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湘潭辣椒特产 湖南湘潭干辣椒哪里有卖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湘潭辣椒特产 湖南湘潭干辣椒哪里有卖更新时间:2022-11-30 23:49:59

一. 湖南省 湘潭市 岳塘区 水饺豆沙馅饼

水饺豆沙馅饼是湘潭的著名小吃,沙甜可口,甜中带酸,酥脆不腻,口味独特,回味无穷。其制作方法也较为特别,先将豆沙与柠檬皮末搅拌均匀作馅,均分成小份并将每小份揉成小球状;水饺皮周围沾少许水,中间填入球状馅,再用另一张水饺皮盖上馅,轻轻压平饼馅,捏紧水饺皮的边缘,并加捏花边造型;之后再用平底锅热少许色拉油,放入水饺豆沙饼,煎至水饺饼两面都为金黄色即可出锅装盘。

二. 湖南省 湘潭市 岳塘区 猴蘑牛头方

原料:

牛头皮3张(约重1500克),猴头蘑400克,火腿棒400克,鲜鸡400克,鸡骨250克,生鸡油75克,猪排400克,干贝75克,菜心8棵,精盐10克,料酒50克,老姜40克,葱段40克,胡椒粉,味精2克,熟猪油40克,芝麻油75克,清汤500克。

制法:

将牛头皮放明火上,烧至落一层皮,再放温水中反复浸泡,用刀刮洗干净,使皮呈浅黄色,改刀成6厘米见方的块,入沸水内煮两次,使胶质脱落,再用净纱布包好。猴蘑切成3厘米直径的园托12个,人沸水内煮2分钟,捞出。菜心用沸水余一下,保持未色。用清汤、精盐、胡椒粉、味精将猴蘑、菜心烧入味待用。

将洗净的鸡、猪排骨、火腿骨、鸡鸭骨人沸水内煮,除尽血水。干贝用温水洗净。炒锅置旺火上,下猪油、冰糖炒至金黄色,下清水3500克,将上述加工过的原料投入,放老姜、葱段、生鸡油、料酒,移锅人小火上炸4—5小时,待牛头方忆懦,汁浓稠加胡椒粉、味精。

取去纱布包,将牛头方摆于圆盘中央成正方形,猴蘑摆四边,中间成三角形,菜心各边一根使其相对称,原汁加芝麻油,淋于牛头方上即成。

特点:

色浮棕红,牛头糈糯,猴蘑脆嫩,滋汁浓稠,咸鲜味美。

三. 湖南省 湘潭市 岳塘区 清汤滑鸡球

清汤滑鸡球是长沙地区传统风味名菜。洁白的鸡球浮于汤面,极似香甜软糯的汤元,滑嫩柔软,落口消溶,引人入胜。此菜尤重做工,滑鸡球时,油温要保持在四成热,动作要轻巧,让鸡球在油中轻轻滑过。冷则滑不起,热则不成形,要求火候恰到好处。

原料/调料:

去骨母鸡肉300克。熟火腿50克,口蘑15克,鸡蛋5个,小白菜苞12个。熟猪油750克(实耗50克),料酒25克,精盐5克,味精1.5克,胡椒粉0.5克,白糖2.5克,干淀粉50克,鸡清汤500克。

制作流程:

1.将鸡肉切成2厘米见方的丁。葱、姜捣烂用料酒取汁,加精盐和白糖,将鸡丁腌约半小时。

2.鸡蛋去黄留清,用筷子打起发泡,加入干淀粉,调成雪花蛋糊。将口蘑、火腿切成薄片。小菜苞下入沸水锅内永过,用冷水过凉。

3.将猪油烧至五成热时,即将油锅端离火位,把鸡丁逐一裹上雪花糊,下入油锅吞炸,待鸡丁呈球形表面凝固时捞起,再在温水中漂过捞出,装入大碗内,加入鸡清汤和精盐,上笼蒸2小时左右,至鸡肉软烂时取出。

4.食用前30分钟,将滑鸡球中加入火腿片、口蘑片、味精上笼蒸热。同时将鸡汤、白菜苞和精盐放入锅中烧沸,捞出莱苞,倒入装有滑鸡球的大碗内,撒上胡椒粉即成。

四. 湖南省 湘潭市 韶山 韶山土腊肉

采用农家上品土腊肉,肉色鲜艳,肉味不肥不腻,佐配乡土豆豉,味道香浓。

五. 湖南省 湘潭市 岳塘区 兰花大虾

①将明虾头摘下,虾壳也剥下只留最后一节的尾壳。每只明虾由背部切入一刀至尾部(但不可切断)抽出肠筋及抽断腹下的白筋,然后由靠近头部处反插出尾部,以使虾身可以直立。

②葱姜拍碎加盐及酒拌匀后淋在虾肉上腌5分钟。将全部明虾排列在碟中,用大火蒸5分钟左右,至熟为止。

③将鸡汤1杯煮滚加盐调味后用少许生粉勾芡,浇在虾身上。

④青梗菜用滚水烫1分钟后,泡在冷水中至凉,捞出挤干,用油略炒,加入上汤,略煮(约2分钟),用盐调味后滤干,排列在虾周围即可。

六. 湖南省 湘潭市 岳塘区 火焙鱼

1962年,据说国民党决定反攻大陆,大有明天就要动手的派头。正所谓“小乱避城,大乱避乡”,何况还有政府的动员令呢,于是随家里的女眷们一起被“疏散”到乡下去了。那地方叫杨桥,就在黑麋峰下。适值春末夏初,黛山碧水间新绿的田野,草丛中猛窜入水中的青蛙,屋场前闲逛的家禽以及田塍上低着头匆匆而过的狗,无不令只有几岁的城市孩子发狂。在孩子堆中昏天黑地地厮混而外,便是跟在堂姐屁股后面去池塘边用自制的罾捕鱼虾。罾用旧蚊帐裁成,约一平方米左右,将糠末掺一点饭粒捏成团放在布上,然后下到池塘边的水底,隔一会儿,抓住绳子将罾赶快提上来,里面肯定有一些寸多长的小鱼虾在那里蹦蹦跳跳。半日下来,总也有数两的收获。其中“青皮嫩”最佳,多肉而味美,可惜永远长不大,因此又称“千年嫩”;鱼旁的身上带彩色斑纹,卵产在蚌壳里,样子好看,却不好吃。祖母在那边屋场上喊吃饭了,赶紧收拾东西回家,趁新鲜将簸箕中的鱼虾用清水冲一冲,沥干水,均匀地摊在刚炒过菜、灶堂已经撤火的热锅子里(锅上的一点余油使它们不会粘坏)。一顿午饭吃过,这些鱼虾也已经焙干,一侧焦黄,透出薰香,再剔去肚肠,就是极好的晚饭菜了,炒豆豉辣椒或将青椒青蒜切细同炒均好,起锅时记得烹一匙酱油另一种火焙鱼已经制熟,吃时不必加工,直接用手撕扯着往嘴里送(如果能浇上植物油,放豆豉、干辣椒末蒸透,滋味尤好),与旧时的官府菜“薰鱼”异曲同工。当年下放到农场,都是所谓“吃长饭”的年纪,然而除了菜园里现栽的东西,就只有一年到头的“唯一菜汤”,直叫你浑身往外冒酸菜气,眼珠子射出绿光。食堂偶或有肉供应,亦无非“一片两片三四片”,薄得照见太阳,因此大家总不免搞点不好意思的事,万一弄到了鱼,不用说,先拣大的整脸盆架在火上猛煮,尽管盐和辣椒之外难得有别的佐料,汤才开上几滚,筷子已经打起架来。这一顿饱餐过去,大致也只剩下些鲫鱼、黄钻之类三数寸长的小鱼,于是将之腌上几个小时,串起来挂到风口上吹到半干,然后用篾条编的箅子放到火上烘烤成金黄,收起来慢慢享用。这项工作多在冬天进行,因为宿舍里有现成的炉火。烤火架位置稍低的地方吊着篾箅子烤鱼,架上盖一块毯子,同寝室的几个人围在边上扯淡。手伸到毯子下面取暖倒也没什么,有时一双双臭脚丫子竟也伸了进去,至于那鱼因此就有了什么特殊的味道,已经忘记了。

七. 海南省 三亚 南大辣椒蟹

海南特色辣味菜.出自三亚市南中国大酒店厨师之手,故以"南大"命名.海南盛产各种花蟹,烹调多以“清蒸”或“姜葱炒”。此菜吸取川湘烹法,结合本地口味,采用辣椒油炸法,成菜焦脆、香辣,余味无穷。

用料:

活红花蟹3只(重约1。25千克)、生油750克、辣椒干250克、豆豉50克、蒜茸300克,酱油、白醋、味精适量。

制作:

1、将红花蟹起盖,蟹肉连足切件,豆豉、蒜茸分别用水洗过,吸干水分后,混搅拌匀。

2、猛火烧锅下油,至八成热度,改中火先将蟹盖炸成金黄色捞起,再下蟹块炸至干身,接着放入辣椒、豆豉、蒜茸、酱油和味精同炸,炒拌均匀,直至香味飘出,倒入笊篱,沥出油分。

3、将油炸辣椒干、豆豉等料摆放盘底,蟹块整齐并排上面,扣上蟹盖成原形,另外用桔子、青瓜、红萝卜切薄片伴边即成。

特点:

色泽金黄,焦脆甘香,味鲜质爽,具有南国特色,又含川湘风味。

八. 广西 桂林 资源县 车田辣椒

辣椒,是资源县车田一宗历史悠久的桂林传统名优地方,尤其以黄龙村的辣椒最为正宗与著名。车田辣椒个头大、肉厚汁多、甘中带辣、香味绵长,泡辣椒、酸辣椒、擂钵辣椒是当地比较有特色的吃法。

据说,古时候有一位落难王子逃难途径黄龙,吃过黄龙村民奉上的泡辣椒,啧啧称赞为天下第一美味,临行时说过一句“黄龙辣椒,举世无双,涝年增产,旱岁丰收”的吉祥语。后来王子苦尽甘来,登基做了皇帝,黄龙辣椒便成受过“皇封”的御品,品质越来越好。

资源县车田辣椒因受过“皇封”才品质超群之说自不足取,更不可信。从科学角度考量,因该是车田地处称岭陡,绝对、相对海拔均较高,气候温湿,雨量充沛,昼夜温差较大,又得浔江之源五排河滋润,土质肥沃,最适合辣椒生长和种植。无论怎么种,均比别处丰产优质,所以产品具有个头大光亮、肉厚汁多、甘中带辣、香味绵长的特点。

车田人民不但培育出了优质的辣椒,还发明了许多以辣椒为主的风味佳肴。比如,将鲜辣椒放到火中烧熟,撕成小片,再将姜、葱、蒜捣烂成泥拌匀而食,叫“泡辣椒”。食之香、甘、咸、辣多味俱全,口舌生津,唇齿三日留香,已成为资源县各大宾馆的名菜。再如,采下鲜红辣椒,剪去辣椒把,用泉水、食盐、米酒腌制酸辣椒,肉厚汁满,酸中带甜而且其脆无比,别有风味。

资源人宁可三日无肉,不可一日无酸,指的是酸辣椒。再如,将辣椒晒干,再用微火烤焦,拌以姜、葱、蒜、豆鼓一起捣碎,制成擂钵辣椒,佐以送饭,肚皮已涨痛还想再吃三大碗……

从前,车田辣椒基本是自产自销,或到秋天,县城居民区收购一些腌制酸辣椒过年待客。20世纪90年代开始,车田生态农业发展起来,建成了华南地区最大无公害反季节蔬菜基地,红辣椒、西红柿并称“两红”产品,畅销全国,给车田农民带来了火红的日子。

经过精心加工、包装的各种车田辣椒产品纷纷走上商场、超市货架,成为游客带回赠送朋友的上等礼品。凡是来资源尝过车田辣椒美味的游客,都说游资源不吃车田辣椒是一大憾事。

九. 湖南省 湘潭市 岳塘区 草龙虾

草龙虾是在湖区疯狂繁殖的硬壳大虾,掐头去尾后再用刷子大力刷,然后加足了辣椒、朝天椒、花椒、八角、茴香、孜然、大蒜、生姜等种种调料以酒爆炒,最后还得煮透。端上桌的口味虾红通通一片,又喷香扑鼻,辣得人猛吸凉气却欲罢不能。据说草龙虾牙口奇好能啃动防洪大堤,所以长沙人怀着对害虫的仇恨,吃起来分外来劲。

十. 广西 钦州 钦南区 钦南辣椒

钦南区是全国第二大无公害冬种辣椒生产基地,该区利用冬闲田种植冬辣椒有二十多年历史,主要分布于那丽、那彭、那思3个镇,其简称“三那”成为远近闻名的“辣椒之乡”。目前已辐射到东场、久隆、沙埠等镇种植,辣椒种植面积从1992年种植1万亩左右发展到2014年7万多亩,总产量10万余吨,产值近2.1亿元。主要种植的品种有尖椒、线椒、螺丝椒,由于种植面积大,产品质量好,所产的辣椒畅销四川、重庆、江西、安微、湖北、湖南、河南等全国二十多个省、市。

钦南区拥有7050公顷辣椒种植基地经广西区农业厅无公害生产基地的认证,辣椒产品获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的认证,农产品质量安全保证。钦南区那丽镇辣椒批发市场占地面积50多亩,建有辅面100多间,内设有冷库,常年辣椒上市高峰期日上市量最高达到1000多吨。

为了进一步提高钦南辣椒的市场竞争力和产品竞争力,近年来,钦南区加强对辣椒产地的水质、土壤、大气等环境质量监测,组织农技专家和技术骨干进村入户指导农民科学种植,选用优质、抗病虫害良种,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生物有机化肥等。该区积极引进推广高产优质新品种,通过品种的更新,提高钦南辣椒的质量,并大力推广摭阳网、育苗移栽和反季节栽培等耕作方法,合理安排生产季节,错开辣椒上市高峰,尽可能抓住市场的空档时机组织辣椒上市,提高辣椒的市场竞争力。

信息来源:广西农业总汇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