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长兴家乡特产作文 湖州家乡的特产作文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长兴家乡特产作文 湖州家乡的特产作文更新时间:2022-11-27 20:00:08

一. 广东省 韶关 曲江区 家乡炒辣菜

 春节前后,农家菜园中生长最为茂盛的是芥菜,大多数农家食不完则腌制辣菜储食,其味爽脆触鼻,似日本芥辣,乃农家特色美食。
 

二. 浙江省 湖州 长兴 长兴银杏

银杏,俗称“白果树”或“公孙树”,是世界现有最古老的树种之一,它在古生代分布遍及全球,第四纪冰期后,只有我国保存了银杏。汉末三国时期,江南一带已有人工种植。银杏生长很慢,但寿命极长,一般可达千年。(据传说在祖父时代种下,要到孙子手里收果,故又名“公孙树”)我国山东省莒县浮来山现在还存有三千年以上古银杏树。这种珍贵的树,在长兴县现有七千六百余株。主要分布在白阜、合溪、槐坎、煤山、白岘、太傅等乡。其中方岩约占全县总株数的65%,年产白果两千担左右。长兴中学内有四株六百八十余年的古银杏树,平均高度11米,胸径90厘米,冠幅24平方米;又建丰屋基场有一株约同年代的雄银杏树,胸径140厘米,树高36米,冠幅400平方米;在茅山有在三百七十余年前生的银杏树群,平均胸径102厘米,树高均在二十五至三十米之间,冠幅达400——600平方米,生长尚甚旺盛,单株年产白果在350——400斤之间;更有奇者,许家屯有一株银杏树,是南宋时期古树,树龄远远超过七百年,树高十九米,胸径108厘米,冠幅180平方米,树势虽已衰老,尚能年产白果70斤,其树干空洞中落籽生出的小银杏树,胸径也已有21厘米。这棵老银杏树的果实经在泰兴县召开的“中国银杏志编委会”鉴定:“是长子佛指白果,可与‘洞庭皇’相媲 美”。

银杏是果树、用材、观赏三者兼用树,极有发展前途和科研价值,概略说明如下:

银杏种籽白果是传统的出口物资,经在几千年的中医实践证明,白果有收敛、镇咳、祛痰之功,对老年气管炎有一定疗效。特别是近二十年来,从头发现它有延缓衰老、滑润皮肤的功能,受到国际医药界的重视,日本则用以为高级营养食品或作高级冷霜的填充剂。由于它有特殊的营养与药用价值,因而价格猛增,成为紧俏品。

银杏树木材坚实,纹理细致,富弹性,不翘不裂,不易变形,既可作为建筑材料,又可作翻砂模型、印染滚筒、绘图板和雕刻、家具、细木等用材,久为人们所喜爱。

银杏树挺直高大,冠幅圆满,树势雄伟,姿态美丽;叶片一呈整齐的扇面形,春夏嫩绿,入秋金黄,迎风飘动,犹如千扇起舞,蔚为奇观。古代寺院庙观都有种植,在村镇庭园,也多用以点缀。它象征了古老文明之邦百折不挠、刚强计策的高风亮节,给人以正真不阿、壮志凌去的正义感。在近代化城市中,它又具有抗烟害与碳氢气害,是优良的绿化树种。

银杏寿命长久,在千万年地壳变迁中,其它生物均遭毁灭,唯它能历劫不朽,是活的历史纪实,科学研究者都以银杏为神奇树而加以研究,故有“活化石”之称。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见证。是东方的圣者,它是中国人文的有生命的纪念碑。考古学 先辈郭沫若同志热情地赞颂了银杏的外形美和心灵美,认为它代表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精神,是真、善、美的化身,称它为“国树”,银杏确是当之无愧。

银杏树雌雄异株,是落叶乔木,四月中旬开花,九月下旬种子成熟。长兴县栽培的主要品种,大约有大佛手、中佛手、小佛手、大梅核、眼珠子等六种。其中大佛手(俗称大长头)质量最好,小佛手(俗称小长头)次之,大佛手是唯一的经过嫁接的优良品种。其它各种商品价值较低,但大梅核(俗称圆头)能抗旱耐涝。眼珠子是本地野生稀有品种,树形高大,树势健壮,在播种育苗期间,长势即甚良好,宜选作砧木或育苗造林,也有培育有材价值。


长兴银杏原产湖州市长兴县八都山一带,县内至今尚有680多年的古银杏树,栽培历史十分悠久。属银杏科落叶乔木,寿命极长。树型挺直高大,一般高20米以上。叶片扇形。银或杏树雌雄异株,4月中旬开花,9月下旬种子成熟。种子椭圆形,种壳白色。

长兴银杏有大佛手(大号头)、中佛手、小佛手、大梅核(圆头)、小梅核、眼珠子等10个品种。以大佛手为主,质量最好。其次,大梅核抗寒耐涝。眼珠子是本地野生稀存品种,树势健壮,宜作嫁接砧木或育苗造林。银杏是珍贵树种,材质优良,经济价值很高,也是改善生态环境、净化空气的极好树种,其种子称白果,有收敛、镇咳、祛痰等多种作用。还可作为高级营养食品和高级冷霜填充剂。

长兴县的银杏历史悠久,资源丰富,质地优良,农民有丰富的生产经验,发掘潜力很大。

历史渊源

古银杏长廊位于长兴县西部小浦镇八都岕十里古银杏长廊内,为我县三大古生态奇观之一,被誉为"世界银杏的故乡",3万余株原生银杏树遍布十余公里,构成了罕见的生态奇观。其间地势平缓,依山傍水,古银杏、竹林、青梅树、有机茶树等珍稀物种配置丰富。

八都岕,因汉光武帝刘秀为太子时,八躲追兵而得名。介岕内青山排挞,大涧中流,12.5公里长的银杏林成为一道以"原、野、奇"为特色的风景线。人们称誉"走遍天下景,难见银杏林"。因为外地把银杏作为"圣树"、"风水树",几株立于庙堂或村头。

银杏六奇

一奇:银杏是"活化石"。中科院化石专家在考察"长兴灰岩"时,将2亿多年前的"银杏化石"拿来同现在的长兴银杏比较,竟毫无变异,证明银杏"活化石"的美誉名不虚传。银杏树因其种形似杏而核色白如银而得名,属雌雄异株的裸子植物,远在2亿7千多万年地球上就有银杏,因此就有"世界上最古老的树"。有诗赞道:"大树龙盘会诸候,烟云如盖笼浮丘,形分瓣瓣莲花座,质比层层螺髻头"。

二奇:长兴是世界银杏故乡。中外地质古生物专家考察,地球在25亿年间共6次生物大绝灭。其中3百万年的新生代第四系(纪)冰川时期银杏濒于绝灭。全世界只在天目山余脉长兴等地保存下来,后传遍全国。宋朝传入日本,再由日本传欧洲。由欧洲传美洲。1996年1月13日,《中国时报》(英文版)以《不怕冰川的银杏》为正题、《从长兴传遍世界》为副题进行报道,后被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报刊转载。据国际地质古生物协会认同此点。所以,我们长兴县银杏为"县树",称赞它"寿、富、奇、神"的特点。

三奇:是长兴银杏同三个皇帝有关。相传汉光武帝刘秀做太子逃难时,曾在八都岕内烤食银杏充饥,后有人诗赞曰:"深灰浅火略相遇,小苦微甘韵最高,未必鸡头如鸭脚,不妨银杏伴金桃";长兴人陈霸先当了皇帝后,在帝乡下箬寺手种一株银杏,并到八都岕(丝沉潭来钓龙鱼;据已故的《中国银杏志》编委、长兴的林业老前辈吴大应考证,银杏,长兴人原叫白果,宋时长兴银杏进贡,皇帝见形似小杏,而核色,钦赐银杏之名。北宋皇帝的龙椅,由天下12块银杏木板材做成。长兴银杏木质细密,做为坐的椅面。

四奇:是八都岕"三极"都是国内极品。岕内植物群落"三层楼",远远望去高的银杏大树,银杏树下梅树成林,梅树下是绿簇簇的茶丝。这是典型的八都岕三极:白的银杏,质冠全国。黑的乌梅,药中圣品;绿的紫笋茶,北京农博会金奖获得者。唐代《茶经》作者陆羽,到八都岕考察过茶叶,明代《本草纲目》作者李时珍到八都岕"考察过乌梅,吴承恩游八都岕青风洞后作为写作《西游记》黑风洞的素材。近代吴昌硕大师为银杏长廊的观音庵题"成世一寺"匾。

五奇:是长兴银杏独特的药物和保健作用。日本客商多次对我国12个银杏主产区的银杏进行化验,发现长兴银杏中的五碳多糖精氨酸、麦脂固醇、蛋白质等5种营养成份明显高出,所以长兴银杏对外贸易是"头牌",复旦大学分析测试中心ESR检测,长兴百年以上银杏树的银杏,还测出0.06ug/g锗,18ug/g硒,为其他产区银杏所没有,因此有独特的提高免疫功能,抑制癌细胞生长,抗衰老的功能。银杏成林后能释放一种氢,通过呼吸道和皮肤进入人体,从而起到抗癌作用。八都岕从没有肝癌病人,70多岁老人脸上少老人斑。长兴人深知银杏对心脑血管、咳喘、美容的功效,人人爱吃银杏。有这样一个历史事实:长兴陈朝出了景皇后、钱贵妃,张贵妃,唐朝出了徐惠妃、沈妃,她们生长在长兴,从小就吃银杏,所以美丽动人选妃进宫。

六奇:银杏是摇钱树。八都岕所在小浦镇建成了"万亩银杏镇",其中挂果树5千亩,半产林达3500亩,常年产银杏360吨,八都岕内10个行政村人均收入近千元。"银杏长廊"内,100年以上古银杏2348株,300年以上有376株,500年以上11株。其中一株"怀中抱子"的银杏奇树,有1200多年树龄每年还产100多斤银杏。此外,长兴的"银杏盆景"独具风骚,曾在全国获奖。

三. 广东省 中山 家乡芦兜粽

中山的粽另有自己的特色,因为中山人比较喜欢改良、研究,特别擅长制作适合自己口味的食物。古时,村民觉得郊野多芦兜,认为这种百合科野生植物别无用途,不妨用以试作裹粽。果然,芦兜叶味融入于粽,别有风味。故此,日久成为家乡特色的芦兜粽。

四. 浙江省 湖州 长兴 长兴三宝

白果,青梅,栝楼,是传统农副产品的“长兴三宝”
长兴银杏俗称白果,主要有两个品种,一个叫梅核,一个叫佛手。梅核俗称园银杏,形状象梅子核,颗粒较小,果仁软滑甘甜,清香味美;佛手俗称长银杏,两头尖,颗粒较大。长兴银杏质冠全国,营养丰富,有“延缓衰老,润滑皮肤”的作用。炒银杏,是长兴风味食品,各种银杏菜肴也美味可口。现在年产400多吨,出口量占全省的70%左右
青梅属绿色水果,含有枸橼酸、单宁酸、酒石酸等多种酸。生食能生津止渴,开胃解郁,也适宜加工成多种果脯和蜜饯。盐梅能解热,祛风寒。乌梅有敛肺涩肠,止久咳,消肿等多种功能。果汁可治肠炎、痢疾等。梅精可作食品添加剂。梅醋是工业用的媒染剂。旧志记载长兴梅园有:“出吉祥门有梅花墅,小浦空王教寺有梅花弄”。至抗战时期尚有:“二十里地香不断”。用青梅烘焙的乌梅干,历史上产地主要在合溪八都岕一带,故称“合梅”,在东南亚各国享有盛誉。青梅适应性强,产量高,效益好,目前已成为我县农业的主导产业,全县青梅总面积已达3.5万亩,成为浙江青梅第一县
乌梅是长兴名品,以合溪所产最佳,世称“合梅”驰名国内外。据《中国农业志》记载,曾在1932年全国展览会上得乙等奖。 吊瓜是俗名,其学名为栝楼,为长兴独有既可食用,又可入药,其籽炒制后味香适口,是“天然、野生、绿色”的保健食品。属葫芦科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其根、籽、皮皆是重要的中药材。吊瓜籽粒大肉多,含丰富的脂肪、蛋白质,可炒熟食用,是食用瓜籽中的上品。吊瓜适应性强(我国大部分地方均可栽培)能充分利用土地和空间,且一次种下多年收益,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长兴)

五. 北京市 怀柔 家乡肠

怀柔大水峪村家乡肠,其产品是几代人的祖传配方,已有百余年历史,选料精致,制作规范,主要特点是其味芳香、清爽可口、回味无穷,是餐桌上一道理想的菜肴。配方主要成份有精瘦肉、香油、冰糖、淀粉;中药有滋阴、补肾、明目的枸杞子;有芳香、开胃、醒脾,增进食欲的沙仁;有补气、提神,增强体质的西洋参等二十余种名贵中草药配制而成。

本产品经中国肉研中心检测,检查化验一次性通过。已注册了商标,三证齐全。本产品早以畅销怀柔各大宾馆、饭店。现以小批量进入北京市几家超市,进行试销,反映极好,供不应求。

六. 浙江省 湖州 长兴 太湖白虾

白虾是太湖名产,白虾壳薄,活时透明,死后变成白色,因此而得名。白虾俗称"水晶虾",其壳极薄,通体透明,晶莹如玉,肉嫩味鲜,营养丰富,可烹制百十道菜肴,著名的"醉虾",上桌后还在活蹦乱跳,吃在嘴里,细嫩异常,鲜美无比。

《太湖备考》载:"太湖白虾甲天下,熟时色仍洁白。大抵江湖出者大而白……"其头有须,胸有爪,两眼突出,尾成叉形,大多生长在水草繁茂、风平浪静的开阔浅滩处,以植物碎片、有机残渣和弱小无脊椎浮游生物为主要食料,生长期一般为一年左右,其生命娇弱,离水即死。太湖白虾的捕捞季节与梅鲚、银鱼相差不远,捕捞旺季通常在农历六至七月间。

太湖白虾的制作方法很多,除用白虾做"醉虾"外,可制作红烧白虾,令人百吃不厌,也可用白虾剥虾仁,其肉嫩,出肉率颇高,还可加工成虾干,食用极为方便。此外,"水晶虾球"、"芙蓉虾片"、"核桃虾饼"等名菜,样样都是色、香、味、形俱佳的美味,诱人食欲,令食客赞不绝口。虾还可入药。内服有托里解毒之功能,酒后喝一碗虾米汤,顿觉肠胃舒适,美味不尽。通常农历六、七月间是吃白虾的时令,这时上市的白虾,当地人称为"三虾",即虾子饱满、虾脑充实、虾肉鲜美,店家便有"三虾面"应市。

七. 广东省 汕尾 海丰县 家乡大三鲜

家乡大三鲜

吃海陆丰菜必吃大三仙,其实就是三种东西,上好猪脚、墨脯(大鱿鱼)和允。慢火细煲3个小时,猪脚胶质丰满弹牙,鸡肉嫩滑中又带少许墨脯的鲜味,三味混合,含“福禄寿”之意,好意头!

八. 广东省 广州 番禺 家乡莲藕饼

将莲藕刨丝,配上冬菇粒、虾米等配料。拌匀后,将其制作成圆形饼状并放入油锅里炸至金黄色,就成为甘香可口的家乡小吃。( 番禺)

九. 浙江省 湖州 长兴 顾渚紫笋

顾渚紫笋也称湖州紫笋、长兴紫笋,产于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水口乡的顾渚山一带,属绿茶类,是浙江传统名茶。由于其制茶工艺精湛,茶芽细嫩,色泽带紫,其形如笋,故此得名为紫笋茶。

顾渚山坐落于长兴西北,东滨太湖,三面山峦连绵,云雾弥漫,气候温和,土质肥沃,雨量充沛,山下清泉长流,这种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为生产紫笋茶创造了最理想条件。

顾渚紫笋茶于每年的清明至谷雨期采摘,摘取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的茶芽。鲜叶采回后,需经5—6小时摊放,待含水量降至72%左右、发出清香时炒制。其制作经摊青、杀青、理条、摊凉、初烘、复烘等过程。制成的极品茶芽叶相抱似笋;上等茶芽嫩叶稍展,形似兰花。

该茶系半炒烘类型,既用锅炒,又用烘焙,因而外形紧结,又较完整。香气馥郁,汤色清澈,茶味鲜醇而回味甘甜。上好的紫笋茶冲泡时,选用当地优质的紫砂壶,茶汤色泽碧绿,味道甘鲜清爽,味道隐约含有兰花之香。

顾渚紫笋早在唐代便被茶圣陆羽论为“茶中第一”。公元770年,顾渚紫笋被正式列为贡茶,成为唐皇清明宴时的必用品,迄今已有1200多年,是历史上记载最早的贡茶。明末清初至20世纪40年代,顾紫笋茶逐渐消失。20世纪70年代末为恢复紫笋名茶,浙江长兴县有关单位紧密合作,重新试产、培育紫笋茶,此茶才得以重新扬名光大。自1979年试制以来,历届都被评为部级或省级优质名茶。1979年,在浙江省名茶评议会上,顾渚紫笋茶被列为一类名茶;1986年,在全国花茶、乌龙茶优质产品评选会上,顾渚紫笋茶被评为中国名茶。

十. 浙江省 湖州 长兴 太湖银鱼

太湖银鱼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银鱼是太湖著名。因此,银鱼亦称脍残鱼或王余鱼。清康熙年间,与梅鲚鱼白虾并称为太湖三宝。银鱼形似玉簪,细嫩透明,柔若无骨,色泽似银,春秋时期太湖已盛产银鱼。品种有大银鱼、雷氏银鱼、太湖短吻银鱼和寡齿短吻银鱼等。银鱼肉质肥嫩鲜美,营养丰富。银鱼炒蛋、银鱼丸子、芙蓉银鱼和银鱼馄饨等是太湖名菜名点。

亦称冰鱼(icefish)或玻璃鱼(glassfish)。

银鱼科(Salangidae)银鱼属(Salanx)多种半透明鱼类的统称。见於东亚咸水和淡水中,在中国被誉为美味。体细长,似鲑,无鳞或具细鳞,很少长於15公分(6吋)。口大,牙大而尖利。掠食鱼。

银鱼是淡水鱼,长约七至十厘米,体长略圆,细嫩透明,色泽如银,因而得名。产于长江口的体形略长,俗称“面丈鱼”、“面条鱼”。太湖银鱼,历史悠久,据《太湖备考》记载,吴越春秋时期,太湖就盛产银鱼。太湖银鱼有四个品种:太湖短吻银鱼、寡齿短吻银鱼、大银鱼和雷氏银鱼。产量以大银鱼和太湖短吻银鱼为高。

异名

王余(《尔雅》郭璞注),蛤残鱼(《尔雅翼》),银条鱼(《日用本草》),面条鱼(《黄渤海鱼类调查报告》),大银鱼(《鱼类分类学》)。

来源

为鲑形目胡瓜鱼亚目银鱼科动物银鱼的全体。

动物形态

银鱼,体细长,近圆简形,后段略侧扁,体长约12厘米。头部极扁平。眼大;口亦大,吻长而尖,呈三角形。上下颌等长;前上颌骨、上颌骨、下颁骨和口盖上都生有一排细齿,下颌骨前部具犬齿1对。下颌前端没有联合前骨,但具一肉质突起。背鳍Ⅱ11~13,略在体后3/4处。胸鳍8~9,肌肉基不显着。臀鳍Ⅲ23~28,与背鳍相对;雄鱼臀鳍基部两侧各有一行大鳞,一般为18~21个。背鳍和尾鳍中央有一透明小脂鳍。体柔软无鳞,全身透明,死后体呈乳白色。体侧各有一排黑点,腹面自胸部起经腹部至臀鳍前有2行平行的小黑点,沿臀鳍基左右分开,后端合而为一,直达尾基。此外,在尾鳍、胸鳍第一鳍条上也散布小黑点。

生存环境与分布

可以生活于近海的淡水鱼,具有海洋至江河洄游的习性。分布山东至浙江沿海地区,尤以鄱阳湖,长江口崇明等地为多。我国的太湖盛产银鱼。少数种类分布到朝鲜、日本及俄罗斯远东库页岛地区。

化学成分

可食部100克含:水分89克,蛋白质8.2克,脂肪0.3克,碳水化物1.4克,灰分1.0克;钙258毫克,磷102毫克,铁0.5毫克,硫胺素0.01毫克,核黄素0.05毫克,尼克酸0.2毫克。

性味

《日用本草》:"味甘,平,无毒。"

归经

功用主治

补虚,健胃,益肺,利水。

①《日用本草》:"宽中健胃,合生姜作羹佳。"

②姚可成《食物本草》:"利水,润肺,止咳。"

③《医林纂要》:"补肺清金,滋阴,补虚劳。"

④《随息居饮食谱》:"养胃阴,和经脉。"

相关传说

从前,水晶宫龙王身边有一对童男童女,男的叫银果,女的叫银花。一日,龙王派他们俩到人间查看生物生长情况。在人间,他们看到人们过着美满幸福的生活,十分羡慕。以后,它俩的感情日益深厚,于是结为夫妻,过着男耕女织,相敬相爱的自由生活,再也不愿回水晶宫了。后来,龙王知道了着这件事,认为银果、银花违犯令条,罪不能容,便派水兵水将,将他们捉拿回宫问罪,并传旨将银果、银花打出水晶宫,永为全身透明的小鱼。从此,银果,银花只能在浅水处游动。他们感情深厚,银花在人间有身孕了,肚子日渐大起来,游动也很缓慢。银果随着银花总不远游,并为银花寻找食物。不料这又被龙王知道了,龙王顿时大怒,即刻传旨,不许出生。银果、银花一听,悲痛万分,相互流泪不止。银果说:“这不是让我们断子绝孙吗?”银花接着说:“我们已是夫妻,怎能没有儿女,我决意破肚而死。这样能保全后代繁衍下去。”说罢,银花便游向碎石,破腹产卵而死。银果一见银花死去,他安置好卵子,也很快死去了。这是一段神话故事,不足为信。但银鱼的生命只有一年,确为事实。渔民们捕获的银鱼,不论大小,都是当年的鱼。

银鱼营养分析

银鱼属一种高蛋白低脂肪食品,对高脂血症患者食之亦宜。中医上认为其味甘性平,善补脾胃,且可宜肺、利水,可治脾胃虚弱、肺虚咳嗽、虚劳诸疾。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