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台江印象特产 台江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台江印象特产 台江特产更新时间:2022-11-22 15:09:03

一. 福建省 福州 台江区 福州芋泥

芋泥是闽菜中的传统甜食之一,其中又尤以福鼎的八宝芋泥最为地道。它的盛名与其选材密切相关。福鼎八宝芋泥选材自福鼎土——省名牌农产品福鼎芋。福鼎芋以其个大、质松、味香而闻名,是制作八宝芋泥之上品。

此菜细腻软润,香甜可口,看似凉菜实却烫嘴,别具风味,吉辰喜庆,筵席上多有此菜。它的出名有一段趣闻。清道光十七年(公元1839年)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到广州禁烟,英美等国领事为了奚落中国官员,特备了西餐凉菜,企图让林则徐吃冰淇淋时出丑。事后,林则徐设了丰盛筵席“回敬”。几道凉菜之后,端上了一盘颜色暗灰而发亮,深褐又光滑,不冒热气,犹如凉菜的东西。一位外国领事舀了一勺往嘴里送,烫得两眼发直,其他客人都惊呆了。这时林则徐才漫不经心地介绍说,这是中国福建的名菜叫芋泥。

制作此菜,先将福鼎芋去皮,洗净后切块,上笼屉蒸1个小时左右,取出,用刀板压成泥,注意此时要拣去粗筋。再将芋泥装碗,加上白糖、熟猪油,用清水搅拌均匀,抹平后上笼屉用旺火蒸1个小时,取出。依据各人的口味,还可适当在芋泥中包些豆沙馅,风味更佳。上盘后,在芋泥上撒些肉果、枣泥、桂花、花生仁、桂圆、蜜枣、青红丝等八样配料,五颜六色,美观醒目。八宝芋泥由此而得名。当地福鼎芋质地优良,资源丰富,民间普遍人家都能自己动手制作这一甜食。

《八宝芋泥》

材料:

芋头500克,豆沙100克,装饰用蜜饯(糖莲子、红绿丝、葡萄干、青梅等)适量。

调料:

(A)白糖两匙,色拉油两匙;

(B)白糖三匙,热水一杯;

(C)干淀粉、水各半匙。

做法:

①将芋头削皮切片,水洗后用微波薄膜包起(勿滴干),以高火加热8分钟至筷子能穿透,取出后趁热用刀背压成泥状,加入调料(A)拌匀。

②取一中碗,内侧抹上一层色拉油,然后将装饰用的蜜饯排成圆形,填入一半芋泥,将豆沙放在其中央,再用剩余之芋泥填满压平,覆上微波薄膜,高火加热3分钟,取出倒扣在盘子上。

③将调料(B)放入容器中,高火加热2.5分钟,加入调料(C)拌匀,继续加热20秒取出,趁热淋在芋泥上即可。

二. 福建省 福州 台江区 鼎日有肉松

鼎日有肉松是福建省福州市的。鼎日有油酥肉松呈深红色,颗粒大小均匀,质酥软,入口溶化,含蛋白质高,含脂肪低。

福州三坊七巷里的肉松被称为肉制品中的一绝。色泽鲜艳,入口自溶,味道清醇鲜美,酥香可口,有油香味,却不生油腻感,风味独特,食后满口留香。肉松创制人林振光(小名鼎鼎)生于清咸丰三年(1853年),闽侯上街人。因家贫,来福州当兵,后学厨,最后进入刘府当家厨。一次,在烹煮方块肉时,因煮得太烂,不得已就试着将肉的筋膜、油等剔去,加上特别调料,焙成条状肉绒,勉强端上桌去。不料刘府人食后非常满意。于是林鼎鼎不断加以改进,使之成为人人喜尝的名牌产品而流传下来,就是现在的鼎鼎肉松和鼎日有肉松。

鼎日有肉松的做法:

材料:

主料:猪腿肉(5000克)

调料:白酱油(500克)白砂糖(400克)赤砂糖(250克)

制作工艺:

1.原料整修:选用猪后腿精肉,去皮拆骨,修尽肥膘和油膜,切成方形小块。

2.煮烧:先将肉块煮烂,撇尽浮油,至肉纤维能松散为度。加入白酱油、白糖和红糟混匀。

3.炒松:锅内倒入配料后,不断地翻动肉块,将肉块挤碎挤松,一直至锅内肉汤烧干为止,然后分小锅炒,有铁瓤翻动挤压,使水分逐渐烤干,待肉松纤维疏松不成团时,改用小火烘烤,即成“肉松坯”。

4.油酥:将“肉松坯”再放到小锅内用小火加热,用铲刀翻动,待到80%的“肉松坯”成为酥脆的粉状时,用铲刀铲起,用铁丝筛子筛分,去除颗粒后,再将粉状“肉松坯”置于锅内,倒入已经加热溶化成液体的猪油,用铲刀拌和,结成圆球形的圆粒,即为福建肉松。

三. 贵州省 黔东南州 台江县 八宝娃娃鱼

江河湖塘的淡水鱼,汪洋大海的咸水鱼,早已为人们所熟知和喜爱。从孟夫子的“鱼我所欲也”到范仲淹的“但爱庐鱼美”,有多少名人骚客赞美过鱼。但是当人们品尝了贵州名菜八宝娃娃鱼后,一定会觉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了
娃娃鱼学名大鲵,是生活在深山溪水中的一种两栖类动物。因其能发出“娃娃”的叫声,类似婴儿声,故名娃娃鱼;在贵阳又俗称为“狗鱼”。贵州多深山溪谷,很适于娃娃鱼生长繁殖,所以盛产此鱼。贵州黔东南、黔南、铜仁各地均有出产,尤以凯里下司一带所产最多最肥,重的可达四五十斤。黔味名菜八宝娃娃鱼,历史悠久。一百多年前,贵阳人王仁斋,经常加多种配料制娃娃鱼,久之其技法甚精,颇有名气,当时人们都称他“王狗鱼”。烹制八宝娃娃鱼,大致要经宰杀、装盘、蒸熟等几个主要步骤。杀娃娃鱼可采用剖杀、宰杀和烫杀等几种方法,其中以烫杀法最为独特:即把娃娃鱼置于木桶中,将沸水倒入并迅速盖上盖子,使它在桶内不断挣扎,自行挣净全身粘液致死,然后剖腹洗净待用。这种杀法不仅能去净粘液,而且鱼血未放出,其肉味更鲜美。将杀好的鱼砍成块,与火腿、鸡片、金钩、玉兰片、冬菇、竹茶、大蒜、鳐柱等八种配料(谓之“八宝”)一起入油锅爆炒后拼摆于瓷盘中,加高汤上笼锅蒸透,出笼时撤上胡椒面、淋上麻油,即成名闻遐迩的八宝娃娃鱼。此菜美,汤汁清澈,洁若山泉;“八宝”排列,形以花瓣,赏心悦目。此菜香,郁香、清香兼而有之,其异香实难言状。开笼出菜,香气四溢,一客食之,满座皆香!此菜鲜,鱼鲜、配料鲜,汤汁更鲜,盖因娃娃鱼鲜而一鲜百鲜。此菜嫩,嫩似豆腐而强于豆腐,嫩似蛋羹而胜于蛋羹!此菜营养丰富,脂肪、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碳水化合物皆有之。美哉!八宝娃娃鱼。此菜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尝! 但是,娃娃鱼现在是国家一类保护动物,应大力加以保护。娃娃鱼的人工繁殖的科学研究,已进行多年,期望不久能获得完满的成功,这种珍贵动物,所制作成的佳肴就能大量问世了。( 安顺)

四. 福建省 福州 台江区 福州茉莉花茶

福州是茉莉花茶的主产地。清咸丰年间,茉莉花茶就成为皇家贡茶,后大量出口海外,居全国之首,被誉为“中国茶”。2009年,福州茉莉花茶获地理证明商标、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茉莉花茶清香馥郁,滋味甘醇,清新爽口,经常饮用可以清肝明目,延年益寿。

追溯历史

茉莉花几乎与古城福州相伴而生。

有史可考,在西汉时,八闽之地的山光良景里就可追溯出茉莉花存在的蛛丝马迹,那时花为花,并不与其他物质掺合配搭。然而深受土地滋养的人们,在精耕细作的劳动中领会了自然无私的馈赠,到了宋朝,聪慧灵敏的福州人开始将茉莉花与茶相融,制作出茉莉花茶。

曾经福州北郊的新店、战坂,南郊的盖山、城门,西郊的洪山、洪塘,以及闽侯的上街、侯官,都是著名的“花乡”。

五. 福建省 福州 台江区 福州谢万丰咸甜礼饼

福州谢万丰咸甜礼饼:创始于清嘉庆年间。分甜、咸两种。外观呈金黄色,饼面平整,皮薄如纸,馅饱欲爆,香肥软润,清甜可口,甜中存咸,芬香鲜美,油而不腻。

六. 贵州省 黔东南州 台江县 台江酸菜

台江酸菜是贵州省黔东南州台江县的特色美食。台江县境苗族人民喜食酸辣味汤菜,家家户户都有酸菜、酸汤和酸辣子。

台江县境苗族人民制作的酸菜味鲜可口。制作方法是将收割下来的青菜、白菜、韭菜、萝卜等洗净晒干,切细,调糯米粉、糯米饭或米汤、辣面、盐水等与菜拌匀腌于坛内即成。生食可作劳作午餐的下饭菜,冰雪封冻时节可开汤就食。平时煮新鲜蔬菜或瓜豆,掺与酸菜或酸汤,食后既可健胃生津,又可清火祛热。暑天将酸菜开成清汤或将生酸菜泡以凉井水,是十分可口的解渴饮料。

七. 贵州省 黔东南州 台江县 炸辣粑

炸辣粑

炸辣粑是台江苗族的风味美食,味道咸鲜、酸辣,入口香脆软糯。炸辣粑是将糟辣椒与糯米面、大米面混合拌匀,装入坛内密封,待米面呈红色并带酸辣味即成,取适量炸辣粑,捏成圆饼,净锅上火放油,烧至油温三成,下炸辣粑圆饼压薄,小火慢煎至两面金黄,出锅改刀装盘即成。

八. 福建省 福州 台江区 肉松

肉松是福州传统名牌佐餐食品,质地酥软,油而不腻,入口自溶,香味可口。最初由林鼎鼎创制,在肉松系列产品中,一般以“鼎日有”油酥肉松为最。制作肉松,一般需要取带皮后腿肉洗净,依横条纹切成2cm厚的肉块(这样,肉的厚薄就决定了肉丝的长度)放到开水锅里煮熟,捞出后,纯精肉撕成细丝,越细越好。

九. 贵州省 黔东南州 台江县 绵菜粑

主料:糯米3千克,大米2千克,白蒿(绵菜)200克

辅料: 熟腊肉丁500克,腌菜末150克,豆腐粒100克,炸花生仁细粒100克,熟芝麻20克,猪油100克,熟菜籽油50克,食盐20克,白糖100克,味精10克,桐子叶、稻草适量。

制作过程: 将糯米、大米用温水浸泡1~2小时,捞出滤干水分,舂成面粉,筛成细面,放入容器内,取三分之一米面粉煮成熟芡,放入其余生面粉中,混合搓揉成团,用手捏成鸭蛋大小的圆球,在圆球上捏一小窝,分别放入甜馅料(花生仁、芝麻、白糖、猪油混合拌匀制成)或咸馅料(腌菜、腊肉丁、豆腐粒、盐、味精混合拌匀制成)包成圆球生坯;将洗净的鲜桐子叶入沸水烫软,抹少许菜油,把圆球生坯压扁,用桐子叶包成四方形,再用稻草捆扎好,上笼用大火蒸1小时即成。

味型:香甜(或咸)

特点:软糯清香

十. 贵州省 黔东南州 台江县 晾干肥羊火锅

凯里酸汤鱼是黔东南的一道民间传统风味菜,流传八方,无人不知,家喻户晓。可酸汤不仅可以用来煮鱼,而有酸汤系列菜。火红的锅边摆放着各种鲜蔬和好似晾杆上的衣物似的肥羊肉片。此菜特色在于烹调时,选用了黔东南侗族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苗族、水族的酸汤以及农村放养的肥嫩黑山羊肉和用黑山羊骨熬制的鲜汤,慢煨而成,晾杆上的肥羊稍烫即食,才能达到酸、鲜、辣、醇、烫、嫩、香、化渣的羊肉。( 贵阳)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