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龙虎山特产长寿草功效与作用 龙虎山长寿草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龙虎山特产长寿草功效与作用 龙虎山长寿草的功效与作用禁忌更新时间:2022-12-10 01:43:24

一. 广东省 佛山 顺德 顺德草鱼肠

顺德草鱼肠

鱼肠,许多人嫌腥不食。但顺德人巧加烹调,创造了煎、焗、炸等多种制法,使之变成肥腴可口而全无腥味的美食。“焗鱼肠”是一款传统的食法。特点是甘香嫩滑,美味可口。

用料:鲩鱼(草鱼)肠500克,鸡蛋4只,油条50克,姜米15克,葱粒25克,湿陈皮短幼丝10克,绍酒15克,生粉25克,鹰粟粉50克,胡椒粉、白醋、味料各适量。

制法:

1、将鱼肠放入白醋中浸泡后,剪开洗净,浸入清水中漂去醋昧,用洁净布吸于水分切段,放在已涂油的瓦钵内,加入绍酒、姜米、葱粒、陈庄丝、胡椒粉调味,将生粉、鹰粟粉分多次少量地均匀撒入(使不致起粒)。

2、将油条切细丝.鸡蛋打匀,然后把鸡蛋液、油条丝加入鱼肠处,和匀加水少许放入热镬内焗熟。

二. 广东省 肇庆 高要区 龙虎凤

龙虎凤

“龙虎凤”是粤菜中的一道大菜,历来被民间视为招待贵宾的极品菜。“龙虎凤”采用蛇、猫、鸡合烹而成。据医书介绍,蛇能驱风湿强筋骨,猫能温补明目,鸡能滋阴补阳,三者合烹,药理作用尤其明显。龙者,蛇也;虎者,猫也;凤者,鸡也。在莲塘,过去曾盛产野生蛇,也有野生猫和野生鸡(学名叫山鸡)。传统正宗的“龙虎凤”,就是野生蛇、野生猫和野生鸡合烹而成--如此三者合一,岂有不美味之理?今天,野生的蛇、猫、鸡已经十分稀有了,加上社会的文明进步,群众不再吃野生动物。所以,“龙虎凤”这道有着悠久历史的莲塘镇传统美食,只能让广大食客在心中永久品尝了。

三. 江苏省 盐城市 滨海 盐城草炉饼

盐城草炉饼是江苏省盐城市的特色小吃。盐城草炉饼酵料纯正,火碱适中,饼底靠炉板呈现出古铜色,而饼面和糖料经过火烤后为金黄色,饼边白色不糊,中间饼肉则绵甜爽口。因此,人们形容它为“金玉铜底玉镶边,绵甜爽口草炉饼”。

草炉饼顾名思义因用草炉生产而得名。相传它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5年,也就是汉朝王莽篡位以前。相传汉朝的时候,王莽就是做饼出身,他那个时候做的饼就是现在的草炉饼的前身。王莽之所以能篡位,主要是他的两个女儿相继被选入宫中,王莽成了皇亲国戚才有机会。

张爱玲曾在一篇散文中写过,当年她在上海居住时,常听到有些小贩,穿巷过街,叫卖“炒炉饼──!”其声悠悠,引人食欲。其实,她所写的“炒炉饼”应该写作“草炉饼”。这是当年苏北老乡用特殊方法制作出来的一种大众化点心。

草炉饼工艺讲究的是“酵正、火正、碱正”,这样生产出来的草炉饼才能具有“金顶、铜底、玉镶边”的效果。因其口味纯正、食用方便而深受群众的喜爱,随着上冈人的游走四方,草炉饼也逐步被外地人所接受。目前,除了我市许多县(市)的宾馆、饭店经常来订购外,上海、南京、苏州、青岛等地的许多老上冈人还经常托熟人捎带回去。

上冈草炉饼一直都是不用馅料的,过去确实是圆形的饼,只不过现在的草炉饼已改为长文形,所以不少人常常把草炉饼误以为黄烧饼。人们对草炉饼的吃法也有讲究,一般都是买上几个草炉饼,切上几块酱生姜,沏上一杯茶叶茶,这就是所谓的“粗烧饼细吃”。现在的吃法更是五花八门,有老鸭汤泡草炉饼,有鸡汤泡草炉饼……

草炉饼的面粉用料一般都选择精粉,用传统的酵头进行发酵,草炉饼的发酵是不用现代发酵剂的。面粉发酵时兑水也非常讲究:一般是七成热水,三成冷水。水温低了饼会发硬,不往炉壁上粘,做出来的饼口感不绵。水温高了,做出来的饼就会有腻味。

“金顶铜底玉镶边,绵甜爽口草炉饼”,苏北——上冈草炉饼历经二千年市场延宕、五十年坚苦守望,却因后继乏人,面临失传。

虽然随着草灶被煤炭炉、液化气灶、电磁炉等各种炉具的取代,又随着市场上面包、蛋糕、比萨饼等西方食品的涌入,草炉饼正逐渐淡出市场,近乎绝迹,但草炉饼的坚守者仍以执著的精神沿袭着草炉饼亘古不变的手工制作方式。

制作“草炉饼”是一项非常忙碌、辛苦的工作。每次制作,先要用草将炉膛烧红,烈火熊熊,炎热逼人。眼看炉膛温度已高,便用火叉拔灰,压住火苗。这时,“贴饼师傅”便加快节奏,迅速地抓起饼坯,两只手左右开弓,一手拿着两只饼坯,从炉膛的左右两侧,一直贴到顶端。转眼之间,炉膛贴满饼坯。然后再用火叉,拔开草灰,顿时火焰腾起,温度陡升。不消片刻,饼坯渐渐鼓起,饼面开始焦黄。芝麻香味,扑鼻而来。于是再用火叉拔灰,压住火头。师傅一手持铲,一手执网,将满炉烧饼铲进网内。

上冈徐氏草炉饼在盐城、建湖一带很有名气,据了解,该镇居民徐士芹老人的父亲是徐氏草炉饼的第一代传人,徐士芹从四五岁起就给父亲做下手,耳濡目染,再加上父亲和兄长的言传身授,很快就掌握了草炉饼的生产工艺。1932年前后的上冈镇虽然地方不大,但草炉饼店却有不少,鼎盛时期竟超过了30家。解放初期走合作化道路,徐氏草炉饼也和其他草炉饼店合并成了大集体企业。1956年,因父亲英年早逝,徐士芹顶替到了大集体草炉饼店。徐士芹的儿子徐伟成也在15岁那年到父亲的饼店工作,并很快成为骨干力量。

现在虽然人们的生活条件不断改善,饮食文化不断丰富,但草炉饼仍是水乡人的最爱。一些漂泊异乡的游子更是对此情有独钟。一些来盐考察的客商经常特地从盐城驱车20多公里赶到上冈一饱口福,并带一些回去给家人品尝。还有一些出国的水乡人和外地客,会专程来到上冈订制草炉饼,作为礼品带往别的国家,以馈赠那里的美籍华人。小小的草炉饼传承了历史文化底蕴,浓缩着地方饮食习惯,连接的是游子浓浓的思乡之情……

四. 湖南省 岳阳市 平江 长寿五香酱干

长寿五香酱是众多的豆腐制品中具有独特风味的传统食品,也是湖南省的地方名产。

长寿五香酱干产于湘、鄂、赣边区重镇长寿街,已有悠久的历史;制作酱干的创始人是何维丰。据《平江县志》载:清朝咸丰7年,何维丰老人在镇上开设了一家冷酒店。有一次,他在剩菜汤里捞起几块盐皮干,觉得丢了可惜,便烤干自食,发现其味道不错。偶尔的尝试,使何老板得到了启发,他把豆腐皮用卤汁卤好,再用炭火烘干,将这种新产品起名为“多珍五香酱干”。其配方严格保密,世代单传。

1956年,何家后人在长寿五香酱于厂任技师,献出了配料秘方。五香酱干用料考究,采用上等的黄豆、当地深井泉水,加上10多种配料烤制而成。近年来,又新增了麻辣酱干、压缩酱干等新品种,加上了真空外包装,经高温灭菌,保鲜期大大延长。

五香酱干黑中透红,香气四溢。吃在口中,松脆而又耐嚼,开味生津,特别宜于佐酒,如果用青椒或葱花小炒,又是一碟味道鲜美的下饭佳肴。长寿五香酱干曾就湖南省“优质传统土品”称号,产品供不应求。

五. 湖北省 十堰市 郧阳区 郧县草毯

郧县草毯,俗名“门口席”、“擦脚垫子”,为郧县一大。该县的梅铺、刘洞、南北、白桑等区不少农户都有编织龙须草毯的技艺。全县常年产60万块,最高年产100万块,为外贸出口的主要手工艺品之一。



郧县盛产龙须草,草质柔软、细长,一簇族丛生于田块地边,形似龙须。全县年产干草7500吨以上,最高年产达14000吨,为郧县传统大宗土品。



郧县民间编织的各种花纹草毯,有长方形、正方形、椭圆形、菱形等10多个规格、30多个花色品种、图案大方,色彩艳丽,抗拉力强,耐磨性能好,是装饰门厅、美化环境最佳工艺品,又是卫生工具,深受国内外用户欢迎,畅销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20多个欧亚美国家和香港地区。

六. 辽宁省 沈阳 法库县 八虎山山楂

八虎山山楂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法库县栽植山楂具有悠久历史,主栽品种为“大山里红”,果形大,直径达2.5cm,单果重10g以上,亩产量达3000kg(这是一般山楂产区达不到的),果色为深亮红色,表面光滑,果肉厚、酸甜适口,风味独特,口感绝佳,营养丰富,硬度大、耐运输和储存;“大山里红”以其特有的优点而享誉辽宁,且价格高时可达15元/kg。

八虎山山楂主要特点:果肉厚、果胶含量高、酸甜适口,风味独特,口感绝佳,营养丰富,硬度大、耐运输和储存。果实近球形或梨形,直径1-1.5厘米,深红色,表面鲜红有光泽,有浅色斑点,果肉薄,味微酸涩。果可生吃或作果脯、果糕。山楂果含有丰富的果胶,高达6.4%,排在所有水果之首。果胶,具有防辐射作用,还有吸附、抗菌功效。八虎山山楂由于独特的地理地质条件,含果胶更多。用这种原料做出的产品,富有弹性,凝固的好,不必再添加其他的胶类凝固剂,也减少了成本,保持产品的原味。果核小,数量3-5粒,外面稍具稜,内面两侧平滑。而且具有开胃、解腻,增强免疫力、抗疲劳、抗癌、降压、降脂等生理功效,既可生食,又可加工成果汁、蜜饯、脆片、酵素、速溶粉等产品,是总酸含量极高的原因。据中国药典1985版一部山楂项记载:“山楂‘消食健胃,行气散淤’”。营养、口感俱佳,风味独特,远远优于其他种植区同类产品。

八虎山山楂产地范围为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八虎山山脉的四家子蒙古族乡、叶茂台镇、登仕堡子镇、秀水河子镇、双台子镇、包家屯镇、慈恩寺乡现辖行政区域。

七. 湖南省 长沙市 长沙县 德园包子与柳德芳汤园

提到包子,长沙人必称“德园”。德园始建于清光绪年间,初为一唐姓业主在八角亭附近开的一家夫妻店,取《左传》中“有德则乐,乐则能久”之意,名之“德园”。民国初年,几位失业官厨集资入伙,盘下几经易手却无建树的德园,迁店于黄兴路樊西巷口,以官府菜、点招徕食客。因菜肴制作总有海味鲜货等上乘余料留下,为免浪费,故将其剁碎,拌入包点馅芯,谁知这竟使他们的包点风味异人,倍受垂青。从此,德园包子大振名声,遂有“出笼热喷喷,白色皮喧松,玫瑰甜香美,香茹爽鲜嫩”的民谣之赞。长沙“文夕”大火后,原班部分师傅重新集资,再度建店,取名德园茶馆,继续经营饭菜、包点,并逐步形成驰名长沙的“八大名包。”“八大名包”为:玫瑰白糖包、冬菇鲜肉包、白糖盐菜包、水晶白糖包、麻茸包、金钩鲜肉包、瑶柱鲜肉包、叉烧包。长沙解放后,德园茶馆获得了新生,曾荟萃一批烹饪名师和白案高手,使德园的美食形成五大系列,300个品种
柳德芳汤圆是长沙市的名特小吃,为柳德芳汤圆店独家经营。它创始于清道光(1821——1850)年间,系用姓名为店号,故名柳德芳汤圆。柳德芳,别号柳三,人称长桥柳,小时家境贫寒,以卖汤圆为生。由于汤圆选料上乘、制作精细、风味独特,因而颇有名气,买者非柳三的汤圆不食。1852年(清咸丰二年)柳三在河街南货馆购面粉,不曾想,面粉中竟有53两的大宝银子,遂又购回6篓,果然又得了6个53两的大宝银锭。得此横财,柳三随购一间铺面,专营汤圆,因其所制汤圆个大、糕糯、馅多,肉素兼备,咸、甜双全,不粘唇,不腻心,回味悠长,博得广大食客赞赏。据传,陕甘总督左宗棠曾感其汤圆鲜美香甜,赠其柳德芳汤圆馆“枵腹而来,君休问价;从心所欲,我亦重涎”的楹联。后柳德芳将其装裱挂入店堂,时值学院闳开,各县举子来长沙应试,在汤圆馆见了左宗棠的亲笔楹联,无不赞其笔力苍劲,以至招徕更多的文人墨客,从此慕名而来,以至不吃柳德芳汤圆不算到长沙成一时之风气,故其每日门庭若市,生意兴隆,声名流传响誉至今。( 长沙)

八. 贵州省 遵义 习水县 凉拌折耳根与折耳根炒肉丝

折耳根,又叫鱼腥草,有特异气味,营养价值较高;含有蛋白质、脂肪和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同时含有甲基正壬酮、羊脂酸和月桂油烯等。可以入药,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开胃理气等功用。

凉拌折耳根,为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贵州民间菜。多年来,老幼皆喜食用。制作时选其肥嫩根部(也可连同嫩芽)掐成长约一寸的段,洗净后用食盐腌一下,用清水淘洗干净,将干辣椒烤至焦脆,舂成碎末(贵州人称这种辣椒为"煳辣角"),撒在折耳根段上,加酱油、醋、蒜、味精和少许白糖等调料拌匀即可食用。凉拌折耳根脆嫩爽口,富有折耳根特有的芳香。细细咀嚼,越嚼越香,不禁会使人食欲大增,所以不失为别具情趣的佳肴。如将折耳根加肉丝和佐料炒熟食用,那又是另外一番风味。只要烹制火候适当,使折耳根绵中带脆,肉丝鲜嫩可口,猪肉的美滋和折耳根的异香浑然一体,相得益彰,其味无穷。

九. 湖南省 张家界市 慈利县 团馓与炒米

团馓与炒米

团馓,俗名“糯米馓子”,是苗族、土家族、白族与汉族都爱吃的一种。制作方法:用地道和上等糯米蒸熟,倒入一种特制的木板做底、围篾做圆圈的模子内,将熟糯米压平并用一种农家栽种的紫果水或食色素在上面画上“喜”字等吉祥图案,等冷却后再取出来,然后晒干、储藏,或达亲友,或逢年过节自食,吃时用植物油炸酥,味道又香又甜又脆,十分可口。炒米的制作与团馓部分相同,先将上等糯米淘洗

,浸泡,然后过滤,蒸熟,倒地竹簟上用手捏散,制成“阴米”晒干。吃时,用沙炒,使其膨胀,筛去沙子,便成“炒米”。吃时,可以干食,也可以用开水放糖泡食,其味又酥又甜又香。

糯米打糍粑。

十. 广西 钦州 浦北 灵山凉粉草

灵山凉粉草又称仙草,灵山县拥有最适生长的资源禀赋,栽培面积1万亩,年产0.8万吨,品质一流。灵山凉粉草叶茂枝纤,干燥全草呈乌亮光泽,含丰富的多糖胶质,及黄酮类物质、香精素、矿元素等,是烹制凉粉的上佳原料。《中国医学大词典》载:凉粉草“茎叶秀丽,香犹藿檀,夏日取汁,凝坚成冰”,有“泽颜、疗饥”功效。

灵山县地处岭南南端,气候高温潮湿,先民为防暑降火祛热毒,刈割山野凉粉草粗制尝用,厚积古今智慧,遂成既美味又防病抗病的食疗养生方。当地习俗盛夏入伏是日吃糖拌凉粉,据说三伏酷暑期间有祛痱奇效。炎日劳作休憩,人们会首选摄食凉粉草冻来消暑解渴,流传于钦廉民间已数百年,传承而行。灵山凉粉是八桂特色民族风味食品,以灵山凉粉草干品、食用淀粉按传统工艺匠心打造,成品为凝脂般的黑色胶状物,质韧而软滑爽口,天然绿色保健,具有护肤养颜、通便燥湿、清热止痒和延缓衰老的作用。

2011年,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灵山县凉粉草栽培标准化示范区成为第七批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2012年,灵山凉粉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灵山县宇峰保健食品厂的“宇峰及图”商标,获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