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摩尔庄园葡萄是特产 摩尔庄园特产是葡萄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摩尔庄园葡萄是特产 摩尔庄园特产是葡萄更新时间:2022-11-21 04:38:15

一. 河南省 洛阳市 洛宁 洛宁葡萄

全县葡萄面积500余亩,主要品种是红提、黑提、美人指等,分布在城郊乡和兴华镇,年产量50万公斤,产值120万元。

二. 澳门 葡国葡萄酒

葡萄牙的葡萄酒可是闻名全世界的,在购买以前可以先去葡萄酒博物馆,学会区分来自douro或来自alentejo等不同产地的葡萄酒,区别青葡萄酒和红葡萄酒,品尝质量上乘的波尔图甜酒等知识。全澳门所有的超级市场,甚至小店铺,都出售葡萄酒。在码头、机场以及边境的免税店内都有各式的葡萄酒,来去匆匆的旅客可以很方便地买到。葡萄酒的价钱不等,有价值澳门币30元的普通餐酒,也有价值澳门币数百元的波尔图上乘陈年老酿。

三. 甘肃省 武威 民勤 武威酿酒葡萄

武威酿酒葡萄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武威酿酒葡萄是甘肃省武威市所辖民勤县、凉州区和古浪县的。武威市具有种植优质酿酒葡萄得天独厚的地理资源优势和气候资源优势,种植葡萄和酿造葡萄酒的历史悠久。武威酿酒葡萄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武威古称凉州,地名由来最早见于《地理风俗记》,书中记载:汉武帝元朔三年改雍州为凉州,以其金行,土地寒凉故也。因地处西方,常寒凉而得名。 武威地处西方寒凉之地,同世界上其他生活在寒凉之地的民族一样,饮酒颇为普遍,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由于酒是多种灵感的诱发剂,加上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在官方和民间一直长盛不衰。 葡萄原产于中亚细亚,后传到欧洲,随之出现了葡萄酒。武威酿酒历史非常悠久,以前的齐家文化遗迹皇娘娘台墓葬中就有酒具出现。据《穆天子传》记载,周穆王西巡到达赤乌,赤乌首领曾献酒迎接。从公元前134年起,汉武帝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打通了中原通往西域的交通线(即丝绸之路开通),西域物产如葡萄、苜蓿、石榴、胡桃、胡豆等作物经河西走廊传入中原。之后,汉武帝于太初二年(前103)派贰师将军李广利伐大宛国,胜利后又引进葡萄品种、种植技术和酿酒技术到凉州。从《史记》“大宛以葡萄酿酒”和《汉书西域传》“大宛左右以葡萄为酒,富人藏酒至万斛,久者至数十岁不败”、“汉使采葡萄、苜蓿种归”等记载来看,葡萄及葡萄酒原产西域,汉时传入凉州,后又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原。东汉凉州葡萄已负盛名,凉州葡萄酒也以味美醇厚而成为京师达官贵人饮用的珍品。《汉书地理志》载,凉州“酒礼之会,上下通焉,吏民相亲”;《艺文类聚》卷八七引《续汉书》:“扶风孟佗以葡萄酒一升遗张让,即拜凉州刺史。”可见,当时凉州是国内酿造葡萄酒最早的地区之一。《后汉书孔奋传》载“……时天下大乱,唯河西独安,而姑臧称为富邑,通货羌胡,市日四合……”,反映了当时凉州贸易繁荣,经济发达。在这种背景之下,酿酒业的兴盛是必然的。在凉州旱滩坡汉墓群0土的大量陶耳杯、漆耳杯,磨嘴子汉墓群中发现的大量绿釉陶耳杯、木耳杯,雷台汉墓0土的鎏金铜樽酒具等,都可以说明当时凉州的葡萄酿酒业已相当发达。 三国时,凉州葡萄酒已美名远扬,成为全国之首,并进贡朝廷。魏文帝曹丕在品尝凉州葡萄酒后作《凉州葡萄诏》,高度评价了凉州葡萄的甘美独特和葡萄酒的美味极致。 隋唐时期,凉州是连接长安与西域的重要通道。唐代诗人特别看重凉州美酒,多次给予礼赞。王翰一首《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传颂天下。盛唐时期,凉州这个闻名遐迩的葡萄酒之乡,在诗人的笔下,处处是酒楼馆舍,洋溢着美酒之香,一派繁荣的景象。岑参《戏问花门酒家翁》云:“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壶百瓮花门口。道旁榆荚仍似钱,摘来沽酒君肯否?”。他在另一首《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诗中写道:“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元稹《西凉伎》:描述“吾闻昔日西凉州,人烟扑地桑柘稠。葡萄酒熟恣行乐,红艳青旗朱粉楼。”可以想象,当时凉州街头,酒楼之上,一幅轻歌曼舞的升平气象,伴客的歌女们轻抖罗衫,酒客们饮酒作乐,盛况空前。凉州美酒也成了犒赏三军,宴会文武,迎来送往的琼浆玉液。唐明皇与杨贵妃常在宫中一边品尝凉州葡萄酒,一边欣赏宫女歌舞,喝到高兴处,贵妃亲舞《霓裳羽衣舞》,唐明皇以琴伴之。 “安史之乱”爆发后,河西兵力征调一空,吐蕃乘虚大举进犯,凉州没于吐蕃。五代之后,凉州先陷于西夏,其后又成为蒙古人的牧场。由于连年战争,政治-,经济衰退,加之接连不断的天灾-,曾经兴盛千百年、冠盖全国的凉州葡萄酒也随之日渐衰落下去。北宋著名诗人苏东坡也曾在他的《中山松醪赋》里发出长叹:“味甘余之小苦,叹幽姿之独高。知甘酸之易坏,笑凉州之葡萄。”可见当时凉州葡萄酒衰落到连中山松醪酒也比不上了。明清时期,凉州社会较以前稳定,经济也开始复苏,凉州葡萄又开始大量种植起来。清朝诗人许荪荃作《凉州紫葡萄》云(“闻说凉州种,遥从西域传。风条垂磊落,露颗斗匀圆。琼玉应无色,离支足比肩。小臣空饱食,持献是何年?”)就赞美了凉州葡萄像晶莹露珠,颜色胜过琼玉,味道可与荔枝媲美,感叹到自己虽然也可以饱食这鲜美的葡萄,但凉州葡萄何时才能再度名扬四海,进贡朝廷呢?到了清朝嘉庆、道光年间,凉州葡萄酒的酿造又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清朝学者张澍《凉州葡萄酒》组诗云:“凉州美酒说葡萄,过客倾囊质宝刀。不愿封侯县斗印,聊拼一醉卧亭皋”(其一);“大好红醪喷鼻香,滃滃入口洗愁肠。琵琶且拢弹新曲,高调依然在五凉”(其三)。诗人赞美了凉州葡萄酒,说当时过往的客人们倾囊后以宝刀为质押换取葡萄酒,不谈封侯当官,只求一醉方休;喝着飘着酒香的红葡萄美酒,回想往事,愁肠顿消,一切都如过眼烟云。清末著名爱国将领林则徐因朝廷排挤,在被充军伊犁途中路过凉州时,也在高谈之时痛饮凉州美酒其情状有他的《次韵答陈子茂德培》诗佐之。1941年,国民党元老于右任等一行人在去敦煌途中路过凉州时写道:“山川不老英雄逝,环绕祁连几战场。莫道葡萄最甘美,冰天雪地软儿香。”再一次盛赞了凉州的风土方物。 武威葡萄美酒传世2000年,多少文人墨客曾为之倾倒,留下了无数永垂青史的历史典故和名言绝句。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武威重现勃勃生机,一片繁荣景象。悠久的酒文化传统,优越的地理位置,独特的气候条件,甘冽的祁连雪水,为武威葡萄的种植和葡萄酒的酿造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生产的葡萄甘甜爽口,含糖量适中,确实使他方之果无与伦比。目前,20多万多亩的葡萄种植基地,为武威酿造美酒提供了坚实的原料基础。以莫高、甘肃威龙、皇台、紫轩为代表的现代化酿酒企业,依靠创新和优良的品质,以精湛的酿酒技术,开发的40多个品种、60多个花色规格的武威系列葡萄酒以其醇美柔润的酒香、甘冽爽口的酒质、丰满协和的酒体,多次荣获国内外金奖,产品畅销中国大陆及港台地区,并远渡重洋,销往日本、东南亚诸国和美国等地。武威葡萄美酒正以其醇香和名贵,吸引着八方客人,为地方经济振兴和重现丝路重镇雄风谱写着新的乐章。

武威地处河西走廊东端,葡萄种植区主要分布在民勤县和凉州区、古浪县北部沙漠沿线区,位于东经101°59′——103°23′,北纬37°23′——38°12′,正处于北纬30——40度世界种植葡萄的“黄金”地带。具有生产葡萄尤其是酿酒葡萄的最佳光、热、水、土资源组合状态,是我国乃至全世界有机葡萄酒的最佳产地之一。

目前,武威市已发展优质葡萄酒原料基地10.14万亩,约占全国酿酒葡萄种植面积的10%,占全省酿酒葡萄种植面积的65%,葡萄产业已成为武威的特色优势产业。

2014年,武威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申报的“武威酿酒葡萄”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地域范围

武威市位于河西走廊东端,武威酿酒葡萄种植区主要分布在民勤县、凉州区和古浪县沿沙区,位于东径101°43′-104°33′,北纬36°46′-38°09′。武威酿酒葡萄产地范围为凉州区的高坝镇、清水乡、清源镇、长城乡、下双乡、发放镇、吴家井乡、黄羊镇、威龙集团、莫高酒业基地、皇台集团;民勤县的三雷镇、大坝乡、苏武乡、夹河乡、东坝镇、大滩乡、双茨科乡、石羊河林业总场、苏武山林场;古浪县的泗水镇、黄花滩乡、土门镇、永丰滩乡、马路滩林场等19个乡镇、6个单位、179个行政村、1478个村民小组。武威酿酒葡萄年种植面积为1.4万公顷,年总产量8.4万吨,产值3.23亿元。

四. 宁夏 吴忠 同心县 葡萄、美酒

贺兰山脚下有一座新兴的"葡萄城",堪称宁夏的"吐鲁番",这就是宁夏的葡萄王国--玉泉营农场和玉泉葡萄酒厂
葡萄是一种美味的水果。魏文帝曹丕说:"南方有龙眼荔枝,宁比西国葡萄石蜜乎?"照曹丕看来,葡萄是比南方的龙眼荔枝更好的果类。曹丕在一篇诏令中专门讲到葡萄:"中国珍果甚多,且复为葡萄说。当其朱夏涉秋,上有余属。醉酒宿醒,掩露而食,脆而不酢,冷而不寒,味长汁多,除烦解渴。又酿以为酒,甘于鞠蘖善醉而易醒。道之固已流涎咽唾,况亲食之邪!他方之果,宁有匹之者!"魏晋南北朝时期,皇宫御苑大种葡萄,士大夫也在园林别墅中广为种植
葡萄,还是一种补药。《本草》上说:"葡萄益气强志,令人肌健,耐饥忍风寒,久事轻身延年。"葡萄还有益气补血健胃利尿等功效
葡萄用处很广,可以酿酒、制罐头、制果酱、制果汁,还可以从皮渣中提酒石酸、制白兰地,种子可榨油。特别是用葡萄酿酒,自唐太宗以后,我国内地逐渐推广,葡萄酒也成了中国名酒之一。唐代诗人王维赞颂葡萄酒的名诗:"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中国葡萄酒专家李华来宁夏考察后指出,贺兰山东麓适宜酿酒葡萄生长,堪称"中国的波尔多",宁夏正在这里大力发展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酿造业。( 银川)

五. 陕西省 咸阳 乾县 乾县红提葡萄

乾县红提葡萄

乾县红提葡萄是继苹果、梨、柿子、桃之后的一个主栽果品。1999年引入乾县,因其粒大、肉脆、味甜、耐贮运、

销路畅、效益高,在乾县广泛栽植。为了把红提葡萄产业做大做强,县上在县秦川牛场、灵源镇、姜村镇、阳峪镇建立了4个红提葡萄高标准示范基地(亩栽植280株,采用“龙干”整形技术,每株8穗,每穗70粒,每粒12—15克、单穗750—1000克,亩产1500公斤),促进了红提葡萄的发展。2006年全县红提葡萄面积9000亩,产

量1万吨,销售价格4元/公斤,产值4000万元。主要销往西安、咸阳、东南沿海城市。

六. 安徽省 池州 贵池 大庄葡萄

贵池区属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气候,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地势平坦,自然条件优越,特别适宜林果种植。境内的大庄葡萄栽植已有300余年的历史,素有“大庄葡萄砀山梨”之说,为保护其品牌,已对大庄葡萄进行了注册登记,每年一度的“大庄葡萄采摘月”活动更使大庄葡萄名声大噪。

七. 安徽省 滁州 来安 罗庄葡萄

罗庄葡萄生产于来安县半塔镇罗庄村,葡萄因皮薄肉厚、珠串大、味酸爽甘甜而出名。罗庄葡萄种植上以“农药喷洒少、果实套袋早、农业化水平高”而成为当地的绿色无公害食品。随着种植技术的不断更新,罗庄葡萄现已拥有夏黑、金手指、红提、巨峰等多个品种,其中夏黑因其口味甜、汁水多、无核而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同时也成为了罗庄葡萄对外销售的主打品种。罗庄村除了葡萄之外,自制酿造的罗庄牌葡萄酒因完全以葡萄为原料,无任何工业物质而深受人们喜爱,因下口香柔、回味无穷,现已成为当地人民自饮和招待客人的上佳之品。

八. 湖南省 怀化 中方 湘珍珠葡萄

湘珍珠葡萄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湘珍珠葡萄,原产中方县桐木镇,植物学分类属刺葡萄种群,最初为农户房前屋0院式栽培,近2年市场竞争力极强,迅速发展至万亩之多。该品种一年定植,二年始果,三年丰产。盛果期亩产3000公斤以上。实践证明,极适合南方高温多湿气候条件种植。其生物学特性主要表现为:根系发达,生长势强,耐旱,耐粗放。抗病性强,几乎不感黑痘病、白腐病、炭疽病等,主要病害为霜霉病和灰霉病。自花结实力强,丰产性稳定。果穗紧凑,每穗果一般400—750克左右。果肉细嫩,果粒紫黑色。含糖量达到18—22%。成熟期8月中下旬,挂果留树期长,成熟后可挂果留树至10月份左右。树体寿命可达50—60年以上。2002年《湖南科技报》、《湖南日报》、《怀化日报》、《西南市场导报》等都作了相关报道,2002年9月湖南卫视“乡村发现”栏目曾作专题节目播报,引起轰动。是南方地区山地开发、农田改制、农业综合开发和观光旅游胜地种植的最佳优新葡萄品种。

湘珍珠葡萄

湖南省怀化市中方县、芷江侗族自治县、鹤城区和洪江市现辖行政区域

《怀化市人民政府关于中方县申报湘珍珠葡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批复》,怀政函〔2013〕1号

中方县农业标准规范:

DB431221/T003-2002《湘珍珠葡萄》

一、品种

刺葡萄(Vitis davidii var. davidii)。

二、立地条件

选择坡度小于45°或平地,阳光充足,排水性良好,pH值5.5 至7.5,地下水位小于等于1m,土层深度≥45cm的地方建园。

三、栽培管理

1.苗木标准:干粗≥0.8cm,具有4个饱满芽,根系发达,无病虫害和机械损伤。

2.施基肥:采用秸秆、山青、厩肥等有机肥料,挖长80cm、宽60cm、深50cm定植穴,每穴施肥20kg至40kg。

3.定植:落叶后至伤流前定植,每667㎡(亩)栽25株至30株,株距4m至4.5m,行距5.5m至6m。

4.栽培方式:采用露天棚架模式,双臂H形布蔓。

5.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采收

9月中旬,每穗中至少有75%以上的果粒呈现品种特有色泽时采收。

五、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果形圆润,果皮紫黑发亮,酷似黑珍珠。果皮厚而韧,果粉较厚,果皮与果肉易分离,肉质细嫩软滑,多汁多籽,清甜爽口,具有独特的清香。

2.理化指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5%至18.5%;总酸0.3%至0.35%;白藜芦醇≥12.9μg/g;单果重4g至7g;穗重≥220g;糖酸比≥35%。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九. 浙江省 台州 临海 临海葡萄

临海葡萄--2015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临海葡萄以品质优良,口味独特著称,尤其是“大石葡萄”,已成为当地的一张农业名片。

十. 欧洲 德国 德国葡萄酒

德国的葡萄酒出产于13个葡萄种植区,65000家葡萄种植企业分散于这些地区,种植各具地区特色的葡萄。德国的葡萄种植区除了萨克森和萨勒-温斯图特位于东部外,其它基本都集中于德国西部和西南部。种植的葡萄品种近140种,但是较受市场欢迎的只有20多个品种,其中主要是白葡萄品种雷司令和穆勒-图尔高。德国出产的葡萄酒中,白葡萄酒占65%,剩余35%为红葡萄酒。在总量为9亿升的年产量中,约四分之一出口到国外,主要出口到美国、英国、日本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

葡萄酒在德国已经形成它特有的文化韵味。仲夏刚过,产酒区的人们就欢欢喜喜地筹办每年一度的“葡萄酒节”,这也是各个葡萄酒厂家展示他们产品的好机会。借着秋阳,人们合家出游或与亲朋相约,从四面八方汇集到葡萄酒产地,品尝好酒,享受美好生活。而每年推出的“葡萄酒公主”更增添了节日风采。游人驻足葡萄酒产区,温和的气候、美丽的风光、地灵人杰,构成了德国一道独特的风景。
以雷司令为主要种植品种的莱茵高地的著名城市吕德海姆,坐落在莱茵河畔,河岸风景秀丽,沿街各具特色的酒家鳞次栉比,无论走到哪一家能尝到上好的美酒。
德国的空气中弥漫着音乐,德国葡萄酒文化也与音乐生活紧密相连。在葡萄酒产区常有定期或不定期的音乐演出,尤其是夏天,在音乐厅和周围的教堂都举办各种各样的音乐会,露天音乐会也在这时登场。在莱茵高地,每天夏天都将第一流的演奏家和古典及现代音乐乐团汇集一堂。有的音乐会还在门票中包括晚餐或一杯葡萄酒,人们边品酒边欣赏音乐,实在令人难以忘怀。

推荐特产