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奉新县的特产的水果有哪些 奉新县的特产的水果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奉新县的特产的水果有哪些 奉新县的特产的水果更新时间:2022-11-25 00:55:33

一. 广西 崇左 大新县 大新苦丁茶

大新苦丁茶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大新县是苦丁茶之乡,是苦丁茶的原产地,据旧版《辞海》记载:“苦丁茶者广西也,产于万承县苦丁乡。” “万承县苦丁乡”即是现在的大新县龙门乡苦丁村,千年苦丁茶树王就在大新县龙门乡苦丁村。历史上大新苦丁茶曾作为进贡皇帝的贡品,具有降血压,降血脂等功效,入口先苦后甜。目前,全县苦丁茶累计种植达3.4万多亩,年产干茶500多吨,产值4500多万元,产品畅销北京、上海、山东、海南、香港、澳门等10多个省市以及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地区。2003年,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授予大新县“中国苦丁茶之乡”称号。 

万承苦丁茶是广西的传统名茶之一,产于旧万承县苦丁乡, 即现在的大新县龙门乡苦丁村。万承苦丁茶是属中性偏阴常绿阔叶乔木树种,树干通直,树形美观,枝叶苍翠,四季常青,萌芽力强,枝稍顶芽采摘后,易萌发新芽,茶叶产量较高。该树种多分布在低山中下部和丘陵台地,喜温暖湿润气候,适生于土层深厚肥沃湿润的酸性红壤,较能耐寒冷及一般霜雪。

大新县位于广西西南部,毗邻越南,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降雨丰富,光照充足,土层深厚、肥沃。特别适宜茶树的生长。据2004年调查,大新县龙门乡苦丁村仍存活2株30多米高、200多年树龄的苦丁茶。由于独特的地理气候环境影响,大新苦丁茶形成了“盛产期长,品质优良稳定,色美味香微苦”的独特风味和品质。

20世纪80年代以前,大新县的苦丁茶树稀少,民间传说无法繁殖。根据大新县志办的资料记载:“1980年以前,全县只有5棵,年产60~70公斤,每年春季一上市就被抢购一空,远销广州、香港。”1985年,经大新县林业局和小明山林场反复实践,终于扦插育苗成功。苦丁茶在广西才被广泛种植。到2003年底,全县累计种植苦丁茶3.34万亩,年产干茶500多吨,产品畅销北京、上海、山东、海南、香港、澳门等10多个省市以及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地区。全县参与苦丁茶种植、加工、流通及服务的人员达10万人以上。2006年,大新县苦丁茶种植面积约有3.5万亩,年产干茶达到1000吨以上,年产值近3000万元。在产品开发方面,到2010年,大新县成功研制出了袋泡苦丁茶、苦丁茶冲剂、苦丁茶含片、复合型苦丁茶等多种保健食品。

公元15世纪中期(明朝中期)开始,万承苦丁茶仍年年作为贡品,送上京城向皇帝进贡,可苦丁茶树源不多,或有品种不一,茶的品质与苦丁树所产的茶叶就明显不同。优质的产品,逐年减少,为了增加贡品数量州官下令苦丁村民群众,采集万承茶种繁育,扩大种植面积以增加产量。在农业生产技术极落后的封建社会时代,虽经多次试验繁育,均失败而告终。年年只靠原有几株茶树产量,贡品就无法保障,更不能满足土官家族爷娘们的需求。为此,宫廷曾屡派钦差大臣到广西太平府(崇左县旧称)追查苦丁茶贡品,万承州主子自知此事非同小可,搞不好会招来杀身之祸,便苦苦思索如何搪塞了事。后经反复计议,把在苦丁村刚巧枯死的苦丁茶树,派人送往太平府,佯说苦丁茶树已枯死,无法完成贡品,钦差大臣以及太平府主,信以为真,以讹传讹,把茶树枯死情况报给朝廷。从此,才结束万承茶作贡品的历史,土官由此也免了问罪。

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国家质检总局局组织了对大新苦丁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的审查。审查合格,批准自2006年1月24日起对大新苦丁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二. 江西省 宜春 奉新县 宜春饮料

宜春生态农业发达,果业兴旺,山泉甘醇。故各种饮料均为上乘。江特牌矿泉水采明月山之山泉,水质上乘,含多种有益于人体的微量元素。奉新"奉猕"牌纯猕猴桃果汁饮料,是选用县内五梅岭山区优质中华猕猴桃为原料,经科学配方精制而成高档纯天然保健饮料。铜鼓竹沥宝是按从鲜绿竹杆中用科学方法取出竹液汁为主原料,配以白糖、矿泉水等秘方精制而成的纯天然清凉饮品。( 宜春)

三. 河南省 信阳市 新县 大别山干香菇

大别山干香菇

--2015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四. 江西省 宜春 奉新县 奉新竹制精品

奉新用竹子加工制作的竹地板、竹编凉席、麻将凉席、竹筷、竹筒、竹签等十几个品种,是广大消费者青睐的产品。1990年6月获“中国妇女儿童用品四十周年”博览会金奖;1996年3月获“江西省一九九五年度优秀新产品”一等奖;1998年6月获“第七届中国专利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金奖、特别金奖。产品畅销美国、英国等二十多个国家。

五. 北京市 延庆区 水果玉米

水果玉米是适合生吃的一种超甜玉米,与一般玉米相比,主要特点是青棒阶段皮薄、汁多,质脆而甜,可以像水果一样生吃,被形象地称之为“水果玉米”。水果玉米富含维生素E、A、B1、B2、C、矿物质及游离氨基酸等,易于人体消化吸收,是一种新兴休闲保健营养食品。甜度比西瓜高出30%。



延庆八达岭镇大浮坨村种植21种水果玉米,面积200亩,成为北京市规模最大的水果玉米基地。每年8月中旬进入采摘期,游客在品尝像水果一样甜的玉米的同时,还可在玉米迷宫里体验采摘乐趣。

六. 广西 崇左 大新县 桂圆蛤蚧口服液

桂圆蛤蚧口服液

大新县食品饮料厂于1987年在自治区中医药研究所协作帮助下,用蛤蚧、桂圆肉提炼精制而成的桂圆蛤蚧口服液,经南宁地区科委鉴定属全区首创产品,质量

达到部颁标准。具有促进新陈代谢,激发机体活力,提高性机能,增食欲,助睡眠等功能,老幼皆宜的天然保健珍品。产品销往南宁、北京等地。1991年获自治区科技进步金杯奖,1992年获全国妇女儿童精品博览会金杯奖。

七. 广西 崇左 大新县 大新蛤蚧酒

    近年来大新县酒厂利用本地资源蛤蚧,蒸泡制成的蛤蚧酒,具有延年益寿、壮腰补肾功能,产品经卫生防疫部门鉴定,符合国家卫生及有关质量的理化标准,年产1000吨,销往区内外,1990年荣获自治区轻工厅优质产品奖。 

八. 江西省 宜春 奉新县 奉新大米

奉新大米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奉新县素以“贡米产地”、“优质米之乡”而闻名,奉新大米种植、生产历史悠久,早在《宋史》和《天工开物》中就有记载,选作贡品进入宫廷,至今有几百年的历史。奉新大米外观呈清白色或精白色,具有光泽,呈半透明状,米粒细长大小均匀,坚实丰满,粒面光滑、完整。奉新是南方稻区第一个获得A-绿色食品标志和有机食品标志的县。奉新大米远销北京、上海、厦门等全国30多个大中城市。为进一步提高奉新大米的知名度,提升产业优势,奉新县农业部联合粮食局通过招商引资组建投资总额超6000万元的江西聚丰米业有限公司,生产极具奉新特色的给力米、松竹米。为依法保护地方特色农产品,奉新大米已申请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并于2009年12月正式通过认证保护。

在农耕技艺上,奉新大米种植技艺有着重要的地位。千年来,奉新农人遵循着传统耕作技艺,体现了深厚的传统农耕文化,《奉新县志》(清同治版)“物产”篇中物别记载:“稻下乡宜早,上乡宜晚”充分说明了奉新大米种植几百年来就稻作遵时的习惯,宋应星《天工开物》“稻工”、“稻宜”、“稻灾”、“水利”篇中,也详细记录了以奉新为主的南方水稻种植技艺,同时奉新农人更重视水稻种植后期的收割、晾晒、储存,加上奉新的土壤、气候、水源的优势。使奉新大米历史上就成为江南特别优秀的稻米,从宋朝华林胡氏先祖国子监主簿胡仲尧进贡奉新大米开始,奉新大米就成为供皇帝食用的御用贡品,此后,奉新大米就一直因其特殊的种植技艺而成为历代皇朝的贡品。奉新虽然作为半山半平原地区,地域面积也不算大,但因广泛种植奉新大米,而成为农业大县,自宋以后就列为江南西道“望县”之一,近代,省城南昌更是以奉新大米为优选的第一食用米品种。

奉新大米不但种植技艺传承久远,而且也因为奉新大米而滋生出许多美好传说,在这种农耕文化种植技艺上,凝聚了中华传统农耕文化的丰厚底蕴。奉新籍人宋应星《天工开物》第一卷记是记录了水稻种植技艺,这更充分反映了中华传统文化中“贵五谷而贱珠玉”的耕读一体传统文化底蕴。

虽然这些传统农耕技艺流传很广,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基本上都濒临灭亡。奉新县为保护奉新大米种植技艺等传统技艺,专门建设了宋应星科技文化园,集中的把中国古代的传统技艺进行了有效的保护、保存、展览、展示。同时,奉新为发扬这些优秀的传统技艺,大力保护原生态农业耕作区,大面积种植绿色无污染的奉新大米,使传统农耕文化保护和科学现代农业耕作和谐结合,有效的进行了产业发展。

地域范围

奉新大米种植区域具体地理位置东与安义交界,南与高安接壤,西与宜丰、修水毗邻,北与靖安相连。地理坐标为东经114°45′~115°33′,北纬28°34′~28°52′,南北宽约32.3公里,东西长约78.3公里。总面积为1644.87平方公里,所辖范围为赤岸镇、赤田镇、宋埠镇、干洲镇、澡下镇、会埠镇、罗市镇、上富镇、冯川镇、澡溪乡、仰山乡、甘坊镇、柳溪乡、石溪办事处、百丈山风景名胜区、干垦场、东垦场、农牧场,共18个乡镇场。

九. 河南省 信阳市 新县 新县花生

新县花生是河南省信阳市新县的。新县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光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合各种动植物生长,是河南省花生种植最适宜区。

2002年以来,新县农业局大力推动地膜花生生产,建立了3000亩的地膜花生生产示范基地,带动全县发展地膜花生2万亩。随着地膜花生技术的推广应用,新县花生产量稳定增长、品质逐步提高,较露地栽培每亩可增产200公斤,增收600元。全县花生总面积3万亩,年产花生900万公斤,总产值3000万元,是新县主要油料作物之一,从而成为新县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十. 河南省 信阳市 新县 清香豆面汤

原料:

豆面条、红薯叶、水。

做法:

1、锅内水烧开;

2、下入豆面条煮开至面无硬心;

3、撒入红薯叶,煮至开锅停火。

温馨提示:

1、豆面条扁平,极薄,开锅后改用小火煮,且注意无需煮太长时间,太烂会影响爽滑的口感;

2、配豆面条的菜,可随意搭配;

3、如果不配咸菜或虾酱,可在面条中直接添加一点点盐。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