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平遥特产牛肉丸子 平遥牛肉丸子制作方法视频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平遥特产牛肉丸子 平遥牛肉丸子制作方法视频更新时间:2022-11-21 21:45:54

一. 山西省 晋中 平遥县 平遥手工绣花鞋

“人老脚先衰,养生先养足”。手工布鞋最显著特点是透气、吸汗性强,并增强足部对周围环境的伸展性和适应性,进而实现对人体从足部到身体的保养。猫头鞋又名虎头鞋,最能体现中国传统的女红水平。鞋体模猫状虎,憨态可掬,寓意避邪消灾、吉祥富贵。柔软的胎体对小儿的足部起到很好的保养作用。

二. 山东省 烟台 长岛县 鲜鱼丸子

鲜鱼丸子

每当鲜鱼上市,岛上人总喜欢吃顿鲜鱼丸子。不仅鲅鱼、鲐鱼、牙鲆鱼、鲳鱼等可做丸子,就连那鱼小刺多的鲫鱼、小黄肚、大头宝等也尽可做成。其作法与调鱼饺子馅基本相同。只是那些小鱼,要摘头去骨,不用剔刺,放在菜板上剁得精细即可。

长岛人做鱼丸了也有特点。妇女在家里,一般都是先把水烧个七、八成开,将鱼馅放在手里,待手掌一握一个圆滑的鱼丸子便从拇指和食指圈成的圆孔中“卜登”一声掉进水锅里,这样一张一合,动作很是麻利。下出的丸子,雪白、鲜嫩、晶莹如珠。当地称为“攥丸子”。

渔民在海上生产,吃鱼丸子便没有这般斯文、仔细。待鱼肉剁细调拌好后,干脆操起勺子将馅子一下一下往开水锅里挖。这样煮熟后,一碗也只能盛二、三个,人们称之为“挖鱼丸子”。吃着鲜嫩的鱼肉丸子,喝着热鲜汤,别有一番风味。

三. 河北省 邯郸 曲周县 丸子煎饼

丸子煎饼

配料:

牛肉400g﹐豆腐100g﹐鸡蛋2个﹐面1粉/4杯﹐盐3小勺﹐胡椒面1/4小勺﹐香油1小勺﹐用于煎煎饼的油3大勺搅拌好牛肉﹐将豆腐除水份后压碎。混合搅拌好的肉和豆腐加佐料拌匀﹐并做成4cm大小的圆形后蘸一层白面和鸡蛋﹐用油煎出来。

配以醋酱油。

四. 山西省 晋中 平遥县 揪面

【原料】 精面500克,水250克

【制法】 将精粉倒入盆内,一手浇水,一手和面(水温:夏凉、春秋冬暖),打成穗子和成面团,揉匀揉光,稍饧后,放在案板上,擀成约2公分厚的大片,用刀切成1寸左右宽的条,然后左手拿条,右手将面揪成拇指头肚大的小片,投入开水锅里煮熟即成。

【特点】 做法简单,吃着筋滑,适于浇各种荤素浇头,打卤,亦可煎炒而食。

注:此面为晋中平遥常吃的一种面食

五. 山西省 临汾 蒲县 丸子面

丸子面

做法:原料:牛腿肉750克,鸡蛋150克,葱头400克,胡萝卜300克,土豆500克,豌豆50克,鸡油400克,精盐15克,牛肉清汤2.5公斤,香叶半片,干辣椒1个。胡椒粉、味精各适量。制作过程:

1、将牛肉洗净,切成块,100克葱头去皮,和牛肉入在一起用绞刀绞两遍,再用刀剁一遍,放人盆内,加入5克精盐,50克鸡油、胡椒粉、味精、鸡蛋搅拌均匀,加水150毫升,随倒随搅,和成肉泥。2、向汤锅内放水烧开,用于把肉馅挤成i20个丸于,放入开水锅内,烧一个开,丸子漂起,把原汤滗出,将丸子放入冷水里洗去浮沫,调入漏勺内,控净水。3、把胡萝F、葱头去皮,洗净,切成小方丁,将土豆去皮,洗净,切成40块。4、往锅内放入200克鸡油,烧至五成热。先把胡萝卜丁、葱头丁放入,随之放入香叶,胡椒粉、干辣椒,用半炒半炯的方法,将蔬菜炯到成熟,放入牛肉汤、味精、精盐,调好口味,把土豆放入场锅煮到九成熟把丸于放入,烧两个开,改微火稍煮,起锅装盆。5、食用时,分10客,每份放豌豆5克,牛肉丸子12个和汤,即可。

六. 江西省 宜春 袁州区 红薯丸子

红薯丸子是许多宜春人家里的传统小零食。用蒸熟的红薯去皮压成泥,加上适量糯米粉后搓成可爱的小丸子,最后用油炸定型。金黄色的丸子薯香扑鼻,引人口水,外脆内软不粘牙,一口一个,那味道让人留恋!

七. 山西省 晋中 平遥县 平遥拉条

拉面是山西的四大面食之一,通常是山西人用来招待客人的。拉面,平遥人家常的叫法是拉条。拉面就是拉拉扯扯而成,牵牵连连的意思,亲戚来了,尤其是女婿上门,过生日一般都吃拉面。男女双方说对象,男方第一次上门,女方如果同意就吃拉面,表示拉拉扯扯,愿意建立关系;如果不同意,就很随便了,吃揪片啊什么的,对方一看就明白什么意思了。 “好吃不过拉面”这话就是这么来的。

平遥人做的拉面,不加油、不加盐、不加碱、不加任何易于帮助抻拉的东西。而就是靠一碗水,将面和软饧好拉制而成的。所以拉条吃起来口感筋道柔软,

做好山西拉面,最关键的是和面,由于做拉面的面团要软,所以面粉与水的比例很重要,一边和面团,一边用手蘸一点水,将水与面团充分融合在一起后,如此反复,将面团和成理想的状态。之后便要开始饧面。一般最少要饧半个小时。饧的时间越长,面条越易拉伸,做出来的拉面口感也更爽滑。接下来把面摊成面片,然后切成长条状,用左手将面条在案板上滚一下,为的是将面条切面处沾点干粉,拉面的时候不粘手。拉面时双手各执细条一端,上下抖动,轻轻抻拉。拉好一条便下锅。

煮好的面条,浇上自己喜欢的调和(这是平遥的方言,读huo,就是调料),或西红柿炒鸡蛋、或小炒肉、或炒菜等,配上香味浓郁的山西老陈醋,挑一根放到嘴里一吸一嘬之下,拉面特有的筋道和绵软,你只有试过才能体会哦!

八. 山西省 晋中 平遥县 平遥抿圪蚪

【原料】 普通白面粉、或白面掺绿豆面、高粱面

【和面】 和面程序与擦圪蚪相同,但加水量较多,面团较软,和好后,需略放置醒匀

【制法】 面团醒匀后,揪成大似拳头的面块,置于抿床(当地加工的专用面食工具,用薄铁板每隔1厘米以上打一排错位圆孔,直径0.3-0.4cm左右,固定在木架子上)板上,用木质抿拐子反复滑解挤压,使面团受压分别由各小孔圆形条状入沸锅中,如无抿拐子,也可以参照擦圪蚪加工方法抿入,只是用力时由上往下压的力量相对要大一些。

【特点】 形状圆润,美观,配以辣味卤汁或葱、姜、香菜、香油,除常用佐料外,辅以陈醋、薰醋,是清汤面食的最佳面食。

九. 山西省 晋中 平遥县 平遥碗脱则

平遥碗脱则是饭铺摊点中常见的一种风味小吃食品。距今已有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为清光绪初年,平遥县城南堡的名厨董宣师付所创。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碗脱主要由白面粉制作。它集凉粉与灌肠的优点于一身,既有凉粉的清爽利口,又有灌肠的浓烈香味,精而不腻,滑利爽心。夏可凉拌,冬则热烹,老少皆宜。传说,1900年(即光绪26年),慈禧太后一行避祸西安,路经平遥时,食用了董宣的碗脱,赞不绝口,并赐予重赏。碗脱1为御膳,于是碗脱名声大震,以后渐渐流传到民间。

碗脱则,是晋中平遥县的一种传统风味小吃,也是佐酒佳品,具有浓郁地方特色。

碗脱则为清光绪初年,平遥县城南堡的名厨董宣师付所创,距今已有已有100多年的历史。1900年(即光绪26年),慈禧太后一行避祸西安,路经平遥时,食用了董宣的碗脱则,赞不绝口,并赐予重赏。传说,从此碗脱则1为御膳,于是碗脱则名声大震,以后渐渐流传到民间,成了饭铺摊点中常见的一种风味小吃食品。

碗脱则主要由白面粉制作。它集凉粉与灌肠的优点于一身,既有凉粉的清爽利口,又有灌肠的浓烈香味,精而不腻,滑利爽心。夏可凉拌,冬则热烹,老少皆宜,四季风行,是人们机喜爱的一种风味小吃食品。

碗脱则的传统制作工艺代代相传,并不断有所改进。目前,以董宣师付第四代传人董兴旺所制为最精。

碗脱则的制作方法如下:

[原料]面粉、菜籽油。

[工艺]以1:66之比,将面粉用温水调成糊状,再加入0.6%的盐水与大料水及每斤面粉5%的菜籽油,调匀后分盛于五寸小碟内,上笼蒸15分钟,出笼晾凉。

冷食:将碗脱则切成条状放入盘中,以醋、蒜制、芝麻、辣椒末、香油等拌匀。

热炒:待猪肉八成熟,把条状碗脱则入锅,加山药丝,豆芽和其它佐料。

【原料】 荞麦面

【调料】 有蒜泥、辣椒、上好陈醋,也还可以配以姜末、香油。爱辣者注意,此辣椒最好选取头茬椒,晒干研末,用葱爆后的麻油热淋。或者,把辣椒粉放入热油锅内翻炒,均可。严冬季节,可配豆芽炒食。炒瓢内放点油,待油冒烟时。放入葱,葱发黄,把豆芽倒入,豆芽炒到八成倒入切块的碗脱,浇上蒜、醋、辣椒,撒上盐、姜末,味精。

【制法】 面粉内加入适量的食盐、姜粉,用凉水先和为硬面团,然后稍加冷水,揉为适合切面条的硬度,不断用力揉搓,使其盘“性”,亦称饧面。待面团光亮利手饧好后,点滴加凉水搓揉面团,使其稀释,变成稠糊糊,再点滴加水并朝同一方向不断搅动稀释,直到面糊能挂住勺碗边沿,面糊就好了。先将碗置锅内蒸热,再擦去碗内汽水,将面糊舀入碗内,上锅,以武火猛蒸。二十分钟左右即熟。趁热取碗出锅,把未凝的糊糊均摊到碗内边沿,置阴凉处自然冷却,即成碗脱。碗脱还有一种做法,比较原始,是把熬煮好的荞面糊糊盛放于碗内,晾凉即成。

【特点】 分为凉热两种吃法,风味独特,吃完令人回味无穷!

十. 山西省 晋中 平遥县 平遥刀拨面

【原料】 精面1000克,水500克

【制法】 将面倒入盆里,用水和起(水温:冬暖,春夏秋凉),打起穗子,揉匀揉光,稍饧后,擀成1分厚、7-8寸宽的长条,然后撒上面扑(最好是精面扑)叠成六层,放在特制的光滑小木板(俗称拨面板)上,用特制的两头带把的拨面刀,两手各执一头,一刀一刀地往前面拨出,每分钟90刀,下锅里煮熟即成。

【特点】 面条呈三棱形。吃着筋滑利口

注:此面誉称山西平遥四大面食之一,晋中平遥人民普遍食用。吃时可配素荤浇头或打卤,吃汤面亦可。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