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山东莱芜市特产介绍图片 山东莱芜有名的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山东莱芜市特产介绍图片 山东莱芜有名的特产更新时间:2022-12-06 00:01:16

一. 山东省 莱芜 钢城区 莱芜香肠

莱芜口镇“香肠”有近200年的历史,是口镇的一项传统工艺,久负盛名。目前,全镇香肠加工户已发展到86家,其中美香斋、精香斋等带“斋”字号的就达39家,年加工香肠500万斤,另外,还研制开发了风干肉、猪肉干等系列产品,深受客户欢迎,产品除销往本省外,还销往北京、天津、东北等地。( 莱城)

莱芜香肠源自顺香斋南肠。清朝末年,历城人苏志廷由济南辗转到莱芜口镇开张创制。其主要原料是莱芜猪之瘦肉和小肠,其佐料原为十余种,后经厨师王玉玲和博山的一名中医反复研究,定为砂仁、八角、边桂、花椒、石落子等八种,外加优质酱油。经过刮肠、剁肉、拌馅、灌肠、晾晒、蒸煮等工序,精制而成,风味独特,具有营养丰富,美味清口,增进食欲,健胃理气等功效和虫不蛀,蝇不叮,久放不变质等特点,是宴宾和馈友之佳品。70 年代以来,口镇及所属下水河等村,在 “顺香斋”的影响带动下,纷纷开办香肠加工厂,使莱芜这一名吃制造业更加兴旺。目前,香肠加工厂有百余处,其中规模较大、经营较好的有全香斋、正香斋、玉香斋、盛香斋、锦香斋、聚香斋、源香斋、兴香斋等。

二. 山东省 莱芜 莱城区 雪野鱼头

雪野鱼头说莱芜当地特色名吃,最著名的店是雪野三峡景区内的邢府公老店,该店是雪野鱼头的发祥地,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雪野三峡内形成的天然湖,水质清澈,出产的湖鱼味道独特鲜美,因游人可在湖边围桌而坐,赏山水之景,因此有“湖边吃鱼”之说,景区内人均消费50元左右。

三. 山东省 济南 历城区 山东抽纱刺绣品

刺绣是中国艺林中的奇葩,它源渊流长,始于四千年前的尧舜时代,现已发展成为独具民族特色的工艺品.目前我国的著名绣种有苏绣,湘绣,粤绣,蜀绣和鲁绣。

鲁绣,是山东刺绣的总称,包括济南、潍坊、烟台、青岛等地的绣品。其主要特点是:构图简练朴实、色彩明亮对比强烈,针法粗细相间,极富装

饰性和立体感。其代表产品主要有花鸟、书法、人物。鲁绣凭其工艺精湛、构图和色彩迷人受到了全世界人们的宠爱。早在两千年前的汉朝,鲁绣就通过丝绸之路传到西亚,转而传向欧洲的罗马帝国。目前,刺绣已出口到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中国刺绣文化与和平艺术的使者。

名称:抽纱刺绣品。

产地:中国山东济南。

历史:据《论衡》记载:“齐郡刺绣,恒女无不能者,目是而手狎也”。从隋唐时代庙宇、 祠堂的帏帐、桌围、伞盖等文物考证,早在公元六世纪,胶东等地民间刺绣已达到很高的水平。到了元明时代,鲁绣已风靡全国,现藏故宫博物院的,《百鸟朝凤图》、 《罗汉图》,其构图严谨,手法多样,花纹粗犷雄健,质地坚实,色彩对比强烈,形象生动,是鲁绣杰出的代表作。就在这同一时期,还出现了用棉纱或丝编织的网状花边,其编织方法与勾针和针结相类似。后来随着我国经济重心的南迁,明清时代出现了苏绣、湘绣、粤绣、蜀绣四大名绣,鲁绣逐渐衰落。

特点:工艺精湛,构图、布局巧妙独特,色彩明快,针法多变,既华丽而又素雅。

四. 山东省 烟台 蓬莱 刺参

刺参是我国20多种食用海参中质量最好的一种,也是蓬莱最重要的海产珍品之一。刺参属棘皮动物海参纲,体呈圆筒状,背面隆起,有4-6行大小不等、排列不规则的圆锥体肉疣,腹面平坦,管足密集,排列成3条不规则纵带。刺参喜生活在水深3-15米、底质为岩石、海藻生长繁茂、风浪冲击较小、无大量淡水注入的海区。刺参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不含胆固醇,是高级的滋补品,为海珍品之冠。还含有硫酸软骨素,有强体抗衰、抑制肿瘤的功效。中医认为:“海参性温补,足敌人参”。

五. 山东省 莱芜 钢城区 莱芜白皮蒜

莱芜栽培大蒜历史悠久,一九三五年种植大蒜面积已达一千四百亩。目前,大蒜种植面积每年都在10万亩以上,产量15万吨。



莱芜大蒜以白皮质量最佳。白皮蒜又分为两个品种,即“大白皮”和“四六瓣”。莱芜白皮蒜的特点是:蒜瓣大,蒜头蒜苔产量高,质细辣味香,抗寒力强,休眠期长,耐贮藏。一九六二年开始外调出口,在国际市场享有一定信誉。莱芜大蒜遍及全市,畅销国外和全国各地,深受中外顾客赞扬。

六. 山东省 潍坊 安丘 芦笋

芦笋号称世界“蔬菜之王”,主要成份“两高一低”,即:高蛋白、高纤维、低脂肪。因营养丰富、无公害,颇受消费者的青睐

( 安丘)

七. 山东省 莱芜 钢城区 莱芜文石

莱芜文石崛起于鲁中山区,这里山水纵横,地形复杂,特殊的地质地貌造就了形态各异的天然奇石。这些奇石几乎遍布莱芜所有山区,主要分布在莱城东部的和庄乡和孝义北岭以及汶河南岸的丘陵山区。分布广、储量大,现正在开发之中。莱芜奇石,种类很多,仅从地表层发现的就有三十余种,我们叫它莱芜文石。其特点是:透、漏、瘦、皱、丑,形态各异,奇巧天成。大者顽中寓秀,小者剔透玲珑,纹理清晰多变。其中有质地细腻纹理清晰的石灰石,结构神奇色彩鲜艳的马牙石,石质坚硬恍若透明的方解石;形象逼真驰名中外的三叶虫化石,还有图案清新奇异的莱芜彩石以及鹅卵石、沙积石、斧劈石、姜狗石、上水石、木鱼石、石胆石等,资源十分丰富。我市赏玩文石的历史也很悠久,可以上朔到明朝。据考证,孝义楼村当年刘家花园的一块大型置石(现已运往泰安岱庙北门里放置)就是明朝后期该村在山西做官的刘洞九回乡后设置的,东门外当年于家花园的一块,号称莱芜石(现放置在莱城区委院内),也是这个时期的。这两块置石都是产于莱芜当地的太湖石。

八. 山东省 莱芜 钢城区 苹果

莱芜境内有中国苹果和西洋苹果两种,建国前栽培的皆为中国苹果,有沙红、花红、蜜果、海棠等,均属小型果,主要分布在牛泉、圣井、高庄、颜庄、辛庄、茶叶口等乡镇。建国后引进的西洋苹果有金帅、红星、红玉、大国光、小国光、青香蕉、红鸡冠、祝光、伏魁等。各乡镇均有分布。随着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和商品经济发展,苹果生产进一步发展,并逐步打入国际市场。

九. 山东省 莱芜 莱城区 莱芜炒鸡

莱芜炒鸡以其味醇、质朴、实惠的风格,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食客。吃莱芜炒鸡又成了当今莱芜餐饮市场上又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不仅在当地异常火爆,而且现已开设到周边的泰安、临沂、新泰、博山等地。

说起莱芜炒鸡的由来,最早兴起于位于莱城东北方的夹岭山。此山是莱芜通往著名瓷都博山的必经之地,由于这段山路蜿蜒崎岖,重山叠嶂,人烟稀少,致使过往的司机、路人就餐困难。当地头脑灵活的人看准了这一商机,在风景秀丽的宽阔地带搭起草棚,垒起了土灶,并就地取材,选用漫山遍野放养的土鸡,当着客人的面现宰现杀,用农家的方法,劈柴小火炖制,一壶茶的功夫,一盆家常炒鸡就端上来了。只见酱红色的大块鸡肉,配有褐色的松莪,翠绿的芹菜,柔软剔透的粉皮,宽汤热气,散发着浓郁诱人的香气。吃着炒鸡,再点上几道或拌或炒的田间野菜和简朴实惠的家常小吃,环视着迷人的奇山异景,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足以驱散一路的风尘和疲惫。这种吃法,伴随着汽车飞转的车轮越传越远,“夹岭炒鸡”的名气也越来越大,以至于城里人带着家人、朋友,专门开车到这里来吃炒鸡,生意越来越红火。精明的山里人现已把炒鸡店开到城里来了。

还值得一提的是兴起于莱城东南郊区的“棋山炒鸡”。棋山群山环抱,风光无限。相传,棋山是因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曾在此下过棋而得名,现已划为旅游景区,游人如织。棋山炒鸡与夹岭炒鸡在制作方法上有所不同。棋山炒鸡采用的是干炒法,成菜干香耐嚼,麻辣适口,也是近年来风靡莱城的名吃。

夹岭炒鸡 原料:土公鸡、水发松莪、水发粉皮、嫩芹菜。 调料:豆油、甜面酱、酱油、莱芜老姜、大蒜瓣、桂皮、八角、小茴、丁香、花椒、白芷各少许。 制法: 1、土鸡宰杀,除去内脏,洗净剁块,老姜、蒜瓣拍松,芹菜切段备用。 2、炒锅上火,放豆油,下入姜块、香料,炸出香味,下鸡块煸干水分,加面酱炒香,倒入高压锅内,加酱油、松莪和沉淀过滤的泡松莪的原汤,加盖上火,压8分钟,放入粉皮稍炖,撒上蒜瓣、芹菜一焖,装盆即可。 特点:汤汁酱红,味美醇厚,香气宜人。

棋山炒鸡 原料:土公鸡。 调料:香菜、葱姜、干红辣椒、花椒、酱油、花生油、味精、炒鸡香料少许。 制法: 1、土鸡宰杀,除去内脏,洗净剁块,香菜切段,辣椒、葱切段,姜切片。 2、鸡块放入高压锅内加水,上火压8分钟捞出,沥干水分晾凉。 3、炒锅上火,放底油,下入花椒、辣椒略炸,下入鸡块煸炒,下入葱姜、香料粉,炒至啪啪作响时,放酱油,撒上香菜段和少许味精翻匀,装盘即可。 特点:色泽红润,干香耐嚼,麻辣可口。

十. 山东省 泰安 泰山 牙枣

牙枣创制于明末,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清代定为贡品,也是明清时朝山香客及建国前后外国友人争相购买的馈赠佳品。原料为宁阳大枣,经选枣、水煮、脱皮、焖焐、去核、晾霜等六道工序而成,形似饴糖,肉若荔干,口感柔韧,具有浓郁的甜香味和丰富的营养。原来有多家生产,“文化大革命”后渐渐消失了,今有80多岁的李春和老人尚能制作,但早已停业。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