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甘肃武威的特产是什么水果 甘肃省武威十大特产是什么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甘肃武威的特产是什么水果 甘肃省武威十大特产是什么更新时间:2022-12-06 20:57:44

一. 甘肃省 武威 凉州 王蛤蟆膏

武威现代医药工业起步较晚,厂家不多,规模也较小,尚未形成体系。但凉州自古即有制药的记载:“王蛤蟆膏药”的继承者“凉州祖师麻膏药”曾伴随秦大河横穿南极,誉满四海,为武威医药工业增添了一枝奇葩
王蛤蟆膏药重放异彩烧炉炼丹妄用功,神仙难医关节疼
蓬莱瑶池无妙法,良药原在凉州城
这是流传至今,甘肃人民赞扬古凉州王蛤蟆膏药的一首民谣。凉州膏药由来已久,早在东汉初期就记载了膏药的制法。据传凉州王蛤蟆膏药的来历十分神秘,“是铁拐李下凡所授秘方中一贴主药,乃凉州名胜雷台湖中碧玉蛤蟆吐黄金宝珠……云云”。实际上,王蛤蟆膏药系武威王氏祖传18世家宝,因疗效殊绝,有神药之称
王蛤蟆膏药的生产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相传在明代,有个“金不换”的老道,来到凉州王氏先祖开办的“万寿堂”药店,传授制作膏药的技术。其配方有虎骨、朱砂、麝香;龟板等30余味药料制膏,摊涂在狗皮上,有止病、灭菌、拔毒、生肌之功能,主治心气疼痛、小肠疝气、偏坠、跌打损伤、一切无名肿毒、痛疽、瘰疬、冻疮等多种疾病。王氏遵其所嘱,精研细制,疗效果然甚佳,特别是对治疗风湿关节痛有特殊功效。“万寿堂”制成此药后,根据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用玻璃制成的蛤蟆镶嵌门口作为标志。从此,他的药店不再卖别的药,只熬膏药出售,人们也就称他的“膏药”为王蛤蟆膏药”
王蛤蟆膏药不仅继承了传统配方,而且要求严格按穴位用药。膏药的配方和制作法过去也严格保密,从不外传。公私合营后,王氏17世监制人王金泉、王生泉才将此方和制作法公开,将配方进行改革,并将原王蛤蟆膏药更名为风湿关节膏。实践证明,改革后的风湿关节膏疗效卓著,保持和发扬了王胎蟆膏药的传统特性和功能。但在人民群众中,仍把风湿关节膏称为王蛤蟆膏药
历史进入300年后的今天,具有80年代现代化技术装备水平的武威制药厂,经过多年摸索、探讨,在继承王蛤蟆膏药传统配方和制作工艺的基础上,采用现代最新医药科学方法,将甘肃中草药祖师麻(民间有“疼的满地爬,离不开祖师麻”的说法)提取精制,辅以樟脑、人工麝香、冰片等药物改制而成。改制而成的膏药取名为“凉州祖师麻膏药”。凉州祖师麻膏药是目前国内外治疗风性、类风湿性关节痛的最佳药物。经多年临床使用,总有效率达95%以上,深受广大用户和患者的欢迎。该产品于1985年、1990年先后荣获甘肃省优质产品称号和中国妇女儿童用品40年博览会铜牌奖,畅销全国各地,远销美国、日本、东南亚及港澳地区,并伴随1990年国际横穿南极考察队秦大河一行横穿南极,在治疗队员们腰部扭伤时产生奇效,荣立奇功,而誉满四海
( 武威)

二. 甘肃省 武威 天祝 油馃子

油馃子

油馃子是油炸的食物,“牛肋巴”是它的形象比喻。将面擀成一指厚的掌子,切成一尺长、寸半宽的条子,再将条子切成两头相连的两条或四条,分开反翻后,即可下油锅炸出。

三. 甘肃省 武威 凉州 山药搅团

搅团本是藏族面食品。藏族“少年”中唱到,“油泼辣子油泼蒜,热热的吃上个搅团。”形象地描绘了吃搅团的情形。武威历史上藏汉杂处,凉州的山药搅团,是从藏族搅团转化而来,做法已不大相同。

凉州的山药搅团,是将山药洗净并去皮,切成小方块,放入锅中烧煮至完全化成粉,调入适量食盐和其他调味品,然后徐徐撒入小麦或荞麦面粉,边撒边搅,顺逆旋转。“搅团若要好,三百六十搅。”搅的功夫,在做搅团时显得尤为重要,搅动的越快越多,搅团质量就越好,能够使面粉迅速、均匀地融于粉化了的山药和水之中,防止结面疙瘩。此时,火候亦很重要,需用文火,以不使搅团焦糊为宜。直到稠硬结成团状后,停止撒面和搅动,稍捂片刻,面粉熟透,山药搅团也就做好了,柔而有筋,软绵可口。

山药搅团做好后,舀进碗里,调入油泼辣子或油泼蒜泥等佐料,配以家腌酸菜,浇一点浆水,趁热吃下,滑溜爽口,鲜香皆备,是风味独特的农家美食。搅团一定要热热的时候吃,味道才美才足;如果稍凉,则吃起来有时会被噎,逊色多了。

山药搅团是凉州农村的家常便饭,四季皆宜,而冬天更为普遍。城里人偶尔也尝尝鲜,调剂饮食,改换口味。

四. 甘肃省 武威 天祝 麦索

“过了五端阳,小麦大麦梢子黄。”农历五月的凉州,田野处处翻滚的麦浪。热辣辣的五月风,推茬掠过麦梢,留下半青半黄的步履。麦穗在“灌浆”了,一籽落地,万粒归仓,已是指日可待之事。于是庄稼人脸上有了笑容,悬了一年的心放下了多半,揪起一穗,在结满老茧的掌心里搓碾着,吹去皮儿,细心数数粒数,掂摸掂摸年景
女人娃娃们兴冲冲上田野“掐青”来了。拣那实沉的大穗头揪下来,七八十来穗扎成一小把,三五十把攒成一捆,往胳肢洼里一挟,沿着窄窄的田埂有说有笑,健壮的双脚“刷刷”扫着小草,走起来像风吹柔柳
这新麦抱回家要做“麦索子”的,其做法独特而绕有风趣。先是连秸杆一起下锅煮,大火大轰,那新麦特有的清香满街满院飘逸;熟了,涝出来,控净水,晾凉,再放在雪白的柳条簸箕里搓,一搓麦粒和麦衣两分家。“哗——刺,哗——刺,”簸得麦衣飞去,只剩净净一堆翡翠珠,抓起一把扔进口中,一股奶津津的清甜润入喉嗓,筋盈盈嚼不够。这叫“青粮食
过了端午时间不长,凉州城里街上就可见卖青粮食的。都是些小姑娘,穿戴得爽爽净净,挽着金色小竹篮,使块白布盖着,顶上是个蓝花小瓷杯,厚墩墩的,青粮食盛的顶尖,这是他们的“幌子”。拣人多的地方一站,一会儿篮子就空了,城里人特稀罕那股田野的清素味儿
庄稼人尝新,嫌这样吃法不过瘾,就转起了青石头磨,把这绿的水汪汪珠子喂进磨眼,转出来一条条小拇指粗细、菊青色的索子,这就是“麦索子”。磨好,美美的盛一海碗,搁点细盐,调上些油泼辣子油泼蒜。嗬!喷鼻儿香,吃的娃娃们都弯不下腰
其实,农家吃“麦索子”,最先并不是为了尝新,纯是为了应急应饥。地里的还没有登场,仓里的却吃完了。庄稼半青半黄,粮食快到口了,但是还差那么一点;这是一段最难熬的光阴。总不能守着粮食饿死。这一应急,就“急”出个麦索子来。磨好了麦索子,还要加一道工序:添一锅水,把麦索子煮成一锅粥,好耐吃些,凑和着别断了顿,这是没办法的办法
这些年,做麦索子的人少了,何原因?据说:其一,现在农民种田讲科学,麦子品种优良化,由青到黄“接”的非常紧,麦子转眼就黄,容不得你慢慢做了“麦索”来吃;其二,以前做麦索子都是女人娃娃们的兴头大,现在她们都各有“公干”,闲功夫少了;其三,现在磨面都是用电磨,那能磨麦索子的石头磨,差不多都变成“文物”;其四,…恕不一一
于是,有些老人叹道:“过些年,新上来的娃们,都不知道什么是个‘麦索子’了。”年轻人却说;“那也不一定,说不定过些年人们大鱼大肉吃得不耐烦了,又想吃些清素野气的,制造出一种麦索加工机,一头麦子进去,一头麦索子出来,再用不着掐呀煮呀,簸呀磨呀......”但愿凉州麦索常青
( 武威)

五. 甘肃省 武威 凉州 凉州砂锅豆腐

凉州砂锅豆腐是参考唐代名菜砂锅发菜汤的制作方法,在烹调技术上作了一些改进发展而来的。砂锅豆腐以砂锅为炊具,锅内装入豆腐、粉条、蘑菇、咸蛋、肉丸子、春笋及新鲜蔬菜,浮面盖上一寸见方的鸡丁,再加入鸡汤和少许胡椒、桂皮、草果、生姜粉及适量的酱油、薰醋、精盐,在旺火上烧沸即成。

六. 甘肃省 武威 古浪县 白菜

极早生、生长45天即可上市,抗热(35-37度),耐湿性特强,抗软腐病、白斑病及病毒病能力强,生长旺盛,株形半直立,一般株高30厘米,宽22厘米,外叶少,叶色浓绿,叶面光滑无刺毛,白帮,叶球卵圆形,结球结实。品质优,耐贮运,一般单株重2公斤。( 武威)

七. 甘肃省 武威 天祝 狼肚菜

狼肚菜:有名羊肚菜,因其形似羊肚而得名,是一种一年生珍贵的真菌类。生长在海拔较高的森林中,狼肚菌质地细嫩,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有降低胆固醇、降血压之功效,并对人体内的癌细胞及病毒素起抑制作用。0.5千克狼肚菌所含蛋白质,相当于1kg肉,1.5kg鸡蛋或6kg牛奶的含量。又是一种对消化疾病有良好疗效的药用菌,具有“助消化、利五脏”的功能。长期使用,能增强人体免疫力。

八. 甘肃省 武威 古浪县 古浪凉粉

【凉粉】制作考究,用料独特。一般常见的有豌豆制成的白凉粉,扁豆、黄豆制成的黄凉粉,白的透亮似白玉,黄的像蛋黄。白凉粉尤为讨人喜爱,它晶莹透明,食时可切成薄片细条,或一寸见方的大丁,加入调料酱油、醋汁、蒜泥、芝麻酱、油泼辣椒、芥茉等,看上去白红带油光,吃起来咸、酸、辣、鲜,别具风味。

九. 甘肃省 武威 古浪县 古浪月饼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古浪这儿家家都做月饼。古浪的月饼和市售的月饼很不同,是一种大型的蒸饼,其大小按蒸笼定,也就是多大的蒸笼就蒸多大的月饼。制做时将发面擀成同样大小的薄面张,然后涂上清油,再洒上姜黄、红曲、香豆、玫瑰花等各种颜色,一层一层叠制而成,放到锅上蒸约两个小时,蒸出来的月饼厚约10-20厘米,直径约40-60厘米。吃时将月饼切成小墩,这种月饼看上去如菊花绽放,吃起来暄腾腾、软飕飕、香喷喷,极受食用者青睐。

十. 甘肃省 武威 凉州 凉州熏醋

“凉州熏醋”是西北人一日三餐离不开的桌上调味品。武威益民食品厂生产的“云晓牌”凉州熏醋采用多种上乘原料、传统发酵工艺与现代加工技术相结合精酿而成,各项指标超过国家一级食醋标准,且含有15氨基酸和还原糖。产品色泽棕红,酸味醇厚绵口,久贮不霉不白花,堪称调味之佳品。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