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榆林特产厂家 榆林最好特产在哪里买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榆林特产厂家 榆林最好特产在哪里买更新时间:2022-12-20 04:44:29

一. 陕西省 榆林 子洲县 子洲黄豆

子洲黄豆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子洲黄豆是陕西榆林子洲县的。

子洲黄豆在子洲县域已有年种植历史的地地道道的非转基因原种黄豆,为陕北特有的原生态黄豆。早在绥德州志和米脂县志中就有记载,康熙二十年(1681年)米脂县志《物产》载:“豆,豇、小、菉、黑、白、青、豌、扁、赤、黄凡十余种。”因其外观似古元宝状,当地人昵称为“子洲元宝豆”,其大豆异黄酮含量尤高于东北、内蒙、新疆等黄豆主产区,是名符其实的豆中之王。

子洲黄豆在子洲县域已有年种植历史的地地道道的非转基因原种黄豆,为陕北特有的原生态黄豆。早在绥德州志和米脂县志中就有记载,康熙二十年(1681年)米脂县志《物产》载:“豆,豇、小、菉、黑、白、青、豌、扁、赤、黄凡十余种。”因其外观似古元宝状,当地人昵称为“子洲元宝豆”,其大豆异黄酮含量尤高于东北、内蒙、新疆等黄豆主产区,是名符其实的豆中之王。

1947年3月29日至4月1日,毛泽东主席转战陕北时曾住在淮宁河川邱家坪村民邱朋明家,在这里吃到了正宗的子洲黄豆钱钱饭和凉拌黄豆芽菜。临走时,对邱朋明讲:“子洲黄豆真好,早上吃了钱钱饭,一天神清气爽。凉拌黄豆芽菜也很不错,你们一定要多种黄豆”。“子洲黄豆”从此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这句话也成为当地人民群众对子洲黄豆最质朴的礼赞。如今,子洲黄豆钱钱饭和黄豆芽也已发展成为当地特色名优小吃。

子洲黄豆

陕西省子洲县双湖峪镇、何家集镇、老君殿镇、裴家湾镇、苗家坪镇、三川口镇、马蹄沟镇、周家硷镇、电市镇、砖庙镇、淮宁湾镇、驼耳巷乡、马岔乡和槐树岔乡共14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子洲县人民政府关于申请界定子洲黄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子政函〔2014〕86号

子洲县地方标准:

DB610831/T01-2014《子洲黄豆种植技术规范与质量要求》

二. 陕西省 榆林 榆阳区 榆林大红枣

榆林大红枣是驰名中外的陕西传统名优之一。其特点是果大核小,皮薄肉厚,质脆丝长,汁多味甜,甘美醇香,含糖量高,色泽鲜红,水分较少,贮藏期长,品质优良。真乃“味夺石蜜甜偏永,红迈朱樱色莫论”,是色、香、味、形俱全的红枣。平均单果重12.6克,大者达35克,鲜果含可溶性糖43.48%,还原性糖40.82%,蔗糖2.53%,核肉比为0.5:2.5,好果率达90%以上。在《中国枣树志》审定会上,榆林大红枣享有很高的评价。

榆林大红枣主产于陕北黄河、洛河沿岸的清涧、绥德、神木、吴堡、佳县等县。特别是绥德的枣林坪、清涧的舍峪里等地,早已是“榆林大红枣”的著名产区。据考证,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道光年间的《吴堡县志》有“枣甚盛”和“枣为多,居民以此为业”的记载。《佳县志》记载:“唯黄河一带土壤肥沃,最适枣梨,居民种植因以为利”。境内泥河沟等村,有几百年树龄的枣树。据清代《清涧县志》记载,历史上自店房坪直抵黄河,百里都是枣林。该县老舍古乡王宿里村有一株古枣树,据测定是1000多年前的遗物,是著名的“红枣之乡”。目前,榆林大红枣栽植面积30万亩以上,年产枣1.5~2万吨,已成为陕西的大宗土特名产,除畅销国内市场外,还大量出口,销往朝鲜、港澳等地,在国际市场上有一定地位。

三. 陕西省 榆林 府谷县 熬倭瓜

熬倭瓜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府谷的蔬菜种植品种比较单调,春菠菜、春白菜过后,就是倭瓜和茄子。县城周边的水地上,到处都种着倭瓜,大的十几斤,小的也有六七斤。笔者求学的府中礼堂窗台上、后地上,都垒着许多倭瓜。县城里,无论农民还是市民,家里、院里都有倭瓜的存放。除熬豆稀粥用以外,当时府谷人夏秋的当家菜就是茄子和倭瓜。将倭瓜洗净剁瓣,搲掉瓤和籽,切成一厘米左右薄厚的片,土豆去皮切块,先后放入有油的锅里炒一炒放适量盐,加水熬熟,即可用以就饭。还可以加入豆腐,像烩菜一样。县域东部叫熬葫芦。

四. 陕西省 榆林 神木市 神木黑豆

陕西神木是黑豆的主产区,也是优势产区,种植历史悠久,曾创造过50万亩的播种纪录。近年来虽受产业结构调整、城镇化因素的影响,常年种植面积仍保持在30万亩左右,当地主栽黑豆品种有鸡腰白、连枷条等。2012年,神木被中国粮食行业协会评为“中国黑豆之乡”。

目前,神木黑豆的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全县黑豆种植面积可稳定在30万亩,亩产可提高到150公斤,总产可达4.5万吨。适应当地生长的黑豆品种已达到43个,神木县也成为全国主要的黑豆主产区。

五. 陕西省 榆林 靖边县 靖边羊肉

靖边羊肉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靖边羊肉是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的。靖边地区的羊从小就吃着去膻味的调料长大的,所以自身没有羊膻气,也无须用红烧、麻辣、五香等方法去刻意遮盖气味。

靖边县羊只饲养量已达100万只,年生产优质羊肉5000多吨,品种有萨福克羊、白绒山羊、小尾寒羊、杜泊羊等。由于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和饲草资源,靖边羊肉无腥无膻,肉羊羊肉被国家有关部门认证为“有机转换产品”,是真正的陕北优质绿色食品。陕北白绒山羊以其产绒量大、绒色洁白、强度大、纤维细长、繁殖性能强等优点,被国家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命名为“陕北白绒山羊新品种”。

靖边羊肉

陕西省靖边县张家畔镇、红墩界镇、宁条梁镇、东坑镇、王渠则镇、中山涧镇、杨米涧镇、周河镇、杨桥畔镇、天赐湾镇、青阳岔镇、黄蒿界乡、海则滩乡、镇靖乡、席麻湾乡、龙州乡、小河乡共17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靖边县人民政府关于申请划定靖边羊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靖政函〔2014〕13号

靖边县地方标准:DB612725/T03-2013《靖边羊肉加工技术规范》

六. 陕西省 榆林 横山区 羊汤炖豆腐

羊汤色泽光亮,呈乳白色,汤质优美,营养丰富,不膻不腥,味道鲜美异常。羊汤品种繁多、各有特色,其中天花(羊脑)汤有健脑明目之功效,尤其适合老年人和神经衰弱者饮用。豆腐是我国炼丹家——淮南王刘安发明的绿色健康食品,高蛋白、低脂肪,有降血压、降胆固醇的功效,其生熟皆可食用,是老幼皆宜、益寿延年的美食佳品。此菜以羊汤为主料,炖以豆腐,有健胸作用。女性胸部平坦者多食此菜有益。

七. 陕西省 榆林 靖边县 荞麦白酒

荞麦白酒

地处三边高原的靖边县是荞麦优生区,白于山区天然状态下生产的“榆荞—4”、“苦荞”等是远近闻名的绿色食品。2007年第十届国际荞麦会议及榆林首届国际荞麦节组委会认定靖边荞麦、靖边苦荞为名优小杂粮品种。靖边县作为陕北荞麦集中产区,涉及14个乡镇,种植面积达9万亩。然而长期以来,以种植荞麦等杂粮为主的靖边县南部白于山区农民增收缓慢,荞麦只供当地农民简单地磨面食用,没有形成深加工产业链条。去年,一家酿酒公司相中了靖边荞麦,在红墩界镇尔德井村投资建厂,并高薪聘请了四川的酿酒大师,推出了荞面白酒。中国第一个用荞麦酿造的白酒品牌在榆林诞生,填补了荞麦白酒的空白。

八. 陕西省 榆林 榆阳区 柠条

柠条,又叫小叶锦鸡儿、牛筋条、雪里洼等。它是榆林黄土高原和沙漠地带的一种优良的饲料、肥料、燃料、编织材料及固沙保土的灌木树种。

榆林柠条,是榆林各县普遍栽植的乡土树种。它约占陕北林地面积的30%~50%。以横山县为例,全县有柠条约100多万亩,遍及全县,占该县林地总面积的一半以上。为了满足绿化大西北,治理沙漠的需要,1980年国家确定横山县为全国柠条采种基地。近几年,每年采种70万公斤以上,除供当地使用外,约有60多万公斤柠条种子销往宁夏、甘肃、内蒙古等省和自治区。
榆林柠条是干旱缺水的草原、风沙迷漫的半荒漠地区的先锋植物。流沙,千百年来埋压牧场,吞噬田园,淹没村镇,恶化环境,给人类带来极大灾难。然而,就在这一般植物难于落脚的荒沙地带,柠条却能繁衍其间,形成纵径7~8米,枝干过百条的群体,敢与流沙搏斗。流沙地带缺肥少水,柠条却有开源节流的对策。其实力雄厚的根系,能深扎入沙层深部吸收水分。地上的嫩枝,细叶披着白色蜡质外套,控制着水分蒸腾。它那庞大的根系,挂满无数的根瘤;个个根瘤犹如座座微型固氨车间,给沙地增添了肥源。柠条根系在向沙层的深度、广度进军中,把松散的沙粒紧紧抱成一团,地上的枝叶又把风吹来的沙粒阻滞在脚下,这样上下有机配合,迫使猖狂的流沙就地安家落户。据专家们测定,生长8年,高1.5~2米的柠条,能覆盖地面4平方米,减少地面径流?3%,减少表土冲刷66%,拦截流沙0.15立方米。它群体生长,一长就是密密麻麻一大片,能给裸露的大地迅速穿上绿色的防护衣。这种保持水土的能力,是乔木比不上的。榆林地区每年大约有5亿多吨泥沙倾泻到黄河里面。有的学者曾经尖锐地指出:黄河流走的不是泥沙,而是中华民族的血液!而柠条就是制止陕北水土流失的一种最好的“止血剂”。

榆林柠条不仅能防风固沙,而且是“铁杆牧草”,能放牧牲畜,是营养价值很高的木本饲料。柠条萌发力强,嫩枝叶和籽荚营养丰富,l寸柠条节等于一颗黑豆,1.5~3亩柠条可养1只羊。春夏季节,羊群采食后7~10天即可萌发复壮;冬季大雪封山和早春百草尚未萌发返青的缺草之时,柠条更是牲畜的“救命草”,对保羊保羔有重要的作用。

榆林柠条全身是宝。其枝条顺直、坚韧,是良好的编织材料。它的嫩枝叶富含氮、磷、钾,可以沤制绿肥,堪称“绿肥之王”。据测定,每500公斤干枝叶,顶得上2000公斤圈粪的肥力,是天然的高效“复合肥料”。砍柴当燃料,在“锅上不愁锅下愁”的地方,又是火力旺盛的好燃料。3公斤柠条柴顶得上1公斤好煤。由于柠条外表有蜡质,干湿都能燃烧。树皮还是较好的纤维原料。种子榨油,可用于润滑、照明。花为蜜源。根、花、种子均可入药,有滋阴养血和通经、镇静、止痒等功效。故陕北群众说:“柠条是个宝,既是林又是草,防风、拦沙、蓄水、淤地把水保,编织、药用、蜜源好,放羊、烧柴、作肥料,还是牲畜的好饲料”。

九. 陕西省 榆林 佳县 佳县手工挂面

佳县手工挂面是陕西省榆林市佳县的。佳县手工挂面起源很早,一直是佳县独特的一种地方食品,它以外型精细、口感柔和、保健效果好而深受人们的喜爱,远销海内外,是赠送亲友的上等佳品。

佳县的通镇、陈家焉和屈家庄等村,是手工挂面制作的专业村,其中尤以陈家焉村最为有名。

陈家墕村现有村民140余户,全部都姓陈。村里世代相传,陈姓先祖于明朝初年从1大槐树下迁徙而来。根据《陈家墕村志》的记载,该村手工挂面制作起自清光绪年间。陈继军告诉记者:“我的爷爷陈士贤就是陈家墕手工挂面制作的创始人,而且有一个故事可以作证。”

清光绪年间,陈士贤一日务农归来,发现有位老者昏倒在自家门前。老者虽然面黄肌瘦,但衣着整齐,陈士贤便确定老人必无大碍,可能只是饿昏了,便赶紧把早饭时剩下的一个窝头喂给老者。窝头喂下,老人醒过来却直呼胃疼,陈士贤又拿出了有止疼功效的大烟土让老人服下。三五日后,老者身体慢慢恢复了健康,临行之时他对陈士贤说:“救命之恩不言谢,我见你家日子过得艰难,家里又种着麦子,我便传你一手挂面制作的手艺,保你家日后代代衣食无忧。”

陈士贤后来才知道,他救助的这位老者是一名因战乱流落民间的宫廷御厨,有一手制作手工挂面的绝技。在掌握了手工挂面的制作方法后,陈士贤又将这门手艺传给了3个儿子和几个侄子。从此,手工挂面便在陈家墕生根发芽,成了各家各户赖以谋生的手段,并与吴堡县张家山的手工挂面制作工艺一道,于2011年成功入围陕西省第三批“非遗”名录。

十. 陕西省 榆林 靖边县 靖边小米

靖边小米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靖边小米质量技术要求

一、品种

晋谷21、晋谷29等。

二、立地条件

产地范围内海拔1100m至1900m,土壤类型为风沙土、黄土,有机质含量≥0.7%,土壤pH值7.5至8.5。

三、栽培管理

1. 轮作:实施轮作倒茬。轮作年限3年以上。

2. 播种:5月中至下旬播种,用种量为每667㎡(亩)0.9kg至1.2kg, 播种深度4cm至6cm,基本苗每667㎡(亩)1.2万株至1.5万株。

3. 施肥:每667㎡(亩)施腐熟有机肥1500至2000kg,结合播前耕翻一次施入。

4.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收获储存

1. 收获:9月上至中旬,全株2/3籽粒成熟即籽粒呈现本品种固有色泽时收获。

2. 加工:工艺流程为:分选→去石→筛选→碾米→风机降尘→精选→包装→入库。

3. 储存:储存时要求籽实含水量≤13%,库存不超过两年。

五、质量特色

1. 感官特色:正圆形、色泽金黄、大小一致、颗粒饱满、口感香甜。

2. 理化指标:千粒重≥2.4g,蛋白质含量≥9.0%,脂肪含量≥3.8%,维生素B1含量≥0.7mg/100g。

3. 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靖边小米 陕西省靖边县张家畔镇、红墩界镇、宁条梁镇、东坑镇、王渠则镇、中山涧镇、杨米涧镇、周河镇、杨桥畔镇、天赐湾镇、青阳岔镇、黄蒿界乡、海则滩乡、镇靖乡、席麻湾乡、龙州乡、小河乡共17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靖边县人民政府关于申请划定靖边小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靖政函〔2012〕271号 靖边县地方标准:DB612725/T01-2012

《靖边小米种植技术规范》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