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回族油香有哪些特产 回族油香图解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回族油香有哪些特产 回族油香图解更新时间:2022-12-06 00:41:15

一. 青海省 海东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 民和马铃薯

民和马铃薯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民和马铃薯是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的。民和马铃薯主要品种为民薯2号、青薯2号、阿尔法、青薯9号、大西洋、费乌瑞它等。建立脱毒马铃薯种薯生产基地2.2万亩。民和马铃薯是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民和县位于青海省东部,属黄土高原半干旱气候带,境内海拔1650 ̄4220m,年平均气温8.5℃,日照时数2259.9h,无霜期170 ̄200d,年平均降水量为350 ̄450mm,且分布不均匀,7 ̄9月份的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0%以上。山旱地占总耕地面积的80%,海拔高,温差大,气候冷凉,特别是降水规律与马铃薯的需水特点相吻合,非常适宜马铃薯生产。

民和县把农业结构调整当作头等大事来抓,采取多种措施扶持马铃薯产业。马铃薯成了浅山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产业。一是资金扶持。按照有关政策,为需要资金支持的马铃薯加工企业申报信贷扶贫资金支持发展,为马铃薯专业合作组织、种属生产基地、马铃薯主产区及种植区的农户发放小额贴息扶贫贷款,帮助企业和农户进行马铃薯生产和加工,有效促进了全县马铃薯产业的壮大发展。二是连片开发。按照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经营思路,积极探索集中连片企业带动的整村推进项目新模式。三是培育协会。2002年7月组建成立了马铃薯营销协会,现有会员1200名,年组织销售马铃薯5万吨以上,累计销售马铃薯28.5万吨,农民累计销售收入达到12500余万元,受益农户4.5万户。四是科技支持。结合扶贫项目的实施,每年组织开展马铃薯良种繁育技术培训,培训群众5000多人,结合整村推进项目的实施,把配方施肥、科学种植、规范管理作为培训重点,每年扶持马铃薯种植科技示范户400户左右。五是创新模式。积极协调民和威斯顿精淀粉有限公司参与整村推进产业化扶持项目,对签单户实行最低保护价让利政策,全面收购订单农户种植的马铃薯,实现了“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方式。六是加工增值。扶持培育了三江马铃薯制品集团公司,威斯顿淀粉加工公司,1镇、官亭镇淀粉加工厂等一批马铃薯加工龙头企业。

2013年,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农作物脱毒技术开发中心申报的“民和马铃薯”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地域范围

民和马铃薯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全境,包括川口镇、巴州镇、马场垣乡、西沟乡、古鄯镇、核桃庄乡、李二堡镇、松树乡、峡门镇、新民乡、北山乡、隆治乡、总堡乡、满坪镇、-镇、前河乡、转导乡、甘沟乡、-乡、官亭镇、中川乡、杏儿乡,地理坐标是东径102°26ˊ-103°04ˊ,北纬35°45ˊ-36°26ˊ。县境内南北长约69公里,东西宽约32公里,总面积1890.82平方公里。

二. 河北省 沧州 孟村回族自治县 “白棒子”甜瓜

“白棒子”甜瓜为本县又一,主产区为本县中涨沙和西涨沙村。此瓜体形周正,色泽纯白,咬一口芳香四溢,满生津,香甜可口,可谓瓜中极品。因只有中涨沙和西涨沙两村独特的土壤条件才能生产出如此甘美的瓜品,故而在本县未能大面积推广种植,但愈发显示此瓜的珍贵。

三. 甘肃省 天水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 磐安香醋

逢春牌磐安香醋是由水、玉米、高粱、大麦、小麦、麸皮、食盐和几十种名贵中草药材,经传统配方与现代工艺结合生产而成的纯粮优质食醋。具有醇香可口,甘酸适度之特点。磐安香醋生产历史悠久,长达250多年。以色香味佳驰名陇上。根据中医理论说:“醋具有疏经活络,活血祛瘀,健胃消食,养肝健脾”之功效。实为家庭必备之调味品。( 天水)

四. 甘肃省 临夏 康乐县 康乐油香

油香:油香是回族对油饼的一种特殊称谓。制作油香时,首先是把和好的面用手揪或用刀切成小面团,每个小面团擀成直径约10-15厘米、厚约1厘米的饼坯;油上锅烧热,放入擀好的饼坯,待锅中油香略微变黄后,翻一个个儿,当两面鼓起焦黄后,即可捞出。吃油香的时候也有讲究,有一些地方的回族在吃油香时,拿在手中面儿要向上,一块块儿掰着吃,而不能用口直接咬。当然,大部分地方的人只需用手把油香撕成两半儿,随后即可咬着吃。

五. 甘肃省 天水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 醋粉

醋粉

张家川饮食别具一格,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尤其是风味小吃,更是种类繁多,味道独特。

张家川醋粉属于张家川小吃中最受欢迎的一种,因此,每年冬天,当地群众制作好食用醋以后,各家各户就用所剩的醋糟开始过滤醋粉原料,然后存放好这些醋粉原料,等到天热的时候蒸食醋粉,既解暑又开胃。

醋粉在张家川的小吃摊上比较常见,吃起来清凉爽口、滑嫩光软、醋香流味,虽入口口感胃酸,但香馥浓郁,与香葱、蒜泥、香油、辣椒等混合在一起,吃了以后胃口必然大开,帮助消化。与凉皮相比,醋粉没有那么劲道,风格更偏软绵一点,无论是色彩还是口感,醋粉都显得非常特别,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品尝。

把醋粉列为张家川的名小吃,是一点也不过分的,因为它本身有着很深的文化背景,可以上溯到商周时代。那时侯,酿醋的工艺已经深入民间,醋粉是酿醋工艺的副产品也就由此而产生了。说到醋粉,就不能不说到酿醋工艺,在张家川,农家多有自己酿醋的风俗。在阳光明媚的春天,向阳的山坡上生长着一种荆棘,这是做醋曲的必要原料,把它采摘来用水烫过,和五谷的糟粕搅拌在一起,就成了做醋的醋曲了,这五谷有大麦、小麦、豌豆、高粱等等,把这些原料用石碾压得粉碎,加入麦麸、玉米面饭团糅合均匀后放进大蒲篮里,就可以开始酿醋了。在当地汉族的民间传统里,酿醋也有供奉的神明,这负责酿醋的神,不是别人就是封神榜里的姜子牙,当年分封神位的时候,所有的天地神位都分给其他有功的大臣了,最后姜子牙主动向周武王讨了一个“醋坛神”。这是因为他知道自已功高盖主,也早就知道周武王对自己的猜疑,这样也算是功成身退了。再有那个时候,经济还不是十分发达,醋在当时也是一种利润很大的商品,所以他这样做也就十分容易理解了。

醋酿好了,醋槽还有很大的用处,首先把醋槽进行过滤,剩下有淀粉的部分,再掺入麦面,和成很稀的面糊待蒸。然后在凉皮箩底均匀涂一层植物油,舀两三勺面糊倒入铝制品的箩里摊平,把盛有面糊的箩放入沸水锅里盖严蒸3分钟,出锅晾凉(最好放在凉水盆里),揭离蒸熟的凉皮,用刀细细地切成条状,蒜捣成泥放辣椒粉用热油泼一下,拌入盐、醋、蒜泥、香油、味精、辣椒油等调料,就成了具有特色的一道小吃,醋粉是淡棕色,口感微酸,很有嚼劲,让人吃了以后胃口大开。

六. 青海省 海东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 青稞酿皮

在西北五省都有酿皮儿,青海人发明了用土豆制作酿皮,做叫洋芋津津儿,还有青稞面制作的酿皮,口感糯一些,更劲道,也明显卖得好一些,又叫黑酿皮。当然还有是常规型小麦和的面做的,清爽一些,又叫白酿皮。

青稞酿皮制作工艺把揉好的面放在水里一遍一遍地清洗,清洗到只剩下面筋为止,不是简单地在面粉里放上蓬灰打成面浆上锅蒸。这样清洗出来的酿皮,有一股独特的香味。再配上各种调料,一碗滋味醇厚,富有河湟谷地特色的酿皮就诞生了;

清洗酿皮的过程,不止是一种对食物的加工方法,而是河湟谷地的人们对食物的热爱、尊重、敬仰、感恩,把全部的感情都融进去了。清洗酿皮,那小心翼翼,充满虔诚的过程,不亚于进行一次宗教仪式。

街头小吃青稞酿皮,如今也成为了酒家里精美的特色菜,如知名度极高的中发源餐厅就已把青稞酿皮当成招牌菜推介,顾客云集

青稞酿皮用洗面筋之法,利用其混悬状面糊水,撇去浮水,笼蒸或水浴使热即成。浇以调味汁而食,以辛辣为主。质地柔细,富有弹性,韧而不僵,滋味可口。

河湟谷地的地理位置是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平均海拔1700—3500米,这里黄土层深厚,地势落差较大,适合农业、畜牧业的发展;河湟谷地的饮食文化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的特点,为这一片土地所特有,它很难被模仿和复制。这样,在竞争中就减少了可比性,具有垄断地位。很容易形成强有力的竞争能力,也容易创造出自己的特色和品牌;青稞酿皮也在向外展现自己的魅力,以特色、加盟、分店等形式走出河湟

七. 宁夏 石嘴山 惠农区 油香

是回族民间传统的食品,是回族对油饼的一种特殊称谓。当家里来了贵宾,或给孩子过满月,过百日、割礼、结婚等,要炸油香庆贺。每逢开斋节,古尔邦节、圣忌节等,家 家户户都要炸油香,除了自己吃以外,还要馈赠邻里 乡亲,互相品尝,祝贺节日
宁夏回族对油香很讲究,一般在炸油香之前,要洗大、小净,以保持清真。吃油香时,要用手顺着刀口掰着吃,忌讳一口一口咬着吃。( 石嘴山)

八. 甘肃省 天水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 甘谷陈醋

甘肃省丝路陈醋厂生产的“康帝牌”甘谷陈醋,历史悠久,誉满陇原,通过多年对传统工 艺的继承挖掘,并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博采众长,纯粮精酿,形成了独具风味的食醋佳品。甘谷陈醋,严格执行CB18187-2000国家标准,自一九九二年以来经省市质检连年合格,感观、理化、卫生等三大类十二项指标均符合国家一、二级标准。一九九三年元月,经国家商标局正式批准“康帝”图案为注册商标。一九九四年九月中国第六届西交会名特新产品评选中,荣获银奖
一九九七年十一月,蒙古国俄罗斯精品中心通知“康帝”牌陈醋选销国际市场。“康帝”牌甘谷陈醋系列产品均加入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为商业企业现代化管理提供了便利条件。“康帝”牌甘谷陈醋色正、味醇、总酸高,由于严格纯粮酿造,固态发酵,不挥发酸,还原糖、氨基酸态氮均高于国际指数,既保证了食醋调味的优良品味,又发挥了开胃健脾、消毒散淤的助疗功能。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饮食结构向精细脂异化发展,人寿明显增长,但 伴生的食疾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工作节奏,从而“康帝”牌甘谷陈醋更受用户青睐
“康帝”牌甘谷陈醋在省食品专家连续驻厂多年精心培育,已生产普醋、坛醋、保健醋及袋装醋五个品种十个规,是食醋行业中高品质的合格产品。当您选购了“康帝”牌甘谷陈醋,您得到的是调味佳品,当一家人品尝到“康帝”牌甘谷陈醋不同寻常的酸香味醇时,全家人的健康又得了多一份的保。( 天水)

九. 青海省 海东 化隆回族自治县 海东地区特早熟玉米

自2008年以来,海东地区农业技术推广站从河北、山西、宁夏等省区引进饲用特早熟玉米、菜用特早熟玉米、粮饲两用型特早熟玉米共33个品种,在平安县三合镇湾子、寺台两村的8亩浅山地利用全膜双垄集雨栽培技术进行特早熟玉米的引种试验。

通过两年的实验筛选有11个品种可以成熟,亩产量600公斤左右,与小麦相比每亩可增收500元以上,而且玉米秸秆是很好的牲畜饲料,这为青海省广大山区农民降低养殖成本,促进农业增效,增加农民收入寻到了一条可行之路。

十. 甘肃省 天水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 天水风味小吃

天水大卤面在煮熟面条(2厘米宽以上)中浇入以乌龙头、芹菜、木耳、黄花、豆腐干、大肉、丸子、夹板肉等烩成的汤菜,调入油泼辣子、醋、盐等即成。天水大卤面,它具有宽面“大臊子”的特点,充分体现了西北人粗犷豪放的饮食风格。 天水麻食用麦粉和成软面团,每次掐一小点,用大拇指搓制成一个个小海螺状,煮熟,捞入碗中,浇上臊子,调入佐料即可食用。特点是入味、滑爽、易消化。炒麻食、烩麻食都是天水人喜爱的家常饭。 秦安麻腐馍馅料用麻籽磨制而成,以五香粉、食盐、葱花等佐料拌入并适当加入猪油,用发酵好的面团擀成薄饼做包皮。成品馍洁白松软,香味独特。 秦安肚丝汤肚丝汤是秦安的一道独特小吃。选用上好猪肚,洗净后清水下锅煮熟,冷却后切成细丝,配上辣椒、胡椒粉、醋等佐料勾芡成汤。成品汤色黄亮,吃起来酸麻可口,辣在其中,回味无穷。 张川锅盔张川锅盔是一种极具特色的面食,主要原料为小麦面粉。有干面锅盔和鸡蛋锅盔两种。锅盔呈园形,极厚且大,口感细腻,便于携带,是出门旅游、馈赠友人的佳品。 天水猪油盒猪油盒以上等精面粉辅以生猪板油、嫩葱、胡麻油、精盐等经过发酵、制酥、揉合、烙制、煎炸、烘烤等一系列工序制成,具有酥脆松软、味香诱人、色泽黄亮、油而不腻、酥而不碎等特点,是甘肃天水的名小吃。 天水油酥饼油酥饼,将发酵好的面团拉成寸许宽的面条,涂抹上清油、白面、姜黄拌制的面糊,卷面擀饼,表面再涂抹面糊和白糖入锅,锅上下置火烘烤。它色泽金黄,油而不腻、香酥可口。( 天水)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