行政村为中心的多个生产基地。1999年,镇党委政府提出“朝天椒红起来,孙老家富起来”的口号,朝天椒很快成为该镇的主导产业。2001年,全镇种植朝天椒1533公顷,每公斤1.4元,总收入近5000万元,人均单项收入达1000元。孙老家镇被誉为“山东省朝天椒生产第一镇”。此后,朝天椒由单一的鲜椒销售变为鲜椒、干椒两种销售方法。干椒更易保存与运输,利润更为可观。2004年,王集村率先引进烘干机,对鲜椒脱水加工。至2006年,全镇共上烘干机300台,当年冬季干椒每公斤售价20元。2009年,全镇种植面积200公顷,年产量3258吨。产品销往山东、河南、四川、辽宁、黑龙江等地。

信息来源:菏泽市地方史志办公室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