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南平浦城有什么特产吗 福建浦城特产排行榜前十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南平浦城有什么特产吗 福建浦城特产排行榜前十名更新时间:2022-12-04 18:35:17

一. 福建省 南平 邵武 金坑香菇

金坑香菇

金坑香菇花色鲜艳,肉厚味甜,清香可口,营养丰富,是筵席上的山珍佳品,主要品种有花菇、厚菇、平菇、菇丁,花菇菇顶呈龟裂形花纹,是香菇中的精品;厚菇肉厚无菇纹,系香菇中的上品;平菇肉质较薄,但菇形较大,属香菇中产量最多的品种;菇丁为丁字形圆柱体,肉厚、脚肥、味美。香菇年产量达100多吨。

二. 福建省 南平 浦城县 浦城贡米

浦城贡米

2015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福建旭禾米业有限公司

三. 福建省 南平 建阳 建盏

建盏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建盏是汉族传统名瓷。为宋朝皇室御用茶具。都用正烧,故口沿釉层较薄,而器内底聚釉较厚;外壁往往施半釉,以避免在烧窑中底部产生粘窑;由于釉在高温中易流动,故有挂釉现象,俗称“釉泪”、“釉滴珠”。这是建盏的特点之一。

建盏产自建窑,“建窑”是我国著名的古窑之一,有大量遗址位于今南平市建阳区各地(古时隶建宁府瓯宁县),它的制品在宋代已负盛名,由于宋时崇尚斗茶之风,故除了必需提供优质的茶叶之外,还需要有最适于斗茶所用的茶具。建宁府宋时已出产许多贡茶如建瓯北苑贡茶、武夷山御茶,“建盏”又是当时上至至尊、下及士大夫们都认为是斗茶最佳的珍品。宋代的著名文人墨客就有一些名句来秒颂它。例如“兔毫紫瓯新”、“忽惊午盏免毫斑”、“建安瓷盌鹧鸪斑”、“松风鸣雷兔毫霜”、“鹧鸪碗面云萦字,兔毫瓯心雪作泓”、“鹧鸪斑中吸春露”等。

这样有名的宋代建盏,当时已由留学我国的日本禅僧们带回国而传到国外。日本古籍亦有青兔毫、黄兔毫、建盏、建州垸等记载。15世纪以后,他们把建盏及黑釉器讹称为天目;今天“天目”已成为黑釉一类陶瓷器的国际通用名词。传世的建盏以日本最多,其中宋代的“曜变”、“油滴”等四只建盏已被定为日本国宝,是稀世之珍,极受重视,免毫盏反居次位。除日本外,美国许多著名博物馆也有建盏的收藏,由于J.M.普鲁玛曾调查过水吉的窑址,故密西根大学有较多的样品收藏。当然,我国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和他处也收藏有建盏的宝贵样品,然而目前最大的宝藏之一似乎可以认为是未经多少发掘和清理的建窑古窑址。

水吉原窑

70年代末,福建省博物馆的考古学者和60-70年代厦门大学的师生对建阳芦花坪窑址的一、二次发掘,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确定了“建盏是在龙窑中烧成的”,证明了“建盏的烧造年代创于北宋,盛于南宋及元初,而停烧或废烧于元末以后。特别重要的是发现了一批青黄釉器,证明建窑早在晚唐、五代迟至北宋是烧制青瓷的地方。”

推杯换盏

推杯换盏有两种意义:古人不仅指喝酒的意义更深的含义是达官贵人一般都不用杯子用盏,指升官了把杯子换掉可以用盏了;二者是送盏和受盏之人都把对方视为好友知己之人可以交心推心置腹之意义。

建盏产地范围为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现辖行政区域。

四. 福建省 南平 建阳 里外曹笋

里外曹笋,俗称小路笋。盛产于建阳市童游镇庵山下的里曹、外曹村一带,故名。竹笋按季节分为冬笋和春笋,里外曹笋一般是指春笋。据道光《建阳县志·物产志》载:“春笋所在多有,惟庵山下所产者最佳。”里外曹笋特点是个大、肉白、质嫩,略带清甜味,犹其是笋头,可食的成份多。吴向群有诗云:“白玉为肌金甲裙,里曹出阁献凡尘。登堂入席飘鲜味,诱唤神仙降小城。”里外曹笋与众不同的原因,一般认为是当地的土质和气候所致。因产地位于潭城东部庵山脚下,庵山海拔千余米,山腰山脚竹林土地为红壤土,土质松软水份饱满,面朝西南阳光充足,加上前人对毛竹品种进行优化,故形成了今天誉满潭城的独特竹笋。

信息来源:建阳区人民政府

五. 福建省 南平 建阳 莒口棕梨

莒口棕梨——旋剖轻盈照骨明

莒口棕梨,即棕皮雪梨。主要产地在建阳市莒口镇莒口村,建阳西部如麻沙、书坊也有种植。品种有雪梨、扁梨、绿皮梨、黄皮梨、饼子梨等,其中品质最好的为棕皮雪梨,俗称“莒口棕梨”。此梨皮薄、肉嫩、汁多、味美、清心、解暑,好食者称其“口感极佳世无双”。汉代时建阳就有种植。南宋时,朱熹有诗云:“珍宝浑凝露结成,香葩况是雪储精。乍惊磊落堆盘出,旋剖轻盈照骨明。”明清以来更是闻名省内外。“三苦堂”诗云:“平身爱三苦(苦笋、苦菜、苦瓜),谁解其情愫。莒口品棕梨,今生可解暑。”新中国50~60年代,莒口棕梨产量一般在30~50吨左右。“文革”期间,为割“资本主义尾巴”,有部分个人自留地里的梨树被砍伐,集体梨园则不知何因在周围大种柏树,致使梨锈病蔓延,部分果树枯萎,加上管理不善,产量急剧下降,年产量不足1吨。真正的棕梨树仅剩下两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当地积极培育新品种,更新梨树,1983年产量达10余吨,1993年产量上升至近20吨。但由于北方鸭梨、脆梨等品种大量占领当地市场,一年四季水果不断,且价格不高。至2000年,莒口棕皮雪梨品牌尚没能得到很好开发。

六. 福建省 南平 浦城县 浦城丹桂

浦城丹桂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浦城大叶朱砂桂,俗称:“浦城丹桂”,在浦城当地种植历史已有2500多年;

中文学名:丹桂

科:木犀科

属:木犀属

种:桂花

亚种:丹桂一种常绿灌木,小乔木,雌雄异株,不结果,叶长椭圆形,开橘红色花,香味很浓,是珍贵的观赏植物,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

用途:园林绿化、行道树木、盆栽观赏。

在桂花品种中:浦城大叶朱砂桂香气最弄,花色深橙红观赏性极强。

浦城大叶朱砂丹桂适应性强,种植范围广:

·大叶朱砂丹桂耐高温,较耐寒,对土壤的要求不太严格,喜好湿润而排水性良好的砂质土壤,较粘重土壤生长亦佳,但切忌渍水。

·其适生区北可抵黄河下游,河北,北京等地,西至四川云南,

南可至两广、海南等地。 浦城大叶朱砂桂

浦城大叶朱砂丹桂品种为乔木,高度为4-8米,叶片楔形,叶片大,先端渐尖,全缘生微锯齿,锯齿明显,侧脉6-8对,网脉不清晰,叶墨绿,质厚,叶柄长约4-5毫米,每芽有6-10朵。

成长快:浦城大叶朱砂丹挂成长3年而状元红要5年,甚至到了地经15以上状元红更慢;

2开花早:浦城大叶朱砂桂开花时间比状元红早;

花球紧密:浦城朱砂桂每组花朵数要多(9-12朵),开花时呈紧密花球状。而状元红花柄较朱砂桂要长,每组花朵数要少(最多8朵),开花时较朱砂桂显得稀疏。

浦城上园丹桂合作社培育的6年浦城丹桂开花

花瓣深橙红色,不结实,香味较浓,花量大,成形快,6龄初花,8龄盛花,对环境要求不严,易成活。

·现在丹桂花开时节,到浦城赏桂和订购苗木的游客和客商有2万多人次。

·全县丹桂种植面积每年以万亩速度递增,年增繁育丹桂苗木2亿多株,现全县种植面积已突破6万亩,居全国首位。

七. 福建省 南平 建阳 小湖水仙

小湖水仙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小憩偷闲细品茶,湖光潋滟映云霞。水源地脉光天阔,仙洞岩叉宝物华。飘逸提神兴百业,香醇可口乐千家。四方共享芬芳韵,海外驰名翘指夸。”这首七律诗描写的是福建建阳的小湖水仙茶。在福建素有“香不过肉桂,韵不过红袍,醇不过水仙”的说法。水仙茶名列48个“中国国家级茶树良种”之首,是全国41个半乔木大叶型茶树良种的第一个,堪称福建乌龙茶中的一颗明珠。

福建建阳被称为水仙茶的发源地。这里既有田园自然的风光,又有源远流长的历史。于是,“宋韵中国 茶和天下”汴梁晚报记者万里寻访茶叶路特别报道组一行将问茶之旅的脚步选在这里。9月12日,在建阳区委报道组组长王柳珍、建阳区小湖镇三农服务中心主任全祖和以及《闽北日报》编委叶国宝、新闻采访中心记者徐陆锋的带领下,来到建阳小湖镇,探寻水仙茶的醇香。

小湖镇地处建阳东部,南浦溪畔,距城区22公里,205国道线纵穿小湖镇,素有 “水仙茶故乡”之称。目前,全镇共有茶田5300 亩,年产毛茶近万担。初入小湖镇,在205国道路口处便看到茶界泰斗、百岁老人张天福为小湖镇题写的“水仙茶发源地”六个大字。

水仙茶是国家级优良茶树品种之一。以其为原料制成的乌龙茶更是香气极高、滋味甘醇,其形似青蛙,头相卷曲;其色似蛙皮,叶底明亮,金边银底;汤色金黄,闻之有兰花香,喝之有回甘味。因而成为福建省茶叶之名优产品,属于乌龙茶类的佼佼者。小湖水仙茶生产历史已近200年,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善的生产加工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很好的市场声誉。早在1910年,小湖水仙茶就获南洋劝业会金质奖;1914年又获巴拿马展览品赛会一等奖;1926年大湖著名茶艺大师、茶业巨子黄秉镛先生所精制“金凤岩水仙”,在福建省闽北产茶区域茶叶赛会上获唯一的茶树良种优等奖。时任福建省省长萨镇冰亲书“武彝0”金匾赠送,小湖水仙名扬天下。

“小湖水仙”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产品的生产地域范围:在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行政区域内(北纬27°06’-27°43’,东经117°31’-118°38’之间), 共8镇3乡2个街道办事处,即水吉镇、漳墩镇、小湖镇、将口镇、徐市镇、莒口镇、麻沙镇、黄坑镇;书坊乡、崇雒乡、回龙乡;潭城街道、童游街道。

该区域位于福建省北部武夷山南麓,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18.1℃,全年雨日达176天,雾日105天。冬短夏长,秋冬多雾。产区土壤以红壤、红黄壤为主,土层平均厚度达1.1米以上,有机质含量为2.91%,PH值在4.6-6.5之间。正是这些独特的自然条件成就了“小湖水仙”独特优异的品质特征。

八. 福建省 南平 浦城县 浦城厚朴

浦城厚朴:产于富岭及东南的水北、濠林、石陂等地。

九. 福建省 南平 建阳 白茶

建阳市最独特的外销传统名茶。具有明目清心、清热解暑之功效,其色、香、味、形独树一格,产品品质优良,丽久不衰,深受台、港、澳地区及东南亚各国华侨的喜爱
( 建阳)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