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公鸡特产有哪些 农村公鸡都吃什么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公鸡特产有哪些 农村公鸡都吃什么更新时间:2022-11-21 21:33:16

一. 浙江省 丽水 青田 小舟山有机米

青田县小舟山乡地处青田东南,东连温州永嘉,南接温溪,海拔在380米,这里是有名的“摄影之乡”、“生态之乡”、“鱼米之乡”,一直保持着稻田养鱼的传统耕作方式。

小舟山有机稻米产于海拔400米上下的梯田,属本地晚粳、红米等品种。自古至今,有机稻米深受食膳者欢迎,其原因有三:一是稻田养鱼历经千余年历史,鱼之灵气渗透了稻米,使之珠润圆滑;二是采用有机绿肥,用无公害的菜籽饼培育秧苗,并用菜籽油、太阳能杀虫,人工除草,不使用化肥、农药;三是种植环境特殊,用山泉水灌溉,光照时间长,日夜温差大,而且常有薄雾滋润。因此,成熟的有机稻米金衣玉粒,闻有芳香,食有甘味,口感松软,百食不腻,为米中极品。

明朝时,经刘伯温推荐,小舟山稻米曾被朝廷选为贡米;清朝时,还作为国米出口东南亚;2005年,“稻鱼共生系统”被联合国评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而倍受世界瞩目。

二. 河南省 信阳 商城县 板栗焖土公鸡

板栗是当地一大,富含淀粉、蛋白质、脂肪、糖类、胡萝卜素、多种维生素及钙、磷、钾等营养成分,具有养胃健脾、补肾强筋等功效,普遍用于食品加工、烹调菜肴和制作休闲食品。烹制板栗菜肴的技法有多种,焖、炖、炒、蒸皆可。以鲜板栗仁和土公鸡为主要原料,焖制而成的板栗焖土公鸡,色泽亮丽,肉嫩鲜香,栗甜味美,营养丰富,是一款难得的美味佳肴。

具体做法:

1.选取带壳板栗500克、土公鸡一只(毛重约1500克)、青、红椒各25克、食盐15克及花生油、葱油、小葱、生姜、生抽、料酒、白胡椒粉、蒜瓣、香菜各适量。

2.将带壳板栗剁十字形刀口,放入沸水中煮5分钟,取出脱壳。将土公鸡宰杀,取出内脏,褪尽鸡毛,整理洗净鸡胴体,将其剁成3厘米见方块状。将青、红椒、生姜分别切成菱形块,小葱、香菜切成2厘米长段,蒜瓣去皮切片。

3.铁锅放置到旺火上,加清水1500克烧开,将板栗仁和青、红椒块放入沸水锅中焯烫半分钟,捞起沥干待用。再用同样方法,将鸡块下入沸水锅中焯烫3分钟。

4.炒锅放置到旺火上烧热,加入花生油,放入姜片、蒜片、葱段,炝出香味后,再将焯过水的鸡块下入锅中,下入料酒、生抽、食盐,翻炒至肉块微黄,加入适量清汤,盖上锅盖,调用中火焖30分钟,放入板栗仁,加入白胡椒粉,再调用小火焖15分钟,放入青、红椒块,淋入葱油,翻炒30秒钟,即可出锅。

5.将菜肴盛入砂锅,调摆成型,撒上香菜。

信息来源:商城县特色菜研究会

三. 福建省 福州 台江区 鼎日有肉松

鼎日有肉松是福建省福州市的。鼎日有油酥肉松呈深红色,颗粒大小均匀,质酥软,入口溶化,含蛋白质高,含脂肪低。

福州三坊七巷里的肉松被称为肉制品中的一绝。色泽鲜艳,入口自溶,味道清醇鲜美,酥香可口,有油香味,却不生油腻感,风味独特,食后满口留香。肉松创制人林振光(小名鼎鼎)生于清咸丰三年(1853年),闽侯上街人。因家贫,来福州当兵,后学厨,最后进入刘府当家厨。一次,在烹煮方块肉时,因煮得太烂,不得已就试着将肉的筋膜、油等剔去,加上特别调料,焙成条状肉绒,勉强端上桌去。不料刘府人食后非常满意。于是林鼎鼎不断加以改进,使之成为人人喜尝的名牌产品而流传下来,就是现在的鼎鼎肉松和鼎日有肉松。

鼎日有肉松的做法:

材料:

主料:猪腿肉(5000克)

调料:白酱油(500克)白砂糖(400克)赤砂糖(250克)

制作工艺:

1.原料整修:选用猪后腿精肉,去皮拆骨,修尽肥膘和油膜,切成方形小块。

2.煮烧:先将肉块煮烂,撇尽浮油,至肉纤维能松散为度。加入白酱油、白糖和红糟混匀。

3.炒松:锅内倒入配料后,不断地翻动肉块,将肉块挤碎挤松,一直至锅内肉汤烧干为止,然后分小锅炒,有铁瓤翻动挤压,使水分逐渐烤干,待肉松纤维疏松不成团时,改用小火烘烤,即成“肉松坯”。

4.油酥:将“肉松坯”再放到小锅内用小火加热,用铲刀翻动,待到80%的“肉松坯”成为酥脆的粉状时,用铲刀铲起,用铁丝筛子筛分,去除颗粒后,再将粉状“肉松坯”置于锅内,倒入已经加热溶化成液体的猪油,用铲刀拌和,结成圆球形的圆粒,即为福建肉松。

四. 云南省 昆明 晋宁区 晋宁公鸡帽

晋宁公鸡帽的传说:彝族的祖先们从很远的地方迁徙到云南,想找一个富饶的地方。他们不知走了多少大,也不知走了多少里路,终于来到了一个山青草绿、土地肥沃的好地方,就住了下来,盖房垦田,日子越来越好。可谁知这里是蜈蚣王的地盘,蜈蚣王怎能允许人来这里居住,于是下令全体蜈蚣出动,向彝族人发动攻击。一时间无数蜈蚣漫山遍野地爬出来,见人就咬就叮,人们猝不及防,急忙撤离村寨,退到很远的地方。正当人们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位汉族老大哥赶马路过这里,彝家人问他有没有对付蜈蚣的办法。汉族大哥说有,于是就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从前,蜈蚣和公鸡是好朋友,一次,蜈蚣要到朋友家做客,它觉得自己的样子太一般,就跟公鸡借冠,公鸡二话没说,就把头上美丽的鸡冠脱下来,借给了蜈蚣。蜈蚣戴着鲜红的鸡冠去做客,大家都夸漂亮,回来后,蜈蚣就不愿归还鸡冠,想永远占有。公鸡跟蜈蚣要,蜈蚣装没听见,折头就跑。公鸡追去,蜈蚣见事不妙,急忙往石头缝里钻,石缝很小,蜈蚣拼命往里钻,结果身子被挤扁了,永远也变不过来了。从此公鸡和蜈蚣结下冤仇,见到蜈蚣就非要啄死不可。故事讲完,汉族大哥赶着马走了。彝家人得到启发,于是就养了很多鸡,把鸡放到山上去,没多久,山上的蜈蚣就被吃光了,人们又回到了自己的家园。彝家人为了感谢鸡的恩情,特地绣制了鸡冠帽,戴在青年女子头上,代代相传。

五. 四川省 绵阳 平武县 平武大红公鸡

平武大红公鸡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平武大红公鸡

平武县畜牧产业发展协会

“平武大红公鸡”是平武所特有的优势地方土鸡品种。在县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公司和合作社与绵阳市农业科学院、西南科技大学等院校展开了充分的合作,对“平武大红公鸡”进行品种的选育和提纯,经过几年的努力,“平武大红公鸡”的性状已基本稳定,可年产50万羽优质种苗的扩繁场也正在建设之中。

公鸡体型中等,体态匀称,结构紧凑,头大小适中,冠红中立,肉垂红大,背腰平直,胸宽浑圆,脚细高,羽色红亮,羽毛柔顺,羽毛表面有荧光,部分羽毛黑红相间,呈五彩色;母鸡体型稍小,体态匀称,结构紧凑,整体成船形,毛色多为黑黄中间色,以黑麻、黄麻居多。公鸡、母鸡脚、喙均为铁青色。每只鸡的体重保持在2874.61±176.29g左右。

正是平武县特殊的立地气候条件和独特的饲养方式为平武大红公鸡提供了独特的生长环境,造就了平武大红公鸡习惯野外觅食、奔跑能力强、抗逆性强、成长速度快、高产高效、抗病能力强的独特品质。

六. 宁夏 石嘴山 大武口区 大武口小公鸡

大武口小公鸡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大武口小公鸡,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大武口区,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大武口位于贺兰山麓,是大武口区重要的水源地,有山泉上百眼,流量较大,水质好。大武口也是石嘴山市较好的农业区,有较高的粮食、蔬菜产出。较丰富的饲料资源和优质的泉水为小公鸡养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该区所养殖的小公鸡香味淳正、鲜嫩可口,在大武口区、银川市等地久负盛名。

大武口小公鸡”始创于20世纪80年代初,有较长的养殖历史。为进一步做大做强小公鸡养殖规模,市工商局大武口工商二分局积极鼓励兴民村小公鸡专业养殖合作社注册了“兴民村”和“发际红”两枚小公鸡商标,为“大武口小公鸡”贴上品牌,切实畅通“大武口小公鸡”地理标志农产品升值通道。到2012年,兴民村共有两家小公鸡专业养殖合作社,拥有社员50家,养殖规模也从每户每年1万只扩大到现在每户2万只,小公鸡的销售价格也由最初的15元/只提高到现在的35元/只。同时,通过大武口区农村经纪人网站实现了网上交易,“大武口小公鸡”逐渐走出石嘴山、走出宁夏。到21世纪初,“大武口小公鸡”以特有的品质,其产品供不应求,并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在大武口区和银川市的市场覆盖率达70%以上,小公鸡年产值达到340万元。

地域范围

大武口小公鸡产于三个涉农单位,长兴、长胜2个街道办事处,隆湖扶贫经济开发区1个。共12个行政村。大武口区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北部,石嘴山市东北部。东经106°05′30″-106°18′20″,北纬38°08′40″-38°24′30″。海拔高度1150米。南至姚汝公路,北至平石公路,东至包兰铁路和火车站站前路,西与内蒙古自治区接壤。总土地面积1007.5平方公里,年总生产量60万只。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大武口区农业生产区位于贺兰山东麓沿山地段,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按地貌成因和地形特征,可分为洪积扇、风沙地、湖泊和湖泊洼地。分为淡灰钙土、新积土、风沙土、盐土、潮土及石质土等类型。土壤较肥沃,pH值差距较大,为6.9-9.14之间。其中以新积土面积最大,主要分布在洪积扇中下部,其次为淡灰钙土,主要分布在洪积扇上部及中部;风沙土和潮土面积也较大,集中分布在大武口区东南部第二农场渠两侧及隆湖开发区;盐土主要分布在隆湖开发区及湖泊边缘;石质土面积较小,主要分布在贺兰山各沟口。

(2)水文情况:以黄河水为主,石嘴山市贺兰山东麓可利用水资源丰富,大武口区范围内也有一定储量的地表水及地下水资源。地表水,年均降水不

足200毫米。贺兰山麓是大武口区重要的水源地,降水量较大,年均降水量高达430毫米,加之汇水面积大,又有一定的水源涵养功能,其大气降水被截留为山泉水,大武口区有山泉上百眼,流量较大,水质好,开发利用的潜力较大。大武口区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目前已打灌溉机井62眼,人畜饮水井3眼,其开发利用的潜力较大。大武口区水资源,水质好,没有人为及工业污染,是理想的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

(3)气候情况:大武口区属中温带干旱气候区,具有明显的大陆性气候特征。日照充足、热量丰富。太阳年辐射量平均为3850-6036兆焦耳/平方米;日照充足,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800-3100小时;热量丰富,≥0℃积温年平均为3670-4177℃,≥10℃积温年平均为3268-3630℃,对农业生产有利。干旱少雨,蒸发强烈,降水分配不均.近十年平均降水量为199.6毫米,降水量在一年中的分配不均匀,雨季(7、8、9月)的降水量占全年总降水量的76.6%,旱季(12、1、2月)的降水量仅占全年总降水量的1.15%,雨季降水量为旱季降水量的66倍左右。蒸发量大,年平均蒸发量为2203.7毫米,为年平均降水量的11倍。大气相对湿度低,年平均仅为50%左右,干燥度大于4。温差较大、无霜期短。多年平均气温为9.4℃,一年中以一月份的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为-7.5℃,以七月份气温最高,月平均气温为24.0℃。极端最低温为-22.7℃,极端最高温为37.1℃。气温年较差平均为12.2℃-14.0℃,比引黄灌区内部要高,十分有利于有机物质的积累。无霜期短,多年平均为139-170天,比引黄灌区内部短。

(4)人文历史情况:大武口小公鸡养殖是大武口区具有特色的畜禽养殖,自80年代起,由现在的长兴办事处兴民村开始,发展至今养殖范围在不断地扩大至整个大武口区,养殖户由当初的几户发展到一百多户,饲养量不断增加,效益不断提高。

生产技术要求

(1)产地选择:大武口小公鸡养殖的三个涉农单位,产地环境质量全部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NY/T388-1999)、《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NY5027-2001)、《无公害食品畜禽产

品加工用水水质》(NY5028-2001)的要求。

(2)品种选择:在大武口区特定的人文历史和良好的自然环境条件下,多年养殖经验的积累,以及对周边空气、水质、养殖户的饲养习惯等状况的了解,小公鸡养殖主要品种为海兰、海赛,本地区生产的小公鸡色泽上乘,肉质细嫩,口感好,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和保健作用。

(3)生产过程管理:小公鸡养殖生产过程严格执行无公害肉鸡生产操作规程。

(4)产品收获及产后处理:小公鸡的收获、屠宰主要由石嘴山市畜禽产业协会负责。协会主要负责辖区养殖成员的无公害畜禽生产的政策法规宣传实施、生产安排、技术培训、信息服务、屠宰销售、质量监督检查、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等方面的工作,并且根据养殖品种和模式绘制养殖流程图,控制养殖环境卫生、选种、疫病防治、药物和饲料添加剂的饲喂等关键生产环节,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技术要求、标准及规范进行服务和管理,保证畜禽从生产到流通的整个过程无害化。

(5)生产记录要求:养殖全过程,建立生产记录并有专人进行管理保存。建立完整的工作质量记录,如实反映各质量控制点工作情况,以备查阅。

4产品典型品质特征特性和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1)外在感官特征:大武口小公鸡羽毛丰满,有光泽,色泽上乘,肉质细嫩。

(2)内在品质指标:大武口小公鸡口感好,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和保健作用。每只鸡1.5-2公斤,鸡肉品质上乘,较周边养殖区域内的肉质、口感都较好,深受周边消费者的喜爱,是宁夏区内小公鸡市场的主要货源和重要品牌。小公鸡肌肉有弹性,指压后凹陷部位立即恢复原位。表皮和肌肉切面有光泽,具有禽类固有的色泽及气味,无异味。煮后汤透明澄清,脂肪团聚于液面,具有香味,挥发性盐基氮9.33mg/100g,砷0.037mg/kg,铅0.00069mg/kg,汞0.0012mg/kg,不含镉、土霉素、金霉素等。

(3)安全要求:大武口小公鸡生产严格执行无公害肉鸡(NY5034,NY5030,NY5036,NY5032,NY/T5038)标准。

包装标识等相关规定

大武口小公鸡包装按大小分等级,采用外纸箱和内塑料封袋包装,纸箱为绿色,包装规格20×40㎝,内装2-3只小公鸡,每只鸡进行真空塑封包装。包装上注明产品批号并加注“大武口小公鸡”字样。主要供应大武口、银川、平罗等周边地区。贮藏主要依靠石嘴山市畜禽产业协会的冷藏库进行保鲜处理。

七. 山东省 聊城 东昌府区 聊城铁公鸡

1935年的一天,老舍先生在青岛与肖涤非教授下馆子小酌。肖教授带去一只聊城熏鸡,当下酒菜。老舍品尝后,称赞道:“别有风味,生平未曾尝过。”当得知这种聊城尚未命名时,老舍便说:“这鸡的皮色黑里泛紫,还有点铁骨铮铮的样子,不是挺像戏里那个铁面无私的黑包公吗?干脆就叫‘铁公鸡’。”此事传开后,聊城的熏鸡也就这样得了个“铁公鸡”的名儿。

抗战期间,这种熏鸡基本失传,解放后才逐步得到恢复,而今人们可以品尝到香而不腻、别有风味的铁公鸡了。

八. 福建省 福州 闽清县 鼎日有油酥肉松

产于福建福州。

相传,清咸丰年间,有个名叫林鼎鼎的人在福州一个地方官吏家当厨师。他手艺高超,能作多种美味菜肴,深得主人器重。一次主人因受风寒,食而无味,日见消瘦。林氏苦苦寻思,取来一块腿精肉,放在锅内不停地翻炒,不时加入冰糖、料酒、盐、虾仁等佐料。炒着翻着,忽闻一股焦 味,原来汤汁已被烧干。林氏以为这下可糟了。谁知一尝,味道却鲜得出奇。他当即送给主人品尝,主人连声赞道:“好吃,好吃!”太太,小姐见之大喜,也想吃,问林:“明日可有肉松?” 林鼎鼎笑道:“有我林鼎鼎在,日日有!”自此以后,他潜心琢磨配制肉松的方法,终于在咸丰六 年创制成香醇色艳、味鲜带甜的棕色肉松。地方官将林氏制作的肉松进贡清文宗皇帝,赠送给京中官员。宫中贵妃食后问:“还有肉松吗?”内侍答:“有林鼎鼎在,日日有!”一时间,“鼎日有” 广为流传,许多官使纷至沓来品味。林鼎鼎见此情景,干脆辞去厨师之职,开设作坊,专营肉松。 取何店名?林氏想:“鼎日有”名声在外,何不就挂此招牌!后来,林鼎鼎创制的肉松秘方日臻 完善,为区别于江苏的太仓肉松,便称之为“鼎日福建肉松”,生意兴隆。 鼎日有油酥肉松呈深红色,颗粒大小均匀,质酥软,入口溶化,含蛋白质高,含脂肪低。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