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西藏林芝特产红茶 西藏林芝易贡红茶多少钱一斤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西藏林芝特产红茶 西藏林芝易贡红茶多少钱一斤更新时间:2022-11-27 10:20:55

一. 广东省 清远 英德 英德红茶

英德红茶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英德红茶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英德红茶“英红”是与“祁红”、“滇红”并列的约中国五大红茶之一,它因外形成条、色泽乌润、内质鲜甘、汤色红艳、香气浓郁、入口醇厚而深受品茶人士赞赏,获奖无数,据传英王伊丽莎白二世就十分爱喝英德红茶。“英红”出名归根到底是因英德茶叶的质地好,所以,英德绿茶、乌龙茶等其他茶种名气虽不如“英红”大,但其实都是一样的好茶。

地域范围

英德红茶,产于广东省英德市。茶区峰峦起伏,江水萦绕,喀斯特地形地貌,构成了洞邃水丰的自然环境。大小茶场即建于地势开阔的丘陵缓坡上。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20.7℃;年均降水量1883.9毫米,年相对湿度79%;无霜期长,霜日不足十天;土层深厚肥沃,土壤酸度适宜,PH值4.5~5之间。所栽培的茶树以云南大叶与凤凰水仙两优良群体为基础,选取其一芽二、三叶为原料。经适宜萎凋、揉切、发酵、烘干、复制、精选等多道工序精制而成。

特定品质

英德红茶外形颗粒紧结重实,色泽油润,细嫩匀整,金毫显露,香气鲜纯浓郁,花香明显,滋味浓厚甜润,汤色红艳明亮,金圈明显,叶底柔软红亮,特别是加奶后茶汤棕红瑰丽,味浓厚清爽,色香味俱全(佳),较之滇红、祁红别具风格。“英红”成茶内含物丰富英德红茶花色品种齐全,品质特点突出,规格分明。

文化典故

英德红茶是创建于1959年,英德红茶产于广东,它色泽乌润,颗粒均匀结实,香气高锐,茶汤红亮,滋味浓烈,饮后甘美怡神,清心爽口,适合清饮。加上牛奶、白糖后,色、香、味俱佳。英德红茶在港澳和东南亚地区很受欢迎。直接利用云南大叶种鲜叶研制获得成功,1964年工艺基本定型,并通过中央四部(农业部、商业部、外贸部、一机部)鉴定。九十年代初研究开发出品质超卓的“金毫茶”产品,成为红茶之最,被誉为“东方金美人”,令世人瞩目。

二. 西藏 林芝 朗县 祛瑞

祛瑞

将夏天的鲜奶酪装进皮袋内,搁置阴凉处,长久闷存发酵制成奶渣,来年春季取出后,捣碎成小圆块,待用。在锅内倒适量水、肉片、面粉、干辣椒、盐巴,加入圆块的奶渣,烹煮。另用一锅,盛放适量的水煮碎麦片,煮八熟后,既将麦片糊倒入主锅内搅匀,用文火闷煮熟即成。祛瑞是藏族群众、尤其是农区的群众在春季食用糌粑的最好伴菜。祛瑞味甘甜,食之即可暖身。

三. 西藏 林芝 察隅县 察隅龙爪稷

察隅龙爪稷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察隅龙爪稷

又名鸡爪粟、鸭距粟、非洲黍、䅟子。一种热带耐旱谷类作物。

察隅龙爪稷产地范围为西藏自治区察隅县上察隅镇、下察隅镇现辖行政区域。

四. 亚洲 印度 大吉岭红茶

大吉岭红茶,产于印度西孟加拉省北部喜马拉雅山麓的大吉岭高原一带。当地年均温15℃左右,白天日照充足,但日夜温差大,谷地里常年弥漫云雾,是孕育此茶独特芳香的一大因素。以5-6月的二号茶品质最优,被誉为“红茶中的香槟”。大吉岭红茶拥有高昂的身价。三、四月的一号茶多为青绿色,二号茶为金黄。其汤色橙黄,气味芬芳高雅,上品尤其带有葡萄香,口感细致柔和。大吉岭红茶最适合清饮,但因为茶叶较大,需稍久焖(约5分钟)使茶叶尽舒,才能得其味。下午茶及进食口味生的盛餐后,最宜饮此茶。

大吉岭红茶是小叶种茶树,生长在喜马拉雅山南端,印度西部地区大吉岭镇,与中国西藏开放口岸乃堆拉 大吉岭红茶

山口很近。这一地区是高原地带,海拔700米—2000多米,地势坡陡,气候凉爽,环境无污染,独特的生态环境孕育出大吉岭红茶与众不同的品质,茶叶都是人工采摘,送到工厂集中加工,这里的工厂许多是英殖民地时期留下来的,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大吉岭红茶,世界三大高香红茶之一。产自印度北部喜马拉雅山麓,海拔1800米以上的山区,这里被200平方公里的茶树林覆盖,在晴朗的天气里可以遥望珠穆朗玛峰。凉爽的气候,薄雾笼罩的茶园,独特的地形,土壤和空气,使大吉岭茶具有清雅的麝香葡萄酒的风味和奇异的花果香。优质的大吉岭茶叶被称为茶中“香槟”。
大吉岭红茶外形条索紧细,白毫显露,香高味浓,鲜爽。发酵程度达80%左右,初摘茶叶颜色显绿色,次摘茶叶显棕褐色。香气属高香类,被称为麝香葡萄香味茶,香气比较持久,滋味甘甜柔和。汤色清澈明亮,汤色橙黄红艳,令人赏心悦目,被世人誉为“茶中的香槟”。
大吉岭红茶的产量较低,在印度茶叶总量中只占(96.2万吨)2%左右,依海拔高分布83个茶园。茶叶分四季采摘,3月—4月为初摘茶,5月—6月为次摘茶,7月—8月是雨季茶,9月—10月为秋季茶。初摘茶如同中国的明前茶,被视为珍品;次摘茶香气好滋味更显著,这两种茶都很受消费者青睐,在日本的茶叶展会上,展示着来自大吉岭83个茶园的样品,消费者会点着茶园的名字选购自己喜欢的茶叶。
在印度,茶叶生产和销售受到政府高度重视和控制,政府把印度三大类茶——大吉岭、阿萨姆、尼尔吉里红茶作为国家的茶叶商标在国际上注册,有独特的标志,在世界范围内流通。茶叶商标得到很好的保护。凡种植经营这三种茶叶的企业要向国家申请备案,获得资格许可证,只有这样才能上市、出口。
100多年来,大吉岭红茶被称颂为世界名茶之一,是英国贵族的宠儿。这种茶的前身就是中国福建武夷山的正山小种红茶。1857年八国联军入侵中国,一个英国搞植物学的军官发现了这种茶的价值,受英国政府的旨意,他利用一个叫福钧的中国人帮助,收集茶叶苗、茶籽,并把技术工人带到印度,在大吉岭试种,几年后中国的红茶在这里安了家,从此以该地区的名字命名为大吉岭红茶。

大吉岭红茶最主要特色就是含有麝香葡萄风味,但是随着气候条件、采摘期和制作功夫不同,茶叶质量与气味也会有所差异。一般来说,以每年4~5月间采摘的春茶为上品。

五. 广西 百色 凌云县 浪伏红茶

在中国云贵高原东南麓广西凌云县沙里瑶族乡有一片山地叫做“浪伏”,是八桂壮乡最远山区之一。这里世代都住着壮家人,壮家人视五谷为神,以杂粮为生,以饮茶为尊。据浪伏祖辈传说,因大地肥沃,适宜种植五谷杂粮,所以浪伏壮家先祖就在此安营扎寨并取名浪伏,“浪”壮语为山梁、山坡土地肥沃,“伏”壮语为饱满丰收之意;浪伏的“浪”字代表四季中的春夏,是春耕春种和夏长之意;“伏”是代表四季中的秋冬,是秋收和冬藏之意。浪伏壮家祖先命名“浪伏”就是要将这种思想世代传承,告诫后人要遵循阴阳之道和自然发展规律进行耕作、生息。

浪伏人祖祖辈辈在这片山地里种茶,但规模不大。1992年起,村里大规模种植茶叶,几年时间内,茶叶生产就形成了规模。1999年,在浪伏村土生土长的广西凌云浪伏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大雄申请注册“浪伏”商标,2001年获中国工商总局批准,商标图案由黄大雄亲手所画,由专业设计公司依图设计。浪伏商标图案里有山有水有茶,意为汇集晨光雨露的高山才能种出好茶,好茶必得用吸尽大自然灵气的山泉水来冲泡,好水也将出自源生态的深山老林里。

六. 西藏 林芝 工布江达县 金耳

你听说过银耳吧,可你大概很少听说过还有金耳吧?在西藏藏东南的山林里,在腐朽的青冈树上,长着一团团一簇簇、千姿百态、繁花似锦、闪烁着道道金光、酷似花朵般的植物,她,就是西藏著名的金耳。
金耳与银耳同属一科。其实用部分的子实体金黄透明,扁薄而卷曲,层层叠叠,极似朵朵盛开的金色菊花。最大的重达1斤,它同银耳一样,营养丰富,为虚弱之高级补品,更可贵的是我区出产的金耳是天然无污染之珍品。

七. 江西省 上饶 铅山县 铅山河红茶

铅山河红茶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类别:茶叶 产品名称:铅山河红茶 登记证书编号:AGI01105 农业部部公告号时间第1925号(13.4.15) 人文历史简介 铅山制茶历史悠久,早在宋代铅山茶就成为贡品。《铅山县志》中记载:“早在宋代铅山就出产周山茶、白水团茶、小龙凤团茶。明代宣德、正德年间(1426-1521年),铅山又有小种河红、玉绿、特贡、贡毫、贡玉、花香等名茶。” 自明嘉靖起,河口即逐步成为南方内陆水运中心和茶纸加工、转运的贸易大市场(《中国通史》),河红茶也由此跻身全国乃至世界贸易大宗。《铅山县志》载:“至万历间(1573-1620年),“河红”茶名声远播,外地商人纷纷来河口、石塘、陈坊等地订购。”据明万历版《信州府志》载:“河红茶乃为国内最著名之红茶,且为华夏首次问世之华茶。”

铅山县政府驻地河口镇是江西古代四大名镇之一,为销售本地的纸、茶、铜、铁等产品的重要市镇,素有“河口茶市通天下,河红茶帮遍中国”之誉。铅山“河红茶”历史悠久,据明万历版《铅山•食货书》载:“铅山河红茶乃为国内最著名红茶,且为华夏首次问世之华茶(第一次出口外国的中国茶)”,是中国红茶鼻祖,被誉为“茶中皇后”。

最优品质的茶,源自原产地。铅山河红茶原产地主要分布在武夷山主峰黄岗山峰方圆百余里的范围内,涉及该县天柱山乡、篁碧乡、太源乡、湖坊镇、葛仙山乡、英将乡、武夷山镇等地地域保护范围面积1200公顷。这里具有一年四季气温低、降水多、湿度大、雾日长等特点,是茶叶赖以生长的优良环境。目前,在当地质监部门的服务下,全县400公顷标准化生态茶园正积极兴建,300多公顷低产、低效老茶园在有序改造,为生产高品质的红茶建成了原料基地。

让世人喝上铅山的好茶,一直是铅山人努力的方向。解放后,当地政府以重振茶叶产业为发展经济的突破口,于1956年在县城西开辟茶园建立国营河口茶场,生产河红茶3000多担,且恢复了对日本、新加坡、欧美、香港等地的茶叶出口。1958年,铅山茶叶还获得了1总理亲自颁发的国务院奖状。近年来,该县实施了传统产业复苏工程,鼓励民营企业开发铅山河红茶传统品牌产业,政府出台优惠政策,鼓励茶叶龙头企业、各类合作组织等通过租赁、股份合作等形式集中连片开发茶园,引导企业采取联合、参股、兼并和租赁等方式,发展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带动力的龙头企业;质监部门及时跟进工作,制定出台《铅山县(2011~2015)名牌发展培育规划》,在创建品牌方面给予技术和政策等帮助,力争帮助当地茶叶企业打造成国内和省内知名品牌。在政府牵头带领下,当地相继发展了贡玉河红茶系列、龙鳞凤羽河红茶系列、天字河红系列、禅茶河红系列、竹韵河红系列等五大系列产品。

好品质的茶叶,也依赖于好生产工艺。在失去申请“正山小种”红茶原产地保护后,铅山发展红茶的第一步棋就是将河红茶制作技艺向国家申报“非遗”,因为当地还保留着河红茶制作技艺。为将河红茶制作技艺发扬光大,当地聚集河红茶制作传人,对相关制作工艺进行改良,使得原有制作技艺既蕴含了丰富的科学内涵,又具独特性,努力打好了河红茶制作技艺申报非遗这一战役。与此同时,当地质监局积极把河红茶列入申办食品生产许可证重点服务项目,从厂房建设规划、QS申报材料、传统工艺质量控制、检验检测、包装标识等全方位提供技术支持,鼓励茶叶企业走标准化生产之路。

2009年,铅山河红茶制作技艺被列为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已列入省重点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铅山河红茶原产地茶叶经国家质检中心监测的13项农残指标全部为零,获农业部地理标志保护,并获江西省名茶称号。

目前,红茶产业正在铅山大地兴起,茶叶文化也自然融入当地古镇文化,茶叶已经成为当地农民增收重要来源,这与当地政府“工业提质、农业增效、城镇扮靓、旅游崛起”工作主题不吻而合。2000多公顷茶园种植正在大力实施,茶叶年总产量742吨总产值1.68亿元,将惠茶农户2万户,带给茶农人均9000元的收入。

铅山河红茶

地域范围

铅山县地处江西东北部,南以武夷山为界与福建毗邻,华东第一峰——黄岗山穿界而过,北临信江,东近浙江。铅山河红茶地域保护范围包括天柱山乡、篁碧乡、太源乡、湖坊镇、葛仙山乡、英将乡、武夷山镇等7个乡(镇),保护范围位于东经117°44′03〞—117°70′41〞,北纬27°48′19〞—28°31′77〞之间。保护面积1200公顷,年产量27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外形金毫披露,条索紧实、匀整,色泽乌润;汤色红浓、清澈、甜香高长;滋味醇厚、回甘快好。 2、内在品质指标:水分2.3%—4.5%,水浸出物35.6%—45.5%,总灰分4.5%—6.1%,茶红素2.3%-3.7%,咖啡碱3.1%-4.6%,茶多酚7.1%-8.9%,氨基酸2.2%-3.6%,总糖2.8%-4.1%。 3、质量安全要求: ①铅山河红茶产地环境质量符合《绿色食品 茶叶产地环境条件》(NY/T391-2000)的要求。 ②铅山河红茶生产必须符合《绿色食品 茶叶生产技术规程》(NY/T288-2002)的要求。

八. 广东省 江门 恩平 恩平红茶

恩平红茶--江门市名特优新农产品

九. 云南省 玉溪 澄江县 云南红茶

云南省西南部,在澜沧江和怒江两大水系之间。这一带群山联叠,峰峦环峙,气候温和,年温差小,日温差大。雨量充沛,每到雨季,睛雨无定,云雾朦胧;土质深厚湿润而肥沃,为“云南红茶”品质优异提供了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云南红茶是一种全发酵茶,采摘回的鲜茶要要过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工序制成红毛茶,再经过定级分堆加工精制成各级成品茶。云南红茶以红碎茶为主,其次是工夫红茶。在红碎茶中,又以“花碎橙毫”最著名,其色泽乌红而光润,颗粒紧结重实,冲泡后汤色红亮,气味浓烈,富有刺激性,如加牛奶饮用最为适合。云南工夫红茶外形条索肥大,色泽乌润,冲泡后滋味浓厚,香气浓郁。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