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厦门可以带回家的特产有哪些 厦门值得带回家的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厦门可以带回家的特产有哪些 厦门值得带回家的特产更新时间:2022-11-27 02:23:09

一. 福建省 厦门 同安 青津果

青果即橄榄,有润喉、保嗓、解毒之效,幼儿吃了可防白喉。30年代,厦门药店怀德居以青果配上名贵中药制成橄榄碱作为成药出售,因药味浓厚,常人厌食,非病不买。几年后,颜家春蜜饯铺把这种橄榄碱改制成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甘草蜜饯, 取名青津果,厦门人叫“青果鼓”。目前行市的青津果,以橄揽为原料,配以中药甘草、糖水制成,甜酸适度,咸淡可口,芳香 四溢。食后,津香弥喉,消积解涨,醒酒去腻,止晕止吐,爽身心,养脾胃,增食欲,真可谓“青果沾唇口腔新,余甘饶喉脾胃津”。

二. 福建省 厦门 翔安区 厦门姜母鸭

据《中国药谱》及《汉方药典》两书所载,“姜母鸭”原系一道宫廷御膳,相传为商代名医吴仲所创,后来流传至民间,遂成为一款名菜。

厦门姜母鸭以红面番鸭为原料,用芝麻油将鸭肉炒香后,再加入老姜(姜母)及米酒等炖煮而成。成菜味道鲜香,甘辛兼备,且具有疏肝润肺、养胃健脾、舒筋活血、祛寒化痰等功效。

厦门姜母鸭一般以套餐的形式出现,其吃法类似于北京的涮羊肉火锅。“姜母鸭”上桌后,可随鸭心、鸭肝、鸭胗、鸭肠、鸭血、水发粉丝、洋白菜、水发腐竹等配菜烫食,最后还可以上一些杂面煮食。

三. 福建省 厦门 思明区 黄金香肉松

鼓浪屿的“黄金香”肉松、肉脯、肉丁、肉干,绝对算得上是厦门的知名。老人和幼儿因牙齿不齐,用肉松肉脯下稀饭是再好不过了。厂家如何制作,顾客不得而知,但肉松的特点是明摆着的:金黄色,香喷喷,条条肉丝,团团簇簇,送到嘴里,无需多咀嚼,立马柔软散化,满口香甜。而肉脯更是一遇到口水,还来不及嚼一下,早已化成糊状。因此,人们往往用它们来给幼儿下稀饭。而肉丁肉干则不一样,它耐咬耐嚼耐品味,是下酒的上等酒配,也是亲朋好友聚会时最好的茶料。

四. 福建省 厦门 集美区 鼓浪屿糍粑

鼓浪屿糍粑的原料是糯米,雪白的上等糯米浸透后,置于灶上蒸熟,趁热用特制的工具将糯米舂成韧性十足的糍粑。将糍粑包上芝麻、花生、糖等馅心,细腻、小巧、美味。

五. 福建省 厦门 思明区 黄胜记肉干

“黄胜记”系厦门最具知名度之中华老字号,至今已有166年的历史。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年方十六的“黄金香”创始人黄知江,从祖籍漳州许县东山出发,提着竹篮,内装自家创制的肉松肉干,乘坐斗篷小船,来到漳州龙海石码镇沿途叫卖,闻说厦门港口繁荣,即转船到厦门进行试探性售卖。当踏入厦门,见到都市繁荣,生意兴隆,即萌生留居厦门之念,决意在厦门开工设店。开始生产肉松肉干,因选料精良,配料独特,加之精工细作,所产肉松色泽金黄,灿若黄金,其味香鲜,无与伦比,甫一上市,即广获好评,销路日广。恰店主姓黄,故取名“黄金香”作为字号,由此“黄金香”品牌日渐发展,声名远播。由于经营得利,“黄金香”老字号生意日渐兴隆,家族成员份份投入该店经营,广开门店,并创立了“黄金香送记”、“黄金香佑记”、“黄金香胜记”等分号。抗战前后,黄金香在台湾、香港、新加坡、马尼拉、槟榔屿等地,名扬闽粤台,声播东南亚。

该店祖上“黄金香胜记”一脉,作为黄金香家族成员,历经动荡的历史社会变革,一直经营家族产业。1903年,“黄金香胜记”创号人黄景,为了发展家族产业,从事“黄金香”产品的销售,由于销售日佳,经营得利,于1915年创“黄金香胜记”分号,在厦门宫仔内(现厦门大同路)购置房产,办成前店后厂的 “厦门黄金香胜记肉松店”。1903至1938年期间,“黄金香胜记”肉松除了厦门销售外,还通过华侨客商大量销往东南亚。上世纪40年代,厦门沦陷,迫于抗战形势“黄金香胜记”于1938年搬迁至鼓浪屿龙头路继续制作和经营肉松产品。解放后,1956年国家对私改造,进行公私合营,“黄金香胜记”并入厦门市食品公司(现厦门黄金香食品有限公司)延续经营。1978年,随着文革的结束,改革开放发展。为了扩大生产,发展家族事业,黄景的孙子黄满鸿(现黄胜记法人)在鼓浪屿注册黄金香黄胜记肉松店(鼓浪屿龙头路95号)。1978年至今,黄金香胜记肉松店发展日趋成熟,产品工艺精湛、配料考究,质量上乘、风味独特,产品销量稳步上升,百年老店回复当年风光,一展辉煌形势,已成为人尽皆知的百年老字号,成为厦门的特色旅游产品,是居家必备访亲送友的优质礼品。

六. 福建省 厦门 同安 碗仔果

碗仔果

厦门同安传统小吃。

作法:主要原料是硬米,把经水泡过的大米放在石磨磨成浆,配上肉泥、油葱等佐料,经过蒸炊便可。

七. 福建省 厦门 翔安区 马巷贡糖

马巷古有“贡糖、香饼、烧炸枣”三宝。贡糖现称花生酥,俗称“豆仁夫”。贡糖顾名思义,制作时把花生仁炒熟,去膜、去臭粒,用一根圆木棍,长约一尺左右,末尾留一把柄,工人用圆木棍放于一厚木板上使劲把花生仁捣碎成末,再和上馅糖,使其粘连压成薄片,薄片卷成约二公分宽的长条,用刀切成约三公分长的小块,然后五块包一束,贡糖上下面还夹上竹叶以吸湿气,再包上纸以防潮。每五小束又包成一包出售。贡糖吃起来又香又甜又酥,是饮茶的好“茶配”,特别是老年人最喜欢。古时马巷一带盛产花生,故贡糖作坊多,其中马巷福三春糕饼店制作的贡糖名闻遐迩,大量销往厦门、泉州、漳州甚至台海各地,生意做得很旺火。各地信徒每逢初二、十六都用“豆仁夫”去敬观音佛祖,龙海一带还用作订亲礼物,成为一种吉祥物品。

“豆仁夫”的由来在马巷还有一段美好的传说。据说古时马巷有一位姓蔡的儿媳妇,既贤惠又孝顺翁姑,人们称她大孝妇。其翁姑年迈掉牙咬不动喜爱的花生。其儿媳急在心里,于是就去向人家借来小石臼把花生仁捣碎,再拌上红糖让翁姑“配”早茶、稀饭。翁姑心喜,逢人就夸,因此有好多人也跟着这样做。后来糕饼坊老板发现这是一大商机,就精心研制推广了,遂成马巷名点。据说明代同安地方官曾以“豆仁夫”为贡品进献朝廷,备受皇上称道,故名“贡糖”。现在的“金门贡糖”誉满两岸,可说是马巷贡糖的传承和发展。

信息来源:翔安区人民政府 作者:洪得强

八. 福建省 厦门 湖里区 天竺辣木

天竺辣木是一种高营养、多功效的植物,富含人体所需的30多种营养物质:蛋白质、氨基酸、钙、钾、铁、维生素A、维生素C等。古印度传统医学认为,辣木具有神奇药效,可预防300多种疾病,目前被科学专家誉为"奇迹之树"。

九. 福建省 厦门 集美区 厦门鱼松

厦门鱼松(福建厦门鼓浪屿专卖)

始创于1842年的鼓浪屿黄金香肉松店至今已经有160多年历史了,黄胜记是注册商标。黄金香黄胜记肉松肉脯的制作工艺世代传承,享誉中华,名扬海外。肉松店座落于鼓浪屿龙头路95号,就在轮渡去菽庄花园、日光岩的路上。尽管是个小而简的一个小店面,但门口却经常拥挤着前来购买肉制品的市民和游客。

十. 福建省 厦门 集美区 赖厝埕扁食

扁食就是北方人说的馄饨。厦门的扁食在馅料上和北方不同,用的是新鲜瘦肉和扁鱼干合在一起打成肉泥,再用薄如蝉翼的面皮包裹成粒,汤是用猪大骨熬出来的,吃的时候再点缀些青翠的香葱或芹菜末,撒些胡椒粉,味道清甜鲜美,让你忍不住想吃第二碗。

“赖厝埕扁食店”是厦门人心目中最古早的小吃店之一,店门口的巨幅照片上,扁食嫂邱素华婆婆依旧笑眯眯地站在那里,仿佛在招呼你进来坐坐,吃一碗她亲手做的扁食。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