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安阳的特产水果有什么 安阳特产有哪些能带走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安阳的特产水果有什么 安阳特产有哪些能带走更新时间:2022-12-02 18:45:43

一. 河南省 安阳 安阳县 血糕

血糕荞麦面、猪血佐以其它配料蒸制成糕,然后切片油炸,抹上蒜汁后食用。相传血糕创制于清乾隆年间。当时安阳 暴雨成灾,庄稼淹没。灾后官府发放大量荞麦种,以解饥荒。荞麦丰收后,人们以荞面为食。当时县城西北皇甫屯村一王姓农民将蒸制的荞面糕用油炸后,拌以蒜汁 食用,鲜食味美。后又在荞面中加入猪血,味道更浓。于是他迁居城内,以卖血糕为业,生意十分兴隆。安阳血糕营养丰富,酥香适口,味道鲜美,经济实惠,风味 独特,深受当群众和外地游客的欢迎。

二. 贵州省 黔南州 荔波县 荔波精致的银饰

精致的银饰——荔波境内的布依、水、瑶、苗等民族都十分看重银饰,尤其是水族,有“水家结婚定要银”之说。其生产的水族龙头手镯1985年获省部优称号;布依族四季手镯,1987年荣获省优称号;瑶族银鸟1989年获省优和设计二等奖;水族压领1991年被获省优称号,荔波银器厂1991年被国家列为全国少数民族特需用品生产定点单位之一。1993年荔波银器厂全部产品参加杜鹃花节展销,荣获产品信得过证书。

三. 新疆 伊犁 昭苏县 哈萨克的烤饼

哈萨克的烤饼是用干牛粪作燃料烤制的一种厚饼,味道特香。这种饼也是哈萨克人喝奶茶时不可缺少的食品。原料:面粉、牛奶或羊奶、羊尾油。做法:把酵面用水泡开和入面粉、羊尾油、牛奶或羊奶揉好面,放入羊皮口袋中发酵(也可用厚的棉织物包起来发酵)。面稍发后即开始做饼,不放碱。一般他们发面不多,一次只做2—3个,随烤随吃,使饼始终保持新鲜。饼的大小根据哈萨克人的“卡盘”(类似汉族人用生铁铸成的平底锅)大小来定。“卡盘”呈圆形,直径在25—30厘米,厚在5—6厘米。面揉好后,放人“卡盘”内,用手压平。上面再扣一个和下面大小一样的“卡盘”。把“卡盘”放在己燃红的牛粪火堆上,上面也放—堆燃着干牛粪。由于受热力均匀,上下不用翻饼,约20分钟即熟。饼厚一般在6—7厘米。特点,饼呈金黄色,味香松软而可口;食时,一般用刀切成小块给客人食用。客人一般不要自己动手去掰,否则,被认为是不礼貌的举动。( 伊犁哈萨克)

四. 广东省 潮州 饶平县 渔村水果

渔村水果生产享有盛名,素有“水果专业镇”之称。杨梅是渔村的特色区域性产业,其种植面积达8000亩,是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作物。渔村杨梅主要有大粒乌梅、酥核梅,白杨梅等品种,具有果实大、肉质红厚、核酥、酸甜适中、等特点,富含葡萄糖、维生素C,还含可溶性固形物,具有生津止渴和胃消食的功效。产品远销潮汕周边地区及北京等地。

信息来源:饶平县人民政府网

五. 河南省 安阳市 内黄 内黄尖椒

内黄尖椒是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的。内黄县生产的尖椒以产量高、品质佳、色泽鲜、辣度高、椒形美享誉全国各地。

尖椒——内黄县种植尖椒已有近二十年的历史,最初1992年由六村乡进行示范性种植,1993年面积扩大到2000亩,后逐步扩大到邻近的井店镇、亳城乡、后河镇等地, 1996年全县发展到2.2万亩,单产达241公斤,总产达到530.2万公斤。1996年在六村乡政府东边马白路两侧建立了内黄县尖椒批发市场,占地面积6.5万平方米,投资1200万元,房屋900间。1998年县委、县政府把尖椒纳入农业发展规划,作为一项重要产业来抓。2000年面积迅速扩大,由上年的4.5万亩扩大到14.32万亩,总产达到2.5万吨,面积、总产分别比1996年增加12.12万亩和1.97万吨。2006年面积扩大到30万亩,全县各乡镇均有种植,但以六村、后河、马上、井店等乡镇最为集中。县农业部门积极搞好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与推广工作,通过建立高产攻关展示田、新品种示范区,大力推广尖椒栽培新技术,单产和总产逐步增加,经济效益逐年提高,成为全县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2009年全县尖椒面积30万亩,总产8.1万吨。

六. 河南省 安阳市 安阳县 水冶油酥烧饼

水冶酥烧饼是一种汉族面食小吃。流行于河南省安阳县水冶镇。采用面粉、油酥、糖稀、芝麻、盐或糖等食材手工精制,在土质火炉中高温烘焙而成,其特点是外焦内酥,尤其以上表面的一层芝麻粒最为香脆,分为咸味和甜味两种,作为区别会在甜味烧饼上点上一个红点。在上个世纪时是过节、赶庙会、探望长辈、红白事礼品佳选,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和提高,现在除了一些老人外,已经很少当做礼品,逐渐成为当地居民日常饮食中不可缺少的一道美食。

油酥烧饼安阳县水冶镇东大街关家精工制作,向以薄、香、酥、脆著历史悠久称。特点是皮酥里软,味香可口,在安阳地区颇有名气。曾在郑州展销并获好评,被录入河南省风味小吃。

水冶酥烧饼的正宗是“关家烧饼”。创始人是安阳县水冶镇东北街关吉星、关吉成兄弟俩人。

1905年,十二岁的关吉星,十岁的关吉成就失去了父母,为了生活,关吉星给人家当小工,关吉成给别人卖烧饼,尽管兄弟俩人起早贪黑地干活,还是吃不饱,穿不暖。看到别人做生意能吃饱穿暖,他们俩就商量自谋生意的念头---打烧饼。关吉成每天卖完烧饼,就跑去看师傅怎样打烧饼,后来他就试着打了几个,拿到街上去卖,一下就卖光了。这就增加了哥俩做生意的念头,他和哥哥拼命干活省吃俭用,攒钱准备开烧饼铺子。经过几年的努力,终于在1927年筹备齐全,并正式开业,他俩不因循守旧,敢于创新,把原来只有两层皮的烧饼逐步做成多层的油酥烧饼。油酥烧饼外面酥脆,里边像千层饼,中间是油酥饼心,有甜有咸的,老少介意。

1930年,水冶镇百余家烧饼展开竞赛,结果关吉星,关吉成兄弟俩的油酥烧饼别具一格,居烧饼之魁。从此“关家烧饼”在彰德府一带名声大振,生意兴隆。

解放后,随着合作化运动的开展,关家烧饼铺停业,为不使手艺失传,水冶镇饮食服务公司招聘关吉星到国营食堂传艺,关吉星的叔伯侄儿关树只跟其学艺。

关吉星、关吉成去世后,由于左的思想潮流,关家烧饼屡遭劫难,之后就销声匿迹 了。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了挖掘这一民间名吃,水冶镇饮食服务公司又招聘关家烧饼的传人关树只到国营食堂传授技术。

1980年,“关家烧饼”在省会郑州展销,受到与会名师一致好评,并将制作方法汇入“河南风味小吃”一书。

1983年,在水冶镇人民政府的关怀下,关吉成的女儿关娥只重新挂出了“关家烧饼”的牌子,由她和儿子乔三,女儿乔新芳经营,他们在制作技术上精益求精,使“关家烧饼”名声又起。现在“关家烧饼”不仅在水冶到处可见,在安阳时也开设了店铺,成为安阳市的风味小吃了。

2010年9月10日,安阳市政府印发文件,正式公布了《第二批安阳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水冶酥烧饼制作技艺被录入。

七. 河南省 安阳 林州 三不沾

安阳传统名菜,以蛋黄、猪油、白糖等烹制,色泽金黄,香软油润,甜而不腻,最大特点是不沾筷、不沾盘、不沾牙。乾隆南巡食之后,传入宫中。

八. 河南省 安阳 文峰区 安阳血糕

安阳血糕是河南省安阳市的。安阳血糕营养丰富,酥香适口,味道鲜美,经济实惠,风味独特,深受当群众和外地游客的欢迎。

相传血糕创制于清乾隆年间。当时安阳暴雨成灾,庄稼淹没。灾后官府发放大量荞麦种,以解饥荒。荞麦丰收后,人们以荞面为食。当时县城西北皇甫屯村一王姓农民将蒸制的荞面糕用油炸后,拌以蒜汁食用,鲜食味美。后又在荞面中加入猪血,味道更浓。于是他迁居城内,以卖血糕为业,生意十分兴隆。

安阳血糕用荞麦面、猪血佐以其它配料蒸制成糕,凉后切成片,再过油炸制,趁热吃味道鲜美,佐以蒜汁,更加味美可口,被誉为安阳“三大宝”之一。

九. 浙江省 杭州 富阳 精美的竹编工艺

精美的竹编工艺,富阳的竹制工艺品,式样美观,制作精细,造型别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浙江厅的入口处,有一座双面竹贴屏风——竹石图,修篁扶疏,奇石点缀,工艺精巧,目睹者无不拍手叫绝。( 富阳)

十. 河南省 安阳市 内黄 枣相情红枣

内黄县枣相情红枣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8年8月,其前身为内黄县后河镇红枣协会。内黄县枣相情红枣专业合作社设理事长1名,副理事长l名,理事23名,社员360名,合作社以“服务社会、谋求全体社员共同利益”为宗旨,主要职责是以“推广科技、服务枣农”,指导枣农搞好无公害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同时带动农户发展高效特色农业、农副产品深加工,提供农产品销售服务,促进农民增收。

该合作组织是一个集科技服务、新技术、种植新品种、新模式示范推广和农副产品深加工于一体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辐射内黄及滑县、汤阴三县共18个乡镇,带动农户3000余户,形成上联科研院所,下接科技示范户、种植户,中有农民技师、营销经纪人、红枣加工企业的组织网络,实现了以科技兴产业、以市场活产业、以拉伸产业链条富枣农的发展目标。在2009年合作社成功创办了高效特色生态示范园,进一步规范了枣相情农副产品加工厂,红枣销售市场拓展到全国20余个省市,红枣深加工的品种由原来6个扩大到目前的10余个,并向国家商标局注册了“枣相情”商标,内黄红枣真正有了自己的品牌,从而使内黄红枣产业初步形成了统一无公害技术管理、统一品牌、统一加工、统一销售的一体化生产格局。

内黄县枣相情高效特色生态示范园,位于内黄县城南15公里-----后河镇后河村,南距镇政府所在地1公里、省道吴黄线东侧,是由内黄县枣相情红枣专业合作社创办,始建于2008年,占地面积260亩,示范园内种植有无公害大枣、彩色红薯(紫色、红色、黄色、水果型)、黑色花生、彩色玉米(红穗、黑穗、彩穗、白穗等),以及各种奇形观赏瓜,该生态示范园是一个集特色种植和红枣无公害生产于一体的高效特色生态示范园。该园正处于安阳市规划的现代高效休闲农业黄金圈内,2009年国庆节期间,枣相情生态园已隆重推出了“上采摘无公害大枣、下刨彩色水果红薯、挖黑色花生、品尝彩色玉米,游绿色走廊、观赏奇形瓜”为主体的特色农村旅游采摘休闲观光园,游客达两万余人,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该生态示范园的建成有力的带动了内黄无公害大枣生产和高效特色农业发展,同时为丰富内黄红枣文化,发展内黄生态旅游产业起到积极的作用。

枣相情红枣专业合作社为增加红枣附加值,促进枣农增收,紧紧围绕红枣等农副产品深加工这篇文章,2008年合作社以股份制形式,创办了内黄县枣相情农副产品加工厂,近两年来产销两旺,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内黄县枣相情红枣专业合作社,在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经过全体社员的共同参与和不懈努力,为内黄红枣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多次受到市、县表彰,2008年被安阳市委市政府授予“优秀农村经济专业合作组织”;被内黄县委县政府授予“先进农村经济合作组织”;2010年被省农业厅评为“河南省农民合作示范社”;2010年被国家科协评为“国家科普示范基地”2011年被省团省委农村办评为“河南省杰出青年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荣誉。在今后的发展中,内黄县枣相情红枣专业合作社将不断创新,勇于开拓,为合作社自身发展、为建设新内黄实现新跨越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