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四角豆特产 四角豆哪里有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四角豆特产 四角豆哪里有更新时间:2022-12-03 06:47:38

一. 江西省 上饶 广丰区 广丰白玉豆

广丰白玉豆,白玉豆属滕生豆类,皮纯白光滑,呈扁长椭圆形,为地方珍稀品种,豆中珍品。



白玉豆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类食品,富含维生素A、B1、 B2、C、 E,经常食用具有壮骨强身、降低血压、促进食欲、防治胃疾病等功能。特别是维生素E含量很高,故有抗衰老、美容等功效,白玉豆中的微量元素铁、锌、钙、硒含量适中均匀,塔配合理,其中钙含量较高,可促进骨骼生长,能预防骨质疏松,白玉豆含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有18种之多,为果蔬食品之首,白玉豆脂肪总量中的不饱和高级脂肪酸-油酸和亚油酸占50%以上,对软化人体心脑血管有特殊功效,常食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



随着广丰县被列为全省特色豆类生产基地后,近年来,白玉豆产业化开发颇具规模,种植不断扩大,全县年种植面积达 1万多亩,产量达300万公斤。

二. 湖南省 长沙市 宁乡市 兰花豆

制作方法:
1、选用颗粒饱满、大小均匀、完整无损的蚕豆用水淘洗干净,除去杂质;
2、放入水中蚕豆皮充分吸水膨胀;
3、用清水漂洗,剥去豆皮黑线部位约占整个蚕豆的1/3,偷懒者可用刀在蚕豆上切一道口子即可;
4、沥尽水后即可入锅油炸,炸至水分充分蒸发为止;
5、防止炸焦,豆瓣突出,色泽微黄。捞出后沥油冷却,根据口味可适量撒拌些食盐等,口感酥、脆、香。

三. 湖北省 荆州 洪湖 洪湖豆皮

豆皮是深受洪湖人喜爱的传统名点,制作时先用绿豆、大米混合浸透磨浆,摊成皮,包上糯米饭、肉丁和葱、姜等佐料,再用油煎,色泽金黄,滋味鲜美。同时“洪湖豆皮”可在摊皮时加入鸡蛋,并在糯米馅中拌进鲜肉、鲜蛋、鲜虾,然后精心煎制,形成特色风味。而馅中可加进鸡丁、香菇、玉兰片等不同材料,依馅质分成不同的品种。豆皮皮薄色鲜、外脆内软、松嫩爽口、油而不腻。

四. 湖北省 荆州 松滋 松滋荞麦豆皮

松滋荞麦豆皮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松滋荞麦豆皮”近日获得国家商标局授予的地理标志《商标注册证》。这是继石首“笔架鱼肚”获国家地理标志后荆州市的第二件国家地理标志商标产品。“松滋荞麦豆皮”是传统手工,发源于松滋市王家桥镇(原麻水乡)。其原料主要有荞麦、大米、土豆、绿豆。传统做法是将荞麦、大米用开水浸泡后打磨成浆糊状,按比例加入土豆、绿豆淀粉,搅拌均匀后将浆糊在热锅里摊成皮,出锅冷却后切成丝,晾晒风干。由于其营养丰富,食用方便,深受民众喜爱。

五. 江西省 上饶 玉山 白玉豆

皮纯白光滑,大似蚕豆,略扁。三清山麓的南山、樟村、童坊等乡种植最多。此豆含淀粉、蛋白质颇多,可以糖煮、盐煮、配料炒、烹调皮佳肴,其味清香可与白莲媲美。( 玉山县)

六. 江西省 九江 都昌县 南风豆参

南峰豆参是江西九江的,有悠久的历史。在都昌流传着这样一则故事:很久以前,观音大士与杜康比试本领,看谁能充分利用五谷,为下界百姓制造出好吃的东西。杜康用米谷酿出了美酒,观音利用大豆制成了豆腐。双方难分胜负,决定到凡间请百姓评判。他们按下云头,请来许多人品评。不少人说美酒比豆腐的味道好;唯独都昌南峰人说:“豆腐能做百个菜,一场能出百样味;而且豆渣能吃,酒渣不能吃,做酒太浪费粮食。”一席话说得杜康心服认输而去。观音十分高兴,为了表示感谢,她教会南峰人用豆腐加工出一种形若人参,味道鲜美的食品,成了百样豆腐菜中最好的一种,并起名为豆参。从此,南峰豆参就美名远播,成了当地的传统产品。

南峰豆参保持了大豆中的蛋白质、脂肪、无机盐和多种维生素,且熟食绵软,是老幼咸宜的佳品。豆参可以单独成菜,菜形美观,口味独特。尤其是和鸡、肉、鱼等一同炆煮,它饱吸高汤浓汁,浑身水亮,一口咬下,热汤四溢,绵软如絮,鲜香满口,令人不愿辍筷。都昌名菜鲇鱼炆豆参,就是用南峰豆参和鄱阳湖中肉质细嫩的鲇鱼炆煮,味道异常鲜美,凡是来都昌的客人都喜欢品尝的的佳肴。不少地方学习南峰的方法炸制豆参,但成品干硬,质量相差很远。究其原因,这与南峰地方的水质有关。南峰的井水传说是观音大士手里净瓶中的“杨柳水”,清冽甘甜,用它制成豆腐质佳味美,炸制的豆参俱属上乘之品,不用南峰井水制作的豆参,质量就是不好。每逢年节,南峰方园二十里的地方,村村垒灶架锅,火旺油香,炸制出数十万斤豆参,不但供应本县,且畅销南昌、九江、景德镇等地。近年来,由于都昌县努力发展大豆生产,为南峰豆参的制作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南峰豆参的产量大幅度增加,人们餐桌上可常见到这别具风味的佳肴了。

七. 四川省 南充 蓬安县 曹氏豆干

曹氏豆干产于古蓬州,是曹氏家族的祖传,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1994年被正式注册为“蓬州曹氏豆干”,是川北地区的名特小吃之一。

曹氏豆干选用优质大豆,辅以卤料、白砂糖、精盐等材料,用祖传密方和传统手工艺精工卤制而成。此品外形呈正方形,约4公分见方,0.2公分厚,色泽金黄,正面凹印着“曹”字标识。曹氏豆干开袋即食,口感细腻绵软,味道特别纯厚,吃来满口溢香,回味悠长,是佐餐、配菜、馈赠亲友的上佳快餐食品,历来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八. 广东省 揭阳 普宁 普宁豆干

普宁小食珍品的豆干,是用大豆作主要原料,掺以薯粉、石膏、卤水制成。外皮柔韧,内肉嫩滑。油炸豆干,以皮酥脆,肉嫩滑,味香爽口,常食不厌而驰名海内外。(普宁)

普宁小食珍品豆干,是用大豆作主要原料,掺以薯粉、石膏、卤水制成。其工艺流程是磨浆、除渣、煮浆、配膏、试粉,掺膏粉、拌和定卤、包块、压块、煮熟,煮熟后有的还用栀子染色。制作普宁豆干要有适宜的水质。普宁豆干的特点是外皮柔韧,内肉嫩滑。现在,普宁人烹调豆干的方法主要有三种:第一种“煎”,即是把豆干切成小块,在鼎中煎后,掺入韭菜称“豆干压韭菜”,是普宁农家俗菜。第二种“焗”,即把豆干切成小块之后,加上少量清水,再用油炸过的少许鱼脯、几段蒜白,焗成后是清香可口的下酒好菜。第三种是“油炸豆干”,即把成块豆干放进沸油鼎中,待皮呈赤色后捞起切成小块,用生蒜头、韭菜盐水或辣椒酱为佐料,便为滋味独特的普宁名菜。普宁油炸豆干,以皮酥脆,肉嫩滑,味香爽口,常食不厌而驰名。普宁油炸豆干,是汕头人民政府迎春联欢节款待海内外嘉宾点心席十六个小食品种之一。

普宁豆干不仅在国内享有盛誉,而且在国外也是名菜。如泰国、越南、老挝、柬埔寨、新加坡等地都有普宁华侨经营豆干生意。1986年10月,普宁渔新村旅外侨胞叶智坤先生,从加拿大回国探亲时,特地请家乡会制作豆干的人,教他制作豆干的整套技术,以备回加拿大后经营制作豆干的生意。

据说,普宁光南村民早在明朝初期就学会制作豆干了。元朝末年,群雄并起,陈友谅被朱元璋打败之后,他的军师何野云(人称虱母仙)流落到普宁一带,为人选地建房屋、造寨门、修坟墓等。当时,光南村的二世祖母逝世,请何野云选地造墓。他同时教村人制作豆干。此后,光南村人便制作豆干到市上出卖,制作豆干剩下的豆渣用来喂猪。因此,制作豆干和喂猪便成为光南村人数百年来的主要副业。

现在,普宁会制作豆干的人很多,有些村庄的制作技术已超过了光南村。在城镇乡村中到处有卖豆干、油炸豆干的小摊和小食店,不管谁品尝到豆干,特别是油炸豆干,都称赞:“油炸豆干,清中有香,补而不燥呀!”

制作工序是:磨浆、除渣、煮浆、配膏、试粉、掺膏粉、拌和定卤、包块、压块、煮熟,有的煮熟后还用栀子上色。特点是外皮柔韧,内肉嫩滑。普宁市人烹调豆干的方法主要有煎、焗、炸等3种。油炸豆干更是普宁的民俗风味。其皮酥脆,肉嫩滑,清中有香。蘸以蒜头蓉,更觉可口。

有华侨把普宁豆干的制作工艺带到国外,经营此项生意。

九. 江西省 九江 都昌县 都昌豆折的

豆折的,盛产于都昌各乡镇,是用大米和荞麦研磨成浆,然后文火煎制,再折叠成条状,经过一天的凉晒,再切成复杂的回形针状(也可以手撕),然后经过阳光晒干,可在常温下保存一年时间。每家每户一般都腊月冬季闲暇时节制作一些,新鲜热的可以沾到豆腐酱,辣椒酱,晒干后可以保存到农忙时节炒着吃,更可以像面条一样煮着吃,相信都昌老乡都吃过这种都昌美食。

豆粑是由大米和荞麦混合加工精制而成,每当冬季季节,百姓们几家合在一起互相帮忙煎豆粑。首先,在晴好天气,老百姓便到附近山包上收集一些松树上掉下来的丝毛作为柴火燃料,只有松树上掉下来的丝毛为燃料才能够成功煎制豆粑。大米和荞麦一般是在前一天加工好,待柴火和混合料准备好之后,选择一个晴好天气,邀上相关主煎、柴火、卷制、晾晒等人员便开始煎制豆粑。

刚煎制成功的豆粑用猪油和猪肉炒制很好吃,而且百姓们也会将刚煎制好没有切细的豆粑托送给城里的亲朋好友。在全部煎完后。等豆粑完全冷却下来,大约在晚上,百姓们便会将豆粑一张张切细。等到第二天天晴的时候,百姓们再把切好的豆粑用晒蓝放在太阳底下晒上2---3天,晒干后的豆粑百姓便会保存起来,一旦来了亲朋好友,干豆粑便是赠送和餐桌上的一道美味佳肴。

信息来源:九江政府网

十. 福建省 龙岩 漳平 漳平青仁乌豆

漳平青仁乌豆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青仁乌豆为中晚熟品种,春播120天,夏播105天。株高1米左右,一般分枝8~10个,呈扇形。幼苗浅绿色,6片叶后开始变深绿色,且叶脉呈浅绿色,较明显。

叶片卵圆形,中等大小。花为白色,集中开花,棵架大,长势稳健.抗倒伏。结荚性能极强,一般结荚200个,最多400个,每荚2粒,偶有3粒。百粒重42克,是一般黄豆的2倍。子粒黑而发亮,豆脐线为白色,内仁碧绿,晶莹透亮。

漳平青仁乌大豆,据说在解放前由漳平新桥农民从漳州某中药店买到少量种子试种繁殖培育而成,1956年被列为全国名贵大豆良种。该品种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丰富,食用滋补保健,具有清肝明目、清热解毒等功效,故又名“清凉乌”,可入药,在《本草纲目》中仅用乌豆作单方治病的处方就达59条之多,涉及内科、妇科、外科、五官科以及药物中毒等,用途广泛,通常作为清凉性滋补强壮药来应用,也可制做凉茶,还是很好的食品佐料,如青仁乌豆炖猪脚是餐桌上的一道美味保健佳肴。

漳平青仁乌豆产于福建省漳平市,栽培历史近百年,据说在解放前由漳平新桥农民从漳州某中药店买到少量种子试种繁殖培育而成,1956年被列为全国名贵大豆良种(《漳平县志》1990年)。漳平青仁乌豆引进种植已百年,被列入福建省大豆地方品种(《福建大豆地方品种志》)。主产地海拔170-300米,主产区属河谷冲积地,土壤疏松肥沃,温光充足,适宜大豆生长。该品种属秋大豆类型,有限结荚习性,茎直立,株型收敛,叶色浓绿,花紫色,茸毛棕色,荚熟时黑褐色,籽粒扁椭圆形,百粒重23-25克。一般立秋前播种,生育期105天左右。种皮黑色,子叶绿色,种脐黑色,脐中带有一条白色小勾线,形成了漳平青仁乌豆的显著特征。 青仁乌豆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其营养丰富,种皮颜色乌黑,内仁碧绿,花青素含量高达30毫克/千克以上,品质上乘。该品种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丰富,食用滋补保健,具有清肝明目、清热解毒等功效,故又名“清凉乌”,可入药,在《本草纲目》中仅用乌豆作单方治病的处方就达59条之多,涉及内科、妇科、外科、五官科以及药物中毒等,用途广泛,通常作为清凉性滋补强壮药来应用,也可制做凉茶,还是很好的食品佐料,如青仁乌豆炖猪脚是餐桌上的一道美味保健佳肴。在市场上倍受青睐,售价每公斤30-40元,有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

地域范围

漳平青仁乌豆产于福建省漳平市新桥镇、双洋镇、和平镇、象湖镇、吾祠乡、永福镇、桂林街道、溪南镇、芦芝乡、拱桥镇、官田乡、南洋乡、灵地乡、西园乡、赤水镇等15个乡镇(街道)。漳平位于福建省西南部,九龙江北溪上游。地理坐标为东经117°10′~117°45′,北纬24°54′~25°47′间。境内南北长98km,东西宽58km,土地面积2975平方公里。漳平市区海拔167m,青仁乌豆主产地新桥镇政府所在地海拔295m,双洋镇政府所在地海拔310m,、和平镇政府所在地海拔219m,象湖镇政府所在地海拔247m。漳平市东毗永春县、安溪县,南连华安县、南靖县,西邻新罗区、北接永安市、大田县。地势由南、北向中部河谷倾斜,以低山为主,中山有部分,盆地少;为玳瑁山、戴云山、博平岭山脉之腹地,市境内海拔高度差异大,形成多种不同的小气候区域。植被覆盖良好,森林覆盖率达76.2%。 漳平青仁乌豆主产于海拔170m~300m的河谷冲积地,土壤疏松肥沃,温光充足,独特的环境条件形成了漳平青仁乌豆花青素含量高的优良品质,新桥等乡镇为漳平青仁乌豆主产区。漳平青仁乌豆地理标志登记保护600公顷,2011年漳平青仁乌豆总种植面积283.2公顷,总产量622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漳平青仁乌豆外形为椭圆形,脐中带有一条白色小勾线,籽粒外皮黑而发亮,内仁碧绿,品质特征显著。 2、内在品质指标:花青素含量29mg/kg~35mg/kg,粗蛋白含量33%~40%,可溶性糖含量8%~10%,淀粉含量49%~60%。 漳平青仁乌豆产品质量等级按Q/ZSSQ001—2011《漳平青仁乌豆》执行,卫生指标等同NY5310《无公害食品大豆》。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