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黄石千岛湖特产 湖北黄石最好的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黄石千岛湖特产 湖北黄石最好的特产更新时间:2022-12-06 02:23:25

一. 湖北省 黄石 铁山区 枇杷

枇杷是阳新县具有地方特色的水果,明代嘉靖年间编纂的《兴国州志》、清光绪十五年编纂的《兴国州志》物产篇中都有枇杷的记载。据调查,沙子垴村王金义于1909年将五株枇杷苗摆成五角形栽在一起,后来五株长拢,看起来像一株,年产枇杷1 000kg,最高年产量1 500kg,当地群众称这株枇杷为“枇杷王”。阳新县枇杷产地主要分布在黄双口镇和富池镇,年产果25万kg左右,阳新县枇杷依其果大味美著称全省,深受武汉、黄石、武穴等地消费者的欢迎,曾得到著名的果树专家学者章恢志、李祥瑞的赞誉,并将阳新县的枇杷品种特点及栽培技术等载入全国高等院校《果树栽培》教科书。

二. 千岛湖红烧鱼头

菜系:苏菜

口味:微辣

价格:40-80元

特色:汤呈乳白、肉质鲜嫩。

原料:

鱼头,红柿子椒,葱,姜盐,鸡精,白糖,烧酒,辣酱。

制作方法:

1.取一容器,将鱼头洗净后放入,加入姜片、葱段、烧酒、盐、鸡精腌制10-20分钟,红柿子椒切成丝备用。

2.坐锅点火倒入适量油,待油温七成热时放入鱼头煎成两面微黄后取出,原锅中,放入葱姜煸炒,加入辣酱、鸡精、白糖,倒入适量开水,烧开后再放入鱼头中火炖10-15分钟。

3.炖好后先将鱼头取出,汤中加入烧酒、水淀粉勾芡,出锅淋在鱼身上,再撒上葱花、红柿子椒丝即可。

三. 湖北省 黄石 阳新 阳新苎麻

苎麻之乡——阳新县

阳新在湖北省东南部、长江南岸,邻接江西省。因该县多产苎麻而被称为“苎麻之乡”。

四. 湖北省 黄石 阳新 湖银鱼

又名面条鱼、冰鱼,是一种小型鱼类,身体细长、半透明,裸露无鳞,是一种生长在海水里而在淡水中产卵(每年三四月份)的洄游性鱼类,生活于河口及近海,亦可定居于淡水湖泊中。银鱼科包括6属20种。太湖出产的银鱼与白鱼、白虾并称太湖三白。

古称白鱼、玉簪鱼,又名银条鱼面条鱼等。银鱼成鱼身长6~9厘米,呈圆柱形,尾部稍侧偏,鱼头扁平,吻尖短,眼睛大,鱼身无鳞,洁白如银,故名。银鱼体柔若无骨无肠,呈半透时状,漫游水中似银梭织锦,快似银箭离弦,所以古人又把它喻为玉簪、银梭。银鱼若是被捕获捞出水面,会立即变成白色,如玉似雪,令人啧啧称奇。

阳新县年产水产品7800 万斤,是湖北省水产重点大县。其中特色水产品有河蟹,年产达100万斤,天然青虾年产达200万斤,银鱼年产30万斤,绢丝丽蚌湿成品100吨,珍珠100吨,主要品牌有:“网湖鳙鱼”、“海口湖河蟹”、“仙岛湖银鱼”、“宝塔珍珠”。

营养价值

据现代营养学分析,银鱼营养丰富,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之特点。并认为银鱼不去鳍、骨,属“整体性食物”,营养完全,利于人体增进免疫功能和长寿。中医认为银鱼叶甘,性平,回补虚,健胃、益肺、利水。可治脾胃虚弱、肺虚咳嗽等疾患。洞庭湖银畅销海外,日本人尤爱之,称银鱼为鱼中人参,视作稀世之珍。

五. 湖北省 黄石 大冶 黄石名茶

黄石溪名茶,产于佛教胜地九华山山腰的青阳县陵阳镇黄石村,这里土壤深厚而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210--240天),且春夏多雾,秋季多雨,为茶叶生长提供了很好的自然条件。这里出产的茶叶因色、香、味、形俱佳,1915年荣获巴拿马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
国家外交部从1958年起,每年定购500公斤作为“礼品茶”招待外宾,从此黄石名茶远销德国、日本、香港、澳门等国际市场。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合肥等大中城市,均设点定量销售。从1990年起,国务院行政司每年订购25公斤,供重要会议使用
近几年,又开发出“道僧天云”、“天台云蕊”、“天台翠尖”、“黄石旗枪”、系列精品,1993年在常德全国星火计划成果展销洽谈会上又获金奖。( 青阳)

六. 湖北省 黄石 阳新 阳新布贴

阳新布贴,是农村妇女用缝衣时裁剪下来的边角,多在黑色或深蓝色的布料上,精心拼贴成的各种五彩斑斓的图案。它用于装饰衣服、鞋帽、披肩等穿戴物和帐沿、飘带、布枕及童玩等。《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装饰》等多家报刊竟相载文刊图,称阴新布贴具有“使人触目难忘,撼人心魄的艺术感染力。”1989-1990年间,阳新布贴被送往捷克斯洛伐克、塞浦路斯、苏联、保加利亚等国家展出,许多外国人争相拍摄和临习。

阳新布贴图案取材于民间故事、戏曲人物、民俗风情和乡间景物,如观音坐莲、凤戏牡丹、福寿八宝、金鸡鲤鱼、桃榴茶兰等。不具谱本,无须用笔,心象造型,尽随作者的巧手拼贴而成。

七. 湖北省 黄石 阳新 阳新枇杷

枇杷是阳新县具有地方特色的水果,明代嘉靖年间编纂的《兴国州志》,清光绪十五年编纂的《兴国州志》物产篇中都有枇杷的记载。据调查,沙子垴村王金义于1909年将五株枇杷苗摆成五角形栽在一起,后来五株长拢,看起来像一株,年产枇杷1000kg,最高年产量1500kg,当地群众称这株枇杷为“枇杷王”。阳新县枇杷产地主要分布在黄双口镇和富池镇,年产果25 万kg左右,阳新枇杷依其果大味美著称全省,深受武汉、黄石、武穴等地消费者的欢迎,曾得到著名的果树专家学者章恢志、李祥瑞的赞誉,并将阳新县的枇杷品种特点及培植技术等载入全国高等院校《果树栽培》教科书。

八. 湖北省 黄石 下陆区 爽口小萝卜

爽口小萝卜:是黄石八珍之一,本产品精选优质新品小萝卜,采用传统农家工艺,结合现代技术泡制而成,具有香脆味美,酸甜可口的特点。

黄石爽口小萝卜选用优质金华小萝卜为原料,改进传统的腌渍工艺,采用现代罐头加工技术,经科学配方及严格消毒程序精制而成。

特点:外观美、肉质脆、口味鲜、营养开胃、保持期长、不含防腐剂,是宴请休闲的理想食品,产品深受各地消费者的青睐,开发成功以来一直供不应求,远销北京、上海、武汉、青岛等大城市。

做法:1、萝卜切片,用盐、白醋、白糖、味精腌上两小时。2、腌好的萝卜片捞起装盘,把青红指尖椒各半条切碎,香菜切碎,撒在萝卜片上即可,简单、爽口、送粥。

九. 湖北省 黄石 铁山区 荷包蛋米酒

荷包蛋米酒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承蒙名师亲传,配料采用久制甜酵,精选糯米,精制桂花,酒香浓郁,甜而不腻,口感香甜扑鼻,润泽爽口,入口即化,与众不同。

米酒是糯米或者大米经过根霉(还有少量的毛霉和酵母)发酵后的产品,化学成分以及物理状态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的淀粉转化为小分子的糖类,蛋白部分分解成氨基酸和肽,脂类的变化以及维生素和矿物资等结合状态的变化都为它的营养功能的提高产生了有效的促进作用。它的营养功能也正是基于这种化学和物理变化而产生的。而且,在发酵的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风味物质对于它的口味也有很大的提高。

十. 湖北省 黄石 大冶 黄石港饼

黄石港饼生产历史悠久,流传着许多生动有趣的故事和演变史话.相传早在清代嘉庆年间,湖北大冶刘仁八地方曾流传一种群众所欢迎的龙凤饼.(即后来的喜饼)此地刘丰泰杂货铺糕饼师付刘合意为了改进喜饼风味扩大销售,在龙凤饼的基础上,用面粉.糖.油.桔饼等原料精制细作,一饼一面有麻,鼓起很高,并盖有"吉祥"的大红字样,香酥可口,销售很好.为当地农村男女订婚,娶媳招婿的一种必备的礼品,此饼就以作人的名字命名为"合意饼"。

到了清代同治年间,大冶殷祖地方木排商人殷华斋,马礼门合伙,到长江上游贩木材到苏洲一带出售,一次木排行至黄石港江面撞破了一只盐船,为此双方各执已见,争论不休,后来官司从地方打到京都,木排商带着"卫生麻饼"(即把合意饼改成两面上麻仁,麻色呈金黄,形如现在的港饼)作充饥食用,并作为贡礼,奉送朝庭有关文武大臣,由于此饼香酥芬芳,味美可口,为京都人所传颂,后来皇帝得知,要求排商献上"贡饼"皇帝品尝后,极为好感,木排商趁此机会,呈上状词,皇帝看后,觉得木排商有理,御批四句文曰:"排来如山倒,船行如燕飞,鸣金三下响,如何燕不飞".木排商打了官司.而"卫生麻饼"也因此扬名京都,后来在大冶.黄石港.石灰窑几家开始了私营。

清代后期,黄石港镇建立,由于它是鄂东南的阳新.黄洲.圻春.浠水.广济.黄梅等八县大批家付产品的流通市场,又是武汉,下至九江,长江轮船的停泊要埠,经常有中外客货轮进出港口,商贩云集,卫生麻饼的销路越来越大,由于麻饼销路大,加之商贩运输到城乡销售,当时是纸包十个成筒可用箩筐装挑,消费者口中传颂着黄石港生产的麻饼的特色风味,天长日久,习惯上被人们称为"港饼".解放后,名产--黄石港饼,随着人民生活的提高,销售量成倍增加,我市各厂家都有了生产,同时在工艺上和包装方面作了很大的改进和提高,使产品有了大幅度的增长,包装鲜艳颜色美观,新颖大方,携带方便,是旅游者和消费者的食用佳品.

黄石港饼是由面粉.芝麻.冰糖.小麻油.金钱桔饼.糖桂花等十几种上等原料组成.以其起锣弦鼓边,麻色黄亮,松酥爽口,甜润清香,顺气开胃,回味悠长和具有浓郁的天然麻香味的独特风味名扬湖北,畅销全国。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