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温州苍南十大特产有哪些 苍南必买的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温州苍南十大特产有哪些 苍南必买的特产更新时间:2022-11-24 14:30:33

一. 浙江省 温州 苍南 马站煎包

马站煎包是位于浙江省苍南灵溪镇望鹤路151号。

苍南马站为人熟知的食物除四季柚外,还有就是煎包。

作为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的民间小吃,休闲食品——马站煎包其工艺特点是面皮油润柔软,包衣金黄脆香,包馅鲜嫩可口。马站煎包具有六十年的历史,从马站发展到县城灵溪,每天现场制作的3000余个物美价廉的煎包经常出现抡购一空的局面,供不应求。马站煎包店开设在望鹤路151号,将继续为推广马站煎包的民间小吃文化作出贡献。

二. 福建省 福州 台江区 鼎日有肉松

鼎日有肉松是福建省福州市的。鼎日有油酥肉松呈深红色,颗粒大小均匀,质酥软,入口溶化,含蛋白质高,含脂肪低。

福州三坊七巷里的肉松被称为肉制品中的一绝。色泽鲜艳,入口自溶,味道清醇鲜美,酥香可口,有油香味,却不生油腻感,风味独特,食后满口留香。肉松创制人林振光(小名鼎鼎)生于清咸丰三年(1853年),闽侯上街人。因家贫,来福州当兵,后学厨,最后进入刘府当家厨。一次,在烹煮方块肉时,因煮得太烂,不得已就试着将肉的筋膜、油等剔去,加上特别调料,焙成条状肉绒,勉强端上桌去。不料刘府人食后非常满意。于是林鼎鼎不断加以改进,使之成为人人喜尝的名牌产品而流传下来,就是现在的鼎鼎肉松和鼎日有肉松。

鼎日有肉松的做法:

材料:

主料:猪腿肉(5000克)

调料:白酱油(500克)白砂糖(400克)赤砂糖(250克)

制作工艺:

1.原料整修:选用猪后腿精肉,去皮拆骨,修尽肥膘和油膜,切成方形小块。

2.煮烧:先将肉块煮烂,撇尽浮油,至肉纤维能松散为度。加入白酱油、白糖和红糟混匀。

3.炒松:锅内倒入配料后,不断地翻动肉块,将肉块挤碎挤松,一直至锅内肉汤烧干为止,然后分小锅炒,有铁瓤翻动挤压,使水分逐渐烤干,待肉松纤维疏松不成团时,改用小火烘烤,即成“肉松坯”。

4.油酥:将“肉松坯”再放到小锅内用小火加热,用铲刀翻动,待到80%的“肉松坯”成为酥脆的粉状时,用铲刀铲起,用铁丝筛子筛分,去除颗粒后,再将粉状“肉松坯”置于锅内,倒入已经加热溶化成液体的猪油,用铲刀拌和,结成圆球形的圆粒,即为福建肉松。

三. 浙江省 温州 瑞安 海茜炒粉

如果你有空到马屿镇去逛,不妨到发尔康大酒店尝尝海茜炒粉,这道菜可是这里自创的,在别处不一定能尝到。

海茜炒粉的制作并不难,热锅后加植物油滑锅,待油温上升后入洋葱、猪肠、海茜炒香,下粉丝、包心菜翻匀,加调料炒熟即可上桌。海茜泛黑、粉丝泛黄、猪肠润滑、洋葱浓香,有条件的读者在家也可以试试。

说起这道菜的来历也有个小故事。七八年前,阿发和兄弟四人还在镇前街合伙开店,也就是现在这家发尔康大酒店的前身。阿发平时会动脑筋,总想做出些新菜色。一次偶然的情况下,将海茜加入炒粉中,结果兄弟四人都觉得不错,于是战战兢兢地推荐给顾客,结果大受好评,酒店也因此美名远播。时至今日,几乎每一个上门的顾客都会点这道菜,这道菜也成了该店的招牌。

四. 浙江省 温州 苍南 苍南矾塑

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苍南矾塑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矾塑为有“世界矾都”之称的苍南县所独有。

苍南县矾山镇因盛产明矾而驰名中外,素有“世界矾都”之称,明矾产量和品位均居世界之首,储量和产量占国内80%,世界的60%,是浙南最悠久的矿山集镇。矾山古老的明矾冶炼制技艺可追溯到宋朝末年,迄今已600多年历史,具有较高的历史研究和保护价值。

苍南矾塑技艺是由刘祖珍、刘祖伟父亲矾窑结晶工刘朝宝(1912-1995)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始创,他原是矾窑的垒土师傅,从1925年开始摸索创作,利用早己流行很久的明矾液结晶成型的原理,运用彩色绒线扎绕在铁丝、铜丝上,扎成动、植物、塔的模型,放入明矾结晶池中,经一定时间便自然形成无数个皎洁晶莹的明矾小珠子,形成别具神韵的矾塑工艺品。五十年代后,表现题材扩大,品种花样增加,不论传统的花鸟走兽、亭台楼阁、戏剧人物及现代的飞机、汽车等,均制作精巧,造型独特,绮靡浏亮,别具地域特色和观赏价值。

矾塑2007年列入第二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矾塑艺人刘祖珍于2008年被列入第一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录。

五. 浙江省 温州 苍南 黄栀子

产品名称:黄栀子

产品产地:温州苍南

产品特性:清热、泻火、凉血

产品简介:黄栀子是传统的中药材,果实味苦寒,用于清热、泻火、凉血,含有黄色素,可提炼天然色素,用作食品添加剂。

产品历史:苍南县有黄栀子基地3000多亩,其中集中连片基地的有2000亩,年产黄栀子干果150多吨。

黄栀子,常绿灌木,株高1~2公尺,叶对生,长椭圆形。花顶生,六瓣,花径约5~6公分,裂片微後卷,初开白色,後渐变黄,具芳香,花期春末至夏季。花期5-6月,果期7-11月,果熟期11月,果长卵形,具六稜及六刀状宿存萼,熟果变黄再转桔红,可作染料或入药。适合庭园栽植或大型盆栽。

【产地分布】

原产于我过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区,主产于江西,抚州。

【生态习性】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 黄栀子树高可达2米,茎多分枝,树冠圆球形,花大,白色,有香气,单生于枝端或叶腋,花冠开放后呈脚碟状,果实倒卵形,熟时橙黄色,种子多为鲜黄色,喜温暖湿润气候,又耐寒,较耐旱,耐肥,耐修剪,喜光照,适生于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忌积水,盐碱地。定植后2-3年结果,6-7年进入盛果期,挂果年限一般为25年左右。

六. 浙江省 温州 鹿城区 胶冻

以黄鱼胶或其他鱼类的膘作原料,加水(50克千鱼胶加2500克水)煮沸,溶化后冷却即成。吃时用刀开成小粒,用酱油、味精、米醋、麻油、胡椒粉等调味。口感清凉、滑润,有鲜酒功效
( 温州)

七. 浙江省 温州 瓯海区 菱角

产品名称:菱角

产品别名:南西洋黄菱

产品产地:温州

产品特性:性凉,味甘;人肠、胃经,清暑解热,除烦止渴,益气健脾

产品简介:菱角可以鲜煮食,又可制淀粉。菱角有青色,红色和紫色,皮脆肉 嫩算是佳果,亦可做为粮食之用。一般都以蒸煮后 食之,或晒干后剁成细粒,熬粥食之亦呵。 菱角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崩萄糖。脂肪 及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B1,B2,C、胡萝卜素及钙 ,磷、铁等元素。古人认为多吃菱角可以补五脏除 百病,已可轻身,所谓轻身,就是有减肥健美作用 ,因为菱角不含使人发胖的脂肪瓯海区三洋乡南西洋菱角最为著名,人称“南西洋黄菱”,年产1200余吨。南西洋河宽、水深、泥肥,是种植菱角的好地方,种植历史悠久。菱角每年惊蛰前后(3月上旬)播于水田,清明前后(4月上旬)移苗于浅河滩,芒种至夏至间(6月)再移植至深水处,白露时(9月上旬)即可采摘菱角,每隔10天左右采摘一次,采摘期可长达2个月。近几年,在泽雅山区稻田试种获得成功。

产品历史: 宋·杨万里。《食老菱有感》;“幸自江湖可避人,怀珠韫 玉冷无尘。何须抵死露头解?荇叶荷花老此身。” 明·李时珍:家菱种于破塘,叶、实俱大,角软而脆,亦有两角弯卷如弓形者,其色有青、有红、有紫,嫩时剥 食,皮脆肉美,盖佳果也。 清·黄媛介。《采菱》:“轻舟放浆喜温暖,碧柳丹枫薄日间。欲采湖菱愁指滑,背人先自脱金环。”

八. 浙江省 丽水 青田 小舟山有机米

青田县小舟山乡地处青田东南,东连温州永嘉,南接温溪,海拔在380米,这里是有名的“摄影之乡”、“生态之乡”、“鱼米之乡”,一直保持着稻田养鱼的传统耕作方式。

小舟山有机稻米产于海拔400米上下的梯田,属本地晚粳、红米等品种。自古至今,有机稻米深受食膳者欢迎,其原因有三:一是稻田养鱼历经千余年历史,鱼之灵气渗透了稻米,使之珠润圆滑;二是采用有机绿肥,用无公害的菜籽饼培育秧苗,并用菜籽油、太阳能杀虫,人工除草,不使用化肥、农药;三是种植环境特殊,用山泉水灌溉,光照时间长,日夜温差大,而且常有薄雾滋润。因此,成熟的有机稻米金衣玉粒,闻有芳香,食有甘味,口感松软,百食不腻,为米中极品。

明朝时,经刘伯温推荐,小舟山稻米曾被朝廷选为贡米;清朝时,还作为国米出口东南亚;2005年,“稻鱼共生系统”被联合国评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而倍受世界瞩目。

九. 浙江省 温州 瑞安 鱼丸

以鱼肉或海鳗肉为主料,切成细条,用酒,味精、盐渍片刻,加白淀粉,用手揉透,然后用手指摘入沸水中,上浮便熟。食时连原汤舀入小碗中,加米醋、味精、胡椒粉和葱花。温州大街小巷设有许多鱼丸店摊。1998年12月,温州酒家的鱼丸以其风味佳,有特色,同县前汤圆店麻心汤圆一起被认定为“中华小吃”
( 温州)

十. 浙江省 温州 苍南 矾山肉燕

肉燕烧九层糕(那特象馄饨的就是肉燕,因为它的皮是肉加淀粉敲出来的),一碗肉燕面...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