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汕头地方特产有哪些 广东省汕头十大特产有哪些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汕头地方特产有哪些 广东省汕头十大特产有哪些更新时间:2022-12-03 05:14:00

一. 广东省 汕头 潮阳 酸菜白鳝

酸菜白鳝

用料:
    白鳝600克,猪排骨150克,酸咸菜300克,湿香菇150克,葱条5克,上汤1000克,绍酒10克,味精、精盐各5克,胡椒粉少许。

制法:
    (1)将宰净的白鳝切段(每段3厘米),猪排骨切段(每段3厘米),酸菜叶洗净待用。
    (2)将白鳝放入沸水锅焯熟捞起,洗净脱去间骨,然后用酸咸菜叶逐块包成日字状,包紧,将排骨用开水漂洗后,一起入进炖盅内,再放上姜片、葱、精盐、味精,加入上汤,放进蒸笼用旺火蒸40分钟左右取出。
    (3)上席时,把上面姜葱取出,清除上面的花点汤,放进醉好的香菇,调入味精、胡椒粉即成。

特点:
    汤清味鲜,肉嫩软滑。

二. 广东省 汕头 潮阳 潮洲柑

潮洲柑

三. 广东省 汕头 潮阳 紫菜鱼卷

紫菜鱼卷

主料:日本紫菜2张(约20厘米*20厘米),鲮鱼胶4两(约160克),洋火腿7(约28克),西芹1条。

配料:调味料:盐1/2茶匙,胡椒粉少许,生抽1汤匙,生粉1茶匙。

做法:1、将调味料放入鲮鱼胶里顺一方向拌匀。2、压平咸蛋黄切丝,西芹去老筋切成长细条,火腿切丝。3、将紫菜平放在案板上,均匀涂上鱼胶。4、把西芹条、火腿丝放在近至一端,然后用竹帘卷成条状。5、除去竹帘,把紫菜卷底部涂上少许油放在碟中,隔水蒸约5分钟,取出待凉切片便成。

备注心得:利用“竹帘”卷的目的是使紫菜借竹帘的弧度变化而卷得均匀结实,而且避免紫菜因用手碰触而受损。紫菜涂上一层油可避免粘碟,此外,要晾凉才可切片,否则肉料会容易散开。

四. 广东省 汕头 潮阳 上坑姜薯

上坑姜薯

河溪上坑所产姜薯是潮阳特有而闻名国内外的优稀名蔬。姜薯对地土要求严格,整地费工,故种者甚罕。上坑只有坑尾、顶乡、坑仔等坑廊田最宜种植,上坑姜薯状似淮山而略小,品种以“长蒂”为上乘,皮薄肉白,粉多且有粘性。刨片煮甜汤,卷曲酥脆,滑润清爽;切块甜炊,清甘可口,风味独特;碾成薯泥,做成甜五果,是喜庆宴席上常见之佳品。潮人喜食姜薯,且有除夕“围炉”和正月初一吃甜姜薯、初一至元宵以姜薯汤款客的民俗。回乡探亲的华侨、外籍潮人和港澳同胞都喜欢带姜薯回旅居地,让亲友品尝,以唤起游子眷恋故土的乡思。

五. 广东省 汕头 澄海 双烹粽球

端午节,潮汕也有吃粽子的习俗。潮汕的粽子别具特色,而一种叫“双烹”的粽子在潮汕最富盛名,“双烹”粽子的主要特色在馅料,一个粽子的馅,三分之一的甜馅和三分子二的咸馅。甜馅主要是水晶馅、乌豆沙馅或红豆沙馅和甜糯米;咸馅主要是咸蛋仁、虾米、香菇、腊肠、翅脯、莲子、栗子和南乳猪肉。一个粽子要同时显出咸、甜两味,就必须将咸、甜两种馅料和在一起,但又不能搅均。“双烹”粽子一口咬下去,即甜滋滋,又香喷喷,深受汕头人和海外潮人的喜爱。

引用

主 料:糯米、猪五花肉、香菇、虾米、咸蛋、红豆沙。

做 法:先将糯米用水浸3小时,晾干,放炒锅中用蒜头朥炒香,调入鱼露,把竹叶折成三角斗形袋状,先放入炒好糯米,再放入猪五花肉、香菇、虾米、红豆沙、咸蛋仁等馅料,再放糯米,包好用咸水草扎紧,用水煮半小时或上蒸笼蒸半小时。用蒸笼蒸效果较为干爽。

特 点:潮州“双烹粽球”和其它地区粽球不同之处,在于它更讲究“色、香、味、形”。“双烹粽球”用咸水草把粽球扎得很紧,共有四个角,其中一个角最长,把这个角的竹叶打开,便露出黑的香菇,白的猪肉,红的蛋仁、豆沙、虾米,五彩缤纷,十分好看。

点评:潮州粽球称为“双烹粽球”,这是因为每一个粽球中,都同时有咸、甜两种馅,甜馅为红豆沙,咸馅为咸蛋仁。

备 注:制作“双烹粽球”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每个粽球约需15克的红豆沙,搓成一小圆球,用猪朥网包好,再放入粽球中。这样用猪朥网把红豆沙和糯米隔开,避免糯米碰到甜的东西,难以煮熟。

六. 广东省 汕头 濠江区 鸭母捻

名小食。一种有馅的糯米粉制汤圆。取其形似母鸭在水上游荡浮沉而撰名。本为元宵节的小吃,故俗称元宵。

据传,宋代已有元宵节家家吃汤圆的习俗,取其平安吉利,合家团圆之意。清代水粉汤圆用水粉作汤丸,滑腻异常,中用松核桃、猪油、糖作馅,或嫩肉去筋丝捶烂,加葱末秋油亦可。水粉的制法:以糯米浸水一日夜,带水细磨,用布盛接,布下加压以去其渣,取细粉晒干备用。此法一直流传。

潮汕的鸭母捻,制作时将糯米磨成浆,压去水份,调成糯米浆皮分别包裹豆沙、瓜册、芋泥等馅料,揉搓成形似鸭蛋状,放入糖汤煮熟。

七. 广东省 汕头 澄海 五果汤

民俗食品。保健汤食。

潮俗以桂圆(龙眼)、白果(银杏)、莲子、薏米、百合为补中健脾食物,合煮为甜汤(也有换如柿饼、芡实者),入秋后多吃,称为五果汤。

八. 广东省 汕头 澄海 橄榄菜

橄榄菜素色泽乌艳,油香浓郁,美味诱人而成为潮汕人日常居家的小菜美食。闻名遐迩。

明代《澄海县志》中载:“物产,果类有橄榄,实小而尖者为佳”。“蔬菜有芥菜,其中可用盐渍。”

橄榄与盐渍芥菜叶(俗称酸咸菜叶),精工煮制成为乌橄榄菜,食之开胃消食,帮助消化,增进食欲。

澄海橄榄菜的传统制作工艺是:将橄榄清洗干净,用清水浸渍漂洗,滤去酸涩水分;再选取盐渍的酸咸菜,用刀切碎,把橄榄与芥菜叶放入铁锅,添加花生油及适量食盐,以文火煮至将近熟烂之时,将已切碎的红辣椒、蒜头、少许芝麻、花生仁等辅料加入拌均匀,再煮五分钟后即成。

橄榄菜是潮汕地区所特有的风味小菜,取橄榄甘醇之味,芥菜丰腴之叶煎制而成,其精湛的制作工艺可追溯至宋明时代,经加工制作後具“清、鲜、爽、嫩、滑”等特点,可说是名闻遐迩的潮州菜系中的一朵奇芭。

橄榄菜制法讲究,须经八道工序:先选用碧绿丰润的鲜橄榄,去其苦涩,再以香醇花生油和盐反复番炒,尽取香馥之味,留其珍贵橄榄油成份,加入精选芥菜叶,并控制不同火候,慢慢搅伴,榄汁、香油渐渗其中,使其逐渐乌黑亮泽。经十个小时以上的文火煎熬,佐以香料,方制成滑润爽口的橄榄菜。下箸品尝,舌肠芳洌,细细咀嚼,留香齿颊,别有一番“踏花归去马蹄香”的韵味。且橄榄菜富含橄榄油珍贵营养成份和多种维生素,生津益脾,促进消化,为潮汕酱菜之天然绿色健康食品。

橄榄菜是一种闻名遐迩的潮汕杂咸小菜,不仅海内外的潮汕人喜欢,很多外地人吃后也都赞不绝口。不但如此,乌橄榄菜还与菜脯和咸菜一样也是一种重要的潮菜原料,用它来炒饭或蒸肉,能产生一种难以形容的油香美味。我一直很奇怪,为什么青绿色的嫩橄榄,与咸菜叶一起熬制之后,会变成黑亮如墨的乌橄榄菜呢?而且这样一种风味独特的黑色食品,又是在怎样的情形下被创造发明出来的呢?

有这样一个创制乌橄榄菜的民间传说:每年夏天,肆虐的台风刮过之后,橄榄林子里总会落下一地的橄榄花。橄榄花就是尚未成熟的青橄榄,这时距离秋冬的采摘期尚远,橄榄果个小色青肉嫩核稚,吃起来粘稠味涩。有一位巧媳妇,舍不得让橄榄花在地里烂掉,就拾了一篮回家熬煮。因为旧时每家每户都有一个咸菜瓮,瓮头(上面)总堆放着一些咸菜尾(叶),巧媳妇便将这些咸菜下脚料也取出来洗净切碎,放进生铁鼎(锅)里与橄榄花同煮。她的本意,只是将废物利用起来,留着以后慢慢食用。不想奇迹真的出现了,乌橄榄菜就此诞生了!

从技术的层面看,发明乌橄榄菜的关键环节是熬煎橄榄树脂。但此项技术的发明及应用,潮汕人的先民南越人至迟在唐代就已经掌握了。这是因为橄榄本来就是一种原产于南越的果树,南越人除了嗜食橄榄果之外,还熟悉橄榄树的种植技术并能够综合利用橄榄树的各种价值。

对此唐朝人刘恂在《岭表录异》中是这样记载的:“橄榄树枝皆高耸,其子深秋方熟,南人重之,生咀嚼之,味虽苦涩而芳香胜于含鸡香也。有野生者,子繁树峻,不可梯缘,但刻其根下方寸许,纳盐于其中,一夕,子皆自落。树枝节上生脂膏如桃胶,南人采之,和其皮叶煎之,调如黑饧,谓之橄榄糖。用泥船隙,干后牢于胶漆,著水益坚耳。”这里提到,橄榄树的枝节皮叶会分泌一种乳脂,经过熬煎之后,就变成黑色的饧状物,所以称之为橄榄糖。

橄榄树脂并不仅仅作为船舶的粘合剂,品质好的还能成为香料或药材。宋代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就提到一种“橄榄香”,说其由“橄榄木节结成,状如黑胶饴,独有清烈出尘之意,品在黄连、枫香之上”。

潮汕人从南越人身上传承过来的橄榄文化,首先表现在对橄榄果的嗜好上。嚼橄榄犹如喝功夫茶,个中滋味非此道中人是很难理解的。地方志书在记载橄榄时最重视的就是品质,比如嘉庆《澄海县志》说橄榄:“实尖而小者为美,圆而大者稍逊之。”光绪《海阳县志》则说:“其种有青有黄。青者味涩,唯黄而尖有三棱者佳。”这里提到的三棱橄榄,原产地在潮阳金玉的芦塘乡。2005年有一株树龄五百年的橄榄树王,挂果158公斤,拍卖得到52.7万元,创下了惊人的交易记录。

其次是表现在对橄榄树的综合利用上。橄榄树挺拔高耸,木质轻疏松软,故张岱《夜航船》说:“此木可作舟楫,所经皆浮起。”按古人造船的最大特点是不用铁钉,有了橄榄树,造船所需的木材和粘合剂就都能够解决,航海就变成了轻而易举的事情。所以我们说,不但潮汕人的乌橄榄菜可能与橄榄糖有关,就连航海等生活方式都可能与橄榄糖有关。这也许能够回答为什么古代的潮州海商会那么出名,古航道:“万里石塘”为什么由潮州起始,经南海诸岛而到达异国他乡。

九. 广东省 汕头 濠江区 东湖西瓜

产于汕头市的达濠区东湖村的西瓜,因瓜质优良而闻名。特点是瓜形滚圆,个重10多公斤,外皮青白花纹相间,中间白条纹,容易辨认。其瓜皮薄肉黄,入嘴沙脆无渣,清甜爽口,贮时不易变质,略藏味更香甜。瓜形瓜质同澳洲西瓜相似,推测瓜种是该乡华侨从澳洲引进。



东湖栽种西瓜,已有近百年历史,这里三面是山,一面是海,地势开阔,日照时间长,虽干燥炎热,但常有海风轻吹,通风透气,加上瓜农种植、管理经验丰富,故成名产。过去,东湖村家家户户种西瓜,摘瓜时由汕头瓜行派人验瓜,盖上东湖西瓜印记,然后装运出口到东南亚各地销售。瓜农摘瓜时很讲究,必须剪留带有瓜须和数片瓜叶,顾客看到瓜叶壮瓜须干就知道是好瓜。

十. 广东省 汕头 濠江区 汕头鱼丸

汕头鱼丸的制作非常讲究:必须选用在汕头渔港捕捞的“拿哥鱼”、“石斑鱼”或“马胶鱼”个重在半斤左右,鱼鲜在去皮、剔骨、剁酱之后置特制木桶中,加调料,纯用刚猛掌力快速拍打,直至胶质吐出,再用手挤成略小乒乓的球体,文火蒸煮,即告完成。鱼丸浑圆光洁,富有弹性,嫩、脆、香、鲜,口感极佳。 鱼肉营养丰富,具有滋补健胃、利水消肿、通乳、清热解毒、止嗽下气的功效;鱼肉含有丰富的镁元素,对心血管系统有很好的保护作用,有利于预防高血压、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鱼肉中含维生素A、铁、钙、磷等,常吃鱼还有养肝补血、泽肤养发健美的功效。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