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四川省甘孜州九龙县特产 甘孜最有名的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四川省甘孜州九龙县特产 甘孜最有名的特产更新时间:2022-11-26 12:22:44

一. 四川省 甘孜州 炉霍县 炉霍川乌

川乌为常用川产道地中药材,草本植物乌头,干燥主根。又称川草乌、乌头等。性热, 味辛、苦,有大毒,具有祛风、除湿、散寒等功效。 四川为主要栽培产区,尤以江油产量著名。商品一般分川乌和川乌片两种。主 要药用及中毒成分为双酯类生物咸,药用一般须经过炮制。

二. 四川省 甘孜州 巴塘 巴塘南区辣椒

巴塘南区辣椒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巴塘南区辣椒距今已有上百年的种植历史,根据史料记载南区辣椒是光绪三十二年赵尔丰在巴塘试办垦务时引进的,因此南区辣椒在藏语中称为“甲果”。生长在海拔2500米高原山区的南区辣椒含丰富的维生素群,十八种氨基酸及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其维生素C含量是其它辣椒品种的七倍,微量元素硒更是一种人体必需的重要活性元素,它的重要性在于可清除人体内过量的活性氧自由基,能提高机体免疫力,有抗衰老作用,且可作为部分重金属元素的天然解毒剂,还可降低黄曲霉素B的毒性,能明显抵制许多致癌剂的致癌病变,经常食用南区辣椒能最大程度地降低癌症的发病率。

巴塘南区辣椒

地域范围

巴塘南区辣椒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四川省甘孜州巴塘县的南部地区,主要涉及竹巴龙、苏哇龙、昌波、中心绒乡等四个乡。地理坐标为:北纬28°46-30°38′,东经98°58′-99°45′,保护规模为860公顷,年产量5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巴塘南区辣椒品质特点为形美、皮薄、味足,其大小均匀,色泽光亮鲜艳,果肉薄,辛辣味强。巴塘南区辣椒常作为藏族地区醋海椒的主要原料,藏语称“斯醋”。 (2)内在品质指标:巴塘辣椒含丰富的维生素C和辣椒素,维生素C≥ 40mg/100g,辣椒素≥80mg/100g,普通辣椒的辣椒素含量约为40-60mg/100g。 (3)安全要求:巴塘南区辣椒质量符合《无公害食品 茄果类蔬菜》NY5005-2008的要求。

三. 四川省 甘孜州 康定市 康定红皮萝卜

康定红皮萝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康定红皮萝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康定红皮萝卜是四川甘孜康定县的。康定红皮萝卜是康定县炉城镇特有地方农产品,曾多次参加“西博会”和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博览会展示。

为使康定红皮萝卜发挥品牌效益,促进群众增收,炉城镇在州县农技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在白土、老榆林、新榆林、金刚和南吾等村不定期举办红皮萝卜标准化栽培种植技术,向群众讲授品牌意识和种植实用技术,深入到田间地头现场演示。目前,已建成康定红皮萝卜标准化种植基地126亩,良繁基地5亩,预计产量达350吨,成为群众致富新的增长点。

所在地域:

四川

申请人:

康定县农业技术推广和土壤肥料站

所在地域:

2014年

地域范围

康定红皮萝卜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四川省康定县境内的炉城镇、姑咱镇、时济乡、前溪乡、麦崩乡、舍联乡、金汤乡、三合乡、捧塔乡、孔玉乡、新都桥镇、瓦泽乡、呷巴乡、甲根坝乡、朋布西乡、沙德乡、贡嘎山乡、普沙绒乡、吉居乡等19个乡(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01°33′-102°38′,北纬29°39′-30°45′,保护面积3万亩,年产量24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康定红皮萝卜肉质根粗壮,呈长圆柱形,尾端稍细有须根。单个重1.5kg以上,体长25cm以上。皮紫红色,色泽均匀,肉白致密,脆嫩汁多,味甜微辣,无糠心。 (2)内在品质指标:康定红皮萝卜粗纤维≤0.8%,维生素C≥18mg/100g。 (3)质量安全要求:康定红皮萝卜执行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关标准要求。

四. 四川省 甘孜州 康定市 焦窝子油糕

焦窝子油糕。窝子油糕,乃糯米蒸熟,中包豆沙,捏成圆形中窝油炸而成。四十年代初,有成都簇桥人焦春廷到康在巴蜀名伶演川剧的卫乐剧院(今县文化馆处)侧开设油糕店。其油糕香、甜、酥、脆,色金黄外脆内甜,受人喜爱。他还批发他人沿街叫卖。那时,常在街头听到“焦窝子油糕(加儿话音)热的,才起锅”的叫卖声。一时焦油糕(儿)誉满炉城,成为名小吃。

五. 四川省 甘孜 道孚 青菠面

四川—青菠面,流行于川西地区风味小吃。采用上等面粉加菠菜汁和鸡蛋清调成极硬的浅绿色水调面团,揉熟后用手工擀成面条,对叠多次,切成柳叶形或细面条。青菠面色泽碧绿,面条筋而韧,绵而滑,汤鲜味美,为四川面食中的上品。

制作工艺:

主要原料

菠菜400克,高筋粉300克,鲜香菇、火腿肠、老鸡、口蘑各50克,面粉50克。

基本调料

食用碱3克,鸡蛋液80克,盐10克,鸡粉8克,味精5克,姜、葱各10克,奶汤500克,葱花15克,色拉油20克。

制作过程

1、菠菜洗净,剁碎后用纱布包起,滤去菜汁留用;高筋粉、鸡蛋液、菠菜汁、食用碱调拌均匀,揉成面团后饧放20分钟备用。

2、香菇、口蘑、老鸡洗净,与火腿肠一起切成同指甲一样大小的片,切好后放入沸水中大火汆1分钟,捞出备用;葱、姜洗净切末。

3、锅内放入色拉油,烧至七成热时放入姜末、葱末煸炒出香,加入奶汤、鲜香菇丁、火腿肠丁、老鸡丁、口蘑丁大火烧开后改用小火熬20分钟,放入盐、鸡粉、味精调味后出锅,制成面臊。

4、面团饧好后用面杖擀成厚0.05厘米的圆形大片,然后将大片折叠成宽10厘米的条(每叠一层要撒上5克面粉),面片叠好后,用刀切成宽0.1厘米的面条,放入沸水中大火煮15分钟,捞出后放入碗中,浇上面臊、撒葱花即可。

功效:青菠面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铁、钙、钾等人体所需要的矿物质,低脂肪、多糖、多种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

富含的DHA和卵磷脂、卵黄素,对神经系统和身体发育有利,能健脑益智,改善记忆力,并促进肝细胞再生;含有大量的维生素B和其他微量元素,可以分解和氧化人体内的致癌物质,具有防癌作用;含有大量的抗氧化剂如维生素E和硒元素,具有抗衰老、促进细胞增殖作用,既能激活大脑功能,又可增强青春活力,有助于防止大脑的老化,防治老年痴呆症。

六. 四川省 广安 邻水县 九龙挂面

九龙挂面,产于邻水县九龙镇陈家坝,已有百余年历史。运用独特的民间工艺,采用优质面粉手工精制而成。一种为银丝面,面条细可穿针孔;一种为韭叶面,形如韭叶,薄如羽翼。丝条晶莹,色泽鲜嫩,煮后润滑透明,细腻可口,营养丰富,久煮不浑汤,回锅如初,曾获四川省名品第三名。( 广安)

七. 四川省 甘孜 甘孜县 松茸等野生菌类

全州有 13 个县属松茸主产区 , 年产量为 1500-1700 吨左右。以及鸡油菌、羊肚菌、牛肝菌相继进入国际市场 , 其产品清水茹罐头, 冰冻松茸、盐渍切片松茸、保鲜松茸是甘孜州唯一能出口创汇的产品。

八. 四川省 甘孜州 石渠 石渠白菌

石渠白菌,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县的著名,又名“石渠白蘑菇”,学名汉语称“黄色白桩菇”,属担子菌纲,伞菌目、口蘑科、白桩菇属。实体纯厚、橙黄色、醇香浓郁。

甘孜州石渠县的盛夏,草原绿茵无边,繁花似锦,碧空雪峰,清泉溪流, 到处飘溢 着浓烈的奶气花香。倘若涉足于这富绕的大草原,你便会感到空气中还弥漫着芬芳的菌香味,你再极目四方,可发现草滩花丛中,山坡绿莽里一簇簇、一团团、一点点洁白如玉的圆圈、光带。临近,你才会看清它的真容——金黄发光,也就自然会领悟这一片片蘑菇群便是颇负盛名的“扎溪卡(石渠)白菌”。NFz

“石渠白菌”当地牧民赋予它一个高贵的名字——“色学”,即“金蘑菇”之意。有学术资料这样叙述;“黄色白桩菇”产地极少,现仅知生长于北美某地和我国四川石渠县草原。NFz

有文记载,清末四川总督赵尔丰曾多次笑纳使臣赠送的“石渠白蘑菇”,还收其作为贡品,奉送慈禧太后品尝,皇太后品味后和颜悦色,极为赞赏。故也有人称“石渠白菌”为“宫庭菌”、“皇室蘑菇”等。NFz

“白菌”于石渠草原水清草美之季节、盛夏七、八月生长在雅砻江流域海拔4080--4200米之间的草地上,生长区有明显可辨的蘑菇圈,外缘12--15厘米地方呈枯草带,子实体生长于其中;产量与当地雨、热量成正比,一般年景可达10吨左右。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保健需求的增长,蕴含高级营养素和滋补品的“石渠白菌”将愈益受到人们的喜爱,其系列开发前景十分广阔。NFz

九. 四川省 甘孜 九龙县 肉冻

彝族风味肉冻,这是彝族地区较为讲究的一种菜肴。它采用猪蹄和肘子制做而成。

一般做法是将肉放入锅内煮软后捞起,剔去骨头并将肉宰碎,放上木姜、生姜、花椒等佐料,有的还放橘子皮,或鸡蛋之类的东西,然后放回锅里煮上一阵,以便使佐料渗入肉中,最后放入木钵内,放上一夜即成。肉冻柔软可口,香味独特,是彝族十分喜爱的一种食品。

十. 四川省 甘孜 巴塘 巴塘松茸

巴塘松茸是四川省甘孜州巴塘县的。巴塘的主要创汇产品是松茸,年产达200多吨,主要销往日本。

松茸别名松蕈、合菌、台草菌、又称松菌、鸡丝菌、松口蘑,1999年被国家列为二级保护植物。新鲜松茸形如伞状,其茎粗、肥实、冠小而紧凑,有浓郁特殊香气。

松茸因其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氨基酸多种维生素,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及蘑菇多糖等成份,具有抗癌、抗辐射功能。深受国内外人民的喜爱,远销日本及东南亚等国。松茸干片是走亲访友馈赠的最佳礼品,巴塘历年7—9月为松茸采收旺季,常年采集量在180吨左右。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