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倪家产村有什么土特产 旗下营地方土特产有哪些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倪家产村有什么土特产 旗下营地方土特产有哪些更新时间:2022-12-06 00:48:16

一. 广东省 江门 鹤山 荷村莲藕

鹤山名。宅梧镇荷村种植莲藕是从南宋咸淳二年(1266)建村开始,至今己有700多年历史,“有村就有藕”。荷村建村前,原是一片沼泽地,当地所产莲藕,茎粗、节少、含糖高、纤维少、粉量大,高产优质,是当地传统。过去一般只种藕150亩(1亩=666.7平方米),现在已发展到900多亩(含附近双龙一带),年总产量达1350吨。产品供不应求,除供应当地市场外,还远销中山、珠海和澳门等地。

二. 河北省 邯郸 魏县 郭家堂村大葱

郭家堂村大葱

郭家堂村大葱,也叫“鸡腿葱”,脖子粗,嫩肥长,生吃辣味大,熟食香味浓,是农民的普通调味品,不论炒菜、拌凉菜、包水饺、蒸大包都离不开大葱

三. 山东省 枣庄 薛城区 齐村二街豆腐

枣庄齐村二街豆腐历史悠久。相传在二千多年前,西汉淮南王刘安为求长生不老药,在枣庄齐村二街用枣庄齐村二街泉水、黄豆和盐卤制作灵丹妙药,结果仙丹未得,却无意中发明了豆腐,称之为“枣庄齐村二街豆腐”。当地将此豆腐,配以笋片与虾子制成菜肴,并成为历代。馔美味。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说:“中国素食者必食豆腐。夫豆腐者,实植物中之肉料也,此物有肉料之功,而无肉料之毒。”所以豆腐菜肴在我国居众素之上,而且久吃不厌。  

四. 江西省 南昌 湾里区 招贤村花卉苗木

招贤村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西北郊,梅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东南山麓,背山面城,环境优美,自然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全村有6个村小组,352户,共1658人;拥有土地总面积1.2万亩,以山地为主。自2002年开始通过政策推动、市场拉动和专业带动,扬优借势,大力发展花卉苗木业。规模由几户逐步发展到几十户、上百户直到现在全村户户种植花卉苗木,品种由几个发展到以各类盆景、大树桩、香樟等300多个,苗木基地面积也由几十亩发展到现在的4000多亩,与被辐射发展到的周边村形成连片基地达到10000多亩,亩平均年产值超万元,并且形成了以龙头企业+专业协会+农户的“一村一品”发展模式,生产、销售和园林设计施工“一条龙”的经营模式。全村现在家家户户都是花木专业户,并有专业从事营销的经纪人68人,创办了园林苗木公司19家,其中取得省二级以上园林建设资质的有3家,市级龙头企业1家。全村2006年卉苗木业创产值1亿多元,占全村总产值的96%,人均纯收入超万元,成为南昌市的小康示范村和市级文明村。

现在,他们正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抓手,以强村富民为目标,组织村民由生产型、基地型向观光型和生态园林化转变,全面推进具有“一村一品”特色的新农村建设。

五. 山东省 泰安 宁阳县 宁阳牛家村犬肉

犬肉,俗叫“狗肉”,早先肉户常把煮熟的肉块装入用白蜡树条编制的圆形高筐内挑着赶集出售,故又称“高筐肉”。

宁阳犬肉是省内外驰名的传统名吃,又以泗店镇牛家村的犬肉为最佳。

牛家村加工制作犬肉迄今有200多年的历史。 早在清雍正年间,该村以彭姓为主开始了宰狗肉的生意。解放初期,发展到彭、侯、刘等7家,由于选料、配料、 加工讲究,煮熟后内色棕红、食无腥味,香郁不腻,味道鲜美,具有独特风味。

牛家村犬肉在加工方法上有其独特之处:一是挑选肥狗宰杀后,将肉分成三大块,清洗至无血色。二是把肉和用纱装好的砂仁、肉蔻、肉果、茴香、八角、桔皮、白芷、丁香、花椒等20余种调料放入锅中,然后加清水,先用大火绕开再改为中火,半小时后加入食盐,关键在于把握火侯,不能煮得过烂,三是待肉煮至八成熟时,用木棒将块状火硝(适量)夹住点燃,迅速插入肉汤深处,这样不介使其除脏去毒,并能使肉色鲜嫩,四是当锅中火硝融化、停止翻白沫时,撤去明火,焖六至八小时即可出锅。

犬肉含丰富的营养成分,不仅是饮食佳肴,并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人常食能安五脏、轻身益气、宜肾补胃、壮气力、补五痨七伤、补血脉等。

近年来,泗店镇积极开展犬肉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采用真空包装技术进行犬肉深加工,不仅延长了保质期,产品外观形象以及卫生状况大大改善,为外地销售提供了方便,深受广大消费都的好评。2000年,牛家村共有犬肉加工户100家, 其中加工大户50多家,年产犬肉1000多吨,旺季时日产高达10余吨。产品销售主要以批发为主,销往周边市县,供不应求。

六. 安徽省 亳州 蒙城县 楚村粉丝

楚村粉丝

粉丝是楚村镇的一大,加工粉丝在楚村已有多年历史,但真正大规模生产粉丝是在1970年以后,盛于1990年前后。

红薯是加工粉丝的主要原料,由于楚村盛产红薯,所以其出产的粉丝第一特点便是量大,盛产之时,几乎家家加工粉丝,每日有十余万斤粉丝外运,集市也几乎成了粉丝的专用集市;二是净白,粉丝纯白(煞白)不是上品,以青白为最佳,且无黑点在上面;三是手握不脆断,有韧性、角劲、耐煮。其丝有粗有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以生产队为加工主体,盛行扁粗粉丝,又称为粉条,进入八十年代,由于大量外运(外地人喜细丝)粉丝便一律细化,有“楚村粉丝细如发、白如银”之说。

粉丝加工须纯净淀粉,其营养价值自不必说,主要是其口感甚好,顺滑爽口,角劲适中,深受人们的喜爱。

楚村粉丝食用方便,用开水泡软凉拌或加荤热炒,做汤均可,特别用它做牛羊肉汤辅料,其味更妙。到了隆冬,来到楚村牛、羊肉汤馆,叫上一碗汤,趁热辣啜上两口,用筷子夹起一缕粉丝入口,再喝二两白酒,全身冒热,身心振奋,实是一番美妙享受。

粉丝生产工序很多,讲究技术性。其主要工序有两个。

一是提取淀粉。

首先将成熟的红薯洗净、粉碎,再入大箩冲水过滤,滤入大缸或池中的含有淀粉的水再经过沉淀,放去浆水和黑油粉,下面便是雪白的淀粉,最后将淀粉挖出凉干备用。

二是加工粉丝。首先将晒干或半干的淀粉过筛,大盆一至两个(轮流使用)先取一定比例的淀粉(以盆为单位计量)打芡(芡稀稠也有讲究)并放入适量的白矾粉拌匀;二是和面,将芡趁热倒入淀粉拌和。早先和面用人工,两三人一盆,几把手在面盆中用力揣揉,硬了放入热水,和透和匀。芡粉适中,芡多粉少,面团不能流动下不成丝或粉丝出现鼓肚疙瘩,芡少粉多,则使粉丝入锅后立即成了粉花或碎粉丝,这样,这盆和好的面团只好作废挖出,称为扒盆,扒盆的面团只好分多次掺入以后和的面团中,如此返工费时费力,所以和面的人往往都是技术较好的人员。进入19世纪九十年代后期用搅拌机和面,减轻了劳动强度。

面子和好后试瓢成功,则开始正式下粉,一口大锅装满水,已经烧开等候(不可和好了面子等水开,因为和好的面子凉了,也容易扒盆)七八个分工合作,动作协调,犹如工厂的流水线,哪一角活慢了都会出现窝工,影响下粉质量,往往是一盆面子一气呵成最好。

下粉时一人捶瓢,又称打瓢,瓢用铁皮制成,圆筒形,有把,筒深约七八公分,两头筒口直径15公分上下,一口稍大向上,方便装面,一口向下,筒口边沿铁皮内卷,可以放入带有漏眼的硬铁皮做的圆形瓢底,可以根据需要随意更换下粗丝、细丝或扁丝的瓢底使用。下粉时,将和好的面子放一块于瓢中,打瓢人站立或坐于锅后,将粉瓢伸到锅水上方,用拳头或木捶向瓢中捶打,面团便经瓢眼下漏成丝入水,待瓢内面团下降后,立即有人往瓢中添面,称为添瓢,直到盆中面团添完为止。盆中面团也须不停搓揉,以防僵皮。称为盘分或盘面子。粉丝入水后经水煮烫浮起(水保持开而不沸)证明已熟(不加白矾熟而不浮)。一人捞粉,又叫刀粉(丝),捞粉人坐于捶瓢人对面,右手用一双长竹筷或一根长竹片,将煮熟的粉丝捞入锅旁边的凉水缸中,左手则在水中顺势将粉丝抓住捋顺,一反一正,入手中,满手为一把,掐断,递于旁边的洗粉者。洗粉人将接过粉放入凉缸中搓洗,上棒,再放入另外冰粉池中冰凉,捞出放在地面席子上面曲放称为蹲粉,然再洗而顺直,上架,洗、冰、蹲粉皆为消除出锅粉丝粘性,以免粘条而形成马马粉难以食用。如果无冻,下的粉称为风条粉,洗粉时须加入一些醒粉剂如豆油之类。冬天下粉有冰,称冰条粉,可在洗粉时省下一些工序,很是方便。后来技术有所发展,捶瓢用瓢架放瓢,不用手端,捶时有自动锤,冰粉有冷库,加上和面用的搅拌机,也算机械化了吧。后来又有了粉丝机,更快捷方便,但用其加工出的粉丝其味及耐煮性均难以和水煮粉丝相比。楚村粉丝质纯味正,价廉物美,远销全国各地,也的确给楚村人民带来不少实惠。

七. 北京市 门头沟区 太子墓村苹果

太子墓村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雁翅镇中部,面积7.5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3亩,林地9395亩。全村有农户170户,475人。太子墓村坐拥永定河之美景,沿永定河一带就是本村的红富士苹果主产地慕川采摘园,果园占地500亩,依山傍水,景色十分优美。

太子墓村为门头沟区第一个果树专业村,主要为红富士苹果,年产量可达150万斤。苹果味甘甜,果渣少,色泽鲜艳,形状整齐,曾在远南运动会、党的十五大、1上被选为专用产品。

八. 黑龙江省 佳木斯 郊区 万兴村番茄

长青乡隶属佳木斯市郊区管辖。位于市境北部,松花江南岸,东与城区毗连。全乡总面积55.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3万亩。以种植蔬菜和生产奶、蛋、鱼副食品为主。万兴村位于市区内,是区蔬菜生产基地,现有棚室497栋,以生产番茄为主,农户有多年种植蔬菜的经验,棚室番茄都比其它乡镇上市早,收入也相应增多。

九. 广东省 汕头 金平区 月浦村狮头鹅

月浦村狮头鹅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