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搜索青岛黄岛有哪些特产 黄岛特产有哪些值得买的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搜索青岛黄岛有哪些特产 黄岛特产有哪些值得买的更新时间:2022-12-04 10:36:18

一. 山东省 青岛 胶州 里岔黑猪

里岔黑猪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里岔黑猪是山东省优良地方猪种。里岔黑猪以其产地和毛色而得名。主要分布于山东省胶州、胶南、诸城三县市交界得胶河流域。里岔乡是其中心产区。

1972年,山东在猪种重点调查中,发现胶县(胶州市)里岔黑猪。此后,昌潍地区及有关县多次对里岔黑猪进行调查和鉴定。历史上当地 里岔黑猪—母猪

饲养的属华北型黑猪。1940年前后曾引进巴克夏猪、哈白猪、长白猪等,但外来品种由于不适应当地饲养管理而被淘汰。当地群众通过长期择优选留、繁衍继代,逐渐形成了里岔黑猪。里岔黑猪是受外来猪种影响极小,或基本不含外血的地方猪种。里岔黑猪属华北型猪的大型猪,体格达,身长体高,成年公猪体重200~250千克,成年母猪130~180千克。全身毛色全黑,头中等大,额有纵纹,耳中等大下垂,嘴中等长直,单脊背,背腰长直,腹不下垂。

特点

里岔黑猪的显著特点是体长。通过采取X线拍片或屠宰目测对其椎骨数目进行检测发现,该猪种的颈椎、荐椎数目与其他猪种相同,分别为7枚和4枚,而胸椎与腰椎总数平均为21.5枚,比其他猪种一般胸腰椎20枚左右多1.5枚,接近长白猪。里岔黑猪繁殖性能好。初产母猪窝均产仔10.3头,活仔8.5头;经产母猪窝均产仔12.8头,活仔11.4头。里岔黑猪育肥猪15~90千克期间日增重平均576克,每增重1千克需混合料3.6千克左右,平均180日龄左右达到90千克体重。屠宰测定100头里岔黑猪,平均屠前体重99千克,屠宰率72.8%,眼肌面积26.1平均厘米,皮厚0.4厘米,膘厚3.2厘米,后腿比率27.8%,胴体瘦肉率47%左右。

猪肉特点

里岔黑猪肉质良好,肉嫩、味鲜和芳香浓郁。肌肉肉色(3.4)分级、大理石纹(2.6)分级、pH(6.2左右)、熟肉率(68.8%)较高,失水率较低(20%),其生长周期顺其自然,而肌纤维则较细,所以肉质细嫩。猪肉切面有特殊芳香气味,具有明显的大理石纹,口感酥嫩,鲜美多汁,胆固醇含量低,富含氨基酸,堪称顶级生态健康食品。里岔黑猪具有适应性强、耐粗饲、繁殖性能好、屠宰率较高、瘦肉较多、肉质鲜嫩等特点,特别是肋骨数较多、体驱较长,尤属地方猪种的独特优点,是华北型猪中的一个宝贵“基因库”。

二. 山东省 青岛 即墨 即墨过桥海参

即墨过桥海参口感脆嫩、滑爽,汤味鲜郁清香。选料用3年以上野生海参,最大限度的保证海参的营养。

三. 山东省 青岛 即墨 水煎包

水煎包 又称炉包,系即墨历史悠久的传统风味食品,1985年被山东省商业厅列为地方名吃之一。据传,明朝初期,胡姓兄弟3人由河南省洛阳迁至即墨城南定居,一面开荒种田,一面于县城墨水河沙滩上搭棚做水煎包生意。至清末,水煎包铺遍及全县城乡,形成地方风味食品。水煎包的主要原料为精制面粉、猪肉、蔬菜(大白菜、韭菜、茭瓜等)、花生油、干面酱及各种调料。其制作工艺讲究,面要硬软适度,味道香而不腻,火候恰到好处。制作时先将平底锅加油烧热,再密集放上包好的圆形包子,待烙上黄色的嘎渣时,即添上适量浆水,将包子逐个翻转,然后用急火将锅烧开,待锅中水尽时,再用文火使包子底层烙上又薄又脆的嘎渣。出锅之包子呈金黄色,晶莹透亮,具有香、脆、鲜之特点。1953年秋,即墨饮食业应邀参加青岛市物资交流大会,即墨水煎包倍受食客赞赏。1978年以来,具有地方风味的即墨水煎包又在全县城乡恢复生产,1987年仅县城就有水煎包铺30多家。2002年水煎包被评为即墨十大地方名吃之一。

四. 山东省 青岛 崂山区 崂山可乐

崂山可乐是中国第一瓶碳酸饮料。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国家组织科研人员,在正宗崂山矿泉水的基础上添加乌枣、白芷、砂仁、良姜、丁香等十余种中草药成份和丰富的C02气体,并采用独特配方精制而成,特别适合中国消费者口味习惯。崂山可乐曾出口美国、新加坡、中国香港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因独特的配方和独特的口感畅销50余年,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崂山可乐采用优质白砂糖和天然咖啡,不添加任何代糖和甜味剂,不添加合成咖啡因,滋味香甜,回味悠长,诚为新一代的健康可乐。

五. 山东省 青岛 黄岛区 大村香菇

大村香菇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享有“青岛食用菌之乡”美称的胶南市大村镇,并且进入食用菌育菌大棚中跟农户一起采香菇。胶南市大村镇大力发展以香菇、黑木耳为主导的食用菌产业,截至目前,全镇已有60多个村6000多农户参与食用菌种植,种植品种18个,食用菌总量5000多万棒。另外,“大村香菇”和“大村黑木耳”于今年8月通过农业部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成为受保护的地方特色农产品 。

一年可采摘香菇300万公斤

10月23日,记者跟随胶南市大村镇食用菌工作办公室负责人丁建磊来到胶南市大村镇食用菌的龙头企业汉森菌业有限公司。一进该公司的汉之林农业示范园,记者就看到一排排育菌大棚一眼看不到边。据介绍,这里是青岛地区最大的香菇培育基地,该示范园占地500多亩,育菌厂房3000多平方米。进入大棚后,记者看到黑乎乎的菌棒排列整齐地埋在土中,上面长满了大大小小的香菇,农户们正忙着将长好的香菇摘下来放到筐子里。

随后,记者也加入到摘香菇的行列中,不到五分钟就摘了20多个大个香菇。丁建磊告诉记者,每天早上和下午,农户们都要进棚把长好的香菇摘下来,然后对菌棒进行浇水,这样菌棒可以不分季节地循环采摘。据了解,汉森菌业每年可以循环采摘鲜香菇300多万公斤,销往北京、上海等地。

通过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

大村香菇

地域范围

大村镇位于山东省胶南市西部,白马河纵贯全境,东依藏马山,南接胶南市亿吨港口——董家口港,西接诸城市,北通胶州市。“大村香菇”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辖大村中村、前村、大石岭等82个行政村。香菇种植面积4000亩,年产鲜香菇15000吨。大村香菇地理标志保护的区域范围为东经119°30′~120°11′,北纬35°35′~36°08′,海拔5m~174m。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大村香菇菇形端正,呈扁半球型,菌盖直径5cm~8cm,菌盖内卷,表面浅褐色,菌柄有纤毛状鳞片,菌褶放射状均匀排列,菌肉原白色,肉质细密、有弹性。 2、大村香菇内在品质指标:大村香菇平均微量元素含量为:含钙≥59mg/kg、磷≥980mg/kg、铁≥18mg/kg、锌≥8mg/kg、维生素B10 ≥12mg/100g、维生素B2≥132mg/g。粗蛋白≥3%、纤维素≥35g/kg。大村香菇栽培所选木材均为硬质木料,为香菇提供了更好的营养基础,大村香菇含有丰富的香菇多糖、香菇太生等多种有机质。 3、大村香菇口味独特:大村镇昼夜温差较南方大,白天一般气温在21℃~25℃左右,夜间降至15℃~18℃左右,有利于表面菌丝互相交织、扭结,从而更好的向周围菌丝吸收养分。这有利于香菇的鲜味成分(核酸构成成分)的积累。从而使大村香菇味道更鲜美。 4、安全要求:大村香菇应严格按照《绿色食品食用菌》(NY/T749-2003)标准执行。

六. 山东省 青岛 胶州 胶州锅贴

胶州宾馆特色品牌,以精肉、时令蔬菜为原料精制而成,外焦里嫩、鲜香可口。

七. 山东省 青岛 市南区 青岛凉粉

青岛凉粉(又称海菜凉粉),为青岛独有的以海菜、石花菜、鹿角菜所制凉粉,透明晶莹,加上蒜泥、香菜末、香油、醋、盐、味精等,系解暑佐酒佳肴。在夏天青岛的餐饮点随处可见。该特色凉粉已被其他城市引进,为夏令佳食。

八. 福建省 福州 闽侯县 福州美且有雪片糕

福州美且有雪片糕:系美且有糕饼店于清咸丰年间创制,已有130余年历史。有椒盐、桂花、核桃等品种。

九. 山东省 青岛 即墨 海堤村芹菜

青岛市即墨市金口镇海堤村共有169户,556人,耕地面积600亩。该村以发展特色芹菜产业为主,2010年芹菜种植面积420余亩,占耕地面积的70%,从事芹菜种植户数达到105户,占全村总户数的62%。全村农业总收入260万元,芹菜产业收入195万元,占农业总收入75%,芹菜亩纯收入达到1万余元,村庄人均纯收入10800元,高于全镇人均纯收入25%。

海堤村自古就有种植芹菜的传统,海堤村芹菜卓越的品质得益于村周边独特的海洋性地理位置和土壤、气候条件,这里生产的芹菜外观翠绿,植株傲岸挺立,实心脆梗,幼似翡翠,成如玉树,其味清爽四溢,沁人心脾,2010年被评为“青岛市名特优品牌”。随后海堤村以“金口玉芽”品牌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标准化基地建设为主线拓展基地规模,推动全村芹菜生产向标准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提高土地产出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该村成立了芹菜产业专业合作社,加入海堤芹菜农民专业合作社户数达120户,占全村总户数的71%。芹菜的生产由过去的一家一户经营发展到合作社及公司经营,由单一捆绑芹菜发展到分级加工包装成盒产品,辐射带动了周边14个村庄发展芹菜种植。在该村的带动下,目前金口镇已发展芹菜种植基地5000余亩。

同时市镇各级对海堤村发展“一村一品”芹菜产业给予了大力扶持,对芹菜基地建设实行了奖励政策。完善了基地的基础设施配套,将水电送到种植户地头,对冬暖棚成方连片达到10个,每个大棚补助1万元,同时为大棚种植户提供贴息贷款,每个冬暖大棚提供2万元贷款。

十. 山东省 青岛 黄岛区 胶南蓝莓

胶南蓝莓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胶南市属北温带季风气候区, 四季分明,由花岗岩母质发育形成的天然偏酸性土壤为蓝莓栽培提供了优越的种植资源条件。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初期,杰诚公司便与日本环球贸易公司合作,从日本和吉林省引进蓝莓品种,在胶南开始了零星种植试验,获得成功,其耐寒耐瘠、果大味甜特性深受老百姓喜爱,从1995年开始进行小规模种植。1999年,由全国蓝莓首席专家李亚东领导的课题组与日本环球贸易公司合作率先在胶南市开展了蓝莓大面积产业化开发。2000年,青岛杰诚食品有限公司在宝山镇金沟村投资建设蓝莓园600亩,开始蓝莓规模化种植,这是中国第一个进行规模种植的蓝莓园,从而拉开了国内规模化种植的序幕。胶南市成为名副其实的“蓝莓之乡”,被国家蓝莓科技产业体系专家组誉为“中国北方蓝莓产业化的摇篮”。

从2002年引种时的不足百亩,到如今的两万余亩,不到10年的时间,胶南蓝莓种植面积实现“三级跳”,年产蓝莓1200吨,实现产值9600万元,是目前全国种植面积最大、产业化程度最高的蓝莓主产区,有“水果皇后”之称的蓝莓风靡胶南大地。

优越的气候条件与天然无污染的种植环境为蓝莓的成功种植奠定了基础。除此之外,胶南发展蓝莓产业的信心和魄力也不容小觑。当地政府打造精品示范园、培育优良品种、坚持“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着力打造“胶南蓝莓”公用品牌,促进全市蓝莓实现品牌化发展。

胶南因秀美的山海自然风光、悠久的琅琊历史文化而闻名。这里春迟秋爽、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加上偏酸性的土壤条件和凉爽的海洋性气候,非常适合蓝莓的生长,适宜蓝莓栽培面积约18万亩。截至2010年底,胶南全市蓝莓发展面积达2.39万亩,其中可采摘面积7000余亩,年产蓝莓1200吨,实现产值9600万元,是目前全国种植面积最大、产业化程度最高的蓝莓主产区。

在蓝莓发展过程中,胶南市积极打造以张家楼、藏南和宝山、六汪为中心的蓝莓核心区,扎实推进沃林、隆辉、宝山三个千亩蓝莓精品示范园建设,辐射带动周边组团发展,促进全市蓝莓实现规模化发展。

在规模化发展的同时,胶南市进一步加强蓝莓优良新品种的选育、引进、示范和推广,先后推出了“公爵”、“蓝丰”、“北陆”等为代表的一批适于本地栽培的优良蓝莓品种。并与吉林农业大学等相关院校、科研单位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在实践中探索并总结出了一整套有关蓝莓种苗繁育、生产栽培、果实加工等方面的技术要点和技术规程,积极开展蓝莓标准化生产,强化果品质量全程监控。

为了促进蓝莓实现产业化发展,胶南市坚持“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依托沃林、隆辉、杰诚、慧海、宝林、宝康等蓝莓龙头企业,大力发展蓝莓组培育苗和产品精深加工,依托青岛富民蓝莓专业合作社等11家合作社,大力推进农超对接和产销衔接。

在蓝莓业兴旺发达的同时,胶南政府着力打造“胶南蓝莓”公用品牌,走上品牌化发展道路。政府积极引导生产企业和基地申报“三品一标”认证,目前,全市共有21个蓝莓产品通过“三品”、ISO9000和GAP认证,“沃林”、“农园彩珠”、“慧海”、“健康农庄”等4种品牌蓝莓获国际有机食品认证,“沃林蓝莓”被评为青岛市十大名特优农产品品牌,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与日俱增。

地域范围

胶南蓝莓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胶南市张家楼镇、宝山镇、大村镇、六汪镇、海青镇、藏南镇、理务关镇、大场镇、琅琊镇、泊里镇、铁山镇、王台镇、胶河经济区、滨海街道办事处、珠海街道办事处、隐珠街道办事处、度假区、积米崖、灵山卫街道办事处一带的珠山山脉、铁山山脉和藏马山山脉,辖19个镇(办、区)的336行政村,东到灵山卫街道办的杨七岭村,西到海青镇的东蔡家村,南到海青镇小官庄村,北到王台镇法家庄,地理坐标为北纬35°35′~36°08′,东经119°30′~120°11′。面积1577公顷,年产量5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胶南蓝莓果实平均重0.5~2.5g,最大果重5g,果实直径8mm~16mm,果实亮蓝色,果粉均匀,果形扁圆,果蒂痕小而干,果个大且含糖量高耐储运,色素含量高,干物质多,甜酸适口,有清爽宜人的香气,适宜鲜食。 2、内在品质要求:可溶性固形物﹪≥6(检测结果9.9);总酸0.05~0.70(检测结果0.63);总糖﹪9~15,(检测结果9.9));铁mg/kg≥4(检测结果12.8);锌mg/kg≥1(检测结果2.2);钙mg/100g≥5.5(检测结果14.1)。 3、安全要求:产品安全指标必须达到国家对同类产品的相关规定。安全标准主要依据GB/T19630.1-2005 有机食品(生产部分;GB/T19630.2-2005有机食品(加工部分);GB2762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3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199号制定。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