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张掖市民乐县特产有哪些 甘肃民乐县有哪些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张掖市民乐县特产有哪些 甘肃民乐县有哪些特产更新时间:2022-12-01 12:58:48

一. 甘肃省 张掖 甘州区 张掖玉米种子

张掖玉米种子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甘肃省张掖市种子行业协会正式收到国家商标局颁发的“张掖玉米种子”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证书。张掖具有玉米种子生产得天独厚的优势,被誉为“天然玉米种子生产王国”,年产优质杂交玉米种子超过4.5亿公斤。

张掖市种子行业协会正式收到国家商标局颁发的“张掖玉米种子”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证书。这是该市第一个农作物种子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也是全国唯一一个种子地理证明商标。记者了解到,近10年来,张掖市种子产业发展经过试验示范、基地壮大和市场化改革三个阶段的发展,成为全国名副其实的玉米制种大市。2010年和2011年,连续两年全市玉米制种面积达100万亩以上,制种业产值突破24亿元,能满足国家近2亿亩大田玉米生产用种,保证了全国大田玉米生产用种安全。该市农民年人均玉米制种纯收入占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2%,主产区农民人均玉米制种收入达400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0%以上。

产业化经营鼓农民钱袋

张掖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被誉为“天然玉米种子生产王国”

二. 山东省 潍坊 昌乐县 三八全鸡

三八全鸡是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的特色美食。“三八全鸡”用料考究,制作精细,入口细嫩,回味无穷,是宴请宾朋、家庭聚会的美味佳肴,汤肉全食,兼有防病治病,强身健体的特殊功效。

“中华老字号”三八全鸡店,位于潍昌路北侧,东距国际风筝都潍坊市20千米,西距昌乐县城3千米,背靠广袤富庶的昌潍大平原,胶济铁路、济青高速公路横贯东西,面对孤山主峰1.5千米,周围果园环绕,绿树成荫。

“三八全鸡”系该店总经理刘玉芬在继承祖传工艺的基础上,结合营养学、美食的新理念,精心研制而成的。该产品选用优质笨公鸡为主料,无污染、无公害,再配以八角、桂皮、砂仁、枸杞等十几种辅料精制而成,自1993年面世以来,经过十多年的不断创新,现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地方名吃,已连续两届被认定为“潍坊名吃”,2004年又被认定为“昌乐名吃”;2001年推出的高科技产品“三八全鸡”真空包装,当年即获“世界蓝天杯”金奖;“三八全鸡店”于1999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内贸易部授予“中华老字号”荣誉称号,2005年又被评为昌乐县“十佳饭店”;总经理刘玉芬同志1999年被昌乐县妇联授予“巾帼文明“示范岗称号。

鸡为雉科动物,鸡肉鲜嫩味美,营养丰富,素为人们所喜食,清代袁枚赞之:“鸡功最巨,诸菜赖之。”从药用方面来看,鸡肉性味甘平,微温。入脾、胃经,具有温中益气,滋养五脏,补精填髓,固胎利产之功能。《随息居饮食谱》认为:“鸡,甘温。补虚,暖胃,强筋骨,续绝伤,活血调经。”从营养学成分看,鸡肉是老年人和心血管病患者的理想食品,每10克中含蛋白质23.3克,约为牛肉的1.5倍,羊肉的2倍,猪肉的2.5倍,含脂肪酸约为1.2克,是牛肉的1/20,羊肉的1/24,猪肉的1/49,且所含脂肪酸多为不饱和脂肪酸;此外,还含有钙、磷、铁、维生素A、A1、B2等营养成分。以鸡为菜,营养丰富,味美可口,确为百菜之首。

八角、桂皮、砂仁、枸杞等中草药,据医学典籍介绍,具有调味,解痉镇痛,健胃祛风,强心利尿,补肾益精,养肝明目,清除肠道积滞,促进消化的作用,与鸡同食,风味独特,功效显著。

三. 甘肃省 张掖 临泽 临泽红枣

临泽红枣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甘肃种植枣树历史悠久,位于河西走廊中部的梁州临泽,房前屋后、路旁田埂,旷野荒滩种的都是枣树,临泽枣虽然不大,但其色泽、肉细、含糖量高、无虫蛀而闻名遐尔,红枣营养丰富,据测定:鲜枣含糖24%,蛋白质1。2%,脂肪0。2%,还含有钙、磷、铁等矿物质,红枣除鲜食外,还可晒制干枣,加工制成蜜枣、熏枣,脆枣、酒枣等,红枣还是重要的中药。此外,枣花清香扑鼻,是优良的蜜源,枣木质地坚硬,纹理致密,是制作家具和工艺品的好材料。

临泽县地处古“丝绸之路”—甘肃河西走廊中部。千百年来,肥沃的土壤,涓涓的祁连雪水和优越的自然环境孕育出了品质优良的临泽小枣。临泽所产红枣肉质细嫩,酥脆多汁,香甜味美,营养丰富,有健脾益气,养血安神、润肺止咳,调和诸药的作用,对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症有较好的疗效,还具有防癌抗癌,延年益寿之功效。临泽小枣自古以来享有盛名,是独具特色的地方名优品。它是生产保健食品的良好原料,年产红枣10000吨。目前,枣产品主要有红枣枸杞汁、红枣保健醋、枣蜜、枣泥、真空保鲜枣、真空包装枣等,年产枣产品2万吨。临泽小枣被评为“甘肃省优质农产品”,获“甘肃省名、优、特、新产品博览会金奖”、“全国名、优、特、新品博览会银奖”,九五年被贸易部评为“中华老字号”产品;红枣枸杞汁、枣蜜获“96香港国际名优特新产品技术博览会最高金奖”和“中国科技精品博览会金奖”,红枣保健醋被卫生部命名为“绿色保健食品”

为了充分发挥红枣资源优势,临泽县委、县0提出了发展红枣产业的宏伟构想,决定在“九五”期间建成10万亩红枣生产基地和10万吨枣品系列加工项目、欢迎有志之士前来合作投资开发或选购红枣及其加工产品,我们将在各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和方便,优惠的政策会架通我们友谊的桥梁,红枣资源优势将带给您更大的辉煌。( 临泽)

地域范围

临泽县境内 7个乡镇,即临泽县沙河镇、鸭暖乡、新华镇、倪家营乡、板桥镇、平川镇、蓼泉镇

特定品质

临泽小枣:原产甘肃临泽,主要用于制干。为当地主栽品种。树势较强树体中大。该品种树势中强,产量较高而稳定。果重6g,长柱形,皮黄红色至紫红色,肉质致密,多汁,鲜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5~43%,维生素C含量高一般为662.7mg/100g,制干率56%,含糖分72~80%:果皮韧性强,极耐贮藏运输。抗旱、耐盐碱,粘土,沙土皆可栽植。抗风力较强,成熟后不易裂果。品质上等,9月中旬成熟。

四. 甘肃省 张掖 山丹县 米黄儿

米黄儿

用黄料或小米制做,以黄米制作尤佳。先将磨细的米粉加适量的水搅成糊状,再将平底砂锅置火上加热、抹油,待油热香溢时将米糊糊均匀地摊在锅里,在文火上烙片刻即可进食。撒糖食用,黄亮,松软,香中透甜,老幼皆喜,如今已成稀罕之物。

五. 甘肃省 临夏 康乐县 康乐浆水面

浆水面的吃法多种多样,可素食,用清油将葱末炒成葱花,然后调入浆水滚沸,象浇臊子一样拌面吃,其味清淡适宜,也可把浆水直接凋入锅中,做成"一锅面"吃。浆水面的另一种吃法,是跟牛肉相配,将新鲜牛肉剁成肉末,同样用清油将葱和牛肉爆炒,再倒入浆水滚沸,用来拌面,牛肉火大,浆水性凉,二者合一,正好中和,特别是在盛夏,不吃肉嘴馋,想吃肉又嫌腻,于是康乐人想出了牛肉浆水面这样的独特吃法,馋与腻的矛盾便因浆水而解决了。

六. 甘肃省 张掖 山丹县 油泡泡

油泡泡

河西各地均有制做,而山丹的与众不同,因为里面搀了煮熟的黄参。将面粉由沸水烫成硬糊状,再搀进煮熟切碎的黄参(一种野生植物,装如人参,营养丰富,其味甘甜),然后用筷子将其一团一团夹入沸腾的油锅煎炸,呈金黄色时,即可捞而食之。油泡泡酥软香甜,营养丰富,是当地美食之一。

七. 甘肃省 张掖 甘州区 张掖民间刺绣

张掖的民间刺绣,几乎遍及城市和农村的各个家庭。自古至今,刺绣为妇女的必修针工,一生不辍,日相传习。旧时,张掖民间曾广泛流传着这样的民歌?quot;十岁学针线,十三进绣房,进了绣房绣牡丹,百花百鸟都绣上,男人穿上做新郎,姑娘穿上做新娘。"

张掖的刺绣花样别致,种类繁多。有枕头、披肩、香袋、绣帽、绣鞋、袜垫、针包、肚兜、桌裙、口袋、门帘、被单、床罩、围裙、围巾、旗袍、寿衣等。

刺绣内容丰富,取材广泛。花卉草木、飞禽走兽、吉祥文字、人物肖像、山川河流、亭台楼阁、民间传奇、佛祖菩萨、天宫神仙等无所不绣。技艺娴熟,心灵手巧的妇女,还绣"二十四孝图"、"红楼梦人物"、"水浒传人物"、"西游记人物"、"三国演义人物"、"封神演义人物"、"八仙过海人物"等,其技法采取平绣、锁绣、排绣、穿插绣、挑绣、套绣、网绣等。为使绣制品鲜艳美观,光彩照人,往往有剪绒、锁边、圈金、刺银、钉线、打眼等一些辅助工序。

旧时姑娘出嫁,多有自己绣制的绣花裙、绣花鞋、绣花巾、绣花把披肩、绣花枕头、绣花床罩等花样别致的绣制品伴随。出嫁之日,将这些嫁妆摆于院内,让亲友和来宾们观展,以显示姑娘刺绣技艺水平。

每年端阳节,是张掖民间刺绣艺术自发性的展示比赛日,这一天,小孩童各个身上系挂刺绣品,有挂小狮子、小老虎、小白兔者,有挂小龙、小蛇、小青蛙、小猴子、小豹子者,也有持小象、小鹿、牛、马、羊、骆驼者等;还有挂仙桃、苹果、金瓜、银豆等动物和植物荷包者等。这天还有三五结队的成、老年妇女带上自己精心制做的作品,上街兜售。在老人贺寿时,常见到刺绣的寿幛。有的寿幛上刺?quot;南极仙翁"、有的刺绣大"寿"字,并用福(蝙蝠)、禄(鹿)、寿(桃)、禧(喜鹊)组成图样,绣工精细,层次分明。

张掖境内,除汉族妇女刺绣外,蒙古族、裕固族等少数民族妇女,在自己的衣袍上、花帽上、或帐房边沿上、地毯上、也刺绣出许多色彩艳丽的云头纹等花样,显示了高原民族的刚健、朴实、勇敢、大度的风格。

1979年以来,张掖各县(市)文化馆开始收藏民间刺绣珍品,总计收集到500多件。其中最早的有清代的枕头、"三寸金莲"等,现代绣品占绝大多数,但都保持着传统的图样和绣技。

八. 山东省 潍坊 昌乐县 昌乐木鱼石

昌乐木鱼石形成于数千万年至上亿年前,富含偏硅酸、锶、钼、锂、镓、锌、硒等10多种元素。昌乐木鱼石具有空腔环带结构的铁泥质、铁锰质分泌体,形状大小不一,外表多呈土褐色、橙黄色、紫红色,内壁多呈土黄色,空腔内有的为液体,有的有核,成卵形或粉末状,用手摇动能发出响声,因此被人们称之为“会唱歌的石头”。木鱼石内核为环带结构的结核体,又分白、黄、赤、紫四色,被李时珍称为能治百病的“石中黄子”,收录在《本草纲目》中。书中记载:木鱼石性甘无毒,能治崩中漏下、赤白带、泄泻、四肢不仁、痔瘘等症,有定六腑、镇五脏、固大肠及治下焦诸症,久服可使人壮筋骨、耐寒暑、益寿延年,堪称药中一宝。

木鱼石不仅具有药用保健作用,也是很好的收藏品。该石坚硬细腻,经打磨雕琢,可制成颇具观赏价值的工艺品。但因石质较脆,制作工艺独特,从取材到制成品,十者成一,所以世上流传极少,具有很高的观赏及收藏价值。

九. 甘肃省 张掖 山丹县 张掖甘草

甘草能调和诸药,在中药里被称为“因老”,有“药中之王”的美称。科学研究,甘草能起到抗溃疡、抗炎症、降血压、中枢抑制、镇痛甚至抗肿瘤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甘草的用途越来越广泛,原料精制而成的甘草霜、甘草膏,除有药物作用外,调在墨汁或颜料里,可使染色均匀,可用来作灭火剂的起泡剂和石油钻井液的稳定剂,作糖果、卷烟和医疗工业的调味剂。

十. 山东省 潍坊 昌乐县 三页饼

三页饼

三页饼是安丘景芝镇的一种特殊面饼。300年前随着景芝酒的兴盛,客商日多,为调众口,擀饼工艺渐进,逐渐形成了三页擀在一起,每页薄如纸,软如绸,焦柔相济,清香可口,一抖即成三页的三页饼。以面粉、食油、食盐为原料,先将白面用温盐水和成油条面状,再折团擀饼,每张三个面剂儿,擀至碗口大时,三页摞在一起,三层之间涂以食油,擀薄后置鏊上文火烙,边烙边翻转,随时清除鏊上糊渣,烙至两面微黄,不带糊花,晾透叠起,数日不爆,柔软如初。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